第十五回 魏東亭登門會提臺 蘇曼姑婉言勸書生

太皇太後與康熙密議的第三天,魏東亭奉到特旨,徑至天牢中釋放瞭查伊璜。在他的心目中,這姓查的當是一位驚天動地的偉男子,待到見面,不禁大失所望——原來不過是個六十多歲幹瘦的老頭兒,兩撇花白胡子分得很開,顯得滑稽可笑。再加上不修邊幅,潦倒骯臟,除因吳六一的照顧,在獄中飲食頗佳,氣色尚好之外,實在看不出有什麼出奇之處。

按照康熙的旨意,他悄悄取出人來,雇瞭轎直送九門提督府,門上的人隻睨視瞭他一眼,便傲慢地說道:“提臺在正庭簽押房召諸將議事,二位尊駕改日再來罷。”便坐下不理。

久聞九門提督府裡的人架子大,今日一見果然如此!魏東亭雖然未著公服,穿的是原在內務府的便衣,等閑衙門直出直入,從未受到過阻攔。他想瞭想,換瞭笑臉,從懷中取瞭一錠小銀遞上,說道:“勞煩門官通稟一聲,就說內務府魏東亭求見。”

“我早看出你是內務府的瞭。”那人也不接銀,隻瞅著他們笑道,“你大概頭一回來吧?我們衙門不興這個!提臺賞賜多,罰得也重,為你這點銀子吃一頓毛板子,不上算!”

“甭傳瞭!”魏東亭還待要說,查伊璜在旁開瞭口,“我尋姓吳的也沒什麼事,我也不去您那兒,京裡我還有朋友!”說著拔腳便走。

“查先生!”魏東亭幾步趕上,賠笑道:“何必跟他一般見識,頭裡咱們說得好好的,就先到舍下盤桓幾日再說吧!”

不料這戈什哈一聽“查先生”三字,像被電擊一般跳瞭起來,連跨幾步趕過來打瞭一揖,問道:“您姓查?查伊璜老爺是您什麼人?”查伊璜兀自倔著不答話。魏東亭忙接上去說:“這位便是查伊璜老先生,剛剛被特赦從天牢裡出來!”

“啊?”話音一落,那戈什哈大驚失色,倒身下拜道,“小的不知,有眼不識泰山,老爺您得包涵著點!”起身又打瞭個千兒,飛也似地進去瞭。魏東亭吃驚之餘又感詫異,隻愕然瞧著這位不起眼的老人。

片刻之間,隻聽咚咚咚三聲炮響,提督府中門嘩然洞開,幾十名親兵墨線般排成兩行疾趨而出。魏東亭對鐵丐素聞其名,卻從未見面,此時留心抬眼觀看,隻見中間一人,五短身材,八字胡須,已除瞭冠服,隻穿大衣裳,系著玄色腰帶急步迎瞭出來,後頭跟著五六位參、副將,一個個都是笑容滿面——這就是名震京華的怪人“鐵丐”吳六一瞭。

吳六一幾步搶上,翻身跪倒,失聲痛哭道:“恩人!幾時得脫囹圄,怎的也不先告訴我一聲兒?”

查伊璜忙雙手扶起,笑道:“不是你相救,我怎麼出來,是這位兄弟接我出來的。”

吳六一轉身對魏東亭又是一個長揖,說道:“敢問貴姓、臺甫?”慌得魏東亭忙還禮不迭,笑道:“不敢,免貴姓魏,草名東亭,賤字虎臣便是!”

“久仰久仰!”吳六一笑道,“天子近臣!”說著便將二人往裡讓。兩邊兵丁將佐一個個按序排班垂手而立,站得筆直。魏東亭心中暗贊:“久聞吳鐵丐治軍嚴厲,真不含糊,乾清宮前,也不過如此整肅。”

方到二堂,便聽裡頭一個人呵呵笑著迎瞭出來,說道:“提臺大人今日喜從天來,我竟不在身邊!”說著瀟灑地向查、魏各作一個長揖。魏東亭一邊還禮,一邊想道:“眾軍士整肅如此,這人是誰,卻如此放肆?”

方欲啟問,便聽吳六一笑著介紹說:“這是府中幕賓何先生,字志銘的便是。”

“提臺天天放不下的心事就是查先生,今日我們可要叨光快活一番瞭!”何志銘笑道,便吩咐兩旁戈什哈,“快快擺酒來!”儼然是半個主人,魏東亭瞧著越發驚異得不得要領。

他哪裡知道,這吳六一素日治軍極嚴,下屬稍有觸犯軍令,不論有面子沒面子,就拖下去打得發昏。隻因罰重賞也高,動輒千兩銀子,所以人們怕他、尊他、離不開他。但吳六一對文人墨客卻極寬極厚,禮敬如賓。養著十幾位翰墨高手為他草章謀劃。這何志銘是他第一得用的人,待遇要超過那些記名副將,這也不必細說。當下筵宴擺齊,吳六一強按著查伊璜坐瞭上首,何志銘、魏東亭一左一右相陪,他自在下首就位,親自把杯勸酒。下頭幾桌是副將、參將、遊擊千總依序而坐,直排到二堂前頭天井裡。

吳六一安席已畢,自斟瞭滿滿一大碗酒,興奮得滿面紅光,朗聲說道:“諸位!跟我從循州來的都識得,這位便是查先生,請先幹瞭這一杯,賀先生蒙赦歸來!”

眾將佐忙都起身舉杯道:“提臺請,查先生請!”吳六一素來討厭馬屁精,所以喝酒便是喝酒,並沒有一人敢出來說兩句奉迎場面的話。

“鐵丐將軍!”酒過三巡,魏東亭笑道,“久慕將軍蓋世英豪,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隻這豪量便少有對手!”

鐵丐笑道:“這算什麼!當年在海寧與查先生初遇,雪大如掌,酒興似狂,連飲三十餘甌猶未盡量,先生以杯相陪,早已醉倒瞭。”查伊璜笑問:“今日還能否?”鐵丐道:“卻也難比當年瞭。”說畢二人相視而笑,情感十分親密。魏東亭暗自嘆道:“這才叫朋友呢!”

“虎臣,”鐵丐見魏東亭若有所思,手按酒碗問道,“不才曾七次上折,僅救下查先生一命,此次恩赦,想必是虎臣所保?”

“哪裡,這乃出自聖裁。”魏東亭毫不遲疑地答道。那何志銘聽後全身為之一震,便放下瞭箸。魏東亭見查伊璜和鐵丐均感詫異,忙又道:“也是太皇太後的慈命。聖上深知將軍忠義,查先生事出無心,不欲以查先生之事,致使將軍失望,特稟知太皇太後,方下特旨赦免的。”這幾句話說得聲音很重,滿座軍將都是一驚。

鐵丐頓時面現肅然之色。查伊璜卻似滿不在乎地獨自把酌而飲。魏東亭繼續說道:“太皇太後慈訓諄諄,說莊氏一案辦得苛瞭一點,但彼時入關未久,人心未定,也還是情理中事。如今天下大定,應憐惜人才。”查伊璜聽至此,由不得長嘆一聲道:“知之已遲,人老珠黃,還有甚用處!”

鐵丐見查伊璜傷神,忙勸慰道:“聖明在上,明兒奏明瞭,請復先生功名,再圖進取,也是可行之道。”

“不不不!”不等他說完,查伊璜忙止住道,“小住數日,我還是回海寧去,暮年思鄉,我是斷斷不做官的瞭。鐵丐,你素知我意,不必客氣。”

“也好!”鐵丐笑道,“恭敬不如從命,咱們今日且痛飲一醉再說!”說著便舉杯讓酒:“請,請!李麻子、黃老五,你們怎麼啦?”

這一夜直喝到二更時分方盡興而散。魏東亭自此便結交瞭鐵丐和何志銘,聲氣相通。偶爾,鐵丐還破例便衣到他虎坊橋寓處走走,幾個月後,居然稱兄道弟瞭。

上次和班佈爾善密晤之後,鰲拜十分謹慎地收斂瞭自己的專橫。雖說仍是居傢發號施令,但到瞭乾清宮,大面兒上跪拜儀節都一絲不茍,對康熙也和悅瞭一些,像是換瞭一個人。康熙便也覺得自在多瞭。魏東亭將精心挑選的二十多名少年名單呈上,請康熙過目,補入毓慶宮當差。他心不在焉地看看,“噗嗤”一聲笑道:“犟驢子,真起的好名字!”魏東亭笑道:“這是奴才在關東時的結義兄弟,本姓薑,叫立子,因脾氣倔強,生性粗頑,大傢給他個諢號叫犟驢子,他便索性認瞭。”

“好。”康熙笑道,“從明個起,叫他們三人進來侍候,餘下的人每隔十數日增添。”魏東亭趁便道,“已經兩天沒去上學瞭,伍先生著實念著聖上呢,今兒不如去去的好。”康熙點頭淡淡一笑道:“也好。”

午牌剛過,康熙換瞭一件青羅截衫,也不戴帽子,乘瞭一輛小馬車,帶瞭蘇麻喇姑徑往索府後園。魏東亭帶兩三個人遙遙地跟著,確也沒見什麼異樣。

聽得他們進瞭園,伍次友挑簾而出,笑道:“世兄,三日沒來瞭吧,我倒著實想念呢!”康熙笑道:“學生何嘗不想來,隻是天氣炎熱,太祖母怕熱著瞭,說是功課寧可少些,不讓身子虧著瞭。”伍次友便笑著讓他們主仆進瞭書房。

“這幾日雖沒來,”康熙一落座便道,“倒也讀瞭幾本雜書,即以春秋而論,著實使人莫名其妙,為何周室亂七八糟地到瞭不可收拾的地步呢?”

伍次友爽朗地笑道:“世兄不學時文,卻倒盡追求帝王之道,難道不進仕途,就能出將入相麼?”說得康熙開心大笑。蘇麻喇姑用手帕子掩著嘴,也是笑不可遏。

康熙拿起桌上的宋瓷茶盅兒端詳著問道:“我有將相之志,難道先生就沒有麼?”

“我怕不成。”伍次友揮著扇子笑道,“學是一回事,行又是一回事。如若退回二十五年,天下大亂之時,風雲際會之日,或可為天子倚馬草詔。今天下澄清,讀書人能盼到翰林也就不敢再往下想瞭。”康熙忙道:“以先生道德文章,這點想頭並非過奢。”

“方才世兄問及春秋致亂之由,”稍頓,伍次友轉入論題,“歷來人們見仁見智各持一端。據我看來,政令不出天子,諸侯不尊周室,乃是禍亂之本!”

這句話直搗康熙胸臆,剛剛平靜一點的心情,驟然又起波瀾,勉強笑道:“現在政令也是不出天子,不是很好嗎?”伍次友冷笑道:“現在徒具太平之形,實隱憂患之氣,國疑主少,危機四伏,內有權奸把持朝政,外存藩鎮擁兵自重,哪裡談得上什麼‘很好’?”

聽此一番話,康熙臉上陡然變色。蘇麻喇姑急忙掩飾道:“聽說鰲拜中堂如今恭謹多瞭。”伍次友轉臉看著蘇麻喇姑道:“恭謹不恭謹,不在於辭色。魏徵犯顏批龍鱗,太宗反不以為奸,因知其並無私意,盧杞恭謹謙遜,世稱奸臣;這怎麼看呢?今觀鰲拜之忠奸,隻能看他交不交權。皇上親政已有兩年,他為什麼還要包攬朝政,議軍國大事於私門?這是忠臣應該做的麼?”

康熙越聽越驚,有些坐不住,定定神笑道:“我不出將入相,你也不過想個翰林,咱們可管他什麼忠臣奸臣的!”便起身拉瞭魏東亭道:“熱得很,婉娘且陪先生,你我出去走走再來。”說罷二人便一同出來。

屋裡隻剩下蘇麻喇姑和伍次友,一坐一站,好久誰也沒有說話。蘇麻喇姑倒一杯涼茶,雙手捧給伍次友,伍次友小心翼翼接過道:“多謝。”又停瞭一會兒,蘇麻喇姑方道:“秋闈在即,伍先生不要去應試麼?”伍次友出瞭一陣子神,方喃喃答道:“寒窗十載,所為何事?要去的。”

蘇麻喇姑便在對面坐瞭,搖著紗扇笑道:“先生可肯聽婉娘一言相勸?”

伍次友見龍兒和小魏一去許久,單留下婉娘,心中早有些不安;見她竟大大方方坐到對面,更覺局促,臉上便滲出汗來。聽婉娘如此說,眼望著窗外,將杯放在桌上道:“請講。”

蘇麻喇姑見他一副道學模樣,倒覺好笑,起身擰瞭一把涼毛巾遞上道:“我勸先生這次秋闈不考也罷。”

伍次友原想婉娘定要勸他刻意功名,促他去考,萬不料她竟如此相勸,不禁大奇,轉過臉打量著蘇麻喇姑,笑問:“為什麼呢?”

像這樣與一個青年男子獨坐促膝而談,盡管她是一位見多識廣、聰明機變的滿族姑娘,也是頭一回。蘇麻喇姑見他正眼盯著自己,不禁面紅耳熱,鼓起勇氣答道:“今鰲拜擅權,先生之志難伸,先生之道難行,不考則已,怕的是一入考場,有身陷囹圄之災。”

這話情茂理真,伍次友不禁動容,旋又笑道:“上一科考後並無後患嘛!”蘇麻喇姑接口便道:“上一次有蘇中堂在,這一次卻沒有,這就是不同!索性告訴先生吧,鰲拜還正到處尋查您呢!”伍次友驚訝道:“這些你怎麼知道?”

蘇麻喇姑一怔,不及思索便道:“我也不過聽索額圖大人和夫人閑談罷瞭。”

蘇麻喇姑這句話毛病太大瞭,伍次友不禁也是一怔:“她怎麼不說‘我們老爺太太’,竟扳平身份直呼索額圖的名諱?”幸而他一向對此並不看得很重,這想法也就一閃而過,沒再深思,當下笑道:“依你便永不應考瞭?”蘇麻喇姑也笑道:“先生吟的詩中有兩句最耐人尋味:‘借得西江明月光,常照孤帆橫中流!’隻要有我傢主子在,早晚有您一個出身就是。”

“你是說——”伍次友愈聽愈不明白。

“眼下也無需多說,”蘇麻喇姑掩口笑道,“先生孤高耿介,當然不肯曲中去求功名,我們清楚著哩,怎麼會強人所難?”伍次友沉吟著將這話一字一字回味許久,自覺爽然,遂笑道:“依你!等老賊過世再考也罷。”

二人正說得熱鬧,忽聽窗外有人笑道:“婉娘姑娘好才情,片言說醒癡迷人!”蘇麻喇姑紅著臉啐道:“是小魏子這促狹鬼!大熱天兒,你帶著龍兒到哪裡去瞭?看我告訴老太太,仔細著瞭!”說話間康熙和魏東亭已笑著進來,康熙笑道:“婉娘別急麼,和先生不要急是一樣的道理,是我讓小魏子在這偷聽的。”蘇麻喇姑方低頭不語。

伍次友心裡一動,這少年身上似有一種說不清楚的氣質,爽朗質樸中帶有雍容華貴,使人親而難犯。當下坐定瞭,康熙笑道:“方才出去走瞭幾步,才知新秋將至,園中柳葉已開始落瞭,隔幾日我邀先生一同出遊可好?”伍次友雙手一拱,調侃地說道:“敬從世兄之命!”

康熙抬頭看看天色,已將未末,便對蘇麻喇姑一笑:“婉娘,咱們也不能老戀著這兒,也好走瞭,省得老太太惦記著又打發人來催。”魏東亭不住地笑,蘇麻喇姑不好意思地笑道:“誰戀著瞭?主子不說走,奴才敢去麼?”

《康熙大帝1:奪宮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