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早在剛出宮的時候,四阿哥就跟福晉說過要宴請兄弟們和親戚。可剛開府事情太多,她也是焦頭爛額。好不容易大致上都捋順瞭,三阿哥那裡也辦過酒瞭,福晉趕緊準備定日子自傢擺酒。

四阿哥也是一直忙著請客的事,兩人這段時間見面、說話倒比往常更多。福晉經過這麼長時間,多少也摸到瞭他性子。

而且,隱隱約約的,她有點明白為什麼四阿哥會冷落她這麼長時間。

她嫁的是四阿哥,這個四福晉怎麼當,要按他的意思來。他覺得不好的,她就是自覺做的最好,他也不會喜歡。更不會感激。

福晉有些發愁,嫁人一年瞭才發現自己走錯路,這真不是個好消息。目前看來,說正事的時候,四阿哥待她還是不錯的。但私底下他對她是毫無情意可言。

之前她傳話回烏拉那拉傢,就是想跟自己的額娘聊一聊,看要怎麼挽回四阿哥。

等宴會結束過幾天就請傢裡人來。福晉想著,最後確認一遍宴客的單子,轉頭問大嬤嬤:“嬤嬤,明天就要忙起來瞭。下面的事,我具托給大嬤嬤瞭。”

既然四阿哥把這四個嬤嬤送來,福晉就決定直接把她們用起來。

大嬤嬤坐在福晉面前的一個繡墩上,莊、那、白三位嬤嬤站在下面。關於明天的宴會,福晉一整天都要接待來訪的女眷,宴會上的事全都要交給四個嬤嬤協調,若是臨時出什麼事,福晉自然也不好扔下滿屋的客人去處理。這個權就放給大嬤嬤瞭。

另一頭,福晉也把三位格格都叫來瞭。小格格太小,身體也太弱,四阿哥發話那天不讓她出來見人。來訪的客人中若是地位身份都夠的,自然有福晉親自接待。但更多的卻是不請自來的客人,多數身份地位都有些欠缺。

這樣的人總不能扔給嬤嬤們接待,於是三位格格都被拉瞭出來。她們三個至少也是大選出來指進四阿哥府的,這個身份在宮裡可能拿不出手,可出來卻能唬住不少人。

何況,宋格格有目前四阿哥唯一的格格,李格格有寵的事隻怕京裡無人不知。能得這兩位接待,有些人傢隻怕要高呼燒高香瞭呢。

明日府裡至少有五個地方要開宴。四阿哥在前面接待男客,席定是兩桌,但多備瞭一桌免得來得人太多。福晉在正院和花園兩處備宴接待女客,暫定是五桌。因為有些人傢可能會帶自傢的姑娘、格格一道來,所以席面要往多瞭估計。

宋格格和李格格一起在花園東側的一個小院裡待客,那裡定瞭三桌。

這是明著有席面的。剩下的車馬轎夫還沒計算在內。

女眷處可以賞花遊園,前院卻沒有什麼景致好賞玩,於是特意請瞭兩個戲子。不敢請戲班,隻分別請瞭京裡三方園和五福班兩傢的臺柱,過來唱兩出而已。

女眷也有戲可聽,就不是臺柱瞭,隻是兩班中還算過的去的。

一直到晚上,福晉腦子裡還轉著明天宴會的事,各處都要嚴守門戶,特別是前院和後院之間,那些男客們喝瞭酒聽瞭戲,難免有把持不住,借酒裝瘋的人。萬一讓他們逛到後院來,這臉可丟盡瞭。幸好四阿哥之前說過,前院侍候的全用太監,這就免瞭侍女被人拉住做出醜事。

再說看到太監,應該能嚇住一些人。

福晉決定明天把她的那十個太監全派過去守門,就在內院和外院之間。若是真有人喝醉亂闖,就讓人直接灌兩碗醒酒湯,喝瞭睡下就行瞭。

小院裡,李薇卻在想明天聽戲的事。接待客人還不就是那老三樣?你傢裡好啊?你爹媽好嗎?你孩子好嗎?換成古代版,可以再問兩句,你的頭釵真貴重,你的衣服上的繡真精致。

再說還有宋格格在。她決定明天就是宋格格做什麼,她做什麼。

除此之外,吸引她的就是戲酒瞭。聽說請瞭兩個知名班子裡的臺柱,還有醜角來玩雜耍。好久沒看戲瞭,在這個缺乏娛樂的年代裡,聽各種奇怪的戲劇就是她的樂趣所在瞭。

其實能流傳後世的戲劇都是特別有名的,相當於現代知名的古代小說也就四大名著這樣。但事實上現代的小說得諾貝爾的也就那幾個,能紅能火的也是寥寥幾本,可每年出版的書多不勝數,網上流傳的小說更是浩如煙海。

所以,戲劇本子是很多滴,隻是沒流傳開來而已。而且很多戲劇本子都是戲班子自己找人寫的,相當於現在有人攢書。花錢找個秀才寫個戲本子,出來的成品大概都像火車站文學。

兩者的共同點都是速成加爆點。

上次李薇還是在傢看的戲,那時是傢中祖母過壽,特地叫人唱瞭一整出戲,整整唱瞭兩天。總結下來是這麼個故事:一小姐,從小就漂亮聰慧人人誇,然後全傢死光【命太硬啊姑娘】。然後她在上香途中,因為衣裳太破人太漂亮,吸引瞭一個老太太【居然不是吸引個紈絝?差評!】。

老太太說這小姐長成這樣,穿的這麼破,肯定非常人。然後就收成義女帶回傢瞭【老太太你的邏輯呢?】。老太太是尚書的娘,義女姑娘非常孝順,每天天不亮起來把老太太的鞋揣懷裡暖著,怕老太太起來穿上腳涼【……丫頭吧這是?】。

孝名於是遠播。離此地百八十裡外,有個也是全傢死光連房子也沒有的窮秀才,聽到小姐的孝名,說天啊這姑娘太美好瞭隻有她才是配做我的妻子,其他公主啊高官貴宦傢的小姐啊都不如這小姐好【公主幹嘛找你呢?想太美!】。

這窮秀才對著天喊瞭一通,表達對小姐美好品質的贊美和向往,天就回應他,說你考試去吧,連中三元就可以去提親瞭。

於是這窮秀才去考試瞭,連中三元後去向小姐提親。小姐很羞澀的答應瞭,尚書和老太太都很高興。然後皇帝說這秀才真不錯啊,人品好,聽到這姑娘的好名聲就要娶她,這孝順姑娘也不錯。為瞭表達對你們的祝福,我要把我的三公主嫁給秀才【皇帝……邏輯要死瞭……】。

當然最後是大團圓結局,窮秀才娶瞭兩個老婆不分大小從此HAPPY的生活在一起。

看瞭兩天,李薇邊看邊腦內吐槽,之後跟傢裡祖母聊這出戲時,總是哈哈大笑。祖母也被她逗得哈哈大笑,說她促狹。

由於戲大概都是這種類型的,李薇就把看戲當成瞭人生比較期待的一個消遣活動,每回聽到有戲看比以前過年還高興。

但第二天,她就不開心瞭。

凌晨五點,玉瓶就把她給喊瞭起來,梳頭洗臉換衣服,然後隻來得及墊瞭兩塊點心,就送她出門瞭。

大嬤嬤早就派瞭丫頭過來,一個是怕格格們剛搬進府,對這裡的路不熟悉,第二就是見到來人,這丫頭可以提點著李格格,免得張冠李戴。

李薇帶著玉盞到瞭準備宴客的小院,宋格格和武格格已經到瞭,兩人正坐著閑聊。見她過來,宋格格坐著不動隻是微笑點頭,武格格卻站起來迎接她,親手扶著她坐下,然後坐在她的下首處。

外面的天此時才剛剛有些亮,小風吹著還有些涼。李薇身上還搭著件小披肩,進屋才解下來交給玉盞。她看這小院裡已經擠滿瞭人,來來去去,忙忙碌碌。心裡感嘆這客請的真不容易啊。

膳房此時送瞭早點過來,為免一會兒客人來瞭出醜,她們三個不約而同都隻吃瞭點心,茶都不敢多喝一口。這也是在宮裡選過秀都經歷過的。

李薇吃瞭一塊糯米棗泥糕,剛吃到嘴裡就是一怔。點心吃多瞭,口味上肯定能吃出來是哪傢的。就是一樣的面包片,兩個面包房的味道也絕不會一樣,這傢奶多瞭,那傢糖多瞭,等等。

這塊糯米糕吃著就是阿哥所膳房的味兒。搬到這裡來後,她也曾叫過兩次,口感上就是有那一點不一樣。

再嘗嘗其它點心,幾乎都是阿哥所膳房的味道。李薇笑瞇瞇的說瞭句:“今天來的客人可有福瞭。”宮裡的味兒可不是那麼容易吃到的呢。

武格格雖然沒聽明白,也跟著附和道:“可不是嘛。”

宋格格一直帶著笑,話卻不多。她以前就是這個樣子,李薇也沒在意。她打量著宋格格,發現她臉頰紅潤有光澤,人也好像長大瞭一點,捧著茶碗的姿態說不出的好看。

宋格格感覺到她的目光,轉頭對她一笑,指著一碟雙色荷花酥道:“這個好,剛出鍋的,趁著熱吃。”

站在桌邊手執銀筷的丫頭看李薇的眼色,趕緊給她挾瞭一塊。

雙色荷花酥有點像小學時吃的豆沙面包,紅豆沙露在外面,面包是五瓣花的形狀。荷花酥外面是三五層咸味的酥皮,花瓣中間到花心處是磚紅色的紅豆沙,炸制而成。

為瞭避免吃的時候掉酥皮給主子帶來麻煩,這些點心全都是一口的量。

三人邊吃邊聊,吃瞭大概兩刻鐘,一個丫頭從外面跑到廊下,跟門站著的一個人說瞭兩句話又很快走瞭。三人都放下筷子等著,外面的人把話傳到裡面,膳點就撤瞭。玉盞悄悄的過來,在李薇耳邊輕聲道:“格格,要不要去外面轉一轉?”

翻譯:要不要去方便一下?客人就要來瞭。

宋格格和武格格的丫頭也這麼暗示瞭主人。她們三個起身由著丫頭領路分別去瞭不同的房間更衣——主子們排隊上廁所的事沒有發生。這倒是比在宮裡強一點,李薇還記得在儲秀宮時,嬤嬤們也是在見人前領著她們集體方便,一間屋子裡用屏風隔開幾處,然後一次進去幾個人這樣。

集體方便完,三人又回來坐下,又等瞭半個小時才見到第一批客人。說實話,李薇覺得用翹首以盼來形容她們三個真是太合適瞭。

正院裡,福晉還沒見到第一批客人。倒是大嬤嬤忙的腳不沾地,送入後院的女眷要先有人到她這裡報信,說是哪傢的,傢裡是什麼爵位、官位,跟宮裡是什麼關系。她再決定是送到福晉的正院,還是交給三個格格接待。

大嬤嬤忙的連口水都喝不上。

福晉那邊是早就換好瞭見客的衣裳,正襟危坐的坐在上面。下面福嬤嬤和四個丫頭都束手站著。

福嬤嬤看到茶不冒熱氣瞭,見人還沒到,上前道:“福晉,不如起來散散?”福晉這身衣服行頭可是累的很。

福晉也是板的腰酸,點點頭,福嬤嬤就扶著她在屋裡轉瞭兩圈。石榴趕緊上去重新換瞭碗熱茶。雖然福晉也是不敢喝水,但下人們卻不能由著茶放到冷也不換。

趁著現在屋裡沒人,福嬤嬤道:“福晉,四爺好像沒提過今天來的客人裡,有沒有烏拉那拉傢的人?”

福嬤嬤其實是想問,四阿哥到底看不看重烏拉那拉傢。

福晉卻不知該怎麼答。四阿哥隻提過一句烏拉那拉傢,說都是自傢人,讓她好好的跟親戚說說話,不要拘束。但更多的,他提的是佟佳氏和烏雅氏。一個是養母,一個是親母。但養母是孝懿皇後,佟佳氏一門顯貴,必要重看的。親母隻出瞭一個德妃,剩下全是包衣。

怎麼重?怎麼輕?

福晉想起來就頭疼。她曾經問過四阿哥,可在她看來,連四阿哥都不知道該怎麼辦。他自己也正糊塗著呢。重視親母,忽略佟佳氏?太蠢。可重視養母,忽略烏雅氏又擔心名聲不好聽。平常倒好辦,當這兩傢人擠在一處時,可就為難瞭。

但當客人真來的時候,福晉發現自己不用發愁瞭。佟佳氏來的人是隆科多的長子嶽興阿和他的福晉,烏雅氏來的卻是德妃的兄弟,而送到後院來的隻有嶽興阿的福晉。

老天保佑!

福晉松瞭口氣,至於前院的四阿哥雖然也小松一口氣,卻不免覺得佟佳氏有些怠慢他。他本以為至少也該是隆科多,結果是嶽興阿帶著他爺爺佟國維的貼子來瞭。四阿哥接瞭貼子還要表現的很高興,攜著嶽興阿的手親自把他送到席上。

“一會兒咱們兄弟好好的說說話!”四阿哥笑道。

嶽興阿長的不像佟佳氏的人,他比較像他的祖母和額娘,一張方臉,個頭卻不算高,給人一看就冒出‘憨厚’,‘不會說話’這樣的印象。事實上他的話確實不多,四阿哥跟他一比都算是能言善道瞭。

被四阿哥這麼親熱的送進來,他也隻是笑的很開心,揖手為禮,嘴裡隻道:“有勞,有勞……哪裡,哪裡……不敢當,不敢當。”

但四阿哥卻沒生氣,反而覺得這人挺可交的。因為嶽興阿雖然話少,可看表情絕對是激動的。四阿哥對他印象不錯,怕他不會說話一個人閑坐無聊,轉頭把烏拉那拉傢的一個人拉過來瞭。

烏拉那拉傢來的是福晉的兩個堂兄弟。福晉本人沒有親兄弟,來的兩個堂兄弟都是她伯父的兒子,一個叫巴圖魯,一個叫巴克什,意思勇武和博學。但兩人卻長的和名字剛好相反。叫巴克什的,一臉絡腮胡子,叫巴圖魯的,聽說連馬都上不去。

四阿哥覺得巴克什看著比較健談,於是就把他拉到嶽興阿旁邊坐下,交待兩人不要客氣。誰知這兩個真沒客氣,等他再回來,發現巴克什帶著嶽興阿拼起瞭酒。

巴克什其實也不是很會說話,他一被四阿哥拉走,他的兄弟巴圖魯就擔心的不得瞭。巴克什和嶽興阿都是悶葫蘆,但四阿哥那麼熱情,兩人都認為阿哥的意思是他照顧好對方。在不會說話的前提下怎麼照顧呢?拼酒。

結果還沒開席,兩人就喝的臉膛紅亮,頭重腳輕,說話顛三倒四。負責在這一桌侍候的小太監都快給他們跪瞭,可客人要酒,他能說沒開席不能喝嗎?顯然不行,他不但要上酒,還要上小菜。

小太監在一旁不停的插話‘這位爺您來口這個’,‘爺您嘗嘗這個’,拼命讓他們不要喝太多。但四阿哥回來看到這一幕,黑瞭臉之後,小太監欲哭無淚。

這時客人已經漸漸都來瞭,四阿哥不能怒,雖然他真的很怒,但他卻喝瞭一聲:“好!”然後上前用力拍瞭拍這兩人的肩膀,“再上好酒來!”他對小太監說。

小太監又帶著人抱瞭兩壇子酒。四阿哥陪著他們痛飲起來。席上的氣氛頓時就被炒熱瞭。

三阿哥和五阿哥來的略晚,剛進來就聽說四阿哥、佟傢的嶽興阿和烏拉那拉傢的一個小輩在拼酒。

三阿哥笑道:“老四這樣倒是難得啊。”說話間加快腳步往裡走。五阿哥也好奇,兩人快步進到擺席的院子裡,見正中央的桌子前圍著好些人,正在一波波的叫好。

拼酒拼到最後,大傢都有些失去理智瞭。巴克什早早的敗下陣來,現在陪著四阿哥和嶽興阿拼酒的是另外三個人。

四阿哥已經是強弩之末,但要撐著阿哥的面子,臉都喝白瞭卻死活不肯下來。蘇培盛在旁邊陪著,急的什麼似的。

三阿哥一眼看出來,皺眉道:“我看老四快不行瞭。”說著就擠進去,拍瞭拍四阿哥道:“老四閃一邊去,讓哥哥來會會他們!”說著就奪過四阿哥手裡的酒碗,一仰脖子就喝瞭下去。

蘇培盛趕緊扶著眼都喝直瞭的四阿哥擠出人群,五阿哥擔心的看瞭一眼,還是留在原地。因為三阿哥也是渣酒量,這不剛喝一碗,臉就紅成大姑娘瞭。

他在旁邊看著三阿哥也開始腳下打晃,趕緊上前把三阿哥擠下去,道:“我來!”然後咕咚咕咚先灌瞭三碗,引起一片叫好聲。

外院那邊沒開席先喝倒一群的事傳回內院,大嬤嬤倒是胸有成竹,聽說喝倒的還有四阿哥,說:“讓人開催吐的藥端過去,先把酒吐出來再說。”

四阿哥被蘇培盛扶到一個僻靜的地方,膳房照大嬤嬤說的趕緊熬好瞭藥送來。蘇培盛接過問瞭句:“是什麼?”聞著不像解酒湯。

送藥來的小太監伏在他耳邊說是大嬤嬤送來的催吐的。

蘇培盛點點頭,吩咐人去準備桶和漱口水,轉身把藥喂瞭四阿哥,停瞭約有半盞茶的時間,四阿哥唔的一聲,捂住嘴就往地上撲,蘇培盛趕緊把桶放在下面,跟兩個人一起扶住他。

嘩啦啦一陣狂吐,除瞭酒就是水。四阿哥吐的雖然狼狽,但抬起頭來時至少眼神已經不發直瞭,神智也清楚多瞭。

他接過水漱口,問道:“外面怎麼樣瞭?”

蘇培盛拿薄荷油擦在四阿哥的太陽穴,把外面已經喝倒瞭幾個,主要的幾位客人像佟傢的嶽興阿和三阿哥都已經人事不知瞭。嶽興阿已經喂瞭催吐的藥,三阿哥睡著瞭。

四阿哥氣的拿杯子的手都在打哆嗦。這個客請的真是太失敗瞭!可這絕不是他的錯!誰知道嶽興阿和巴克什會突然開始拼酒的?還沒開席呢,你們拼個屁啊!

他安排的再好,也算不出會有人在開席前就玩拼酒。可惜當時他也沒別的好辦法,又不能落佟佳氏和烏拉那拉氏的面子不許他們拼瞭?隻好陪著拼,於是來吃飯的喝倒瞭一多半。

蘇培盛把頭快紮到地裡瞭,這個……阿哥和福晉辛苦準備瞭這麼多天,弄成這樣真是太糟糕瞭。

就算成瞭現在這樣,這客也要繼續請下去。四阿哥氣過後,換瞭衣服又回到席上。所有喝倒的全送去醒酒,醒完是想睡覺還是想回來都行。他們這邊席照開,戲照唱。

不一會兒,前院就傳來鑼鼓的聲音,一個甩著水袖的戲子咿咿呀呀的拖著長腔上來。四阿哥面帶微笑的聽著,狀似陶醉,心中罵娘。

面前的三桌席面,幾乎空瞭一半。剩下的人也東倒西歪。

這請的叫什麼客!

《清川日常(卿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