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1章

京城裡,幾乎是四爺前腳出城,後腳幾位爺都得著消息瞭。

八爺剛從九爺那裡回來。今年是選秀年,宜妃打算給八爺挑個格格,先叫九爺過來探探口風。偏偏直郡王也說過叫惠妃幫忙看看。

一口氣兩位宮妃盯上來,八爺有些兜不住瞭。

惠妃是他的養母,直郡王又正炙手可熱。這些年他都不敢跟直郡王太熱呼,就是怕招瞭皇上的眼。但要說起來,他還是更相信惠妃待他的真心。

宜妃就是純粹靠過來想分一杯羹的瞭。老十的額娘走後,皇上也沒再給老十找個養母,而是直接扔到瞭阿哥所裡。因為老十跟老九交好,宜妃總是偶爾照拂一二。

如今老十的府裡就有個郭絡羅族的妾,老十的孩子目前都是她生的。

不管這裡頭有沒有宜妃的手腳,八爺都不樂意叫人插手他的後院。如今理由也是現成的,一頭是惠妃,一頭是宜妃,他應瞭哪個都不好。這事又沒有兩全齊美的,幹脆都推瞭。

府裡,八福晉正聽嬤嬤說新進府的兩個侍妾。八爺一直無子,她的壓力漸大。今年趁著選秀年,她本想求兩個進府,誰知宜妃和惠妃撞到一起,八爺就說哪個都不要瞭,從下頭的門人裡選兩個規矩懂事的。

聽說他回來瞭,就趕緊叫人去提洗漱的熱水。八爺剛好進屋,她迎上去:“爺,在外頭用過瞭沒?傢裡我叫人備著膳呢,什麼都是現成的。”

“用過瞭,在老九那裡叫他灌瞭幾杯酒,這會兒頭疼,送點解酒湯來吧。”八爺邊說邊拐到裡屋去換衣服。

洗漱後,八福晉看著他喝粥,道:“四爺是真走瞭?他就這麼撂挑子不幹瞭?”

八爺放下碗,嘆道:“他再晚走兩天就走不掉瞭,現在他那府門前堵門的就有好幾十人瞭。”

“那他這躲又能躲到幾時?”八福晉聽說四爺帶著福晉溜瞭以後,一直不敢相信。她還說過兩天去找四嫂說話呢。

“躲不瞭幾天。”八爺道:“四哥不是傻子,他現在躲瞭,有錯的絕不是他。”

最叫八爺佩服的就是在他以為四哥會硬扛的時候,他躲瞭。他以為四哥會一直沉默的時候,他跳出來瞭。兩次的時機都那麼恰好。

叫人不服都不行啊。

莊子上,四爺一下車就先把孩子們都叫到面前。聽說大格格和二格格管瞭莊子上的內務,他笑道:“姑娘大瞭,好。今天阿瑪來瞭,你們準備瞭什麼來招待阿瑪?”

二格格示意大格格來說。

四爺就看著大格格,她道:“事先不知道阿瑪和額娘今天來,好些東西都來不及準備,這是我們的過失,還望阿瑪不要介意。莊子上的東西也不及府裡的齊全,好在都是新鮮的,我瞧著今天的菠菜好,還有春筍和韭菜。”

四爺邊聽邊點頭,見大格格實在是拘束,也不難為她瞭,道:“這些就很好,府裡有府裡的吃法,在莊子上吃的就是個自在。”

他轉頭對二格格道:“你又給阿瑪準備瞭什麼?”

二格格有心讓大格格占個先,道:“我吃的阿瑪不喜歡……這兩天我就愛吃炒豬肝。”

四爺剛才見她讓著大格格,心裡高興又喜歡,笑道:“你怎麼知道阿瑪不喜歡吃?今天就吃這個。”

說得一圈人都怔瞭,李薇心道別開玩笑瞭,你什麼時候肯吃豬下水瞭?

但他既然點瞭這道菜,中午桌上就有瞭一道爆炒豬肝。劉太監用盡渾身解數,炒得豬肝又嫩又脆。李薇的筷子就頻頻往那豬肝去,叫四爺側目半晌,親自給她挾瞭塊,笑道:“我就說額爾赫怎麼邪瞭門吃起瞭豬肝。”

他不吃豬下水,膳房裡的人自然就不敢給主子做。二格格從小到大沒吃過,怎麼會突然想吃。果然就是素素帶的。

李薇還拿炒豬肝的菜湯泡米飯,贊道:“特別好吃!”

四爺就嘗瞭一塊,細嚼慢咽後,點頭道:“滋味確實不錯。”

李薇隻是笑,不敢說其實豬大腸也很好吃,她還想吃溜肥腸。不過就不說出來挑戰四爺的三觀瞭。

四爺到瞭莊子上之後,見一切都井井有條,就真的悠閑自在起來。莊子上的外務交給弘暉和弘昐兩兄弟,內務由大格格和二格格領瞭。

他每日就是侍弄他的那兩畝地,去年沒種成西瓜,今年發誓要種出兩畝大西瓜。因為李薇跟他聊天時說天越旱,水果越甜。不管是葡萄還是西瓜、蘋果都這樣。

他要下地,扯著李薇跟他一起去。她不想去,就還拿福晉當擋箭牌,誰知這次沒用瞭。

“福晉有正事,爺不找她,就找你。到瞭那裡也不用你做什麼,坐在棚子裡陪著爺就行瞭。好不好?”他居然撒嬌!

賣萌可恥!

李薇被他那樣看瞭一眼,不知怎麼的就答應瞭。隻好天天提著大茶壺坐在棚子裡,覺得冷瞭就出來也像模像樣的拿著把鋤頭在地裡劃拉。

經過一冬,又沒雨雪,地凍是凍硬瞭,可耙開後全變成瞭細細的粉土,一不留神就蕩到眼睛裡去瞭。

李薇拄著鋤頭站在地裡瞇眼睛,也不敢拿手去揉,就喊人:“玉瓶?”

四爺直起腰,抹瞭把汗過來:“又迷瞭眼瞭?你不要把土揚得那麼高。”

他扳著她的臉向著光,扒開眼皮猛得往裡吹口氣,“怎麼樣?好瞭沒?”

李薇使勁眨眼睛,希望眼淚能把臟東西沖出來,四爺扶著她走到棚子裡:“眼睛紅得像兔子瞭。別幹瞭,你就在這裡坐著吧。”

“坐著冷。”她也會撒嬌好嗎?

第二天棚子就四處都掛上瞭厚棉簾子,叫她既然感動,又想說你幹脆放我回去不就好瞭嗎?

漸漸的為瞭打發時間,李薇搬瞭些東西到地頭玩。都說你耕田來我織佈,可見織佈一直跟耕田是一對好搭檔。但織佈太麻煩瞭,她把準備給他做的春裝帶過來縫,也應瞭景瞭。

他幹瞭一陣累瞭,到棚子裡來喝水,“這種事叫丫頭們做就行瞭。”

“你耕田來我織佈,夫妻雙雙把傢還。”她念道,“你都耕田瞭,我不做點針線活也不合適啊。”

“滿肚子的歪理。”他笑著蹲下來,手裡拿著個杯子:“來,喝兩口。”

她就著他的手喝瞭半杯水,好奇的問:“爺,你不會在莊子上待很久吧?京裡的事你真不管瞭?”

說是不管,府裡每天都會送消息過來,一來他就跟人進書房,有時書房的燈能亮一整夜。

可見他不是不忙,而是在莊子上遙控指揮。

“快瞭。”四爺把杯子裡的殘水潑瞭,“皇上已經到瞭曹傢,等曹傢的欠銀送來,咱們就能回京瞭。”

李薇可不想回去,莊子上多自在,不等她說,他就道:“你要想繼續在莊子上待著也由你。”她在莊子上閑瞭就愛出去轉轉,一走就是一個時辰也不嫌累。在府裡連花園都懶得去。

四爺看著一望無際的莊子,嘆道:“日後爺弄個大園子,咱們一起住進去。省得在府裡連個散步的地方都沒有。”

他這話算是說到她心坎上瞭,不過她還是說瞭府上兩句好話:“咱們府裡其實挺好的,就是住上十年,也沒什麼新鮮的瞭……”

她跟他相視一笑,突然有種心有靈犀的感覺。

李薇小小激動瞭下。

不過晚上四爺再提起叫她帶著孩子們留在莊子上,她還是說想回去。

“我可舍不得爺。”她道。

四爺笑瞭,給她挾瞭一片爆豬肝,柔聲道:“回去要是想吃這個瞭,就叫他們給你做。”

他這也算是有心安慰她,所以她也很滿意瞭。

又過瞭大概半個月,四爺叫他們收拾行李準備回府。

“曹傢把欠銀送回來瞭?”她好奇的問。野史上說曹傢欠銀多達幾百萬呢,幾百萬兩銀子啊,那是個什麼概念?反正她是想像不出來。

“嗯,府裡送瞭消息過來。”四爺的臉上倒看不出高興來。

她疊好他和她的內衣(內衣這東西她喜歡自己疊,丫頭疊好恥),放進衣箱裡,回來坐到他身邊,輕聲問他:“爺怎麼不高興?曹傢還的不多嗎?”

他握著她的手,臉上更黑瞭,語氣倒是很平靜,就是說得話嚇死人。

“爺有什麼好不高興的?不過是左手換右手罷瞭。”他道。

雖然聽不懂但感覺好像很深奧。而且,她怎麼聽都覺得四爺話裡的意思是……曹傢搞鬼瞭。然後曹傢死定瞭。今日不報,那是時候未到。

第二天,他們就坐上車回府。其他大件的行李都由下人們隨後收拾好瞭再回京。

李薇隻帶瞭玉瓶和玉盞,趙全保留在莊子上瞭,太監隻帶瞭一個叫程先的。玉瓶從上車起就忍不住笑,她也被她帶笑瞭,問:“笑什麼呢?”

玉瓶笑得止不住,道:“主子,你是沒瞧見趙全保的樣子吧。叫他選個人跟咱們回來,他在那裡為難半晌。”

李薇明白瞭。奴才們都這樣,趙全保是怕一不留神叫人爬上來越過他。這個叫程先的早就在東小院侍候瞭,跟錢通是一撥的人,可她對這個程先也隻有一個印象。

他好像有點二。

她掀起車簾往外看,四爺帶著弘暉、弘昐兩人已經先一步快馬回府瞭。她望向早看不見影子的官道,“不知道他們到傢瞭沒?”

程先坐在車轅上,一直勾著頭盯著車窗看。他早發現李主子喜歡從那邊往外頭瞧,這一瞧見立刻跳下車,興沖沖的一邊跟著車子跑,一邊喘著氣問:“主子,要不奴才追上去看看?”

李薇都被他問愣瞭,不解道:“……你怎麼去看?你追上去,看他們到傢沒,再回來?”

程先使勁點頭,一副隻要她發話,他現在馬上就去的樣子。

“……不用,你回車上坐著吧。”李薇真怕他來真的。那不成她折騰人瞭?

可她這麼說,程先反而很失望,又跟著車跑瞭好一陣,叫她催瞭兩句才攆到前頭坐上車轅瞭。

她放下車窗簾,車裡的玉瓶和玉盞早就捂著嘴快笑死瞭。

“別笑。”她嚴肅的說,“這是個實心的人。”就是絕不能叫他聽見一些說著玩的話,也不敢吩咐他管事。

不然就有樂子看瞭。

李薇心道,趙全保能把程先給挑出來,也是費瞭功夫的啊。

京裡,四爺和弘暉、弘昐剛回到府裡,蘇培盛就快步進來道:“主子爺,外頭有客到瞭。”

當著府裡小阿哥的面,蘇培盛沒點來人的姓名。

四爺就叫弘暉和弘昐先回去收拾東西,“今天剛回來,就放你們半天假。明天再讀書吧,一會兒回去歇一歇,閑瞭就先把之前的書溫瞭。”

弘暉和弘昐應下就都退下瞭。

四爺再問蘇培盛:“來的是誰?”

蘇培盛近前小聲道:“是楊國維。”

楊國維是十三爺的伴讀,曹傢送銀回京就是由十三領軍護送的。這時銀子還沒到京,楊國維先到瞭。

四爺心裡一沉,道:“叫他進來。”

楊國維進來先跪下磕頭,四爺屏退左右,道:“你們爺吩咐你來,是有什麼事?”

楊國維額頭冒汗,也不敢起身,膝行著到瞭四爺跟前,低聲道:“十三爺傳話給奴才,叫奴才來尋四爺……”

事情肯定有瞭變化,而且還不好。事到臨頭,四爺反而鎮定下來瞭,沉聲道:“你直管說。”

楊國維又磕瞭個響頭,這才敢開口:“……曹傢還銀八十萬兩。”

銀子數額已經寫在瞭遞給朝廷的信裡,四爺早知道瞭。

他不解的看楊國維,示意他往下說。

楊國維的聲音低的幾不可聞:“……十三爺送回京的,僅有二成有餘。”

四爺呼的一下就站起來瞭,嚇得楊國維退回去數步,拼命磕頭:“求四爺息怒!求四爺息怒!!”

書房外守門的蘇培盛聽到裡面的動靜,噓著把周圍的小太監都攆跑瞭。他自己也下意識的往後縮瞭縮。

少頃,聽屋裡四爺說:“行瞭,你出去,暫時就留在府裡吧。回頭我跟十三說。”

楊國維出來已經汗濕重衣,蘇培盛叫兩個太監守著他,一路把他送到偏院裡看起來。書房裡,四爺叫他:“去把戴先生請來。”

戴鐸很快就到瞭。聽四爺道瞭原委,搖頭道:“皇上去江南,就是替曹傢掠陣的。所謂還回來的欠銀,不過是從江南的官庫中提出來的官銀罷瞭。皇上對曹傢,真是恩深似海啊。”

四爺對曹傢借著皇上當靠山,玩的這手拆東墻補西墻不感興趣,他就想知道誰這麼大膽敢私截銀子。

戴鐸卻一針見血道:“主子爺不過是當局者迷,敢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把曹傢還的銀子戴走的,除瞭那位爺,還能有誰?”

他往天豎起兩根手指。

四爺無話可說。戴鐸卻笑瞭,“這位爺真是膽子越來越大瞭。他是認準瞭曹傢隻能把這個啞巴虧咽下來。要是曹傢敢說他還的是八十萬兩,這位爺就該翻起來他們傢挪官庫還銀這一章。”

“就連皇上,也要揣著明白裝糊塗瞭。”

可四爺笑不出來。曹傢的折子是直接遞給皇上,由皇上批閱過後發到京裡的。上面就是八十萬兩。

十三帶回來隻有二十萬兩,那剩下的銀子隻能落到十三頭上。

十三把銀子送回京,銀子就落到瞭他身上。

到頭來隻坑瞭他一個人而已。

不坑他,就是十三。十三叫楊國維來就是因為這個。這事就是他們兄弟兩個的事。餘下的不管是皇上,曹傢還是太子,他們都碰不起。

四爺閉上眼,真的開始覺得這次的差事燙手瞭。

《清川日常(卿卿日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