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番外 北極

時間像是坐上瞭加速器, 在所有人還來不及反應之時, 便迅速跳轉到瞭下一階段、下下階段、下下下階段……

蘇堇青在合約期滿後,淡出瞭娛樂圈——並沒有大張旗鼓的召開什麼發佈會(“那種大場面我已經經歷過一次瞭!!”),而是逐漸少接工作,減少在圈裡露面的機會。

娛樂圈向來健忘。即使當年蘇傢姐妹倆的生日會震翻瞭整個娛樂圈, 但幾年過去, 吃瓜群眾們越來越少提到蘇瑾的名字。倒是有些營銷號在盤點“圈裡那些讓人過目難忘的美人”時, 還是會把她們姐妹花的照片放上。

蘇紀時畢業後,在穆休倫的資金援助下, 收攏人才, 成立瞭自己的地勘隊,她掛靠在一個知名科研所下面,而研究方向選擇瞭北極圈。

極地研究——神秘、危險, 卻又充滿魅力。

北極與南極不同。南極有廣闊無垠的南極冰蓋,而北冰洋卻是一片浩瀚的冰封海洋, 眾多島嶼圍繞在周圍,苔原、泰加林帶分部廣泛。

她招聘時,本不想大張旗鼓, 剛開始隻懇請她的導師為她介紹人才。

隻可惜, 這個行業有些人帶著根深蒂固的刻板成見,覺得她是女老板, 還是個中國人, 註定不會出什麼研究成果。再一聽她的研究居然是私人資助的,那就更不敢來瞭!

在極地研究領域, 中國因為起步最晚,確實落後俄羅斯、美國、加拿大等國傢一大截。而且到現在為止,極地研究可創造的實際經濟價值有限,更多是政治含義和軍事價值,很多研究都是在燒政府的經費。

蘇紀時招來招去,小隊人員仍然空著一大半。

沒辦法,她隻能把招聘啟示掛在瞭網站上,開始向社會公開招聘。

那想到一覺睡醒,她的郵箱居然被塞滿瞭!!

她這才知道,雖然她已經離開瞭娛樂圈,但娛樂圈還有她的傳說。

蘇瑾的官方粉絲團裡,還有不少人關註著她的一舉一動。她從不用社交軟件,可她的同學、老師、同事都在用,網絡福爾摩斯們無孔不入,翻墻關註瞭她身邊人,一有風吹草動,就能立即傳到國內!

故而,短短十幾個小時過去,她的招聘郵箱就被近千封郵件塞滿瞭。

她先粗略篩選瞭一番,發現有五分之四的郵件都是“告白信”。

有人嗚嗚嗚表示太想她瞭,希望她能回國繼續在娛樂圈發展;有人祝她實現自己的地質夢想,為她加油鼓勁;還有一些信則打著為她好的旗號,對她的夢想指手畫腳,“北極圈的寒風根本不適合仙女生活”!

蘇紀時無奈,本想把這些信全都塞進垃圾箱,但想瞭想,最終還是單獨弄瞭一個文件夾,把這些信轉移瞭進去。

剩下的五分之一求職信裡,達到她要求的人也不多。

畢竟,地質是個苦專業。想賺錢的,都轉去學石油勘探、地質工程瞭;想造福百姓的,則轉去學地震防治、學水文治理……

挑挑揀揀瞭一番,蘇紀時最終敲定瞭十個候選人,逐一面試。

巧合的是,這十個候選人裡,有三個人都是熟面孔。

有兩位,是她當初被穆民德在大雪天扔去京城郊區時,遇到的地質勘探小隊成員!

蘇紀時還記得,他們一個叫大頭、一個是班長。倆人湊在一起,活像是在說相聲。

至於第三位,也和她有一段淵源。蘇紀時還在讀博時,曾經帶著一群港大地科系的新生去黃石公園出野外,在她摘下蒙面的防沙巾時,有個男孩認出她長得很像他的偶像“蘇瑾”,結果當天晚上,蘇紀時就被綁走瞭……

沒想到兜兜轉轉,她居然有朝一日,收到瞭他們三個人的簡歷。

蘇紀時用瞭一個星期時間和幾位候選人面試,最終敲定瞭其中五位。大頭、班長拿到瞭正式offer,至於那位香港男孩因為本科還未畢業,所以隻拿到瞭實習生的資格。至於剩下兩位,則是兩位同她一樣,心懷天地的女生。

這樣一來,蘇紀時的隊伍裡,足有一多半都是中國人面孔瞭。

而且這一多半,還都是她的粉絲……

隊伍剛組建時,蘇紀時還挺困擾的,因為她不管做什麼、不管擺出什麼表情,那五個人都用一副花癡的樣子看著她……

比如——“蘇老師,您用顯微鏡的樣子太令人著迷瞭!”

再比如——“蘇老師,您的錘子使得真好!”

再再比如——“蘇老師,您這個論文數據引用的太棒瞭!!”

有時候蘇紀時正在分配任務,餘光註意到有人偷偷舉起瞭手機在偷拍……若不是這五個人確實表現得還不錯,蘇紀時絕對要把他們趕走瞭!

好在,這種新鮮感隻持續瞭不到半個月,蘇紀時就用她嚴厲的禦下手段,把他們都治得服服帖帖的瞭。

她是個格外較真、格外嚴格的老板,她從來是研究室裡第一個來、最後一個走的人。她招聘的其他員工,年紀偏大,都是三十多歲、四十多歲的老研究員,之前在其他研究所幹過,早就習慣瞭這種高強度的工作。

而因為她慕名而來的幾位小粉絲,在短短一個月裡,不管男女,每個人都至少哭瞭三回。有的是被她罵哭的,有的則是因為工作壓力太大,承受不住哭的。

蘇紀時哪想到這群娃娃兵居然這麼脆弱。

她也很無奈啊,她把他們聚在一起,開誠佈公地談瞭一次:“你們要是覺得我太嚴格、要是覺得和我工作打破瞭你們的‘追星夢想’,我可以給你們一次機會離開。”

結果所有人都搖頭說不願意。

因為在“粉絲”之上,他們還有一個身份,是“地質人”。

他們最初確實是因為明星效應前來的,但更多的,是他們心懷夢想,也想用自己的雙腳,去征服神秘的極地。

……

做好先期的準備工作後,一行人終於收拾好瞭所有設備、資料,準備奔赴北極瞭。

未來的十個月裡,他們都將生活在北極圈內,那裡信號薄弱,工作任務又重,幾乎等同於和現實世界告別瞭。

他們先飛抵俄羅斯,破冰船將從北極圈內唯一一個終年不凍港摩爾曼斯克出發,把她們送到被北極冰蓋和苔原覆蓋的格陵蘭島,那裡既是他們的研究基地,也是他們未來十個月將要生活的地方。

上船前,每個隊員都撥打電話,依依告別。

一位女隊員把電話打給瞭媽媽。

她媽媽非常不放心她,覺得這份工作臺太辛苦。她好不容易讀完瞭博士,完全可以進學校當老師,為什麼非要一門心思做什麼野外極地研究呢?又辛苦又危險,還不好找對象。

她回答:“誰說女孩子就隻能在傢老老實實等著嫁人,我學瞭這麼多知識,就是為瞭學以致用的!再說,這條路上我不是一個人,我的偶像也在這個領域奮鬥,我想去走走她走過的路,去看看她看過的風景。”

電話那頭,她媽媽遲疑地問:“你的偶像?……你的偶像不是那個叫蘇瑾的女明星嗎?”

“我的偶像是蘇瑾沒錯。不過她不是女明星!”女隊員驕傲回答,“她是一位地質學傢!”

……

時間有限,蘇紀時的電話打給瞭孿生妹妹。

蘇堇青囑咐她一番,讓她千萬小心,註意安全。

離開娛樂圈後,蘇堇青又回到瞭卡卡杜國傢公園。姐妹倆一個在北、一個在南,一個研究極地,一個保護濕地,可謂是殊途同歸。

當蘇紀時掛下電話後,登船時間就到瞭。

兩個小隊員小聲議論:“真奇怪……蘇老師怎麼不把電話打給穆總啊?”

他們是蘇瑾的資深粉絲,自然知道蘇紀時和穆休倫交往的消息。隻不過穆休倫隻來過他們研究所一次,匆匆呆瞭一會兒,就離開瞭。

另一人也覺得奇怪:“是啊,我看人傢異國戀,每天至少要打三個電話聊不停。可蘇老師每天加班,有時候直接在實驗室裡睡下瞭,哪有什麼時間聯系感情啊。”

“……他倆不會是分手瞭吧?”

“閉嘴!你凈瞎說!你也不看看咱研究室一個月要燒多少錢,七位數打底!你沒聽過嗎,噓寒問暖不如打筆巨款——巨款打瞭這麼多瞭,你怎麼還沒看透穆總有多愛咱蘇老師啊!”

倆人沒控制住音量,蘇紀時無奈地看瞭他們一眼,搖搖頭,任他們猜測。

她和穆休倫都不是那種以愛情為天的“戀愛腦”。

當熱戀期那種無時無刻不想膩在一起的激情褪去後,剩下的便是一種更深刻的東西。

彼此信任、全然支持與永遠的思念。

就像現在——

穆休倫因為公事繁忙,經常要出國商談業務。很少有人知道,其實從中國到美國、從美國到歐洲等航線,都是要跨越北極圈飛行的。

所以他們曾經約定,當彼此想念,又無法通過電波交流感情時,蘇紀時隻要抬頭望望天空、穆休倫隻需低

頭看看雲朵,便足夠瞭。

……

登船時,蘇紀時特地拍下瞭港口的照片,設為手機屏保,細細珍藏。

隻不過,摩爾曼斯克的景色並不好,港口光禿禿的,一點也沒有歐洲那些城市的鳥語花香。

可蘇紀時看著手機裡的照片,卻露出一個深入眼底的笑容。

要知道,在研究所的蘇紀時,專註於工作,可是很少笑的。遑論這種璀璨奪目的笑容瞭。

昵稱叫大頭的男隊員湊過來,問她為什麼笑得這麼開心。

蘇紀時說:“沒什麼。”

有些愛情,是不需要讓旁人知道的。

【完】

《莫達維的秘密(愛的勘探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