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轉心念遙夜沉如水

慶功宴上,我喝得有些薄醉,回瞭安排好的一處廂房,便睡去瞭。

秋天的夜晚有些涼,墻角的蟲聲也有些蕭索,絲絲寒意滑入脖頸,我裹緊瞭岑被。

屋外忽起一陣喧嘩聲,遙遙地傳入耳中。往窗外看,有官兵點瞭火把,看樣子陣勢不小,似是來瞭什麼人物。

我心裡一緊,睡意全無,穿戴好整齊,打開門便見湯青帶著幾個人往用作帥帳的廂房那邊走。

我忙問:“湯青,可是來瞭什麼人?”

湯青拱手道:“回小姐,是內侍省來人瞭。”

朝廷派內侍省來做什麼?我眼皮莫名一跳,一股不祥的預感湧上心頭,看著湯青身後的士兵,也知道不方便多問,隻得道:“知道瞭,我隨你一起去吧。”

哥哥所住的大帳是在員外府邸的西院。我低頭緊跟著湯青一行人,穿過層層守衛,隻見西院廂房早掌瞭燈,一派通明。

隱約有爭執聲從門縫中傳來,仔細聽著,隱約能聽出哥哥帶著怒氣的聲音:“嶽大人,你不能出使南詔,待我回京稟告陛下……”

“洛將軍,你不願遵旨,莫要把我拉下水。”是一個慵懶的聲音。

湯青停住腳步,喝止瞭跟隨的侍衛,回頭對我道:“小姐,恐怕……現在進去並不方便。”

我點點頭,也住瞭腳步,站立一旁。門外的守衛個個神色凝重,一掃慶功宴上沾染的喜慶。

不知過瞭多久,門才“吱呀”一聲開瞭。一個著官服,踏官靴的人站在屋內對哥哥道:“反正本官已經將聖旨宣到,洛將軍想如何便如何吧!說罷,他輕蔑地哼瞭一聲,抬腳往外走,邊走邊搖頭嘆道:“這世上居然有不願意享清福的人,本官沒見過這樣的!”

我朝湯青使瞭個顏色,他頓時會意,上前拱手對那官員道:“見過嶽大人。”

嶽大人用小眼睛乜斜瞭我們一眼,道:“回頭好好勸勸你傢將軍,在外頭打仗有什麼好的,皇上都下旨讓洛將軍班師回朝瞭,他怎麼還想不開,非要主動請旨鎮守青州。”

我失聲道:“班師回朝?那京畿那邊會派守軍來嗎?”

嶽大人瞥瞭我一眼:“班師就是班師,怎麼可能派守軍來!”

湯青緊蹙眉心,道:“不派守軍的話,將軍一旦班師回朝,南詔豈不是又要卷土重來瞭?”

“南詔想要雍州和徐州,就讓他們拿去好瞭。我們襄吳哪裡能惹得起南詔呢?滿朝文武都要和議,本官這次就是以使者的身份出使南詔,詳談和議事宜。”

原來如此。

隔著幾步之遠,我抬眼向屋內望去。哥哥一身戎甲,沉默地立在屋內,怔怔地看著面前那一豆燭火,像一尊失掉生命的雕塑。

這次戰爭是南詔發動的,而積弱的襄吳,又一次妥協瞭。

我轉而對嶽大人冷笑一聲:“嶽大人,難道滿朝文武百官都不知道襄吳打瞭勝仗,收復瞭兩州失地嗎?”

“捷報一封接著一封,當然知道!”嶽大人有些不耐煩,“隻是你以為打瞭幾場勝仗,我們就能一勞永逸瞭?我們多少兵力和軍糧,南詔多少兵力和軍糧?再打下去,惹怒瞭南詔,我們都沒有好下場。”

湯青握緊拳頭,一字字地道:“可笑!襄吳不敗而敗,南詔不勝而勝。”

哥哥從房中提劍沖瞭出來,一雙墨眸中有怒火燃燒:“嶽大人,和議條款喪權辱國,你作為朝臣不僅不從諫如流,還出使南詔和議!我今日就擄瞭你回京面聖!”

這驚變讓嶽大人臉色一白,小眼睛瞅向哥哥手中寒芒四射的寶劍,狠狠地吞咽瞭一口吐沫,扯著笑道:“洛將軍別糊塗瞭,你若是阻攔本官出使南詔,就是忤逆聖旨呀。”

哥哥刷地將劍鋒抵上他的喉嚨:“嶽大人。”

嶽大人嚇得三魂失瞭七魄,哆哆嗦嗦地道:“有話好講,有話好講。洛將軍,我現在是使臣,你萬萬不能殺朝廷命官啊。”

我心念一動,上前對哥哥道:“你不能殺他,殺瞭他,你將來在皇上面前,又如何交代?”

“難不成就讓他這樣去南詔,將襄吳的土地送給南詔?”

嶽大人膽子終於肥瞭些,哭喪著臉:“出使南詔,本官也是沒辦法的呀,洛將軍,不是本官要將襄吳的土地送出去啊,本官也不願意啊……”

他的哀求隻是讓抵在脖子上的劍刃又緊瞭緊。我看著哥哥,勸道:“不如先將嶽大人扣押在營中,回頭我們再想一個萬全之策。”

哥哥面容凜然,手上青筋暴起,仿若已經打定主意要讓嶽大人血濺當場。我忽覺身心俱累,一股怒火沖上來,不管不顧地喊:“好!你這就殺瞭他,讓皇上將我們都治罪,大傢死也要死在一起!”

利劍依然橫在嶽大人的項間,但哥哥的眸色中已經有瞭些許猶豫。我涼聲對哥哥道:“死瞭一個庸官固然無足輕重,但是若是因為殺瞭這個庸官而讓你獲罪,那麼還有誰向皇上諫言,還有誰去保護襄吳?”

哥哥神色松動,轉眸看我,緩緩將手中的劍放下。嶽大人滿頭大汗,全然失瞭方才耀武揚威的氣勢,隻差點兩眼一翻暈過去。兩邊侍衛手腳麻利綁瞭他,押到旁邊的廂房裡瞭。

“湯青,嶽大人帶來的隨從還在外院,就留給你解決瞭。”哥哥寒聲道,轉眸看我,“溪雲,你隨我來。”

我點頭,心頭沉重一片。

黃絹的聖旨上,明明白白地寫著,讓哥哥班師回朝。

班師回朝,是和議中表達誠意的第一步,也是向敵人搖尾乞憐的第一步。這等於眼前的勝利都化為齏粉。

讓人如何甘心。

我搖頭輕笑:“看來襄吳不僅國力弱,人心向力也弱得很。”

“事到如今,哪裡還有回旋的餘地。”哥哥慘淡一笑,“我隻有暫時扣押嶽大人,連夜趕回京城覲見皇上,求皇上鞏固邊疆。”

“也隻有這樣瞭。”我有些黯然。

“這一次回京,前途難測,也許今日就是最後一面。”他說。

很輕很輕的一句,拋在有些涼薄的秋夜裡,很快就消弭散去。我忽覺眼角生瞭淚意,哽咽著道:“哥哥,能像小時候一樣,再抱抱我嗎?”

哥哥點點頭,展臂輕輕地環住我。

他是縱橫沙場的軍人,即便是休息也是身著護體的軟甲,所以被他抱著並不溫暖。甚至,軟甲會咯得皮膚有些生疼,而我卻貪戀這樣的懷抱,久久不願松開。

一個念頭在腦海裡逐漸清晰。我知道,我不能等瞭。

月朧星淡,夜色迷蒙。湯青動作敏捷,悄無聲息地閃出廂房,將門輕輕掩好,向我頷首示意。

我抱著雙臂,隻覺得一陣冷。湯青壓低聲音道:“小姐,你找我有事?”

夜露涼如水,悄然降落,覆在皮膚上一陣沁涼。我低聲道:“湯青,你還記不記得你曾說過的話,你願為我赴湯蹈火?”

湯青的臉刷地紅瞭。他斬釘截鐵道:“小姐,當然記得,一輩子都記得!”

“那我的任何要求,你都會滿足我?”

“當然!”

得到肯定的回答,我定瞭定神,道:“我要你放瞭嶽大人。”

夜色中,湯青的表情有些凝固。他定定地看著我,道:“小姐可以告訴我原因嗎?”

“為瞭救襄吳,也為瞭……救洛將軍。”我幽然嘆瞭一聲。

湯青沉思半晌,輕輕地牽起我的手。他不過是十六七歲的年紀,拿刀使槍的手掌上,早磨出瞭一層厚厚的繭。兩手相握,隻覺掌心傳來陣陣熱度。還有……

手松開時,我手心裡已經多瞭一柄鑰匙。

我有些驚喜,摸索著鑰匙上拴著的麻繩,抬眸看湯青。他微微一笑:“湯青說過的誓言,一字一句都會永遠銘刻於心。”

我提出這樣毫無道理的要求,湯青隻是追問一句便答應瞭我。月光下,我第一次覺得面前的少年透出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與穩重。

扣押朝廷命官已是大罪,已經夠讓上安的那一群腐儒們跳腳瞭,如果再加上抗旨不遵,壞瞭兩國和議的大事,恐怕等待哥哥的隻有死路一條。

哥哥願意為國捐軀,我卻無法眼睜睜地看著他死。如果背叛可以換回哥哥的性命,我情願背著“叛徒”這個稱號,受盡唾棄,哪怕一生一世。

月落星墜。

一輛烏油小車頂著濃稠的夜色,靜悄悄地向雍州城門駛去。

今夜幾乎沒有合眼,我有些疲憊,身子略微傾斜,靠在車壁上。身側坐著的嶽大人,仿佛猶自沒有從鋃鐺下獄的驚恐中走出,蒼白著臉問我:“姑娘……湯參將可真的會放我們走?”

我睨瞭一眼他額頭上豆大的汗珠,淡淡地道:“隻要你遵守約定,我管保你可以安全出城。”

嶽大人擦瞭擦汗,諾諾地應道:“是,是。說起來這也是為瞭大傢都好,洛將軍扣押官員,本官完不成出使任務,大傢都沒有好果子吃。”

我懶得和他廢話,閉目養神。他仿佛又想起瞭什麼,小心翼翼地問:“隻是姑娘……南詔有什麼好的,你為何非要和本官一道出使南詔?”

我自然不能告訴他我的真實身份,涼聲道:“因為這次和議的成敗——都在於我!懂嗎?”

嶽大人果然立刻噤聲。

一盞茶功夫,有車夫勒馬籲聲傳來,烏油小車驀然一停。我知道是抵達瞭城門,忙正襟危坐,略掀瞭車簾子往外看。隻見湯青騎著高頭大馬,和城門守軍說瞭幾句,將腰中的令牌遞給守軍看瞭看,便調轉馬頭,向車隊揮瞭揮手,示意我們出城。

眼見那烏沉沉的城門漸漸委頓成遠方的一個小黑點,我才舒瞭口氣。旁邊的嶽大人用力拍著胸口,大喘氣道:“阿彌陀佛,快讓我離開這裡吧,阿彌陀佛……”

我心中有些厭惡,抬手撩瞭簾子,向湯青道:“別送瞭,回去吧。”

湯青擰緊眉頭,兩道銳利的目光越過我盯著嶽大人,將手中的長槍一指,朗聲道:“嶽文武,我可把她交給你瞭!她少一根頭發,我拿你是問!”

嶽大人早嚇破瞭膽,哪裡敢吱聲。我從懷裡掏出一個佈包,用力向湯青拋去:“湯青,若是洛將軍問你罪,你就將這個給他看!”

佈包裡裹著一封血書,是我咬破手指沾血寫下的血書。湯青私自放走我和嶽大人,我不能讓他和哥哥之間再生罅隙。

湯青有些黯然,抓著那個佈包,緊緊按在胸膛上。我落瞭車簾,回身坐正,顫聲對車夫道:“走!”

月冷霜重,清夜悠悠。一路馬不停蹄地趕路,終於熬過瞭最難耐的時刻,抬眼便見天邊的晨光微熹。

我在心裡微嘆瞭一聲。

當初是我離開他身邊,如今卻是主動回去,真是世事無常。

五日後,馬隊連夜行至一處驛館。彼時天已大亮,我撩衣下車,聽到丈遠之處的一輛馬車中傳來如雷鼾聲。

應是嶽大人仍未醒來。

我蹙眉向驛夫問道:“從這裡出發要多久才能到南詔?”

驛夫正招呼人手給幾匹馬添草,目光異樣地盯著我臉上的疤痕,又不敢不答我的問話:“沿著官道往正南走,大約還要三、五日便可抵達,什麼時候得以召見就不是小的能知道的瞭。”

我點點頭,若有所思地拍拍面前一匹膘肥體壯的棗紅馬,對車夫道:“這匹馬不錯,多給它添些料。”

車夫沒有多想,連聲應諾。

驛館裡有幹糧和清水供應,我去領瞭幾塊面餅,往袖間一藏,回頭看到嶽大人露瞭半張臉在車窗外,依然鼾聲如雷,黏答答的哈喇子垂在下巴上搖搖欲墜。

國傢存亡之際,還能好眠整晚,真是庸碌碩鼠之輩。

我冷笑一聲,見周圍沒人註意,撿起一塊石子用力一彈,正好射在嶽大人所乘馬車的馬脖子上。黑駿吃痛,受驚地揚起前蹄,長嘶一聲,便拉著馬車奔起來。

嶽大人這才驚醒,手忙腳亂地扶住車窗大聲喊:“快讓馬停下,救命,救命!”

一陣手忙腳亂,幾個人才將黑駿攔住。嶽大人氣喘籲籲,面如蠟紙,被幾個隨從攙扶進驛館,甚至都忘瞭使人追查是何種原因驚擾瞭黑駿。

幼時身陷險境,為瞭自保我曾親手殺死瞭一個牙人。性子日漸涼薄,從那時起,我心中僅存的善念便隻對我認為值得的人所傾付。

若是那個人不值一提,我根本沒有任何興趣與之周旋。

隨從中自然是帶瞭醫師,隻是開瞭幾付藥之後,嶽大人依舊嚷著心口疼。

不疼才怪。

我若是出手下藥,又怎能讓一般的醫師輕易地治好?

痛苦的呻吟一聲高於一聲。我不動聲色地進瞭屋,恭聲道:“嶽大人。”

“本,本官沒工夫和你磨嘰,本官受瞭驚嚇,要休息壓驚。”嶽大人歪著床上,上氣不接下氣。

我笑道:“大人可誤會瞭,小的略懂一些金石之術,是祖傳方子,想給大人把把脈,看能否管用。”

他顫巍巍地點頭答應瞭。我坐在床前,將兩指輕壓上他的寸口,凝目思忖瞭一會,道:“大人本就有心悸的毛病,今日這一驚,估計有些不妙啊。”

我故意將話說得凝重,嶽大人果然上瞭當,滿頭大汗地急問:“心口痛得愈發厲害瞭,可有醫治的法子?”

我不做聲,目光往兩邊掠瞭一掠。

“你們都下去吧。”嶽大人會意。

待兩邊都退下,我隻笑不答,按在他寸口的手驀然松開,手刀一劈,他便兩眼一翻暈瞭過去。探進他的領口,果然摸到瞭一件物事。

明澄澄的黃絹上,是國書,也是證明嶽大人使臣的身份。我目光一斂,將黃絹在身上藏好,快步出屋,對驛吏道:“嶽大人睡下瞭,但我的藥卻帶得不夠,我需要趕緊出去一趟采藥,快給派一匹馬來!”

無人生疑。不消半盞茶功夫,我便躍上一匹青驄馬,箭一般地沖出驛館。

若不是怕哥哥一時沖動對嶽大人動手,我根本不會有耐心和嶽大人周旋這幾日。

我心裡隻有一個念頭。一定要扭轉這一切,一定!

行至一片竹林,我抬頭看瞭看濃稠夜色,勒馬輕籲。

今夜無星亦無月,連半點的星火都見不著,伸手不見五指。四周都是荒野,夜風過時如低沉的嗚咽。

在馬背上顛簸瞭一整天,著實疲憊,所幸路邊有一座廢棄的破廟,可以馬馬虎虎度過這一夜。

我將馬栓在廟門前的石獅子上,便推門進瞭廟。迎面一陣黴腐的氣味撲來,我輕咳幾聲,忙用袖子掩瞭口鼻,取出火石和火絨生瞭堆篝火,才覺得身上回暖瞭些。

廟中寂涼,隻有慈眉善目的佛像與我兩相對望。

我心中莫名湧出一股悲愴,對佛像跪下,雙手合十,喃喃道:“佛祖在上,小女子行事匆忙,未帶香燭供奉,隻能為佛祖拭塵,聊表誠意。”

火光明明滅滅,我凝視之下,隻覺那佛像的表情更添瞭幾分悲憫。

翻出佈巾,吃力地爬上佛案,我輕輕地擦拭著佛像。浮塵起起落落之間,佛像的色澤也鮮潤瞭許多。最後,我跳下佛案,將案上塵土也擦拭幹凈。

幹瞭將近一個時辰,我累得滿頭大汗,拍拍手上的塵土,正想出門將佈巾洗滌晾曬,忽聞廟外有一陣馬蹄聲由遠至近,聽動靜似乎有不少人馬。

我心中戒備,忙回身將篝火踩滅,但處理那匹青驄馬已經來不及。隻聽馬蹄聲在廟門前停止,一個女聲凜然道:“門口拴著匹馬,廟裡有人,給我搜!”

我忙側身躲在佛像後,手摸到佛座下有一個槽洞,便摸索著躲進去。隻聽有人撞開廟門,腳步聲紛雜錯亂,似是進瞭不少人。

少頃,火把點瞭起來。隻聽那個女聲悲涼道:“地上還有燒火的痕跡……賢兒,我知道是你!你在怨我,對不對?呵……都是我的錯,你自己出來見見娘好不好!”

是……齊太妃。

我一顆心跳到瞭嗓子眼,腦中卻是電光火石。她口口聲聲說“賢兒”,難道在搜尋江楚賢?

事到如今,我隻能躲在凹槽裡,祈禱能躲過這一關。讓我驚懼的是,齊太妃很快就變瞭聲色:“給我搜!”

這凹槽外面隻有一些稻草做隱蔽,根本藏不住人,所以不消片刻,我便被士兵搜瞭出來,帶到齊太妃面前。華綾著利落的戎裝,站在一旁,見我被押著從佛像後面走出,失聲道:“溪雲?”

齊太妃目光漸冷:“是你?”

我苦笑道:“真是冤傢路窄。”

她寒聲道:“我沒功夫跟你消磨,華綾,砍瞭她。”

華綾急道:“太妃,留著她也許能管一些用處。”

“能管什麼用?現在是找到賢兒要緊!”齊太妃有些氣喘,身形一晃,便搖搖欲墜。華綾忙上前一把扶瞭,道:“恕華綾直言,這天下除瞭瓊妃,不是還有賢貴嬪能入得瞭洵王的法眼嗎?由著她去勸說,指不定能奏效。”

華綾說的每一句話,都讓我心驚,但也不失一種救命稻草。齊太妃疲憊地扶住額頭,揮瞭揮手,兩名押著我的士兵便松開瞭我。

一個士兵從廟外大步流星地踏入,跪地向齊太妃道:“報——離廟十裡發現瞭洵王的坐騎!”

“追!”齊太妃再不理我,急匆匆向外走去。我忙上前拉住華綾:“快告訴我,到底發生瞭什麼事?”

華綾目光復雜,頓瞭一頓,道:“洵王叛變瞭。”

心,停跳瞭一拍。

“兩國的戰爭中,洵王的毅軍也上瞭戰場,隻不過是歸於驃騎大將軍的麾下,洵王本人依舊扣在宮裡。可是沒想到……”

華綾的目光飄遠,喃喃道:“一夜之間,毅軍嘩變,殺掉瞭驃騎大將軍,洵王也隨之出宮瞭,估計是趕往毅軍會合。如果不快些把洵王追回,那麼他謀逆的罪名就坐實瞭。”

我心緒紛亂,不知如何作答。華綾凌厲出手,將我反手綁住,帶著我翻身上馬,冷然道:“溪雲,我救你一命,是為瞭報答你昔日讓我免於受辱之恩,如今扣住你,是為瞭南詔。”

“我明白,我明白的。”我心中頹然,不知道這句話是對華綾說,還是冥冥中在對江楚賢訴說。

他是濁世佳公子,處處被江朝曦忌憚,麾下士兵沒用用武之地,就連母妃為瞭保住齊傢,也將他心愛的人嫁給江朝曦。若不是齊太妃暗中為皇上做事,恐怕他早已自身難保。

那樣清高的一個人,怎能忍得住這一口氣。

不用我策反,他早就存瞭和江朝曦拼個魚死網破的心瞭吧?

齊太妃的追兵勢頭凌厲,隻像那不遠處的一抹黑影追去。

我心頭發緊,喃喃道:“那是……”

華綾松瞭一口氣:“總算追上瞭,洵王鬥不過皇上的,若是叛變就是死罪,連太妃都逃不瞭幹系。”

那抹黑影很快就被團團圍住,胯下坐騎來回打著轉,發出不安的嘶鳴。我催促華綾道:“快上去看看。”

包圍圈漸漸縮小,將那個身穿黑絨大氅的人圍在中間。齊太妃策馬飛奔到那人跟前:“賢兒……是母妃對不起你,你跟我回去吧!”

風帽壓低,遮住瞭那人大半張臉。隻聽那人嗤嗤地笑瞭,道:“太妃多慮瞭,洵王此次出行是為瞭幹一番大事業,有襄吳為他撐腰,他有什麼可怕的?”

竟是清凌凌的女聲。

所有人都臉色大變,齊太妃面露駭色,手中馬鞭一挑,掀開那人的風帽,將她的容貌盡數暴露在火把光芒下——

浮生。

我失聲驚叫,浮生的目光穿越過人群,冷冷地看瞭看我,便移瞭開去。

“你是誰?”太妃厲聲喝道。

這一瞬間,我才頓悟,除瞭我,還沒有人知道浮生是襄吳細作。我和浮生若是在此時表露出一絲一毫熟識,隻怕都沒有好下場。

浮生坐在馬上,冷冷地掃視四周。

鞭影閃過,凌厲的一響之後,浮生從馬上重重墜下。齊太妃將手中馬鞭一指,恨聲道:“快說,洵王在哪裡?”

“為瞭瞭洵王的心願,我甘願做誘餌,引你們到這裡。”浮生掙紮著從地上爬起來,抹掉嘴角的血沫,慘然一笑,“就算我告訴你洵王往哪邊走瞭,你也追不上瞭。”

齊太妃怒極反笑:“追不上?哈哈……哈哈……”她笑著笑著,臉色突然一變,張口吐出一口鮮血。

“太妃!”

伴著數聲驚叫,齊太妃從馬上徐徐倒下。華綾紅瞭眼,從馬上沖瞭下去,跪倒她身邊哭喊:“太妃,你要挺住啊……”

我雙手被反綁著,用瞭好大的力氣才掙脫開來,翻身下馬,踉踉蹌蹌地往那邊走去。

火光忽明忽暗,地上靜靜地躺著一枚錦囊。

在很小的時候,不,就是在八歲那年,我見過另一個一模一樣的。

彼時,江朝曦蹲在我面前,笑得優雅卻冷寂。他拿著那個一模一樣的錦囊對我說,我要買的是你的命。

我為瞭分散他的註意力,將鶴頂紅塞到牙人的嘴裡,然後奪瞭那隻錦囊就跑。在護城河邊,我看到錦囊裡層,細密的陣腳繡成的一行小詩。

一看,便知道是出自女子之手。

後來,江朝曦全城懸賞要找到我。很久以後,再細細思量,我隻當他是為瞭鳳螭這件寶貝,可總是忘記瞭——他捉到我時,第一句話就是向我討要這個錦囊。

江朝曦,為什麼?

這個錦囊,明明皇後可以為你繡,瓊妃可以為你做,林婕妤和慧美人更是巴不得給你備上十七八個。

可是你為什麼獨獨看重這一個?

我來不及深思,上前道:“太妃定是怒極攻心!我有護心丸!”

“你走開!”華綾抱著面色蒼白的齊太妃,淚流滿面,一把推開我,“我救你,饒你,但是別以為我會信你!”

浮生被五花大綁,看著我冷笑道:“齊太妃!你讓洵王此生鬱鬱不得志,浮生巴不得你暴斃當場!”

她喊話間,目光有意無意地瞄著我,似在提醒我殺掉齊太妃。

沒有人信我。

也是啊。

我的臉就是齊太妃毀的。哪怕我真的有護心丸,她也不會吞咽下去吧。

此次倉促之中搜尋江楚賢,齊太妃哪裡顧得上帶軍醫。眼看著她氣若遊絲,更多的鮮血從唇角溢出,染紅瞭前襟。

火把畢剝作響,四周一片死寂。人心涼薄啊,追不上江楚賢,那麼齊太妃就連最後的虛位都保不住瞭,怎麼還會有人真心去為她救治?

我從懷裡取出一個瓷瓶,澀聲道:“太妃真的不信我?”

她大口喘著氣,沒有說話。

我輕聲道:“待到壯志重抖擻,再無獨望雁南飛。”

齊太妃神色一滯,難以置信地看著我:“你,你為什麼會知道這個?”

我暗中輕籲一口氣。我猜對瞭。

“不為什麼。”我從地上撿起那枚錦囊,輕輕塞到她手裡,道:“太妃,你的東西掉瞭。”

她手指顫抖,捏著那枚錦囊,靜靜地凝視,眼中漸漸有瞭些許淚意。

我將瓷瓶放到地上,對華綾道:“你不信我,我明白的。”說完,我起身對一邊的士兵道:“我知道沒人信我!可是我懷裡有襄吳皇帝關於兩國和議的國書,還請照例綁瞭我,將我送到南詔皇宮裡。”

我將黃絹掏出,一把打開,高舉頭頂看向眾人。士兵們交頭接耳瞭一陣,便有一個看上去像頭目的人越眾而出,對我道:“你是不是襄吳的使臣,還有待商榷。待我等將你送入皇城,讓皇上來定奪吧!”

“多謝。”我將雙手送上,示意他綁住。

“慢著。”一個虛弱的聲音幽幽道。

齊太妃面色煞白,輕聲問道:“那座廟裡的佛像,是你擦拭的?”

我沒想到她竟然會註意到這個細節,怔愣之間,點瞭點頭。

她疲憊地閉上眼睛:“華綾,將那個瓷瓶撿起來,喂我吃藥。”

“太妃!”華綾有些猶豫。齊太妃淡淡道:“老身承認心中放不下對她的猜忌,可沒有藥物,我撐不瞭多久,而洵王還等著老身去救。”

她轉眸看我:“我知道你愛憎分明,我也知道憑我對你的所作所為,根本不配讓你給我真正的藥丸——隻不過,是我想賭罷瞭。賭一個會在寒夜裡為佛像拭塵的人,不會真的殺我。”

我心中觸動,深深地點瞭點頭。

藥丸送入齊太妃的口中。很快,她的臉上便添瞭幾分血色,呼吸也平穩瞭很多。

華綾扶著齊太妃起身,面有愧色地對我道:“溪雲,是我誤會瞭你……”

我灑然一笑:“沒什麼,我隻想快些去見皇上,商談兩國和議之事。”

幾輛馬車從遠處徐徐趕來,應是後方的追兵為太妃準備的車輦。齊太妃深深地看瞭我一眼:“你和我、華綾共乘一輛。”

我很是意外,道瞭聲“是”。一旁的浮生掙紮起來,朝我狠狠地淬瞭一口,用口型對我道:“叛徒。”

她被帶下去時,依舊扭著脖子看我,目光裡淬瞭毒藥。

我默立在原地,心裡喃喃道,浮生,對不起……

浮生那麼愛江楚賢,為瞭他的霸業甘願以身涉險。

江朝曦,你一定沒有想到,你以為你控制瞭浮生這條線索,可還是一著不慎,讓江楚賢得以出宮投靠襄吳。

江楚賢,你一怒之下私自出宮,連瓊妃也不顧及瞭嗎?

車廂裡,華綾將厚厚的車簾放下,拔下頭上的銀簪,將車燈又挑亮瞭一些。

齊太妃正襟危坐,目光銳利地打量著我。我有些不自在,隻得垂目緘口。

驀然,她道:“你到底愛哪一個?”

我唬瞭一跳。齊太妃目光灼灼地看我,重復瞭一遍問題:“皇上和洵王,你到底愛哪一個?”

“這很重要嗎?”

“重要。”

“皇上。”

說完,我也被自己的答案震驚到瞭。

齊太妃面上浮出一抹笑:“這個答案委實不太聰明,我可是洵王的母親,你應該回答洵王才是,那樣豈不是和我添瞭親厚?”

“我和洵王隻是知己,但對皇上,卻是真心。”我苦澀一笑,“我發現得有些晚瞭。”

齊太妃的目光漸漸柔軟起來,她看著我臉上那道傷疤:“那道疤……老身對不住你。”

我疲憊地搖瞭搖頭:“隻要皇上不在意,溪雲也不在意。這道疤,對於我來說,造不成任何影響。”

齊太妃欣然點瞭點頭。我見她面色稍霽,試探地問道:“太妃,洵王為何會突然如此行事?”

聞言,齊太妃有些傷感:“這些禍根都是我埋下的。”

“……”

“賢兒明明愛著瓊妃,我不該用計將她嫁給皇上。”

“難道洵王這次和瓊妃有關?”我的眼皮沒來由地突突直跳。

齊太妃點頭,道:“原本賢兒和皇上約定好瞭的,有一天天下太平,他便領瓊妃逍遙避世。沒想到,上次皇上回瞭宮,比以往更寵愛瓊妃起來,接連幾日招來侍寢,還打算將她冊為貴妃。”

我驚道:“有這等事?”

齊太妃瞄瞭我一眼:“你也不必吃味,皇上不在意你的醜顏,看來他是對你用瞭真心的——隻是我實在捉摸不透,他為何會對瓊妃突然如此上心。”

他曾對我說,你可願和我一同迎來那個盛世?難道是因為我拒絕瞭他,選擇回到襄吳,從那以後,他便對瓊妃親厚起來?

江朝曦……

我刺傷瞭他的自尊,他轉而高調地寵愛瓊妃,很有可能是發泄自己的鬱憤。

“賢兒自然忍不下這口氣……有一次,他在禦花園裡看到皇上對瓊妃柔聲軟語,又見瓊妃脖頸下……”齊太妃猶豫瞭一下,“有疑似吻痕的痕跡,瓊妃遮遮掩掩的不安樣子,更讓賢兒氣不打一處來。”

“於是,洵王後來便索性出瞭宮?”

齊太妃沉默地點瞭點頭。

我垂眸不語,忽覺手被輕輕牽起。齊太妃溫聲道:“解開他們三人恩怨的,隻有你瞭……你若是重新奪回皇上的心,讓皇上對瓊妃斷瞭念想,也許,也許……”

齊太妃聲音裡添瞭哽咽,說不下去。

我知道她沒說出口的是什麼。

也許能挽回局面,讓江楚賢回頭是岸。

可是,真的能嗎?一旦箭離弓弦,還能回頭嗎?

幾日下來,快馬加鞭,餐星宿月,兩邊景物瘋瞭一般地往後飛馳。

一天,馬車停在一個小鎮上補充給養。趁著這片刻功夫,華綾扶著齊太妃下車透氣。我跟著她們身後,忽看到前面被人圍得水泄不通。

我很是好奇,上前拉瞭一個人問:“出瞭什麼事?”

那人很不耐煩地道:“有人說書呢,正說到精彩處!哎,話說,你連鳳螭也不知道?”

鳳螭二字一入耳,我便打瞭個冷戰。

我擠入人群,看到人群中央有一個佈衣繪聲繪色地描述道:“那鳳螭是寶物啊,得鳳螭,得天下!各路英雄誰不摩拳擦掌,想得瞭去?可惜這鳳螭已經入瞭南詔皇帝的手瞭,誰能搶得走?”

“鳳螭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哪裡有那麼大的能耐?”

“屁!那鳳螭裡隱藏著巨大的寶藏,此物一出必傾天下!”

我聽著人們的議論,渾身僵冷。

等我從人群中走出,看到幾步開外,齊太妃和華綾正靜靜地望著我。

“就算你為此恨死瞭老身,就算你救瞭老身一命,鳳螭也已經在他手上瞭。”齊太妃淡然道。

我搖瞭搖頭:“無事,反正我也不想要瞭。”

齊太妃挑瞭挑眉:“哦?”

我苦笑道:“在洛傢人手裡,鳳螭隻能帶來災難。在襄吳手裡,鳳螭隻能黯然失色。隻有在他手裡——”

才能助他平天下。

他曾說過,朕不求四海朝賀稱臣,隻求萬民千秋敬仰。

隻有一統天下,才能澤被萬民,受盡敬仰啊。

江朝曦,我願奉上鳳螭,如你此生所願!

第四天早上,南詔的狼王軍旗終於映入眼簾,那隱在晨霧裡的輪廓,似是一處驛館。

“太妃,南詔到瞭。”華綾道。

齊太妃側身打簾,望向外面。冷清天光遍撒在她的輪廓上,掩瞭許多歲月的痕跡。

不可否認,即使年過四旬,她也堪稱絕色。

初冬晨時,漠漠清寒,如煙似霧,呼吸間都帶瞭寥廓冷落的氣息。

我望向驛館,心情難以平復,抬手一抹,隻覺無邊的薄霧打濕瞭臉頰,掌心上竟滾著幾顆水珠。

江朝曦,我回來瞭。

《美人逆鱗(滄月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