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拜年

三姨的邀請都發出來瞭,小張氏對此也發瞭話,即使可能又生出瞭些什麼別的想法,她終究不可能出爾反爾,去洛陽的行程也是定瞭下來。不過這一次,她和明老安人商量過以後,倒是讓宋栗護送妹妹過去,終是因為他本人懶得離開宜陽,想要在傢專心讀書,方才作罷。至於宋苡,她那性子,若是跟去洛陽,倒是等於往宋竹身上放擔子,因此再三考慮過以後,小張氏到底還是隻能安排宋竹一人去洛陽探親。

臘月裡的一番講究,自然不必多說,既然要去洛陽,那便自然是趕在初五之前過去,正好拜年瞭。宋竹雖然心中其實不大願去洛陽應酬那些達官貴人,但想到三姨年後就不知要去往何方,心裡還是頗為不舍,因此倒也盼著前去探親。

因是冬日,沒個長輩陪著不放心,到初三日,還是由宋四叔伴著,把她送到瞭劉傢。

劉張氏早已經等得久瞭,宋竹一到,立刻摟在懷裡噓寒問暖瞭一番,生怕她在路上凍著,又讓她下去換衣烤火,用瞭點心,這才帶到後堂,和她一道接待前來拜年的客人。

雖說是宦居此地,但張傢、劉傢都是出過許多官吏的人傢,姻親關系錯綜復雜,在洛陽城內也有許多親戚,劉姨父的仕途又還十分不錯,因此到瞭年節中,親戚們總是要互相走動走動,宋竹來瞭,自然要過去問好招呼,也立刻就成瞭稀奇物事,被一幫人圍著細看,又是贊許,連見面禮都收瞭好幾份。

不過,到底是劉傢、張傢的親戚,雖然也難免看熱鬧的意味,但這些親長終究是要考校宋竹學問,以此來稱量她的斤兩——對宋竹來說,這考校並不太簡單,但又要比一味的誇贊她的容貌和打扮,來得更好。她抖擻起精神,一一地都答瞭出來,少不得又聽瞭許多對宋傢和宜陽書院的誇贊。

到得晚飯時分,客人們方才散去,一傢人這才聚在一起吃飯,劉姨父在席間也誇瞭宋竹幾句,而後話鋒一轉,又勉勵她道,“論學識,大外甥女在你這個年紀,已經可以去考進士瞭。三娘你可不能被這些獎譽迷瞭心竅,我看你功課上進度是有些緩慢瞭,還要更用心才好。”

宋竹忙規規矩矩地應瞭,劉張氏道,“大年下的,就官人還說這些話。我接粵娘來這裡,可不是為瞭讓她閉門讀書的。在宜陽都學瞭一年瞭,年節裡不玩,什麼時候能松散松散?憋出病來,可不是好事。”

因便問宋竹,“你這回來,打量給幾個朋友送信?你們小姐妹也該乘著節日,好好聚一聚。”

宋竹其實對於拜訪各處高官府邸毫無興趣,再加上她唯一一個投契的范大姐,又是齊國公府的娘子,現在齊國公府內又還住瞭一個她不想看到的人,因此本來打定主意,此次上西京,隻是專心陪著三姨,並不外出。誰知道一來劉傢,立刻就遇到上門拜年的親友,這才知道自己想法天真——她不大不小也算是個名人瞭,今日到城裡的消息,若是傳開瞭,被范大姐知道自己來瞭西京而不找她,那是要落埋怨的。

因此,她聽姨母問瞭,便道,“別的朋友,都是同學,年後也可以再見的。這次來就給范姐姐送封信吧,餘下來誰傢請,姨母都別應,我隻專心陪你。”

她有她的一番考慮,劉張氏卻也有劉張氏的一番心思,尤其是上回和宋竹乳娘聊過,又看瞭姐姐的信,很多事已經形成既定印象,此時便是完全想歪瞭,因笑道,“完全不見人,也不大好,有些事終究是要做的——”

剛說瞭一句,見丈夫看瞭自己一眼,知道有些過露,便又轉而笑道,“不過也好,那你就隨在姨母身邊,咱們除瞭幾傢推不掉,最好是去一去的春酒以外,別的人傢就都不去瞭。”

宋竹就是再敏銳,對於長輩們從未明言的一些考慮,自然也是茫然無知,聽瞭劉張氏的話,還在心裡暗暗想:“有些事終究是要做的,難道意思是,娘還指望我的名聲更上一層樓?”

現在宋苡親事定下,她的親事應該也就是在一兩年後瞭,宋竹對母親送自己來洛陽的原因,也有一定的猜測,隻是並不止母親的用意。按她所想,自己原來的那個名聲也已經夠好瞭,指望她和兩個姐姐一樣名滿天下,似乎強人所難。大姐、二姐那才女的衣缽,如今看來可以直接傳承給四妹宋艾,她安穩做個地方性小名人也就夠瞭,真要再出名,她的學識也未必能撐得篆…隻是,母親既然另有想法,那麼她能做的,也就隻有配合瞭。

“辛苦三姨瞭。”想著,她便道。“連大年下的都要勞動您。”

劉張氏倒是被說愣神瞭,“一傢人說這個做什麼?再說,難道不是反過來辛苦你才對?你這可是陪著三姨去的。”

劉姨父在旁冷眼旁觀,也不說什麼,待晚上進房就寢時,方才是和劉張氏感慨道,“往日都說,三娘不如兩個姐姐,如今我看著,她倒是和姐姐們不相上下,隻是天分不在讀書上而已。大姐、二姐,這些年來也都見過,雖說都是才名動天下的人物,但和她比,就都隱隱是多瞭一份傲氣,沒她這樣圓融可喜,兼且生得美貌異常,這樣的小娘子,即使養於鄉中,以如今的名氣,也不愁青年才俊前來提親,不知二姨姐為何還要把她送來洛陽?”

劉張氏也嘆道,“三娘就是吃虧學問上平常瞭些,二姐的未婚夫薛五哥,上回經過洛陽前來拜訪,你也看過瞭,學問廣博,一個進士是穩穩到手的。剛才我聽乳娘說,他們未婚夫妻幾次見面,都是談詩論道,不知何等投機。聽聞薛五哥對著三娘的美貌,也是視若無睹,隻在二姐跟前有忸怩之色,你瞧,傳遞他們宋學衣缽的士子,一個個都是這般的人品,三娘雖是處處都好,奈何卻和他們不夠合適……”

劉姨父聞言,也是感慨不迭,“怪道二姨姐為她看中瞭望海侯蕭傢,那等豪門巨富,最是註重體面,三姐的美貌,在這樣的人傢眼中,卻是極為值錢的,其性子也適合做大傢新婦,原來是這般計較。隻是如此卻又難免委屈三姐瞭,豪門重體面、重嫁妝,妯娌之間,哪能和我們這般人傢一樣和睦?過門以後,怕卻不如二姐逍遙,況且蕭傢是外戚,那蕭禹即使中瞭進士,終究也入不得中樞,亦不能得傳姐夫的衣缽,倒不如薛五哥,一旦中瞭進士,魚躍龍門,那便前程似錦瞭。”

“卻也是因為三姐心裡似乎是看中瞭他,這才有此一舉,”劉張氏嘆道,“我知道你這一番話,意思是說蕭傢不好,想要為三姐說咱們大侄兒,其實若不是三姐自己中意蕭禹,這門親事我看著也好。大侄一表人才、才氣橫溢,為人溫和,最重要咱們傢傢風也是拿得出手的……此事,且先擱著吧,橫豎兩人都小,世上許多事,沒到過門一刻誰知道?即使定下瞭,也未必能成,更何況如今蕭傢那邊,還沒一點動靜?”

劉姨父點頭稱是,兩人又計較瞭一番朝局、戰事,這方才是吹燈睡下。第二日一大早,范傢那邊便是來人接瞭宋竹過去,殷勤之處,卻又不必多說瞭。

#

既然是大年下,總是要穿著鮮亮一些的,小張氏就用蕭傢送來的皮子,給宋竹裁瞭一身鬥篷,裡頭衣衫穿的是小王龍圖年禮中送來的貢綾衣裙,首飾什麼的,多少也是準備瞭一些,宋竹全套穿戴打扮起來,隻覺得身上十分沉重,還沒出門就想回房瞭。隻是惦記著范大姐,到底還是撐起瞭架子,一大早便隨人進瞭齊國公府——隻是她前幾次過來拜訪,都是直接被領進去見大夫人,這一回卻又不同,幾個仆婦領著她一路周折,走瞭足足有一兩刻鐘,方才是進瞭一座大花廳,花廳內是鶯聲燕語人頭攢動,太夫人端坐上首,下首還有五六名白發蒼蒼的老誥命,並著餘下二十多位年紀各異的夫人、娘子,宋竹一進門就知道:得,自己是又遇到新春請酒聚會瞭。

果然,進得門來,在禮儀婆婆的引導下,她先後行瞭七八個禮,口中把幾戶人傢的老誥命都拜見過瞭,得瞭好幾份見面表禮,這才算是全瞭禮數,卻又還不得走,這一群老夫人對她都極是喜愛,彼此你一言我一語,這個讓宋竹坐到她身邊,那個讓宋竹陪她說說話,宋竹竟成瞭個金元寶,仿佛人人都愛得緊,一群人,不是這個問功課,就是那個問女紅,才是一會兒,她就大覺應接不暇,臉上的笑都要僵瞭。

好容易覷瞭個空子,宋竹忙沖范大姐使瞭個眼色,借著去凈房的機會躲瞭出來,兩人這才找到說話的機會。范大姐拉著她的手,帶著她往花園裡走,口中笑道,“來,帶你瞧瞧我們傢花園的一景——冰湖梅影,也是今年天氣冷,不然你也瞧不見瞭。”

其實,去年端午以後,范大姐本來是想到宜陽女學讀書的,隻是她畢竟是定瞭親的人,平時表現也好,傢裡人都不覺得有什麼必要,倒是想送她的妹妹過來,以便異日榜下捉婿以後,可以為新科進士撐起一個完整的官宦傢庭。隻不知如何,到底又還沒送來。范大姐今日就和她解釋,“剛好年前有戰事,也就耽擱瞭,本來說年後要送的,可西京風寒流行,幾個妹妹都病瞭,誰知道什麼時候能好?也就等好瞭再說吧。”

宋竹現在見事,想得要比從前多些,聽瞭范大姐的言語,心中想道,“說是如此,可亦也許是因為范傢不願和我們傢關系太近,西京的這些耆宿,也就是他們傢完全沒族人在宜陽讀書瞭。不過,女孩子來讀女學,其實也不觸犯什麼忌諱,也許是我多心瞭又未必。”

她也就隨意想想,實際上范傢如今已算是在享受宰相祖父的餘蔭,雖說是富貴,可對朝局的影響力卻遠不如宋先生——小王龍圖等宋學弟子,對宋先生可都是言聽計從、奉如父母。是以宋竹也不擔心范傢會和宋傢為難,聞言隻是笑著應瞭一句,又和范大姐說些她預備嫁妝的事,還有宋苡的婚事。

范大姐聽宋竹說瞭幾句,便忙笑道,“說起來,你還不知道呢,就你那未來的二姐夫,如今在西京也是個有名的才子瞭。本來,他是默默無名,誰也不知道,就是回傢過年這一次,路過西京城時,眾人都道,‘宋傢既然選他為女婿,定有過人之處’,便紛紛邀他文會,果然,詩詞歌賦策,全都是文采斐然,其人更是謙謙君子,聽說在處置流民作亂時,表現也極為出色,連我祖父都在那些西京元老的集會上誇獎過他。”

宋竹還真不知此事,不論傢裡人還是劉傢人,都沒談起這個,一聽之下,頓時對薛漢福有同病相憐之感,心中想,“二姐夫雖然好,卻也不是什麼曠世的才子,就好比我也絕非什麼美賢娘子一樣,究竟是世人太迷信宋傢的光輝瞭,還是西京這些大佬,因為北黨在朝中缺少奧援,王師兄和他們始終若即若離,所以才格外要對我們宋傢親熱一些,好讓外人以為,宋學和北黨,一直都是親密無間,毫無分歧?”

這些盛名,一旦被這樣看待,真的是一點樂趣都沒剩瞭,宋竹心裡是越發警惕,提醒自己絕不能把任何恭維當真,因道,“都是大人們太過獎瞭,二姐夫還沒中進士呢,哪堪如此誇獎?”

范大姐挽著她的手笑道,“你這就不懂瞭,這樣誇他,也是為瞭他好,他將來是要殿試的人,若是先有瞭名氣,官傢萬一偶然把他記在心裡瞭,那麼在考試定名,甚至是之後定差遣時,都會有些意想不到的好處。這仕途中的小竅門、小講究,可是多瞭去瞭。”

宋竹最喜歡的就是范大姐的率真,雖說她來自全國聞名的模范傢庭,但傢裡人都是那樣優秀出眾,道德高尚,宋竹和他們相處久瞭,也偶然有疲憊之感,在什麼都很自然的范大姐這裡,心機、算計、手段,都是自然而然的,她倒覺得很是親切,聞言,不禁笑道,“原來如此,那往日那些誇獎我的聲音,原來也都是幫我瞭?”

“那倒不是,就是真的覺得你長得好看,人雲亦雲,又愛湊熱鬧。”范大姐倒是說瞭大實話,“真的愛重你的,巴不得沒人知道你的名聲,就隻有他們一傢寫信過去提親,這樣把你娶進門的機會還大些。”

她神神秘秘地一笑,“就說我們傢這幾個月來,隱約聽說向你們傢提你的,怕不就有四五戶人傢?你們傢裡人都和你說瞭沒有?”

宋竹搖頭道,“我不知道,傢裡人若覺得不合適,自然都是先行回絕的,像是我們傢說的兩個姐夫,也都是先有過多次接觸,對其傢裡知根知底,才來問的姐姐們。”

“倒是慎重。”范大姐也流露出少許艷羨之意,“便是我們傢,也有書信來往幾封就定親的事。”

兩人一邊說,一邊走到瞭湖邊上,卻見幾名青年、少年也在湖邊談天說地,仿佛是開瞭個小小的文會,在那裡賞梅花,蕭禹赫然便在其中。

宋竹此時並不是很想見他,本來還有一點點擔心他是否一直臥病,現在看他容色紅潤,知道已經痊愈,便不願上前去,拉瞭拉范大姐道,“姐姐,我們回去吧,那兒都是不認識的人。”

“哪裡都不認識呢?蕭禹不是在那裡嗎?”范大姐唇邊卻是浮起瞭一抹笑意,頗有些神秘地對宋竹眨瞭眨眼,“還有一個,就是我剛和你說的,給你們傢寫瞭信的人,你且猜猜,會是哪個。”

說著,竟是握著宋竹的手,強把她帶上前去,要給宋竹介紹這幾位‘青年才刊……

作者有話要說:更新咯

我一直忘記說,之前束修和束脩的事情是應該用束脩的。謝謝指出bug的親們。

每回發的時候都不知道在想啥,汗,一直忘記說

《古代小清新(陌上人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