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天涯書庫 > 野心傢(灼灼韶華) > 第50章 獨立意志

第50章 獨立意志

對於潘玉的到訪, 褚韶華受寵若驚的同時當然是熱烈歡迎, 陳太太也很喜歡潘玉, 尤其嫉妒怎麼人傢小邵東傢剛成親, 媳婦就懷孕瞭。不知道人傢是不是有什麼秘方,還是說人傢大戶小姐就是這樣能幹, 哪像傢裡這倆兒媳婦,都成親大半年瞭, 一個兩個的都沒動靜。

陳太太難免嘀咕, 隻是到底宋蘋是自己親侄女, 褚韶華又不是那種逆來順受的兒媳婦, 於是,陳太太也隻是偶爾嘀咕個一兩句罷瞭。宋蘋是有些著急的, 褚韶華卻是懶得理陳太太,她也想立刻給大順哥生個兒子出來哪,可這不是沒有嘛。既然孩子一時半會兒的沒有, 褚韶華還是比較著急發展自己陪那些太太奶奶們買衣裳置行頭的生意, 以及在潘玉去上海前, 最好能多來往著些。

說到這事,褚韶華開始挺不理解的, 潘玉有瞭身孕, 公婆在老傢,父母都在北京,她卻是與丈夫小邵東傢商量好待胎位穩定,小邵東傢就來接她自天津坐船到上海去的。褚韶華是個好問的, 她道,“嫂子,我想跟你請教個問題?”

潘玉與褚韶華相處不錯,笑道,“什麼事,你盡管說。”

褚韶華想瞭想,方開口,“我看報紙上有許多新女性寫文章,倡導新文化,也有許多有見識的先生,也是這樣說。我心裡,對新文化也很向往。不瞞嫂子,去年我跟大順哥成親後就是年瞭,過瞭年,大順哥和公公來北京做生意,我就被婆婆留在老傢。傢裡人都覺著這事兒挺正常的,可我跟嫂子認識這些日子,也跟您學習瞭不少見識。嫂子,是不是新文化說,夫妻過日子,還是要夫妻在一處的。”

潘玉還以為褚韶華有事,不想卻是這個問題。潘玉道,“在我們國傢,譬如一個男人娶瞭個媳婦,舊傳統是提倡女性上敬公婆,相夫教子的。不過在歐美國傢,他們都是小傢庭制度,不似我們國傢是一大傢子住在一處,他們國傢很提倡男子結婚後就與妻子獨自居住,不再和父母同住,所以,歐美國傢,公婆不會把兒媳拘到跟前服侍長輩。夫妻就是指丈夫與妻子兩個人,兩個人負擔自己的小傢庭,縱以後有瞭孩子,也隻要管孩子就夠瞭。父母這裡的贍養問題,父母自己會解決,無需兒女操心,兒女也沒有一定要為父母養老的義務。當然,子女成年後也要獨立,不能再依賴父母生活。這個與咱們的傳統也不一樣。”

褚韶華這輩子頭一遭聽此開天辟地之語,對於褚韶華,潘玉這一席話,便有開天地之功。褚韶華不可置信,“這也行?”兒子還能不給父母養老?還能不跟公婆住在一處,可以夫妻倆單獨過自己小日子?這莫不是天堂?雖然好像父母的財產與子女也沒關系瞭,子女需要自己掙衣食,可即便如此,褚韶華也是願意的。

“自然是行的,西方人一般都是如此。”潘玉道,“要是傳統女人,有瞭身孕便是不留在娘傢待產,也不該到丈夫身邊給丈夫添麻煩啊。這些都是老輩人的想法瞭,我與阿初都是留過學的,婚前我們就溝通過,我並不是堅持一定要小傢庭制度的人。畢竟公婆就他一個獨子,但是在一些觀念上,我也不能依從傳統女人三從四德那一套的。我懷的是兩個人的孩子,又不是我一人的孩子,隻要身體沒問題,他自然是要來接我過去的。”

潘玉對著丈夫邵初時總會有些大小姐性子,可是與褚韶華來往,則是溫和的緊。尤其如今她有瞭身孕,眉宇間更添一層母性柔美,潘玉的聲音卻是帶著尋常女性沒有的堅定,她道,“在我看來,一男一女要做夫妻,就是為瞭這輩子能長長久久的在一起生活。這世上,除瞭夫妻,誰也做不瞭誰的伴。父母總會比我們先老,兒女長大後也會離開傢門,各自有各自的人生。最終能執手攜老的,便是夫妻。做為妻子,我想跟我的丈夫在一起,自然就能在一起。”

褚韶華一時聽的入瞭神,小聲道,“嫂子你眼光好,命也好。你是新式人,要是在我們這樣的舊傢庭裡,可是不成的。”

潘玉搖頭淺笑。

褚韶華問,“莫不是我說的不對?”

auzw.com潘玉拈粒甜葡萄放嘴裡,“你傢雖是舊傢庭,我看你卻並不是舊式人,韶華你愛學些新東西,倘不是對新文化有所關心,哪裡會來問我這些話?”

褚韶華嘆口氣,“關心也沒用,我傢的狀況,嫂子你也去過。”

說著,褚韶華給潘玉剝瞭粒葡萄,遞給她,一面道,“這話也是咱們姐妹私下的悄悄話,就是大順哥我也不說的。不怕嫂子笑話,要是我跟大順哥也能單獨過小傢庭的日子,我能過得比現在更好。”

潘玉這樣的留學生,能與褚韶華交好,一方面是潘太太說的,褚韶華心性機伶,與之交好有利閨女與婆傢那邊的人打交道。二則便是,褚韶華並非無趣婦人,潘玉覺著尚可交流。褚韶華這話,潘玉是認同的,潘玉道,“我國父母是不會輕易放棄做父母的權威的。”

褚韶華深以為然,誰不想當傢做主哪。

褚韶華很認真的請教潘玉,“嫂子,你看我這輩子前頭小二十年都是渾渾噩噩的過來的,我雖身在舊傢庭,也知道我傢裡是變不成嫂子您傢這樣的新傢庭新風氣的,可我心裡特別想瞭解一下國外小傢庭制度的事。嫂子,你念過許多書,能不能指點我一二,我也長些見識。”

潘玉借瞭褚韶華一本寫歐美人文的書給她看,褚韶華再三謝過方告辭而去。

潘玉跟傢裡母親說起這事,潘太太就說瞭,“你也是冒失,你借給韶華書是好意,我隻擔心她看瞭你那書,反是心裡更添煩惱。”潘太太這擔心無非就是覺著褚韶華看瞭那書,知道世間還有另一種普遍存在的更輕松更舒適的生活,兩相對比,豈不更覺眼下日子不能順心遂意。

潘玉搛瞭兩隻白灼蝦慢慢剝瞭殼,道,“我看韶華心性聰明,她又生得這樣的相貌,泯然眾人就太可惜瞭。但凡想活出個人樣兒的,沒有不經難事的。這也不算什麼煩惱,難道人蒙蒙昧昧的生活一輩子就沒煩惱瞭?要是那樣,我情願痛快清醒的活著呢。”

“偏你理論多。”潘太太也隻是一說罷瞭。

潘玉這書,卻當真為褚韶華打開瞭一扇新的,光怪陸離的世界的大門。這個世界,有一種名叫自由與理想的東西,隻這兩樣,已十分瞭不得,還有一樣,褚韶華卻認為比自由與理想更重要,那樣東西的名字叫做——

獨立意志。

不受任何人、任何事所影響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獨立的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