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韶華出來一趟,回傢時買瞭四個火燒, 一個單獨包好給瞭趕車的族人, 村裡人出門搭個車其實是常有的事,這個趕車來縣裡的族人論關系得叫七族叔的, 先不肯要,褚韶華便說是給傢裡孩子的,七族叔方收瞭, 雖有些不好意思,心裡到底高興。
原本,褚韶華行事也沒有這樣細致, 隻是在北京這些年,她頗受公爹陳老爺和潘先生的影響, 再加上她的性子,凡事更添周全。其實,尋常村裡人搭車的確是常事,因為村人少不瞭彼此間有個幫襯搭把手什麼的。可陳傢現在傢裡沒男人,許多事都是等別人來幫, 也幫不到別人什麼。褚韶華就要格外的客氣周詳,剩下的三個火燒,她帶回去給瞭陳太太。陳太太平時雖一天能有一餐白面吃,也許久未吃肉瞭,聞到火燒裡的豬頭肉的香味,已是饞瞭的,仍是要說一句, “不是說去染佈麼,倒買這些個東西來,有錢不如拿來傢用。”
褚韶華沒接這話茬,陳太太先從火燒裡捏出塊豬臉兒上的軟肉塞給萱姐兒吃,萱姐兒巴嗒巴嗒吃瞭,笑,“好香,好吃!”
陳太太短下手上沾的油脂,笑著捏下萱姐兒白嫩小姐兒,“正經豬頭肉,能不香!”
褚韶華一向愛潔,實在受不瞭陳太太捏過豬頭肉舔過口水的手指捏閨女的臉,卻又不好直說,隻得接過萱姐兒道,“娘你吃吧,我來喂萱姐兒。”
宋蘋倒瞭兩碗茶水一碗溫水過來,坐在一畔一處說話。陳太太拿起個火燒,倒沒忘瞭問倆兒媳一句,“中午也沒回來,你們吃瞭沒?”其實是想問倆媳婦是不是也在集上吃的火燒。
褚韶華知陳太太這話間用意,卻是沒說話。宋蘋一向心實,未曾多想,便道,“早上到瞭集上遇到瞭嫂子的王傢表哥,王表哥請我們喝的豆腐腦吃的煎餅,中午是在王表哥傢吃的面條。回來前我跟嫂子商量著,自打過瞭年,娘你和萱兒都沒吃過肉瞭,這才買瞭幾個火燒。”
陳太太見倆人除瞭買火燒沒亂用錢,心裡滿意,又打聽,“縣裡染坊染一匹佈要多少錢?”
褚韶華說瞭,陳太太道,“可是比咱傢裡貴三成。”
褚韶華道,“我跟二弟妹都看瞭那洋染料染出來的,的確鮮亮,我瞧著跟那些洋佈染出來差別不大。”
宋蘋也說,“這樣染出來,要是拿到咱村裡集上去賣,雖略貴些,應比直接賣土佈好賣。”
陳太太也知道這個理,點點頭,拿起土黃紙包著的火燒咬瞭一大口,豬頭肉的油脂香伴著烤出來的火燒皮的麥香在口中交融,頓時引出一股垂涎,陳太太隻覺這火燒可口的瞭不得,不大功夫就將兩個火燒風卷殘雲般吃瞭去。大概是覺著一下子吃倆火燒不大好,陳太太一抹嘴兒道,“晌午我跟萱姐兒抻瞭點兒片兒湯,連湯帶水的,也不頂時侯。”
褚韶華把茶遞瞭過去,看陳太太接過茶碗咕咚咕咚喝著陳茶的樣子,想陳太太年輕時命好,嫁瞭個能幹的丈夫,偏生老運不濟,丈夫長子先後離逝,如今豬頭肉的火燒就吃的這般香甜。以往在北京時,什麼好吃的沒有,何嘗又將這最尋常的豬頭肉的火燒放在眼裡瞭。
心下嘆口氣,褚韶華見閨女不肯吃瞭,想著這肉油膩,也就不再讓她吃,將剩下的大半個火燒包起來,下頓熱熱也好。
褚韶華是那種天生的心思靈巧,她自陳二太太那裡拿回衣料子,抽空做瞭幾身衣裳,待到第二個縣集,褚韶華又帶著宋蘋早早的到瞭集上,把做好熨好的幾身衣裳拿出來,其中一身紅條紋的還讓王二嫂子穿身上瞭,說就是比照著王二嫂子的身量做的。王二嫂子還有些不好意思,褚韶華讓宋蘋幫著看攤,很是勸著她尋瞭處鋪子,借個房間讓王二嫂子換瞭新衣。王二嫂子左瞅瞅右瞧瞧,抻抻衣裳拉拉裙子,直說,“唉喲,華妹,你連量都沒量,咋做的這樣合身?”
褚韶華眉眼彎彎的幫她把衣裳理好,一面道,“我見嫂子這些回,還記不住嫂子的尺寸不成?”褚韶華又讓她坐下,給她用頭油梳過頭發,重挽瞭髻,刮眉的小眉刀修過眉毛,臉上勻瞭些脂粉,還用瞭些口脂。王二嫂子臉都紅瞭,連連擺手,“唉喲,華妹,可別這樣,我這來賣面頭兒的,又不是去相親。”把褚韶華逗的一樂。
褚韶華道,“嫂子既是賣衣料子,總要自己打扮一些,別人見你這衣裳穿著好看,就愛光顧你這生意的。”
王二嫂子除瞭嫁給當傢人王二力那天這樣打扮過,這還是平生第二遭,很是有些不好意思。以往挺大方個人,叫褚韶華一打扮,反有些扭捏起來。褚韶華給她收拾瞭一回,倆人就去瞭攤子那裡,把自己做的幾件衣裳掛攤子上,王二嫂子反是放不開大聲吆喝瞭。褚韶華知道一些未嘗打扮習慣的婦人乍然開始打扮,多是如此。她在王二嫂子耳畔道,“想想錢,想想二力哥,想想孩子們,就能豁出去吆喝瞭!”
王二嫂子這一集生意很是不錯。
褚韶華沒妨礙她做生意,把東西放下,便拉著宋蘋去染坊取瞭佈回傢去瞭。
褚韶華宋蘋回傢跟陳太太商量著,這佈染回來,就準備下個村裡集上拿出去賣一賣,看一看行情。陳太太沒什麼意見,待到村裡集上,褚韶華宋蘋一道去賣佈,雖也沒有比尋常土佈貴太多,到底是多賺瞭幾個銅板,回傢同陳太太說,陳太太亦是歡喜。
也就過瞭十來天,王二嫂子與王二力趕著大車就來瞭陳傢,這回除瞭送褚韶華兩塊料子,也送瞭陳太太宋蘋各一塊。雖說是王二力在外進的一些有點殘次的料子,可王傢人也是用這個做衣裳穿,陳太太心下慨然一嘆,想著傢境不比從前,自不能再有以前的講究,王傢是實在親戚,好意送東西給她,也便很高興的收下瞭,又留王二力夫妻在傢吃飯。
auzw.com王二嫂子笑,“倒不急著吃飯,這回來還有事想麻煩妹妹。”褚韶華給出的主意,做出成衣來掛著賣料子的主意,果然是幫瞭王二嫂子的忙。王二嫂子道瞭緣故,“以往我都說,過瞭年生意就不比從前瞭,也的確是淡瞭許多。可自從妹妹幫我做瞭幾件衣裳,我哪集出攤子都帶著,好幾匹料子,這三頭五晌的就賣完瞭。把我們當傢的都嚇一跳。我們當傢的又進瞭些料子過來,有幾卷大件,我想著請妹妹瞧著再幫做幾件衣裳,也好當個樣式。”
陳太太笑道,“隻管讓她幫著做去,我們在傢也沒旁的事。”其實傢裡是有紡織的事情的,隻是王傢每每過來,從不空著手,今又送她料子,縱陳太太不是個大方人,這會兒說起話來也是極大方的。
王二嫂子笑,“要是今兒個妹妹有空,就請妹妹過去幫我們瞧瞧去。當傢的趕大車來的,待下晌再送妹妹回來。”
陳太太自不能不答應,褚韶華卻是道,“讓二弟妹也與我一起去吧,說來,還有事想跟二表哥二表嫂說。”
“有什麼事?”不待王二力夫妻說話,陳太太先說瞭。
“就是不知成不成,也得太太幫著參詳一二。”褚韶華說的是給人做衣裳的事,褚韶華道,“如今咱們回瞭傢,雖眼下還有些老底子撐著,可一傢子不能光靠老底子過日子。近來,我時常想著,咱們在傢也得琢磨個掙錢的營生。那天去集上看二嫂賣佈,我就動瞭心。賣東西我是不成,可裁剪做衣裳還成。這幾年在北京,我也算見過些世面。二嫂你賣佈,我做裁縫是成的。這佈你原價賣,什麼款式我掛出來瞭,倘有要做一模一樣的,留下尺寸我就能做,一件賺些針線錢,也是使得的。就是不知這主意成不成,大傢都在,不妨一起幫我想想。”
褚韶華說自己賣東西不成,那絕對是謙虛,宋蘋看褚韶華一眼,在集上賣她們織的土佈,就是有褚韶華,那佈賣的價錢好不說,也很快賣完瞭。宋蘋想,褚韶華或是不想跟王二嫂搶這賣佈的生意。不過,做衣裳也是個好主意。
宋蘋覺著這主意是成的,王二嫂子想瞭想,雖心下也沒底,卻是說,“這倒不錯,你傢裡也得有個來錢的營生,別個不說,我在外賣佈,就能幫你張羅一下裁剪上的事,要是有人想裁衣裳,留下尺寸,到時我料子尺寸都捎給你,你做是一樣的。做好瞭待我趕集時再叫她來取就是,三鄉五裡的,誰不認識誰啊。”
王二力也說,“這事兒成。”
陳太太自是不反對,這每天光花不掙,她老人傢原就有些急,還是近來褚韶華宋蘋開始織佈,陳太太心下方略好瞭些。如今褚韶華又想出幫人做衣裳的主意,且不必拋頭露面,陳太太心裡很是願意。
陳太太便說,“若你們都覺著成,試一試也無妨。反正是沒本的買賣,要是有人做,他二嫂幫著捎帶個信兒。要是沒人做,這也無妨,咱們還在傢紡佈是一樣的。”
如此,褚韶華就帶著宋蘋跟王二力夫妻去瞭縣裡,除瞭挑選料子外,褚韶華還與王二嫂子具體商量瞭她的裁縫生意,褚韶華的意思,必要給王二嫂子兩成份子才是公道。畢竟,她不能拋頭露面的去招攬生意,這生意還得靠王二嫂子幫忙。王二力夫妻卻是說什麼都不拿這份子錢,眼看褚韶華再提錢王二力就要翻臉,褚韶華方道,“既是二哥二嫂有意幫我,我就不說謝瞭。”
王二力這才緩瞭臉色,笑道,“這樣才對。難不成先時我去北京還給你份子錢瞭,親戚間互相幫襯是應該的,你是個有主意有能為的,眼下不過剛開始,以後必有你一番事業的。”這個表妹的本事,王二力是極信服的。
褚韶華心下苦笑,面兒上隻管謙道,“事業不敢說,傢裡能略寬裕些,我也就知足瞭。”憑褚韶華的才幹,倘是傢裡的兩個鋪子交給她打理,她定不能叫丈夫辛辛苦苦打理幾年的鋪子被賣掉。可婆傢心胸狹隘,她也隻有自己從頭開始瞭。
如此,大傢商議定。褚韶華又教王二嫂子如何像北京的裁縫一般給人量尺寸,又教王二嫂子一段說辭,譬如,量尺寸時可以跟人介紹“這是北京學來的手藝,跟傢裡的裁縫不一樣”之類鼓吹手藝的話來。
褚韶華還建議王二力說,“二力哥生意眼瞅越來越好,我瞧著縣裡衣料行如邵傢佈鋪,賣的都是成品的好洋佈料子,咱們鄉裡尋常人傢舍不得買。倒是二力哥這種賣些零散佈頭,或是些次品洋佈價錢便宜些的佈鋪沒有。要是二力哥有閑錢,不妨在縣裡或盤或租弄個小鋪子,以後生意做起來,各村都知道瞭二力哥的名聲,到時讓嫂子看店,也就不用趕各村大集的辛苦瞭。”
王二嫂有些不敢想,“咱們小門小戶的,能在縣裡置生意?”
褚韶華笑,“如何不能?大力哥在邵東傢這裡也好幾年瞭,與縣裡許多人起碼有個面子熟,咱們這不過是小生意,縣裡那些小飯鋪每天也有些個面條包子的生意呢。”
看他二人有些心動,卻又下不定決心,褚韶華笑道,“要是二哥二嫂拿不定主意,不妨跟大力哥大嫂子商量商量。”
大傢敘瞭一回生意,因著褚韶華宋蘋還要回傢,王二力早些套車,送瞭二人回傢去。褚韶華私下與宋蘋商量,“要是能攬到針線生意,以後少不得二弟妹幫忙。”
宋蘋一直跟在褚韶華身邊,深知褚韶華本事遠勝自己,且自她被娘傢寒瞭心,倒是與褚韶華親近不少。宋蘋道,“到時有什麼針線,嫂子隻管交給我就是。”
褚韶華道,“活計自是咱倆一起做,太太上瞭年紀,二弟在外頭,以後傢裡就靠咱倆瞭。”
宋蘋輕輕點頭,“我都聽嫂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