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所長與邵東傢道,“我當陳傢怎麼這樣死活要孩子, 原來是有這妙用。有孩子在手, 銀錢自然也會乖乖奉上。”
邵東傢聽連襟兒這刻薄話,也覺陳傢做事不地道, 仍是說一句,“陳傢也的確隻這一條根,他傢二房不生養。陳大奶奶主要也是不放心孩子。”
段所長一聲嗤笑, 陳大奶奶疼孩子是真,不然不能留下這些銀錢,可陳大奶奶給, 陳傢那一屋子的老少爺們兒,竟無一人推辭的, 這也夠看的。段所長不再說這掃興的事,畢竟若無邵東傢親自相請,他也不會到這麼個小村子來主持這麼件小事。段所長轉而問連襟兒道,“初兒不是來信說接你們去上海過年麼,前兒還聽我傢那口子絮叨來著。”
邵東傢道, “我倒也想去上海瞧瞧,初兒他媳婦去歲生瞭個小子,我跟初他娘都沒見過哪。可你說傢裡這些事,能托給哪個?這一走,起碼得兩三個月。我倒是想叫浩兒幫忙看著些,可他這也是今兒個北京,明兒個天津的沒個閑下來的時候。”
段所長點點頭, “是啊。”
段所長問,“那陳大奶奶真要去上海啊?她去上海做什麼呀?現下外頭有工給女人做嗎?”
邵東傢也沒去過上海,事實上,邵東傢連北京去的時候都有限。不過,邵東傢想瞭想,道,“人之賢不尚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段所長聽的牙疼,“知道我沒念幾本書,倒哪我吊起書袋來。”
“這是秦丞相李斯的話。李斯原是楚國上蔡的一名小吏,有次上茅房,看到茅房的老鼠吃臟東西,每當有人或狗來時就嚇的那老鼠四處亂跑;但後來李斯到糧倉時,卻發現糧倉裡的倉鼠,吃粟米,住大屋子,見到人也並不害怕。他就說瞭這句話,意思是,一個人有沒有出息,如同老鼠,是由所處環境決定的。”邵東傢道,“陳大奶奶要去上海,也是一樣的道理。在咱們縣裡,最威風的不過縣長,再掙錢的買賣,一年又能掙多少錢呢?可上海那樣的地方,自然是機會更多的。”
“她一個婦道人傢,又不似初兒浩兒正經念過書的,有文憑的,怕是不易,除非去走偏門。”段所長道,“可我瞧陳大奶奶這股子氣性,可不像能走偏門的。”
“她這般烈性之人,若肯走偏門,早非今日氣象。”邵東傢正色道,“再說,若她是那等樣人,我還能請你親至。”
段所長說一句,“這小小婦人,要說能幹,一年能在縣裡賺一百多大洋,自是能幹。可要說可憐,今日瞧著也真可憐。”
邵東傢段所長兩位連襟兒在車裡閑話一二,待回瞭縣裡,二人各自回傢。邵太太服侍著壓住去瞭外頭的狐貍皮的大襖,又扶他坐炕上去,端上熱茶水,問,“怎麼個瞭局?”
邵東傢大致說瞭,邵太太嘆道,“這也說不上怪哪個不怪哪個?各有各的難處。”
“哎,別提這個瞭。明兒個陳大奶奶就去上海,我看她精神不大好,你給她備些路上吃用的東西。”邵東傢捧著新式的搪瓷缸的熱茶,慢慢的呷瞭一口,又說瞭一遍。
“明兒個就走?這也忒急瞭些。這麼大冷的天兒,可怎麼去呢。”
“對瞭,把初兒在上海的地址找出來,我給陳大奶奶寫上去。等她去瞭上海,一個婦道人傢,也是不好立足的。我給初兒寫專封信,能幫襯的,可別袖手。”邵東傢說著又要來筆墨紙硯。邵太太道,“這可急什麼,先喝口水歇一歇,晌午還沒吃吧?我給你留瞭飯。”
邵太太正說叫丫環去廚下端來飯菜,卻是縣裡酒樓送瞭一席酒菜過來,邵太太還奇怪,“傢裡沒定酒席啊。”待酒樓的夥計過來才曉得是褚韶華定的,那夥計道,“陳大奶奶說,今兒個原該她做東謝東傢援手,隻是委實匆忙,便令小的將酒席送到傢來瞭。”
邵東傢這樣老於人情事故的都不知要說什麼好瞭。邵太太打發瞭夥計,都忍不住嘆一聲,“哎,陳大奶奶這樣的人,哎。”
段傢那裡自也有褚韶華令酒樓送去的飯食,段所長正好餓瞭,便擺下開吃,想瞭想,交待妻子一句,“聽說陳大奶奶明早就要去上海,你準備份兒儀程。”
段太太是早知道褚韶華與陳傢的事的,問,“究竟怎麼著瞭。”
“能怎麼著,陳傢死活不肯撒手孩子。”段所長含糊說兩句,就開始吃飯瞭。
段太太感慨一回,又說,“上海那老遠的地方,我聽初兒說,坐瞭火車又換大船的,可遠瞭。她一個婦道人傢,去那老遠的地方做什麼,還不如繼續在縣裡開鋪子,以後見閨女也便宜。陳大奶奶不是舍不得孩子麼?”
“人傢有人傢的想頭兒。”段所長夾一筷子醬肘子,道,“不說別個,她要在縣裡開鋪子,陳傢有孩子在手,還不是情等著那一傢子來勒索的。倒不如這一走,也還幹凈。”段所長因職司所在,見識瞭不少人性黑暗,根本沒覺著陳傢是舍不得孩子,一個丫頭,又不是小子,有什麼舍不得的。無非就是瞧著陳大奶奶手裡有錢,怕錢不到手,拿這孩子弄錢罷瞭。
段太太聽丈夫這一說,嘆口氣,“你說的倒也未嘗沒有道理。”
嘆一回氣,段太太想著褚韶華平日裡為人沒的說,如今還記得到酒樓訂酒席送過來,隻是偏生這樣的命苦,早早的死瞭男人,如今閨女也叫婆傢奪瞭去……嘆一回褚韶華,段太太就去準備明兒個給褚韶華的儀程去瞭。
這倒不是兩傢交情如何深厚,丈夫這樣特意吩咐瞭,段太太傢裡殷實,也不在乎這一星半點兒的東西。
**********
褚韶華與王傢兄弟回縣城的時間稍晚些,她依舊是回瞭鋪子,早王大力就勸她,不如去王二力的鋪子裡住罷瞭,褚韶華卻依舊住在這裁縫鋪裡。這鋪子得明春才到租期,如今依然算是褚韶華的,她住著並無妨礙。
褚韶華說回去歇一歇,讓三個表兄先回瞭。
褚韶華開門回瞭屋,屋子幹凈又空曠,鋪子散瞭,人也就散瞭。褚韶華望著空空的櫃臺,掛衣裳的半舊衣撐,裁衣裳的大桌大案,桌角放著針線笸籮,裡頭是還有剪刀針線,一個紅色的毛線球,這是褚韶華給萱姐兒紮的玩具,小姑娘傢愛美,時常捏在手裡玩兒。褚韶華不禁心中酸楚,她捏瞭捏那毛線球,眼淚再也忍耐不住,一滴一滴的打在這毛團兒之上,轉眼便洇濕一片。
**********
王二嫂子記掛著褚韶華,晚上特意帶瞭倆人的飯,與褚韶華一道吃的,晚上也沒走,把炕燒的暖暖的,她陪褚韶華住瞭一宿。無非就是勸褚韶華的話,“凡事往開處想,先時我不想你去那老遠的地界兒,總是有些不放心。可後來想想,這做大事的人,都是往大地方去的。你這去瞭,過個三年五載的回來,咱們再把孩子要回來,是一樣的。”
auzw.com如果褚韶華是個愛鉆牛角尖的,她怕是撐不到這會兒。褚韶華打疊起精神,道,“眼下萱姐兒那裡並無大礙,我就擔心我去的時間久瞭,人心難測。旁人我是指望不上的,就得托付給兄嫂瞭。若以後我有命回來,你們就是我和萱姐兒的恩人。”
“什麼恩人不恩人的,咱們原就不是外人。就是你不說,我也得叫你二力哥時常過去瞧著些,別叫孩子受委屈。”王二嫂子道。
褚韶華點點頭。
姑嫂倆又說些別個話,夜深便歇瞭。
倒是第二天一大早,天色微熹,便有人來叫門。聽聲音還不是外人,因為叫的就是褚韶華的名字,王二嫂子邊兒穿襖子邊說,“這誰呀這麼一大早的,聽著也不是大嫂的聲音。”
褚韶華已是俐落的把倆的鋪蓋都收拾整齊,聽著外頭還有男人聲音,側耳細聽,眼中閃過一抹諷刺,“不管誰,咱們也得收拾俐落瞭再出去,不然亂首垢面的,也不體面。”
王二嫂子原想穿好衣裳就去開門的,聽褚韶華這樣一說,想著褚韶華慣常是個講究的,她也就不急著開門瞭,待倆人穿好衣裳梳好頭,屋裡的窗子都打開來散散夜裡的氣味兒,屋子也略收拾一二,王二嫂子方去開門,一開門不要緊,竟是婆婆和二姨一傢來瞭。
王大姨見開門的是自己的二兒媳,立刻問,“華兒呢?”
不待王二嫂子說話,王大姨就推開她,帶著褚傢一傢子進去瞭。褚韶華根本沒出去,就端坐在炕沿兒,待王大姨一行挑簾子進屋,正對上褚韶華一雙冰雪樣的眼睛。
王大姨在褚韶華這裡吃過虧,因著褚韶華的事,王大姨還被兒子們埋怨過,甚至王燕兒還挨過大哥的揍。今驟然一見褚韶華,王大姨氣焰先減瞭三分,心知褚韶華性情剛烈,來強的怕是不成。王大姨便立碼換瞭臉,眉毛一垂,唇角一拉,便哭將起來,拍著大腿,拉著調子哭唱,“華兒啊,我可憐的丫頭喲——大姨來晚瞭喲——”
王大姨仿佛是褚傢人的指揮,她這一哭唱,褚傢人個個面露哀容,褚母更是淚水長流,王燕兒一徑拿帕子拭淚,褚父褚韶中父子個個哀聲嘆氣。
褚韶華不發一言。
待王大力幾人過來時,王大姨口沫橫飛的大發議論,“不成!這事兒不成!咱傢的外甥女兒,憑什麼叫陳傢人搶瞭去!不要說你爹你娘,我就不能答應!世上沒這樣欺負人的事!”
一見兒子們過來,王大姨愈發連兒子們都抱怨上瞭,“你們是怎麼做哥哥的,怎麼就任陳傢這樣欺負你們妹妹!沒天理瞭!孩子她們要!華兒掙的錢他們還要!好大的臉!竟叫華兒凈身出戶,世上沒這樣的便宜事!”
褚韶華根本沒理會王大姨一行,看向王大力,問,“大力哥,這就走嗎?”
王大力是要往北京送糧,褚韶華著王大力的車隊,先去北京,再坐車去上海。王大力道,“還得一會兒,糧食已經在裝車瞭。”他是被王二嫂子叫來的。現下,王大姨在傢裡已是眾叛親離,三個兒子都搬出老屋自己起瞭新宅過日子,所以,兒媳婦們也不怎麼懼怕她這做婆婆的。王二嫂子怕她過來生意,一見婆婆來瞭,立刻就托人去把大伯子和自傢男人叫瞭來。
褚韶華道,“大力哥你去瞧著些吧,一會兒車隊過來,喊我一聲就成。”
王大力看向他娘和他二姨一傢,王燕兒已是撤瞭臉上的帕子,露出一雙哽咽半日也未有半點淚水的眼睛,靈敏非常的問,“華兒,你要去哪兒?”
褚韶華的臉色是一種事不關己的平靜,平靜的說,“去北京,再坐車到上海。”
“華兒你真要走?”王燕兒一臉的驚愕,話卻說的愚蠢透頂,如果事先不知道褚韶華要走,如何會說出“你真要走”這樣的話。如若不知褚韶華要走,又如何會一大早上的過來叫門。
褚韶華靜靜的看向她,王燕兒道,“那爹娘怎麼辦?”
“爹娘打算怎麼辦?”褚韶華反問。
王燕兒便甩著帕子哭訴起來,無非是日子窮日子苦,傢無餘糧,眼瞅一傢子就要餓死瞭。褚韶華自袖中拿出一個佈包,全部倒出來也隻有十塊大洋,聽著大洋叮叮落於小炕桌兒桌面的聲音,褚傢人連帶王大姨個個眼神灼熱。褚韶華道,“我也隻這十塊大洋,路費,到北京的吃喝,全在這裡頭。爹娘,你們打算怎麼辦?你們要是拿瞭這錢,我立刻就要斷瞭生計的。”
褚父輕咳一聲,眼睛盯瞭大洋片刻,別開頭,望著一畔的白墻道,“華兒,你不知道,傢裡現下就斷瞭生計的。”
“是啊,連小寶兒的吃食也不周全瞭。”褚韶中補充一句,依舊望著小炕桌兒上的有些發烏的大洋。
王燕兒手裡緊緊攥著帕子,朝褚韶華討好的笑笑,“妹妹,你看這樣成不成,就當傢裡借你的。先周轉一二,待傢裡富餘瞭,立刻還你。”
褚韶華的視線落在一直哭泣的褚母身上,王燕兒輕輕的拽拽婆婆的衣袖,褚母眼睛紅腫,哭道,“華兒,你這麼能幹……爹娘養你一場不容易。”
王大力幾兄弟連帶王二嫂子都覺難堪瞭,褚韶華卻仿佛一無所覺,她站起身,自櫃中拿出早收拾好的包袱,一言不發的走瞭出去。褚傢人連忙去拿桌上的大洋,王大姨手快的搶瞭兩塊,褚韶中直道,“大姨,這是華兒給我爹娘的錢,你拿這錢可不地道!”
屋內又是一番言語撕扯。
褚韶華卻是未曾理會,徑自走瞭出去。
**********
這是一段並不漫長的時光,褚韶華不是個沒有決斷的人,哪怕是這樣的結果,她也會有一個決斷,而不使自己成為一個求女不得的怨婦一樣的母親,或是一個無娘傢可依的可憐的寡婦。甚至,在許多人看來,褚韶華還是一個心硬的人。如陳三嬸就說,“這一走,連頭都不曾回,也沒去看孩子,心也夠硬的。”,如王燕兒說,“華兒身上定不止這十塊大洋,她那麼精,哪裡會真將錢全都給瞭陳傢,說不得身上還有不少錢呢。哎,要知道她肯出這許多錢給陳傢養孩子,咱們該替她養著那丫頭的。”
可是,這些人,這些人又懂什麼呢?
在褚韶華那璀璨的一生中,往後那許多的光鮮的記憶與成功的榮耀,卻猶不若這一段歲月在她人生中留下的深刻痕跡。由此,終褚韶華一生,她都永遠記得這一年冷徹骨髓的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