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他對身邊侍衛道:“查查那婦人。”
“不是將軍府的人?”錦衣一愣:“難道……誰會做好事留別人的名?”況且如今城中糧食稀缺,一天一碗粥,過去算不得什麼,現在可不是普通的手筆。
蕭韶不言,眼前卻浮現起蔣阮淡漠的笑容,早在一個多月前她買盡京中陳糧,就是為的這一天?他直覺這事和蔣阮脫不瞭幹系,但一個多月前雨才剛剛下幾天,她如何知道會有一場洪澇?
將軍府中
趙光坐在書房,雖已是花甲之年,卻仍顯得精神矍鑠,五官生的方正凜然,一看便是久經沙場的武將之人。
他的三個兒子都站在趙光面前,神色俱是十分嚴肅。
“郡公爺昨日下朝透瞭個風聲給我,”趙光道:“八殿下準備開始對付趙傢瞭。”
趙傢三少爺趙元風性子火爆,道:“爹,咱們還怕他不成,身正不怕影子歪,有什麼盡管放馬過來,趙傢也不是他一個皇子就能撼動的。”
“閉嘴。”趙光怒道:“郡公爺這麼說,就是事情棘手。你滾邊去,別給你老子添亂!”
“三弟,”趙二少爺趙元平生的白皙清俊,頗有些儒將的風貌,道:“宣離是什麼人你不清楚,朝中前幾年不是他這邊的人,多少栽在他手上?一般光明正大的手段,他可不會用。”
趙大少爺趙元甲嘆瞭口氣:“二弟說的沒錯,不過,八皇子怎麼會突然想要對付趙傢,五皇子如今還未肅清,咱們支持的是太子殿下,他怎麼會貿然動手?”
“怕是準備大動幹戈瞭。”趙光目光沉沉:“陛下保太子這麼多年,憑八皇子的才智,恐怕早已看得出來。他是想將趙傢拖下水。”
“那咱們怎麼辦?”趙元風不甘心的湊上來:“就任他這麼算計?”
“郡公爺寧死不肯透露一星半點,”趙光嘆道:“恐怕非同小可。”他話鋒一轉:“如今京中流民越來越多,洪澇一時半會兒還停不瞭,陛下又派瞭八皇子和李傢治理水庫,我總覺得沒那麼簡單。”
趙光年輕的時候打過勝仗無數,對於危險有一種自然的敏感,那是軍人的直覺。
趙元甲沉吟道:“毅兒這幾日也這樣說,城守備軍多瞭一倍不止,京城怕要變天。”
正說著,突然小廝從外頭匆匆忙忙的跑進來,道:“老爺,出事瞭!”
趙光皺瞭皺眉:“什麼事?”
小廝口齒也伶俐,三兩句便將話說瞭個一清二楚:“有人在城裡施粥,一天一碗,卻打著咱們將軍府的旗號。”
“什麼?”趙光“蹭”的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來:“此事當真?”
趙元風道:“不是吧?爹,這就是八皇子的主意?他是不是腦子壞掉瞭?”
趙光皺瞭皺眉道:“那人可認識?”
小廝搖瞭搖頭:“府裡的人去看過瞭,俱是不認識的。不過他們也沒做其他事,隻是施粥。”
“爹,要不我去看看?”趙元甲輕聲問。
“不,”趙光擺擺手:“此事蹊蹺,再等幾日看看。”
可以肯定的是,施粥的人絕對不是他們將軍府,對方打著將軍府的旗號到底想做什麼?是宣離的人還是其他人?如果是宣離,莫非留有後手?若說是其他,眼下能出得起這麼多糧食的,到底又是什麼來頭,又想幹什麼?
無論如何,此事都不能輕舉妄動。
趙將軍放糧施粥的事情,當天便以風的速度傳遍瞭全京城。一時之間街頭巷口談論的都是此事,八皇子府上自然也收到瞭這個消息。
宣離“啪”的一聲摔碎瞭手裡的瓷杯,面上雖然還是含著溫和的笑容,仔細一看,便看的那嘴角的肌肉都在微微抽風,顯然是氣的不輕。
“好一個趙光!”他冷聲道。
幕僚到你:“殿下,消息怎麼會泄露出去,難道府裡出瞭內奸?”
宣離冷笑一聲:“還能有什麼原因。趙光竟然留瞭這一手,真教我大開眼界!”他本來想襯著這個機會上折子提出要趙光拿出府上糧食賑災,再由他的人在一邊跟著幫腔,此刻國庫虧空,皇帝心急,自然會答應。趙傢削弱瞭財力,日後自然好對付的多。而他提出這個法子,也能得瞭皇帝的歡心,朝野中呼聲也會升瞭不少。
如今趙光主動提出施粥,雖然看著趙傢的財力與他計劃中還是會一樣削弱,可是對於他的意義卻是千差萬別!趙光這麼主動識趣的施粥,不僅得瞭皇帝的贊賞,還會在百姓中立起更大威望,表面上看著勢力是削弱瞭,其實一點未削弱,反而增強瞭不少。而這事沒有他插手的機會,就是百忙一場,可惜瞭這大好的時機!
“趙光怎麼會想到主動賑災?”幕僚道:“他向來脾氣又臭又硬,趙傢積攢的幾代傢財就這麼敗光,怎麼狠得下心?”要將自己積蓄瞭幾代的銀錢全部捐出去,實在是需要很大勇氣。
“他倒是很有魄力。”宣離道:“卻更加留不得瞭。”連這樣以退為進的法子都想瞭出來,趙傢幾代朝臣,果真不是輕而易舉就可以扳倒的。他倒是從未想過是其他人打著趙光的旗號施粥,畢竟現在糧食比銀子還貴,沒人會舍瞭這麼大一筆銀錢為他人作嫁衣裳。
“殿下,那府裡的內奸……”幕僚遲疑的問。
“能在我眼皮底下給趙傢傳消息,自然不會那麼容易被揪出來。全部殺瞭,換一批。”他道。
“殿下,”幕僚大驚失色:“這都是精心挑選出的人。”培養每一個都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就這麼全部殺瞭實在是太不劃算。
宣離不為所動,臉上是冷酷的笑意:“寧可錯殺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殺瞭。”
輔國大將軍趙光自掏腰包散盡傢財也要救濟百姓的事情,以極快的速度傳到朝廷之上,皇帝自然是滿意的不得瞭。趙光這麼一做,就令皇帝有瞭別的由頭要求其他官員,於是朝中上上下下的官員都出瞭一筆銀子填補國庫空虛。趙光得瞭個口頭賞賜,在民間也成瞭一樁美名,瞧著倒是沒有吃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