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天涯書庫 > 我有特殊溝通技巧 > 第267章 定律

第267章 定律

亞當和約翰都沒有起疑,他們隻是感慨:“有時候人類覺得自己進步瞭,但我們很多未解的謎題,過去的人卻已經有瞭答案,也許我們應該重視起來這方面的研究瞭。”

約翰很贊成:“你再邀請一些這方面的人才好瞭。”

亞當很快有瞭主意:“正好紅蝶打算推出新系列的遊戲,我想可以以從前的神話傳說作為背景,也許會有意想不到的發現。”

他們三言兩語就敲定瞭這件事,楊綿綿聽著心裡隻有一個想法:“唉,他們如果隻是純粹做遊戲該多好,我會成為死忠粉的。”

“然而卻是一群野心勃勃的科學傢,真是不怕有人想造反,就怕造反的講科學啊。”楊小羊也唏噓不已。

感慨過後,該問的事兒卻一件不能落下。

楊綿綿問:“那些都是沒有任何依據的傳說,我很好奇,你是真的能證明它們‘活著’嗎?”

約翰因為興奮而無法靜止坐在椅子上,非要在有限的空間裡不斷繞圈圈,他搓著手,指著一塊熒光屏說:“我想這沒有問題,你看好。”

他將一座斑駁的帆船雕像放到一架儀器上,接著啟動瞭儀器,熒光屏上頓時出現瞭波段,約翰解釋:“我們特地買下瞭這座已經有上百年歷史的雕像,時間越長,肯定越有‘靈性’,你看,這就是我們檢測到的能量波段。”

“這也沒什麼稀奇的吧?”楊綿綿不解,能從物品上檢測到東西並不奇怪,有時候是磁場有時候是靜電。

約翰仿佛知道她在想什麼,搖瞭搖頭:“不是,這不是我們所知的任何一種能量,這臺儀器是我花費瞭三年改制成的,這邊顯示的就是不屬於我們已知的任何一種能量波段,這也是我們推測的基礎之一。

亞當補充:“對於這些事情,我們已經有瞭初步的猜測。”

對於楊綿綿而言,這件事也是她決心去學物理的原因,她對於自己的能力也有過不少猜測,聽到這裡,她隻能用十二分的力氣壓抑住自己的緊張:“什麼猜測?”

“我們一直都說,思想是一種偉大的力量,通常我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時是把思想作為一種抽象的事物而不是具體的,但我們如果承認人如果以後可以繼續進化而拋棄身體,那人類的存在方式就是思想,或者說有一個更廣義的說法,靈魂,你贊同嗎?”

楊小羊逐條分析:“還是有道理的,一直有科學傢試圖證明靈魂的存在,也曾經有人用儀器探測到幽靈的樣子,人如果不需要*,以靈魂能量的方式存在也是說得通的。”

楊綿綿點頭:“我可以理解,人類的進化方式是根據地球特殊的變化環境而誕生的,如果其他的星球上有著截然不同的環境,也許就朝著生命的另一種形式前進瞭。”

亞當不禁露出瞭燦爛的笑容,隻覺得這一次自己的眼光著實不錯,選擇同伴不比選擇合作對象,後者隻要有價值就好,但蝴蝶組織的核心其實隻有寥寥數人。

楊綿綿的能力無疑讓他非常認可的,但第九關的核心並不在於考驗智商或是能力,而是在於ta是否能夠認同他們的觀念,理解他們的想法,如果是一個完全沒有想象力的古板的傢夥,或是對此嗤之以鼻,那麼很抱歉,恐怕對方今天是真的走不出這裡瞭。

而世界上最奇妙的巧合莫過於,沒有人比楊綿綿對這件事更有認同感瞭。

“那我想你能更容易理解我接下來要說的猜測,這隻是我們的猜測,暫時還無法用任何手段證明這一點。”約翰強調瞭一遍,“如果你有更好的想法,我將對你非常感激。”

楊綿綿做瞭一個洗耳恭聽的手勢。

“這個假設的前提是,你承認能量始終是守恒的。”

楊綿綿有點奇怪,但她還是點頭表示瞭同意,此時此刻,她全神貫註地想要挖掘到這個秘密,完全把臥底的事拋到瞭腦後。

“能量既不會憑空產生,也不會憑空消失,隻能從一個物體傳遞給另一個物體,而且能量的形式也可以互相轉換。”約翰說出瞭這個連中學生都懂的物理定律,緊接著舔瞭舔唇,有點緊張地補充瞭最關鍵的一句,“我們剛才也說過,思想是一種能量。”

他們的敘述跳躍度非常大,但楊綿綿已經跟上瞭他們的思考頻率,在約翰話剛剛說完的同時她就明白瞭:“啊!”

“你明白瞭?”亞當驚喜地看著她,再也沒有之前故意裝逼的樣子。

楊綿綿點點頭,一瞬間大腦裡如同龍卷風過境,把曾經所有有關物品的記憶片段都掀瞭出來,如同雪花片片縈繞在四周。

能量守恒的定律像是閃閃發光的金字,將所有的一切都串聯瞭起來。

“讓我想想。”她擡手摁住瞭太陽穴,全心沉浸在瞭自己的思緒裡。

約翰說的假設其實非常簡單,中心思想離不開“能量守恒”四個字,首先可以這樣理解能量鏈:

食物的能量轉化為瞭人體的能量,人體的能量成為瞭大腦的能量,大腦運轉之後,能量轉化為瞭新的能量,也就是“思想”,或者為瞭與傳統的思想作區別,暫且稱之為腦能量。

那麼,腦能量最後是逸散在瞭空氣之中,就這樣消失不見瞭嗎?

“為什麼皮格馬利翁的雕像會活過來?”約翰喃喃說,“我不認為是愛神的力量把她變活瞭,而是皮格馬利翁的思想成為瞭雕像的‘靈魂’,雕像有瞭能量,產生瞭生命,這是和人類截然不同的一種生命形式。”

楊綿綿被他打斷瞭思路,卻並沒有生氣,反而是順嘴說:“真是有意思,你這樣的想法其實完全可以用我們國傢的傳說來解釋。”

亞當起瞭興趣,他本以為自己從佛教中得到靈感已經是巧合,可楊綿綿卻不止一次告訴他,所有的事情在過去早有端倪,隻是人類自己並沒有發現罷瞭,一想到這裡,他原本已經平靜下來的心臟又猛烈跳動起來,激動地雙手都微微顫抖:“你說。”

楊綿綿想瞭想,一邊整理自己的想法一邊說:“在中國的故事中,人並不是最終的生命形式,神仙才是,人要怎麼成仙呢?修煉,翻譯過來可以說就是進化,人修煉成仙是一種進化的過程,你們可以理解嗎?”

亞當對東方文化略有涉獵,他點頭表示認同:“這是貴國道教的思想吧。”

“是的,但要成仙並不是隻有一種方式,有些神仙,噢,其實神仙隻是我的一個統稱,事實上對於這樣的劃分非常細致,我就不展開說瞭,有些是一出生就是神仙,他們是集天地之靈氣——ok,簡單說就是天地之間能量聚集後誕生的——所以一出生就是神仙,超越瞭人類的境界。”楊綿綿自己對神話也瞭解得不多,但生在那樣的一個環境裡,潛移默化中早已接受瞭這樣的設定,因此理解起來並不費力,可要一言一語掰碎瞭和這兩個外國人說清楚,她就覺得有點吃力瞭。

幸好亞當和約翰都是智商非凡之輩,雖然她說得不算清楚,可大概也能瞭解她的意思,其實是與約翰的想法不謀而合的。

物品其實是沒有生命的,它們是死物,就和人死去瞭的臭皮囊是一樣的,都不過是能量的載體。

而當人類的腦能量離開人體,通過思想附著在瞭物品上,那麼就相當於是人的*裡住進瞭一個靈魂,所以,物品“活”瞭。

“所以我們可以大膽猜測,約翰的照片能夠和他交流,我們就可以假設是因為他的腦能量附著在瞭照片上,在某一個特定的時刻,他接收到瞭這股能量,所以才能‘交流’。”亞當侃侃而談,“這證明瞭人類拋棄*,直接以能量存活的可能性。”

楊綿綿沒有理會他,而是按照自己的想法繼續思考瞭下去,沒有人比她更瞭解物品,約翰隻不過是和它們進行瞭一次短暫的交流,所以許多規律完全不明白。

但她剛才仔細檢索瞭一番自己的記憶,卻發現這套理論百分之八十是正確的,有許多事都可以印證這一點。

楊小羊說:“我們現在來梳理一下,首先,我們先肯定這個猜測與事實高度符合,我先來舉證:

第一、物品是否能夠交流在於是否是一件用途明確的物品,每一件有著明確目的被制造出來的物品意識都十分清晰,並且具有使命感,我認為,這是因為在制作過程中有許多人的腦能量聚集在一起的緣故。

要制作一把鎖,鎖是為瞭保管物品,這個意識在制作過程中被反復強調,是它們能量的主要方面,所以這成為瞭它們與生俱來的‘使命’,越是被強調的次數多,使命感也越強,制作的人越多,能量就越多,所以意識也越清晰。

而純天然的物品無法交流,則是因為沒有人類意識的灌入,隻是懵懂的胚胎而已。”

楊綿綿點頭表示贊成:“所以我們可以得出幾條定律:

第一、隻有被‘制造’的物品才有意識,制造的目的越明確,使命感也就越強,制造的人越多,意識也就越清晰。”

楊小羊表示反對:“我覺得人的多少並不能成為評判標準,而是應該以意識為準,有些人天生腦能量強大,甚至可以影響別人,有些人就很普通,你不覺得世界上就是有人天生容易感染別人,讓別人的情緒被他所影響嗎,這樣的人的腦能量肯定更為強大。”

楊綿綿從善如流:“好,我同意,不過我覺得腦能量的大小是另外一個命題瞭,我們不要跑太遠。”

“附議。”

那麼現在的定律是:

定律一、隻有被‘制造’的物品才有意識。(這個制造的過程並不特指繁復規律的工序,如果原始人拿起一塊石頭磨尖用來切割肉塊,那麼它也算是被“制造”。)

定律二、制造的目的越明確,使命感也就越強,被制造時賦予的腦能量越多,意識越清晰。(人越多腦能量越大,或者是人的意識越強大,能力也越多,不能一概而論,應該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楊綿綿想想,又進行瞭補充:“意識的來源並不一定是人類,動物也擁有思考的能力,但相比於人類更加微弱,不過如果聚少成多也不是不可能的。”

補充一、意識來源並非特指人類,動物及其他具有意識的生命體皆可。

楊小羊再度進行瞭補充:“它們是會死亡的,和人類沒有什麼區別,所以我覺得第三條定律是它們不能離開能量的載體。

定律三、物品的意識不能離開載體存在。載體消失,能量逸散,意識也會消散,這和人沒有什麼區別。

到這裡為止,最基本的三條定律已經浮出水面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