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天涯書庫 > 恰逢雨連天 > 第162章

第162章

片刻後,蘇晉便將皇貴妃一案的卷宗取瞭過來,柳朝明粗略地翻瞭一遍,見各公文已被她按日子排理妥當,遞給一旁的小吏,讓他拿去都察院。

小吏走瞭以後,蘇晉道:“這回真是辛苦大人,等我送完使節回來,即刻去都察院領大人寫得刑部結案呈詞,將涉案人等處置瞭。”

柳朝明沒接她的話頭,隻問:“你何時回來?”

蘇晉道:“原定的日子是七月十三,隻是,”她露出一個極淺的笑容,“我想走快一些,能趕在七月十二一早回來再好不過。”

她很少在旁人面前展露自己的情緒,眼下這麼沒由來地笑起來,想必是開心得很瞭。

也不知是因為什麼事。

柳朝明看著蘇晉,隻覺她的笑雖十分清淺,卻情真意切,灼灼像有光,竟讓人不敢看久瞭。

他安靜地移開目光:“好,早些回來。”

蘇晉正要送柳朝明離開,卻見公堂外,禦史言脩領著秦桑過來瞭。

言脩對著柳朝明與蘇晉二人行瞭禮,說道:“柳大人,太子殿下派秦護衛來都察院,說有要緊的事傳您去奉天殿,下官怕耽擱要事,領秦護衛來刑部通稟您。”

柳朝明道:“知道瞭。”

蘇晉一聽朱南羨要見柳朝明,猜到是朱沢微有異動,問:“殿下他可有說是何要事?”

秦桑左右看瞭一眼,見都是可信之人,如實答道:“稟蘇大人,方才左將軍來報,七殿下暗中整兵瞭。”

此言一出,柳朝明與蘇晉的眉頭同時一蹙。

蘇晉略想瞭一下,對柳朝明道:“我隨大人一起去奉天殿。”

奉天殿內,沈奚前腳到,柳朝明後腳也到瞭。

朱南羨看蘇晉竟跟著柳朝明一起過來,愣瞭一下,倒也沒多問,隻對左謙道:“你把朱沢微的動向仔細說來。”

“是。”左謙道,“末將方才接到七王府的探子來報,七殿下已於今夜戌時開始整兵,其中,暗衛五百人,府兵五百人,另有些殘部,舊部,合計共兩百餘人,他現已將這統共一千二百餘人的兵力全部安插去瞭城北皇陵附近,應該是想借明日大出殯之際,起兵制造混亂,伺機離開,逃回鳳陽。”

朱南羨看向柳朝明三人:“你們怎麼想?”

此刻奉天殿內,除瞭柳朝明以外,其餘人等俱是朱南羨的親信。按說東宮的事,他本不該找柳昀相商,然而這個朱沢微實非等閑之輩。

朱景元膝下皇子眾多,三名嫡子除外,庶皇子裡也有三六九等之分,甲等譬如朱覓蕭朱昱深之流,其生母一個是皇貴妃,一個是開國元勛戚府裡出來的戚貴妃。而朱沢微的生母岑妃,卻是末流中的末流。

據聞岑妃原不過一名選侍,連朱景元的面都沒見過,那陣子恰好五皇子患瘧疾薨瞭,剛誕下的六皇子天生長瞭三瓣唇,岑妃趕在這個當口,被傷心醉酒的景元帝幸瞭一回,懷上朱沢微,這才慢慢晉瞭妃位。

饒是如此,朱景元也不怎麼記得自己有這麼一個兒子,一直到他十七歲該賜字瞭,才隨意提瞭“沢微”二字,也是個微末的意思。

就是這麼一個出生卑賤的庶皇子,卻沒有被埋沒在朱景元膝下蕓蕓眾兒女中,而是一步一步攀爬到差一毫厘登上帝位,其謀算之深,任誰都不可小覷。

沈奚道:“朱沢微這個人,做任何事必然會給自己藏一計後招,何況他如今深陷絕境,這麼大動作必定籌謀已久步步為營,我的意思是,明日就是大出殯,我們此刻再去琢磨他的心思未必來得及,不如——”

“殺瞭一瞭百瞭。”柳朝明道,“他既然敢在皇陵附近埋伏兵力,就是給足瞭旁人殺他的理由。”

他想瞭一下,又道:“但是,此事未必如看起來這麼簡單。”

“臣也這麼想。”蘇晉道,看向左謙,“左將軍日夜命人盯著朱沢微,他除瞭調兵以外,確實沒有別的異動瞭嗎?”

左謙道:“確實沒有瞭。”

蘇晉又思索瞭一下,腦中靈光一閃,忽問道:“杜楨有下落瞭嗎?”

左謙道:“已查到一點蹤跡瞭,正命人搜捕。”

朱南羨已明白過來蘇晉的意思:“增派兵力,越早找到杜楨越好。”又對柳朝明三人道,“本宮的意思與三位一樣,早日將朱沢微殺瞭以絕後患。”

做好決定,眾人一時沉默,似乎各有各的思慮。

過瞭一會兒,柳朝明道:“殿下知道當年朱沢微辦成漕運案,陛下賞瞭他一身禦賜蟒袍麼?”

朱南羨怔瞭一下道:“大人不說,本宮險些將此事忘瞭,倒是聽皇兄提起過。”

柳朝明道:“殿下既決定要殺朱沢微,倘若他穿瞭禦賜蟒袍,整個宮禁隻有殿下可以手刃之。”他看瞭蘇晉一眼,頓瞭頓又說,“但臣總有些擔心朱沢微這是調虎離山之計,不知明日蘇侍郎送安南使節離開,太子殿下派瞭多少人護送?”

尋常使節離開,當由四名親軍衛與一行五十名侍衛送出應天城,再由其中一名親軍衛抽調出十二名侍衛,一路送出大隨。

朱南羨道:“本宮派瞭兩百名親軍衛與兩百名普通侍衛,另外,她自己的護衛也會隨行。”他說著,也看瞭蘇晉一眼,想瞭一想又道,“但柳卿的顧慮不無道理,本宮可以再增派兩百名親軍衛隨行護送。”

左謙道:“太子殿下,柳大人,末將有些不明白二位的顧慮,七殿下的兵力末將已仔細算過,確確實實隻有這一千兩百餘人,眼下已全埋伏在瞭皇陵附近,他如何分得出多餘兵力去對付蘇侍郎?”

此問一出,朱南羨與柳朝明都沒作答。

這突如其來的沉默讓左謙莫名愣瞭一下,他思忖瞭一會兒,仍覺一頭霧水,拱手鄭重其事地道:“許是末將腦子笨,不解殿下與大人的深意,但殿下既已吩咐為蘇侍郎增派兩百名親軍衛,末將待會兒一定照安排交代下去。”

沈奚似是一直在思慮著什麼,直自此刻方才又開口道:“明日大出殯,我就不去瞭。”

朱南羨愕然道:“你不去送皇兄皇嫂?”

沈奚搖頭道:“我放心不下戶部賬冊的事,找得到杜楨也好,找不到也好,我都得仔細查,盡早查出來。”他沉默瞭半晌:“我不想重蹈覆轍,讓昭覺寺的事從來一遍,你明日祭拜時,幫我跟阿姐與姐夫道個歉,我改日再去看他們。”

昭覺寺事發前,他明明離攔下朱憫達隻差一步。

朱南羨道:“好,擇一日我陪你一起去皇陵看他們。”

外頭有人叩門,尤公公奉瞭五碗參茶來,說道:“殿下與幾位大人深夜還在議事,真是辛苦瞭。”

柳朝明看瞭眼外頭的天色,見子時已過,便對蘇晉道:“你寅時還要動身,不如先回刑部。”

朱南羨也道:“是,回去歇上片刻。”

蘇晉一想接下來他們大約要議一些在皇陵排兵佈陣的計策,她也出不瞭什麼主意,便點頭道:“好,那臣先告退瞭。”

走至殿門處,身後忽然又有人喚瞭一聲:“蘇時雨!”

是沈奚。

燭燈煌煌的大殿中,他一雙桃花眼明亮灼目,彎眼一笑更是流光溢彩:“平安回來。”

蘇晉愣瞭愣,還沒答話,立在沈奚身旁的柳朝明也安靜地說瞭一句:“平安回來。”

朱南羨點瞭一下頭:“嗯,你要平安回來。”

其實蘇晉不大明白他們在擔心什麼,可能連他們自己也不明白,也許隻是因為她要在這樣一個危急的關頭出行,即便有千百名兵衛護送,也會心生牽掛罷。

正如她也牽掛他們一般。

蘇晉忽然想起一個十分兒女情長,卻又並不兒女情長的句子。

直道相思瞭無益。

但不是惆悵,也非清狂。

她站在殿前月輝與燭色交織的最朦朧處,沒說話,隻笑瞭一笑。

不是她平日裡那種淺淡的笑,而是一枚燦然的,奪目的,簡直能與日爭輝的笑。

然後俯首一揖,是個謝禮。

蘇晉回到刑部後,先將沈奚問她討的令狀寫瞭,想到接下來要出行幾日,隨即命人打瞭熱水來,仔細清洗瞭一番,換好衣衫倒在榻上似乎剛合上眼,外頭就有人來叩門道:“蘇侍郎,寅時瞭。”

蘇晉陡然將眼睜開,愣怔瞭一下,才看瞭眼天色。

她是難得睡這麼沉,若無人來喚,指不定還要睡過頭。

穿戴好衣冠出瞭門,自一旁的小吏手裡接過清茶漱瞭口,問:“禮部那頭已準備好瞭麼?”

小吏道:“已好瞭,太子殿下醜時便命隨行親軍衛在承天門口等著瞭,聽說安南國那使節歸心似箭,也是醜時就到瞭承天門。”

蘇晉愣瞭一下,笑道:“這麼看倒是我耽擱瞭行程,叫他們好等瞭。”

小吏道:“大人哪裡的話,原定的就是寅時,是他們早瞭。”

雖是這麼說,但蘇晉也再不敢耽擱,將小吏遞來的參湯仰頭一口飲盡,急匆匆趕去瞭承天門。

安南國的使臣其實是今安南胡朝皇帝的侄子,也姓胡,名元捷,年紀極輕,與蘇晉差不多一般歲數。

他醜時一到承天門便被這整齊列陣的近六百名兵衛給驚著瞭,後來一問,聽說這六百兵衛竟全是將自己送出嶴城的,更嚇瞭一跳。

跟隨行的兩名禮部主事打聽原因,兩名主事卻通通稱什麼都不知道,直到蘇晉來瞭,將他請上馬車,他才猶自感慨地道:“蘇大人,在下已細想過瞭,上回遇到匪寇,其實是在下運氣不好,與太子殿下本沒什麼關系。誰知在下在宮裡多住瞭這許多日,太子殿下他人沒來瞧過在下幾回,在下這一要走,他竟擺出這麼大陣仗。在下隻聽聞殿下他是將帥出身,沒想到竟如此註重禮數,實在讓在下受寵若驚,受寵若驚。”

蘇晉順著這胡元捷的話說道:“大隨本就是禮儀之邦,太子殿下他此前不在宮中,聽聞胡使節返程時遇險,總是與殿下無關,他也覺得是己身之過,昨日出行前,他還將蘇某喚至奉天殿,特命增派親軍,隻為將使節大人平安送出應天府,還命一路的官吏與禦史關照,更交代蘇某,要好生照料胡使節,要讓使節大人覺得無論您在何處,隻要是大隨境內,都是我大隨的貴客。”

胡元捷朝天比瞭一個揖禮,嘆服道:“太子殿下當真是帝王風范,叫在下欽佩不已。”

蘇晉笑瞭一下,掀開側簾,望瞭一眼後頭隨行長長的軍衛,問車旁騎馬隨行的覃照林道:“你方才可打聽過瞭,依眼下的行程,我們何時到嶴城,何時能返?”

覃照林道:“問過瞭,鳳翔衛那個指揮使跟俺說,明日夜裡到嶴城,初十將使節送出去,回到宮裡,差不多七月十三早上吧。”

蘇晉想瞭想道:“你讓趙岞東過來,我有話對他說。”

覃照林納罕道:“咋的啦?”看蘇晉沒答,又道,“哎,好咧,俺去叫他。”

不多時,鳳翔衛指揮使趙岞東便到瞭蘇晉馬車旁,問:“蘇大人,您有事吩咐?”

蘇晉道:“不知趙大人可否讓隨行的兵衛走得快些,蘇某想,越快回宮越好,最好能趕在七月十二一早。”

趙岞東疑惑道:“蘇大人趕著回宮是有要務在身?”

蘇晉點瞭一下頭,不經意露出一個輕淺的笑:“嗯,非常非常重要的事。”

趙岞東道:“好,那末將這就傳令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