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天涯書庫 > 恰逢雨連天 > 第227章

第227章

屋中一剎時有些靜,靜中透出點兒捉摸不定的寒涼。

江玥兒還在啜泣,一旁的丫鬟覺出氣氛不對,彎身去扶她,喚瞭聲:“小姐。”

朱南羨默不作聲的將袖口從江玥兒手裡扯出來,看瞭蘇晉一眼,見她仍盯著窗,握拳掩鼻咳嗽一聲,問田叔:“江老爺出事瞭?”

他是江傢的護院,這是正事,他應該問。

田叔將江舊同被姚有材帶走的事說瞭,看瞭江玥兒一眼,猶疑著道:“老爺為何會跟著姚大人走,隻有小姐知道,但小姐要等南護院您回來瞭才肯相告。”

朱南羨聽瞭這話,又看蘇晉一眼。

她已沒有盯著窗瞭,目光移向桌上的茶壺,大約在數紋路。

朱南羨再咳一聲,欲提壺斟茶,梳香見狀,連忙將茶壺搶在手中,細細斟得一盞,雙手奉上——哪有讓陛下親自倒茶的道理?

朱南羨接過茶盞,沒顧著自己喝,轉手遞給蘇晉。

蘇晉已從垂手立變作負手立,輕描淡寫地看他一眼,半晌,伸出一隻手,十分坦然地將茶盞接過。

朱南羨暗自松一口氣,這才在桌旁坐瞭,對江玥兒道:“說罷。”

江玥兒拿著手帕拭淚:“這事要從好些年前說起瞭……”

江傢是有軍籍的門戶,軍籍這東西,講究代代相傳,上一代有人入瞭軍籍,到瞭下一代,有子傳子,沒子,從旁支抱養一個也要傳下去。(註)

江舊同這一代的軍籍原是傳給瞭他的胞兄,哪知胞兄還沒娶妻生子,就戰死在北疆,留下一個空蕩蕩的軍籍,隻能由江傢的大公子,江玥兒的兄長江延繼承。

“我大伯父死得慘,屍首都沒找著,隻撿回來兩根骨頭。兄長自小念書,走的是孔聖人之道,哪裡會行軍打仗?阿爹怕他與大伯父一樣最後戰死沙場,十餘年前,好像是景元十八年,西北征召將士,阿爹就拿銀子買通官府,稱兄長患疾去世,躲過瞭征召。”

朱南羨愣瞭愣,景元十八年的征召?他也是那一年去的西北。

吳叟聽瞭江玥兒的話,問:“所以,當時你們江傢搬去江南,其實是因為怕躲避征召被查出來?”

江玥兒咬唇,輕輕點瞭點頭:“是,兄長既‘去世’,日後就該掩人耳目,要換個身份,阿爹帶我們一傢老小搬去江南,一邊做蠶絲生意,一邊陪他在那裡用功,直到他考取功名去京裡謀瞭職,才搬回蜀中。

“這事原該這麼過去,誰知前些年,姚縣令忽然到平川縣上任,他在朝廷有些門路,竟查到江傢過去的事,揚言要把我們告到京裡去,裡裡外外已找過許多回麻煩,昨日夜裡,阿爹之所以肯跟著姚縣令走,大約是他又拿著兄長的事威脅阿爹。”

她說到這裡,抬目看向朱南羨,聲音柔柔切切:“南公子,姚縣令不日就要隨欽差大人進京,玥兒隻怕阿爹這回被帶走就再也回不來瞭,玥兒求求您,想法子救救阿爹好不好?”

朱南羨卻道:“你兄長既有軍籍在身,應征服役是他的責任,他躲避征召,該受軍法處置,江老爺為此買通官府,更於刑律不合,姚有材這個人雖混賬,此事卻是他占理,江老爺若為此被帶去京裡受審實屬不冤,我沒什麼可幫的。”

他曾是西北軍的統帥,逃役逃到他眼前,沒當場問責已是給足情面。

江玥兒瞪大眼看向朱南羨,難以置信:“南公子的意思,竟要因這許多年前的舊事不顧阿爹死活麼?”

一時眼淚如決堤,接連不斷地滾落。

一旁田叔看瞭,於心不忍,道:“南護院,您好歹在江傢住瞭兩年,老爺與小姐待您不薄,就……就不能幫著一起想想法子麼?”

這話是事實。

自從一年多前,朱南羨在數名黑衣人手中救下江辭,江傢再不把他當成下人看,說是奉為上賓亦不為過。

但朱南羨絲毫不為所動。

他雖寬仁,治軍卻嚴苛,當年朱荀失甘州,說斬就斬瞭。

這時,蘇晉問:“姚有材是哪年來平川縣上任的?”

吳叟答:“好像是晉安二年,總之四五年前就來瞭,初初還好,也就最近兩年,頻繁來找江傢麻煩。”

覃照林道:“可俺聽你們剛才的意思,姚有材一早就知道江傢大小子躲避征召的事,咋這兩年才說要告你們哩?”

“說起來,這還多虧瞭晁先生。”田叔嘆瞭一聲,道。

晁清一愣:“我?”

“不知晁先生可還記得,晉安二年,您給京師通政司的周大人去過一封信?”

確有其事。

當時蘇晉出使安南,他心中牽掛,於是給周萍去信,打聽她的近況。

田叔對朱南羨與蘇晉道:“這位通政司的周大人,二位或許沒聽說過,但晉安年間,名震天下的蘇時雨蘇大人,二位想必是知道的。”

蘇晉與朱南羨默瞭一下,沒說話。

“這位周大人,正是蘇大人的故友。姚縣令或許是看在晁先生與周大人認識,唯恐招惹上蘇大人,因此晉安那兩年都不敢來找翠微鎮麻煩。

“後來到瞭永濟年,蘇大人被降罪,不在朝野坐主瞭,坐主的幾位,柳大人,沈大人,舒大人,錢大人,還有另幾位記不大清名諱的,左右姚縣令與張府尹一齊攀附上瞭一名頂大的官兒,因此才說要狀告江傢。”

蘇晉聽到這裡,已全然明白過來,開口道:“姚有材怎麼對付江傢,如何對付江傢,與朝廷裡誰當官,誰做主,並無關系。”

“他對付江傢,隻與一樁事有關系——新政。”

“晉安年間,朝廷未實行新政,姚有材看翠微鎮富庶,雖眼饞,想分一杯羹,卻因兩個原因沒有動手,一,翠微鎮從不短稅,他沒理由;二,他怕得罪通政司周萍。”

“到瞭永濟年,朝廷大力推行屯田制,姚有材鉆新政空子,把翠微鎮鎮民自己開墾的桑田說成是官府的,在征稅之後,再二八分成,以此牟利。”

“可翠微鎮的桑田究竟是誰的,眼下沒定論,若將事情鬧大,朝廷將田判給民,姚有材張正采豈非竹籃打水?”

“於是姚有材便打瞭個如意算盤,他不需要整個翠微鎮的鎮民都與他分利,他隻需要江傢承認這桑田是官府的,讓江傢將種桑利潤的大頭分給他,如此便能成事。”

“因為翠微鎮的田雖是鎮民一起開墾的,但桑種卻是江傢的,織佈紡紗與售賣更是江傢一手包辦,最後分利,江傢也分得最多。”

“而姚有材之所以能拿捏住江傢,是因為他手裡握有江傢躲避征召的把柄,隻要拿著這把柄威脅江老爺,江傢便一點辦法都沒有。”

一眾人聽蘇晉說完,不由面面相覷。

田叔愣道:“蘇公子,那照您這意思,咱們翠微鎮就被姚大人張大人吃準瞭?”

吳叟也急道:“蘇公子,您見識如此廣博,能不能為咱們鎮想想法子?桑田雖富,可賣桑賣佈的銀錢是一個鎮子的人分,若叫官府拿去八成,日子便過不下去瞭。”

又道,“您若是介意江傢躲避征召的事,老叟願陪江傢一起跟朝廷領罪。江老爺當真是個好人,當年晉安皇帝親征西北,朝廷募捐,江老爺還賣瞭一輛桑車一顆祖上傳下的南珠,捐瞭三十兩銀子呢。”

蘇晉聽瞭這話,沒答,反是問朱南羨:“你怎麼想?”

朱南羨道:“這是兩碼事。”

言下之意,募捐是功,逃役是過,但功過兩不相抵。

蘇晉“嗯”瞭一聲,又說:“但江老爺還是要救。”

她直覺此事不簡單,柳昀與沈青樾什麼脾氣,他們親定的新政下,竟有人鉆這樣的空子,還一口一個揚言道京裡有人。

翠微鎮的事可能隻是一個縮影,蜀中,乃至於天下各州,這樣假借土地屬權糾紛,官欺民的案子恐怕不少。

救下江舊同不為其他,隻為不讓一個證人落入姚有材張正采這樣的惡官手裡,至於其他的罪名,容後再說。

朱南羨明白蘇晉的意思,言簡意賅地應瞭聲:“好。”

江玥兒在一旁聽著,隻覺一時清楚明白,一時又懵懂糊塗,得到最後,沒成想南護院竟應瞭要救阿爹,眼淚奪眶而出,步去他跟前要去扶他的袖:“南公子,您的大恩大德,玥兒沒齒難忘,您若救下阿爹,玥兒願侍奉您左右一輩子,為妻為妾,哪怕為婢——”

“你誤會瞭。”

不等她說完,朱南羨便退後一步,將袖收去身後:“我願救江老爺,與你實在沒什麼關系。且再說,我已是有傢室的人,平生唯此一人,身旁不可能,也決不會容得下其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