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周

每個直男都是育兒奇才|全職爸爸第十七周工作報告

中世紀歐洲,當時的人認為“早上突然把孩子搖醒會傷害孩子柔軟的腦袋”,哲學傢蒙田的父親是這麼做的,他就像引蛇出洞的吹笛人一樣,每天一大早在蒙田床邊彈奏魯特琴或其他樂器,利用哀傷的曲調吸引蒙田下床。

小陳使用的是另一種策略,敲山震虎。早上7點45第一次鬧鐘響時,他會從床上爬起來,直接跟兒子擠在兒童床上,再一起甜蜜地睡上30分鐘,他把這個階段稱之為照會,我要用身體告訴他,離起床已經不遠瞭。第二次鬧鐘響起,這時候我通常也會醒,因為跟廚房跑進一頭牛,打翻所有鍋碗瓢盆差不多情形。

小陳叫著:快點起來啦,你馬上要遲到瞭。兒子哭起來:嗚,遲到怎麼辦?我不想遲到啊嗚——

接著就是小陳不停喊著:快點快點。小孩如同夢遊,間或清醒哭上一陣,中間還有吃早飯這種傷害傢庭內部安定團結的事,等到兩人終於出門開車去幼兒園,世界才重新回到寧靜與和平之中。

我一直在琢磨,特麼就不能每天早上跟歌裡唱的一樣,小鳥說早早早,精神抖擻開開心心去上學嗎?小陳說,要麼你來。

那就算瞭,接送小朋友上下學,對女性來說太不友好瞭,蓬頭垢面去,怕碰到同學傢長不好意思,精心打扮去,就那麼五分鐘,回傢還要猶豫卸不卸妝,虛榮心似乎還沒強盛到這個地步。直男就不怕瞭,畢竟我國已婚直男還沒到上粉底這種地步。

但連續接送小孩幾周後,小陳也緊張起來。有一天忽然跟我說:你知道嗎,文文爸爸瘦瞭,以前看著四五十,現在看著二三十,我問他怎麼瘦的,他還不肯說。

又有一天在路上散著步,忽然說:文文爸爸很瘦,菡菡爸爸也很瘦,你說怎麼辦呢?

人果然都是有攀比意識的。我安慰他,沒事的,不過又幽幽想起,他辭職後上任全職爸爸,第一個目的是減肥。十七周過去瞭,減肥的心願大概已經扔到馬裡亞納海溝去瞭。

我能理解,一個爸爸,白天辛辛苦苦圍著小孩轉一天,到晚上好不容易等兒子睡瞭,恨不得開個party放松一下。小陳放松的方式是吃鴨脖,西瓜,就跟當年我大吃特吃巧克力一樣。傢裡的西瓜屬於員工福利,我媽沒事就會買一個,老實說,作為一傢微型互聯網企業,傢中工作福利相當之好,有貓,有床,有大量無限制供應的零食,包三餐。據說這種企業都是猛加班類型的,鼓勵你拿企業當傢,辦公到12點再走。

小陳有一次提出抗議說,能不能叫你媽別再買西瓜瞭?我跟沈女士傳達意思後,她翻白眼說,能怪我嗎?他自己看到西瓜腳都走不動路。

最近小陳又多加瞭一個育兒項目,捕蟬。一隻十二米長的捕蟬桿,走到哪裡都格外引人註目,經常有老大爺湊上來說,這個東西我小時候也玩過。小陳不響,小陳帶著兒子在大柳樹下,專心地粘著一隻又一隻蟬。偶爾叫我也去,我朝著天空看瞭半天,發現真是一個治療勁椎病的好辦法,好像周身血脈通暢一般,把頭收回來的時候,不禁有點眩暈,不容易,這麼支著腦袋捉一兩隻還行,一口氣捉二十隻,而且捉回來隻是純欣賞,完全不理解是什麼在支持著小陳。

直到後來,發現小陳催小孩做事,百催不動,會吐出一句秘密口訣:那明天不捉蟬瞭。

兒子騰地跳起來:不行!然後立刻開始付諸行動。

他倆終於開始向一種良好的互惠機制方向運轉,讓我頗感欣慰。

但蟬新鮮瞭沒多久,兒子提出,想捉壁虎。夏天夜晚出門散步,很容易在路邊圍墻上看到匍伏著的小壁虎。在竹富島看到很多小壁虎,那個島還把壁虎當成一種本島標志,放在明信片和特產上。小孩當時哀求半天,想捉一隻,沒捉到。前天晚上再次偶遇,小陳拿隻塑料瓶,這裡敲敲,那裡敲敲,小壁虎應聲入瓶,成功被捕。

小孩開心得飛起,拿著小壁虎飛奔回傢,準備開始飼養工作。他需要幾隻蚊子,蚊子奇怪的,平常神出鬼沒經常叮上幾大包,真到需要的時候,一隻都看不見瞭。兒子把窗戶打開,像銀角大王一樣,拿著礦泉水瓶,呼喊著,蚊子,快點來吧。

小陳腦袋一拍說,我有辦法。他拿出電蚊拍,意思隻要出門兜一圈,不就有瞭嗎?臨出門前又叮囑兒子:我現在出門弄蚊子,回來的時候,你要把飯吃完,知道嗎?

兒子點頭如搗蒜。

我覺得小陳真的蠻偉大的,說幹就幹,真的拿著電蚊拍,走到小區裡,像傻子一樣,揮舞著手中閃亮的拍子,不時嘟囔著:蚊子都到哪裡去啦?

最後終於在草叢裡捕到一隻,開開心心回去,放到那隻小壁虎的塑料箱裡。

一個為瞭兒子去野外捕蚊子的男人,這天晚上小陳的形象又在我心目中高大許多。

另一方面,我不得不迎接自己在兒子心目中地位的大幅下滑。小孩經常哭著來找我:嗚——爸爸不讓我玩小貓。

我當然開開心心做個大好人:那你玩一分鐘小貓就去洗澡好不好?

小孩根本沒有開心得點點頭然後跑開,還是會大聲問:爸爸,我能玩一分鐘小貓嗎?

小陳大喊:不能。

兒子哭著走瞭,我的命令完全無效,他明白父親才是真正的權力王者。如果小陳說的話不算數,誰來帶小孩上下學,誰陪他去補習班,誰帶他出去玩?

我偶爾心思略活絡,決定偷偷給小孩一點好處。比如散步的時候跟他說,如果你能走到2公裡外的便利店,我就不告訴爸爸,給你吃個冰激凌怎麼樣?這周因為咳嗽,小孩的冰激凌特權被沒收瞭。

兒子權衡片刻,說好的。果然走到後,我們大呼一口氣,小陳並沒有跟上來,他肯定嫌遠,先騎車回去瞭。小孩抓耳撓腮撈出一根冰棍,別的什麼都不要,急急忙忙付好錢出去,忽然他哇地一下大哭出來。

小陳站在門口,像捕壁虎一樣,一抓一個準。

兒子嚎啕大哭,啊—嗚—我想吃冰激凌啊……

我沒有辦法,小孩的事,是小陳說瞭算的,連偷偷的幸福,都給不到。

蒙田的父親有一套非常奇怪的教育準則,他隻在蒙田身上用瞭,其餘七八個小孩,都接受傳統教育。蒙田一生下來就被送到農民傢裡,直到斷奶後才回來。回來後為瞭讓他學拉丁語,學得跟呼吸一樣自然,他父親規定,在傢隻能用拉丁語溝通。

這種辦法大概現代人看著相當嗤之以鼻,他父親是窮盡各種方式研究,請教許多學者和智者得來的。

爸爸都能變成育兒奇才,因為隻有爸爸擁有女人沒有的定力,我管別人說什麼呢,我就用這套辦法。

女伯爵寫信給蒙田,應該如何讓孩子有個最好的開端?蒙田在《論教育》裡的第一點就是,您應充分克制自己的母性。

《全職爸爸(小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