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時後回到自己的工作室,虞恬捧著仍舊發燙的臉,盯著直播回放鏡頭裡自己和言銘擁吻的片段,仍舊熱的發慌。
自己到底怎麼瞭?
怎麼就突然像被蠱惑著奪舍瞭,竟然做出這麼出格的事。
不過意外而來的關註度和流量,帶來的也不全是壞事。
虞恬的自媒體賬號迎來瞭一個流量爆棚的高峰,這一晚上直播盛會裡她流量可得到的分成和打賞,恐怕能抵得上她以往一年裡的收入。
除瞭用其中部分錢再好好佈置下工作室,就是給虞恬媽媽在自己租客搬走之前,臨時租個小公寓,而剩下的……
剩下的虞恬早就有瞭計劃和打算。
言銘那個和小靈一樣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小患者,雖然在言銘的幫助下已經湊夠瞭手術費,但孩子術後的護理也是一筆錢,外加這對父母為瞭給孩子最好的醫療救助條件,是一路從小山村趕來容市的,往來的差旅費也不少。
起先想到做自媒體醫療科普,本就是為瞭彌補自己無法從醫的遺憾,如今意外得到的收入,虞恬也想盡可能用在有意義的地方。
言銘作為醫生救人,自己則願意成為醫生的輔助,為更多人掃除錯誤的醫學誤區,搭建醫生和患者之間溝通的橋梁,也把對病患的救助,作為一種理念,利用自媒體和網絡的影響力,傳播出去。
虞恬的內心一下子不知作何感想。
這下輪到虞恬有些意外瞭,小靈出院時的身體指征,已經沒有再進行手術的意義瞭,小靈的爸爸辦理出院時,也明確是打算讓孩子安靜地在傢裡度過最後的時光,而不是在冰冷的醫院裡,怎麼如今又來醫院搶救瞭?
更讓虞恬不解的是,小靈雖然最初是視網膜母細胞瘤,後續有瞭復發,但最致命的是多發惡性腫瘤轉移,即便搶救,也輪不到言銘去,應該是腫瘤科的專傢。
齊思浩愣瞭愣,也沒想到會遇到虞恬。
明明和病魔抗爭才是她這幾年來生活的主旋律,這些在醫院病床上度過的蒼白痛苦的瞬間,她卻隻字未提。
她知道小靈在言銘心裡的重量,也不可避免地想起小靈堅強樂觀的臉,這孩子來人間一遭,卻都在經受磨難,然而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隻找苦命人,虞恬難以想象這孩子一生裡遭遇的痛楚,也不知道如何才能安慰到付出瞭一切卻還要痛失孩子的小靈爸爸。
隻是內心充滿瞭抱歉和迷茫。
等被齊思浩和虞恬的腳步聲驚動,言銘回頭,虞恬才發現,他的眼眶也有些微紅——是竭力忍耐的無能為力和挫敗難過。
小靈的爸爸抹著眼淚:“如果小靈的眼睛,能讓你們研究出更好的治療眼病的辦法,也算是為更多人帶去光明瞭。”
漫長又短暫的等待後,手術室的門終於打開,小靈的爸爸佝僂著走瞭出來,粗糙又蒼老的雙手忍不住地抹眼淚,這個從沒有為生活的苦難流過一次眼淚的男人,此刻哭的像個小孩。
所以言銘不是去搶救的,而是去告別的。
像她這個年紀的孩子一樣,小靈的信件裡沒有嚴格的時間線和邏輯,想到哪裡寫到哪裡,並不是多嚴謹完美的作文格式,然後言銘看著她顛三倒四地回憶好吃的和好玩的,仍舊非常動容,仿佛小靈還在他的耳邊用僅剩的那隻清澈眼睛看著自己,天真單純地訴說自己生活裡甜滋滋的小片段,像每個健康孩子那樣,眼睛裡沒有任何疾病的陰霾。
這個被生活重擔壓彎腰的中年男人,從自己褲子口袋裡拿出瞭一封皺巴巴的信,近乎虔誠地遞給瞭言銘:“這是小靈,前幾天親手寫的,一定要我交給你,她當時還不知道自己這麼快就……還想著要當面給你,隻是現在隻能讓我來交瞭。”
言銘忍著內心的情緒往下看,小靈幾乎回憶瞭這幾年裡所有快樂和感動的瞬間。
“孩子的喪葬費用,如果……”
我一直記得之前吃過的棉花糖、糖炒栗子、蘿卜絲餅,還有蛋糕、糖葫蘆、月餅,前兩年我還去看瞭燈會,爸爸也帶我去瞭夜間集市,我們還去瞭花店,逛瞭寵物店,我摸到瞭小倉鼠和小貓,好喜歡,但是因為一直住在醫院和租的房子裡,沒法買回來養,不過爸爸帶我去瞭好幾次動物園……”
虞恬聽到他幹澀的聲音——
“言銘呢?是臨時開會嗎?”
“不是搶救,是來宣告死亡的。”
虞恬正準備給言銘打電話,結果迎頭撞上瞭神色匆匆的齊思浩。
“對不起。”
虞恬曾經給過他的安慰,讓他重新堅定的信念,在真正的死亡面前,顯得單薄而脆弱。
虞恬好像終於找回瞭一些創業的初心和動力。
也是這時,虞恬才發現,齊思浩的表情很沉重,她還沒來得及詢問,齊思浩就一把拉過她,快步穿過瞭走廊。
“是小靈,快不行瞭。言銘過去瞭。”
“言醫生,孩子已經走瞭,走的很平靜,我按照她的遺願,把她身上所有可以捐獻的器官都捐獻瞭,包括僅剩下的那隻眼睛裡可以用的眼角膜。醫生說小靈得的是眼部惡性腫瘤,這好的眼角膜,也不能移植給別人,但可以捐瞭給你們用來做醫學研究和教學,包括孩子身體裡其他的器官,總之,能用來救人的就救人,不能的,讓孩子能做點貢獻,做點研究,也是好事。”
“不需要的,不需要的。”小靈爸爸抹瞭把眼淚,徑自打斷瞭言銘的話,“言醫生,不要和我說對不起啊,你有什麼對不起我們的,應該是我和小靈謝謝你,謝謝你當時沒放棄我這孩子,才讓這孩子又多瞭幾年的命。”
等虞恬跟著齊思浩趕到手術室外,才發現言銘也正抿著唇,一言不發地等著。
他也不知道自己為瞭什麼而說這句話,是為瞭自己沒能夠把健康的孩子還給對方,沒能阻止這疾病的復發,還是為瞭自己勸說不放棄治療後給這個傢庭帶來的綿長的苦難。
待捐狀態四個字,虞恬知道意味著什麼。
隻是明明今天既不出門診也沒有手術安排,言銘卻並不在辦公室裡。
從來插科打諢嬉皮笑臉的齊思浩難得眼圈也有些紅:“小靈和她的爸爸,簽瞭器官捐贈協議,現在小靈已經快達到待捐狀態瞭,已經通知人體器官組織待命瞭。”
被人造謠辱罵不要緊,要緊的是能真的為病人和普羅大眾做點什麼。
每場告別都是這麼的不容易。
然而打開小靈的信,看著孩子夾雜著拼音的稚嫩字體,看著這一行行質樸但重若千斤的話語,言銘再也難以維持冷靜。
言銘恐怕又在遲疑自己當初勸說孩子和傢屬不要放棄的行為瞭。
言銘很少失態,從醫多年,已經見識過各種各樣的死亡,內心再大的遺憾難過,言銘都能維持從容穩重的表象。
言銘的聲音低沉而壓抑,幾乎是下意識的想要道歉。
他抬頭,在淚眼婆娑裡看到瞭言銘,蹣跚著走來。
“言銘哥哥:
一直很想告訴你,我真的好謝謝你,因為你,我長大瞭,能寫字瞭,沒有在兩三歲就死掉,才有機會吃到好多好吃的,見到你們,開心地過瞭一個那麼好的生日,也陪爸爸多過瞭四次他的生日,吃瞭四次生日面。
她飛快地提交瞭取現申請,幾乎第二天早晨,錢一到賬自己的銀行卡,虞恬就興沖沖地往醫院趕。
他無法進入手術室,隻能在門外等待,清俊的臉上是難以掩飾的難過和遺憾。
“言銘哥哥,你一直勸我,不能放棄戰鬥,不能放棄治療,要加油,要努力,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我到最後,都沒有放棄的。
我住院的時候,聽護士阿姨們說過可以捐獻器官,我已經讓爸爸幫我簽瞭字,我的身體可能像壞掉的機器一樣要回去維修瞭,但我身體裡很多零件是好的。
所以,我的這些器官,會去新的身體,代替我繼續戰鬥。
不能去的,也可以用來給你們做研究,為未來研究出新的治病方法努力,一起和你們這些醫生並肩戰鬥。
言銘哥哥,我聽你的話啦,我從來沒有放棄治療,也從來沒有放棄戰鬥哦!下次見我,一定要給我滿滿一整張的神奇女俠貼紙!
我的那隻好的眼角膜,可以請你幫我摘下來,交給需要它的人嗎?你能告訴未來會用它做研究的醫生們,不要放棄治療任何一個病人,不要放棄研究治愈任何一種眼病,和我的眼角膜一起,努力給未來更多更多的人帶去光明,一起戰鬥,永不放棄嗎?
謝謝你沒放棄我,讓我多活瞭這幾年,讓我看到瞭世界,得到瞭很多原本可能都沒機會得到的東西,認識瞭新朋友,陪瞭爸爸更長時間。
現在我要去休眠瞭,我先掛瞭,拜拜!”
讀到最後,言銘終於難以自持。
他覺得慚愧。
小靈這樣的病人,歷經病痛的折磨,卻仍舊眼睛裡隻看到瞭陽光和美好的一面,他卻還在矯情地迷茫著,甚至曾經懷疑讓小靈堅持治療的決定是否正確,非常淺薄地用普通人的價值觀高高在上地評判著小靈生命的價值。
言銘身邊的虞恬也看完瞭小靈的信,早已泣不成聲。
“‘重要的不是值不值得,而是你相信什麼’。”虞恬看向言銘,“這是《神奇女俠》裡的臺詞,可能對醫生來說,也是同樣吧。不評判值不值得,而是在於醫生應該信仰什麼。”
一個才上小學的孩子,都能有勇氣直面病痛,都能在死前堅定地做出器官捐獻的決定,都願意讓自己身體的一部分,以另外的形式繼續戰鬥,那醫生又有什麼好迷茫的呢?
不放棄自己的任何一個病人,原本就是再正確不過的事。
言銘那些短暫的遲疑,偶爾的迷惑,以及有時候難以避免的疲勞,都突然因為手中的這封信,變得清明,像太陽出來後散盡煙霧的樹林,重新恢復瞭盎然的生機和勃發的生命力。
“言醫生,我也一直想當面謝謝你,我沒什麼文化,說不出什麼漂亮話,但我想讓你知道,我真的很謝謝你願意治療小靈,讓小靈這孩子又能多陪我四年。”
小靈的爸爸聲音哽咽,但眼神卻堅定而執著:“我這幾年裡,確實因為這孩子受瞭很多苦,為瞭孩子的醫藥費東奔西跑,吃瞭上頓沒下頓的,你說從沒後悔過,從沒動搖過,那是不可能的。”
“但再給我一次機會,就算知道結果還是這樣,我還是會選讓小靈不放棄治療。因為如果我那時候就放棄,小靈那時候就沒瞭,我一輩子都不安生,都生活在後悔裡,覺得對不起孩子,會不斷想,如果當時堅持一下,孩子是不是有救?”
“多虧你讓我沒放棄治療,也願意不放棄孩子,願意給孩子動手術。現在我做瞭所有的努力,可留不住孩子,我難受的像是要死瞭,可我也知道這沒辦法瞭,我把該做的都做瞭,我也沒什麼後悔和愧疚瞭,不會覺得對不起孩子瞭,以後等我也死瞭,見到小靈和孩子的媽,我也不會抬不起頭來。”
小靈爸爸數度落淚,但還是握住瞭言銘的手,繼續道:“現在孩子走瞭,孩子走之前很安詳,覺得多活的這幾年,她很開心,這就夠瞭,言醫生,有孩子這句話,就夠瞭,我安心瞭。”
“小靈是個懂事的孩子,她想捐獻器官,這是她最後的願望,我也一定要滿足她,為瞭陪她,我也簽瞭器官捐獻同意書,這一路來,受瞭言醫生和醫院裡護士們的很多關照,我沒錢,也沒什麼技術,做不瞭什麼,隻能用這種方式,給大傢盡份力瞭,隻希望以後能讓你們救下更多的病人,讓更多的孩子能提早發現病情,提早手術,而不是像小靈這樣。”
小靈爸爸眼圈泛紅,又執著言銘的手感謝瞭好久,這才轉身踉踉蹌蹌地離開。
這個男人無疑被生活的重錘連續擊打得快要抬不起頭來瞭,疲憊、痛苦和貧窮席卷著他,但虞恬和言銘都知道,因為從沒放棄給孩子治療過,小靈爸爸無愧於心,比起早早就放棄小靈,現在的他才稱得上是另一種意義上的解脫。
虞恬拉瞭拉言銘的衣角:“你看,你一直沒做錯的。”
“不放棄病人,未必對病患傢屬來說是一種錯誤,小靈爸爸這樣的患者傢屬確實很辛苦,但如果當時他就放棄對小靈的治療,肯定會後悔,會愧疚,會覺得有另一種可能,總好像孩子是他放棄瞭才死的,你說這樣的心態裡,能真正地開始新生活能釋然嗎?”
“但現在,他盡瞭全力,沒放棄過孩子,做瞭一個爸爸應該做的事,所以他不會再愧疚,也不會不安和後悔,因此才能真正意義上的告別過去,迎接新生,放下小靈,把眼光放遠,真正地過好當下和未來的每一天。”
“身體上雖然受苦,但心靈上得到瞭安息,無愧於心,或者這對很多患者傢屬來說,也是另一種層面上的‘治療’吧?”
病人生病瞭,人們總是下意識把所有註意力放在病患的身上,顧慮著病患的身體和心理,然而鮮少有人去關心長期照顧病患的傢屬。
可事實上,長期照料患病者,不論從身體和心理上,都會疲憊,也容易長期處於一個高壓和負面的情緒環境裡。因此即便雖然沒能治愈患者,但能讓患者傢屬釋然,療愈他們千瘡百孔的內心,也已然可貴。
“所以不放棄可能就是一種力量,即便不一定得到好的結果,但努力過,就不後悔瞭。畢竟如果直接放棄,就什麼都沒有瞭。”
虞恬抬頭看向言銘:“你看,小靈沒有放棄,在用另一種方式繼續堅持戰鬥,所以言醫生,你也不可以放棄哦。”
虞恬認真道:“因為醫生不僅要用醫術給病人帶去力量,也要把自己的信念傳遞給病人吧。”
有時候隻是很小的舉動,但可以改變很多,甚至不知道病人是怎麼潛移默化得到醫護人員無意中鼓舞的,但即便隻是醫療大體系裡最小的一顆螺絲釘,隻負責最小的一塊環節,可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或許千千萬萬的醫護人員,都能匯聚成一股力量,救治病人的同時,也改變一些什麼。
醫生和患者的關系,從來不應該是對立,也不是醫生單方面的給予,因為很多時候,患者在疾病面前表現出的果決和勇氣,不正也反過來,讓醫生治愈著自己內心偶爾的迷茫嗎?
“我要把我的自媒體號,好好地做下去,即便未來有各種針對我的謠言或者□□,我也要做下去。”
虞恬在這一刻做瞭決定。
她不能再進行精細手術,無法成為一個好的外科醫生,但用自己的自媒體號,也能為整個醫療體系或許帶來微小的變化。
小靈都沒有放棄,她隻是手受瞭傷,怎麼能輕言放棄?怎麼能為一些無端的謾罵和謠言就退卻?
自媒體科普的傳播度影響力確實有限,可不能因為收效甚微,就不去做。
因為如果放棄,如果不做,那就什麼都沒有瞭。
虞恬決心要做一期關於器官捐獻的科普。
中國是個器官需求大國,但卻是器官捐獻小國,傳統觀念影響下,即便患者本人簽署瞭器官捐獻同意書,傢屬也未必能配合,更別說大部分普通人對器官捐獻的認知就非常匱乏,對器官捐獻的政策和流程,更是一無所知瞭。
“如果能把器官捐獻的好處都告訴大傢,也科普下器官捐獻的流程,看瞭我的視頻後,隻要能多哪怕一個願意簽署器官捐獻書的人,也變相等於救瞭一個甚至多個病人呢?”
“完全可以通過采訪拍攝等待器官的病人還有已經移植後恢復健康的病人,以對比的形式,直截瞭當地讓大傢知道器官捐獻可以改變多少人的命運。”
“當然,以身作則,我自己先要簽一下器官捐獻書。”
虞恬突然笑起來:“一下子覺得有好多好多專題可以做,好多好多知識和理念想傳遞給別人。”
小靈的離去讓人悲傷,但她的勇敢和不屈也同樣反向傳遞著力量。
虞恬鄭重地把自媒體流量得來的分成款,委托言銘交給瞭和小靈同樣罹患視網膜母細胞瘤的小患者傢屬。
即便有病患離世,即便有沒能治好的患者,即便所有人都可以灰心喪氣,但醫生不行,一旦選擇從醫,一旦開始走上這條路,選擇這樣的人生,就應當堅持到底。
即便很多時候努力瞭也沒有結果,但還是要咬牙走下去。
荊棘的道路、未知的未來,飄忽的希望,復雜的疾病,人類之所以能一路繁衍生生不息,不正是因為面對這樣的困境,總有一群此生立誓成為醫者的人,拋卻個人私利,以人類大利為初心地追尋著嗎?
虞恬盯著自己受傷的手,第一次,內心不再因為看到這隻手而變得低落和惆悵自卑。
重病如小靈,即便死亡都沒有中止她不屈的靈魂,自己又怎麼有資格僅僅因為手受傷而自怨自艾?
自媒體賬號科普醫學知識和理念虞恬不會放棄,但同樣的,自己的職業未來,虞恬也決定重拾起來。
言銘下班後,虞恬便把她自己的這一重大決定對他進行瞭宣告——
“我決定重新回學校讀書。”
言銘果然有些意外:“怎麼瞭?”
虞恬伸出瞭自己受傷的手:“我以前的夢想是成為像你一樣的外科醫生,但手這樣瞭,我永遠沒可能做精細的手術瞭,所以我很是消沉,直接放棄瞭繼續讀書,覺得自己的職業未來已經一眼望到頭瞭。”
“雖然說做醫學科普的自媒體,我醫學院的專業背景會大有幫助,也算是仍舊在醫學相關領域裡創業,沒有荒廢自己所學的,得到的收入也能捐贈給貧困的患者,但多少還是覺得意難平吧,總是不自覺覺得遺憾,沒能成為像你一樣的醫生。”
“平時看到齊思浩人模狗樣穿個白大褂,也覺得好羨慕。”
虞恬深吸瞭一口氣:“之前總怨恨命運不公平,我好好的沒做過什麼傷天害理的事,怎麼會遇到鄭廷付這種人,被牽連劃傷瞭手,但現在我想通啦!”
“我覺得命運對我挺好的,手受傷,或許也是個別的機會,我可以在醫學領域繼續心無旁騖地深耕,不用在意工作上的壓力和病人患者的情況,專心地搞科研,搞學術研究。”
“我完全可以繼續深造,未來當一個醫學教授,雖然自己不能成為外科醫生,但我可以源源不斷培養一批又一批比我更優秀的外科醫生呀!”
虞恬的眼睛亮晶晶的:“比起醫生,單純做科研,也有更多時間瞭解國內外最前沿的學術成果,萬一我能研究出某塊領域新的療法呢?”
“做不成醫生,我可以做醫生的老師!”
一說起這個想法,虞恬簡直激動的眼睛放光。
言銘在短暫的愣神後,很快反應過來,臉上露出瞭笑意和無奈。
他把描繪未來而高興的手舞足蹈的虞恬拉近瞭些,湊到瞭她耳邊,輕聲道:“不僅可以做醫生的老師,培養未來的醫生,還能做醫生的女朋友,未來做醫生的太太。”
言銘離自己離得太近瞭,虞恬第一反應就是耳畔微熱的呼吸,以及言銘身上熟悉而讓她安心的消毒水味道,她的耳朵先她一步熱瞭起來。
醫生的女朋友和醫生的太太,他怎麼好意思說。
“我們隻是男女朋友,我可沒有答應你別的,我年紀還小呢,我還要繼續求學的!”虞恬眼神慌亂,不去看言銘,義正言辭地表明自己的立場,“我還沒想結婚生孩子那麼遠,未來的醫學界還需要我。”
“好。”面對虞恬的抗議,言銘隻是笑著附和,“你是未來醫學界閃耀的新星,我不能私藏。”
言銘輕輕拍瞭下虞恬的腦袋,他微微移開瞭視線:“我愛你,但你是自由的,隻要你轉身,我就在原地。”
他清瞭清嗓子:“這句這麼酸的話不是我說的,我隻是不知道從哪裡看到的,總之,就這麼個意思,你明白就好瞭。”
虞恬忍不住蹭進瞭言銘的懷裡,她抱緊瞭言銘。
“我知道。”她輕聲道,“我的向日葵。”
如果她是言銘的太陽,那言銘也永遠是她最獨一無二的那株向日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