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有仇報仇,有怨抱怨

花春眼眸亮瞭亮,抓著他的衣袖往外走。外頭的天陰沉沉的,像是要下雪瞭,帝王一路上雲淡風輕地給她說著在丘山的戰役,眼角餘光偷偷打量著她的臉色。

“您沒事就好。”花春道:“丘山之役能讓羲王爺元氣大傷,等他再度回京,應該就不會有造反的底氣瞭。”

“嗯。”宇文頡道:“所以咱們可以輕松一陣子瞭。”

“是哎,哈哈。”花春一笑,嘴角拉開,眼神卻黯淡得很。

心裡微緊,帝王伸手將她摟在懷裡,想瞭想,道:“抱緊朕的腰。”

“啊?”花春下意識地照做,正想問這光天化日的是要幹什麼,結果手臂突然就是一緊,身子被帶著整個往前飄。

賀長安總說皇帝功夫不弱,但是花春從來沒見過,所以沒什麼直觀印象。這回算是來瞭個初體驗,原來這世上當真有輕功。

隻是,跟吊個威亞在空中飄不同,皇帝這輕功更像是跑酷,隻是姿勢更瀟灑帥氣,一手摟著她,在地面和旁邊的石燈柱上借力,跑得比車還快。

“嗷嗷嗷!”被風吹得睜不開眼,花春激動地叫瞭兩聲,收回自己的腳整個人吊在皇帝身上,裙擺在空中劃出特別好看的弧度。

她這麼重,帝王也絲毫沒受影響,臂彎有力地托著她,無視四周一群宮人的尖叫,直直地往宮門外而去。

這種感覺像極瞭私奔,驚險又刺激,瞬間將花春的註意力扯瞭過來。背後一群侍衛宮人在追,宇文頡眼神堅定,攬著她在空中換瞭隻手,線條極好的下巴蹭瞭蹭她的臉,然後輕輕吻瞭吻她的額頭。

花春一愣,心裡跟著暖瞭一點。

他這個人不會說話,所以,隻會變著法兒地安慰她。

舍瞭馬車不坐也帶著她狂奔,兩人龍袍和宮裝都沒換,驚得街上的人紛紛看瞭過來,花春將臉埋在他懷裡,皇帝則是無所顧忌,反正這速度快得誰也看不清。

跑瞭不知道多久,聽見帝王粗重的喘息,花春抬頭道:“咱們慢慢走吧,護衛都沒跟上瞭。”

“朕怕趕不及。”帝王低聲道:“情況緊急,他們是要馬上送你母親離京的。”

身子微僵,花春認真地看著他的臉,看著他平視前方的眼神,眼眶忍不住就又紅瞭。

“嗯……好,咱們趕過去吧。”

帝王頷首,又換瞭隻手抱她,繼續往前跑。

燕京運河渡口以爭渡酒傢為鄰,離皇宮有一段距離,等他們兩人趕到的時候,沒看見萬氏,隻看見一艘畫舫正緩緩遠去,上頭的欄桿邊上坐瞭個婦人,一身紅黃相間的喜慶錦衣,頭上插滿瞭珠翠,臉朝著畫舫前頭,像是十分期待這次的履行。

花春睜大瞭眼,她視力很好,也認得出萬氏的背影,那當真是萬氏沒錯。

“母親——”站在渡口上,花春用力喊瞭一聲。

然而,不知道是因為風太大,還是畫舫飄得太遠瞭,那人沒有回頭看她。

“還是沒能趕上。”帝王抿唇:“也罷瞭,你目送她出京便是,當真跟過去,少不得要惹些麻煩。”

花春怔愣瞭好一會兒,跌坐在渡口上,哽咽瞭兩下,還是沒忍住,又哭瞭起來。

“哎。”帝王皺眉:“朕一直覺得你是不愛哭的,這兩天眼睛都要哭腫瞭。她都已經沒事瞭,你該高興才對。”

花春一邊哭一邊點頭,看著河上那慢慢消失不見的畫舫,喉嚨疼得說不出話來。

沒事瞭,萬氏沒事瞭,皇帝說她沒事,那她就當她是完好無損的,也就不用去想,萬氏明明臀部有傷,怎麼能這麼平穩地坐著。

“您讓我哭一會兒。”花春沙啞著嗓子道:“就一會兒。”

身後的宮人都趕瞭上來,圍在四周擋開瞭好奇的百姓,但是還有不少人伸長瞭脖子往這邊看。

“你瞧你瞧,那個是不是皇上?”

“肯定是啊!也隻有咱們皇上能有這樣的氣勢,瞧那身姿,瞧那氣場!”

眾人議論紛紛:“皇帝的威嚴果真是不能冒犯,咱們隔這麼遠都能感覺到那股子嚴厲勁兒……”

話沒說完,就見層層宮人之後,帝王緩緩蹲下瞭身子,龍袍垂地,伸手輕輕勾瞭旁邊女子臉上的水跡,然後伸手,把她身後凌亂的披風扯過來,將這人暖和地裹住。

喧嘩的四周一瞬間鴉雀無聲。

看著帝王臉上一點表情也沒有,沒想到卻也能有這樣的溫柔。坊間一直傳言當今聖上冷血無情,暴戾無道,看來,傳言不實啊……

花春悶著頭哭瞭好一會兒,深吸一口氣道:“好瞭,臣妾調整過來瞭,咱們回宮吧,母親既然走瞭,那就有仇報仇,有怨抱怨。”

宇文頡微愣,眼神有些復雜,闔瞭眼皮道:“嗯。”

皇帝是花春最大的底氣,不然就算她有再多的小聰明,沒人撐腰,照樣鬥不過強權壓頭。先前皇帝不在,她拿太後和武貴嬪還有後宮那一群人一點辦法都沒有,但是現在既然皇帝回來瞭,那也該算算總賬瞭。

帝王陪德妃出宮的消息剛在宮裡擴散開,兩人就已經回來瞭。花春身子依舊有些不舒服,可能是著涼瞭,但是她並不在意,拉著皇帝先去給太後請安。

太後臉色不太好看,估計記著昨天的仇,花春微笑著行完禮,轉頭看著許貴嬪道:“今日來的人倒是齊,也正好瞭,許貴嬪說本宮肚子裡的不一定是皇嗣,現在也該看看真相是如何。”

旁邊淑妃、湯氏等人俱在,畢竟許久沒看見皇帝瞭,所以今兒能來的都來瞭,武貴嬪也在一旁坐著。

德妃給人感覺一向是溫和的,不具備什麼攻擊性,有人惹她她一般都是回避的,所以乍一聽這針對性十足的話,許貴嬪有點沒反應過來。

皇帝臉色微沉,看瞭許貴嬪一眼,然後轉頭對太後道:“德妃所懷,的確是兒臣的親骨肉,這一點兒臣最為清楚。內務府沒有侍寢記錄是兒臣安排的,就怕寵幸太多,給德妃招致麻煩。朕以為安居一隅,花氏便可少些磨難,沒想到都懷瞭皇嗣,還要受人詆毀。”

《盛世皇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