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共情

“聽聞你今日下學途中,當街與人爭吵?”薑老夫人問。

薑梨看瞭一眼薑幼瑤和薑玉娥,這二人正竭力掩飾目光中的幸災樂禍。果然,這往她身上潑臟水告狀的事,薑幼瑤和薑玉娥還真是不遺餘力地去做。

薑梨笑道:“不知老夫人從哪裡聽來的話,和事實大相徑庭。”

薑老夫人說:“哦,那是怎麼個事實,你且來說說。”

薑幼瑤和薑玉娥有心想要說話卻又不敢,薑老夫人是個註重規矩又嚴苛的婦人,旁人說話的時候是不許她們隨意插話的。

薑梨笑瞭笑:“我一人說的話怕有失公允,讓我的丫鬟來說吧。白雪。”薑梨叫白雪進來。

白雪進來後,先給薑老夫人行瞭一禮,薑梨道:“今日下學後遇到的事,你現在與老夫人說一遍吧。”

白雪得瞭薑梨的吩咐,立刻從頭到尾原原本本地說瞭出來。白雪性子憨厚忠直,平日裡說話也一板一眼,從來不多誇張什麼。她便是站在一個看客的角度,將事情完整地還原瞭一遍,沒有偏頗任何人。

薑老夫人聽罷後,若有所思,再問薑梨道:“如此說來,你是仗義執言,不是胡亂爭吵瞭。”

“不敢說仗義執言,隻是實話實說罷瞭。”薑梨笑容依舊。

這時候,薑幼瑤終於忍不住瞭,道:“祖母,二姐幫的那位公子可不是陌生人,是襄陽葉傢的人呢。”

襄陽葉傢?薑老夫人的面色一下子凝重起來。

要知道,自從葉珍珍死後,薑傢和葉傢這姻親就來往得少瞭,而薑元柏娶瞭季淑然,和季傢做瞭親傢後,就和葉傢幾乎斷絕瞭往來。原本葉傢和薑傢還有一個切不掉的聯系,就是薑梨,可薑梨多年前就自己賭咒發誓,不願和商傢為伍,葉傢人傷瞭心,就再也沒有和薑傢往來瞭。

季淑然開口道:“幼瑤,別胡說,你沒有見過葉傢人,如何知道人傢就是來自襄陽葉傢?”

“是我親耳聽見的,還有四妹五妹。”薑幼瑤忙辯解,“那位少爺叫葉世傑,劉子敏說他是襄陽葉傢的人。”

“葉世傑……”薑老夫人沉吟瞭一下,才看向薑梨:“他應當是葉傢長房的兒子,你的大表哥。”

薑梨這才曉得,葉世傑和自己是表兄妹關系。

“梨兒,怎麼回事?”季淑然道:“你回京不過短短月餘,怎麼就和葉傢表哥認識瞭?”

這話誅心!

果然,薑老夫人的目光陡然凌厲瞭起來,直直地看向薑梨,眼神像是兩把刀子要把薑梨看穿。

薑梨才回京不過一月多,連燕京城都沒熟悉起來,今日卻恰好替自己的表哥解瞭圍。世上之事哪有這麼巧?葉傢自從和薑傢斷絕往來後,許多年都不曾進京瞭,這讓人難以相信隻是一個巧合。莫非薑梨和葉世傑早就有所往來,甚至交往多時瞭麼?

在薑老夫人眼中,這是絕對的禁忌!

薑梨笑著看瞭一眼季淑然,季淑然似乎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說的話能將薑梨推向一個萬劫不復的境地,更像是玩笑之語。

薑梨道:“我不認識他,也不曉得他是我的大表哥,如果不是老夫人告訴我,我也不知道他與我的關系。今日非是他,換做是任何一個人,我若是見瞭這等場景,都要上前阻攔的。”薑梨笑瞭笑,意有所指道:“這世上,明哲保身雖然不錯,有時候也需要見義勇為,尤其是我們這種清流之傢,更要保全文人風骨。”

薑老夫人一怔。

薑老夫人的夫君,也就是薑元柏的父親,薑老大人,一生都是個三品的觀文殿學士,三十歲的時候是,到瞭死的時候還是。雖然三品文臣也很不錯,可是幾十年間沒有升遷,必然是有原因的。

原因就是薑老大人太過孤直,直諫這種事做瞭不少。雖然先帝也知道薑老大人是個好官,卻實在難以喜歡起來。薑老大人也因為自己的性子,讓仕途止步於此。

對於夫君這樣的性子,薑老夫人表面是埋怨,內心卻為他驕傲。奈何薑傢的三個兒子,大兒子薑元柏保守中庸之道,二兒子薑元平是個笑面虎,三兒子薑元興身為庶子,更是懦弱沒主見,一個也沒有繼承薑老大人的風骨,薑老夫人不可謂不失落。

所以即便薑元柏憑著“中庸”做到瞭文臣之首,薑老夫人對他也不是全然滿意的。世上之事,有得必有失,得到瞭高官厚祿,就必須要失去一些東西,比如骨氣和傲氣。

薑梨早就發現瞭,薑老夫人是個有傲氣的人,骨子裡也有一些清高,從晚鳳堂的裝潢就能瞧出來。是以,她故意說這些冠冕堂皇大義凜然的話,就是為瞭讓薑老夫人引起共鳴。

讓薑老夫人回憶起過世的薑老大人,從薑梨的身上見到薑老大人的影子。

果然,薑老夫人看向薑梨的目光漸漸柔和瞭下來。

季淑然心中一驚,不曉得薑梨短短幾句話,怎麼就讓薑老夫人態度緩和瞭下來。她雖然是個人精,可心思和薑元柏是一個路數,就是絕對的利己。推己及人,她無法理解薑老夫人的“風骨”,可是薑梨卻能理解。

薑梨又道:“我當時幫人是一時心起,沒有考慮後果。可是真的如三妹所說,葉世傑是大表哥,是襄陽葉傢的人,那我的這個舉動反而更對瞭。雖然生母過世,但葉傢和咱們府上也曾是姻親,自傢親戚深陷麻煩,倘若當時的我一走瞭之,被人看在眼裡,日後隻會說我們薑傢人情冷漠,心硬如鐵。父親在朝為官,一言一行都被人看在眼裡,要是有人借此彈劾父親,又該如何?”

“我們隻需把自己的事做好,讓人挑不出錯處,自然就能相安無事。再者,這本來就不是什麼大事。劉公子自己都說瞭,不過是一場誤會,動動嘴舌就能化解一場誤會,豈不是美事一樁?不需要金子也不需要銀子,隻需要一句話就能助人為樂,若我還吝嗇這一句話的功夫,那可就真的不配為人瞭。”

最後一句,卻把薑幼瑤並薑玉娥一起諷刺瞭。

《嫡嫁千金(墨雨雲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