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果敢驕陽 第29章

蔡昭被常寧拉著徑直往崖邊方向奔去。

她忍不住問:“為何去那兒。”有敵襲,要是去人群聚集處殺戮,要是去鍵緊要處搗亂,她不明白去萬水千山崖幹嘛。

常寧大步流星,衣袂飄飄:“你自己也說瞭,青闕宗固若金湯。兩百年,從無人攻上過萬水千山崖——請問這些外敵是怎的?”

蔡昭:“唉,我想去救人。”

常寧神情淡然:“人是肯定要死一些的,我們快些弄清緣由,不然後患無窮。”

蔡昭聽他輕描淡寫的說‘人肯定是要死一些的’,不禁心頭一悚,忍不住嘟囔,“就不能事後再查。”

常寧倏然收住腳步,瞪看女孩:“我看暮微宮更要緊——盡管那兒有戚宗主與一眾高手有宋三子領著弟子馳援,但是為免昭昭妹妹的心上人磕破擦傷吹瞭山風感染風寒我是陪昭昭妹妹趕緊過去罷。美人救英雄,一時成佳話,反正北宸六派一傢親,嫁姓周的是姓宋的也差不多,回頭再親事換一換,到時昭昭妹妹就得償所願……”

“常世兄說的一點也不錯師父武功高強各位師伯也各有本事何況適才三師兄安排的很不錯想不會有大礙的,如果不查清外敵入侵緣由那真是後患無窮。”蔡昭抵賴的雲流水。

常寧斜冷哼瞭一聲。

兩人剛剛奔離演武場,至中門,濃烈的血腥就撲面而。

上橫七豎八的倒瞭十餘具屍首,其中三四具明顯不是宗門中人,灰衣勁裝,長巾裹頭,面上外罩一個猙獰古怪的油彩面具。

蔡昭不明白,常寧立刻道:“是魔教中人不錯。看打扮是天罡煞營的,隻不知是哪一組的。哼,聶喆這些年藏污納垢,也不知如今攻上的都是些什貨色。”

二人不敢停步,沿途遇上幾撥宗門弟子與灰衣人相鬥,常寧上前就是一劍一個,劍勢凌厲,出招又狠又準。有一回三灰衣人齊齊撲上,他竟然一劍橫掃,瞬間封喉三人。

蔡昭將長劍提起又返回臂後,毫無揮的機會。

其中領頭的一灰衣人見常寧滿臉毒瘡,無法辨認面目,偏偏又內功深厚招式狠厲,當下問:“你使的不是北宸六派的招式,敢問閣下何人!”

“什東西,也配問我的姓!”

常寧哈哈大笑,隨手引上一殘刀,左手執劍,右手將刀向上一拋,落下時在刀面上彈指一震,鬼頭刀瞬時碎裂。他長袖一揮,幾十枚刀片利刃齊齊向灰衣人射去!

那灰衣人見漫天利刃飛,將手中雷擋揮舞的密不透風,依然抵擋不及被紮成瞭個篩子,血流如註而死。

這一連串動作利落流暢,雄渾老辣,引的眾弟子齊聲叫。

兩人繼續向前,路徑一座涼亭,現裡裡外外都散落瞭不少屍首,似乎都是猝不及防被殺,石墩上趴著一滿血污的宗門弟子,出哦哦的嘶啞呼救聲。

叫聲很奇特,似乎是直接從管中冒出的聲音。

蔡昭不及多想,飛躍入涼亭,現整個面似乎都被鮮血浸透瞭,血泊早已凝結,她將那弟子扯一看,差點嚇出尖叫!

那弟子才十七八歲的模樣,然而從下唇起整個下巴竟被齊齊削去,上唇以下的小半張臉都沒瞭,形成一個弧形的切口,但咽喉脖頸保持完,是以才會出那種嘶啞呼聲。

蔡昭目光下移,強忍渾顫抖——這弟子手足都被斬去,難怪爬不動。

蔡昭何曾近距離見過如此可怖的情形,當下踉蹌著連退兩步,腳跟碰到一物,扭頭一看竟是一個死狀奇慘的粉衣小婢,嬌嫩的下邊臉面都被削去瞭,創口也是同樣的弧形。

她一驚:“這不是凌波師姐的……”這丫鬟正是她打聽給戚凌波放風聲的婢女,大約追趕戚凌波途中聽見示警號角,躲避不及被殺。

常寧也看見瞭屍首,然而他是一動不動的站於亭外,隻在手中暗暗扣瞭碎刀刃。

除瞭少年弟子和粉衣小婢,蔡昭又現兩具一樣下顎被削掉的屍首。一陣冷風吹過,她感覺汗毛都快豎起瞭。

不等她回頭招呼常寧,涼亭旁的假山後倏的竄出四油彩面具的灰衣人。

這四人的武功明顯比適才幾撥灰衣人都強,不但法奇快,且經驗老道,他們見亭內隻有一稚齡少女,於是一人撲向涼亭,其餘三人撲向常寧。

三人勢兇猛,但常寧並不懼怕,他左手使劍右掌疾拍,片刻之間各有回。

撲向涼亭之人形魁梧,露在面具外的一雙睛透著兇殘興奮的渾濁息。他手持日月雙輪,輪刃上猶自鮮血淋漓,“一個花容月貌的小娘子,你的正,這個不中用瞭,我給你修修臉,嘎嘎嘎……”

常寧見狀一驚,欲趕去涼亭相救,又被三人纏住。

蔡昭凝視那對輪刃上粘連著的細碎骨肉,她終於明白瞭那少年弟子與小婢等人是被什兵器傷成那樣的瞭。

同時,她也明白,這四人是專門在此截殺宗門弟子的——留下一活口,將之殘害成口不能言,以此引誘宗門高手前搭救。

灰衣大漢桀桀怪笑,迎面撲。

蔡昭挺劍而上,隻聽蹡的一聲刺耳聲,兵器相擊——灰衣大漢左手劇痛,月輪脫手而出,他踉蹌退去數步,捂住右臂,鮮血從他指縫間汩汩流出。

灰衣大漢大驚,“你,你是誰!”

蔡昭出劍極快,轉瞬間劍尖斜斜上挑,從日輪手洞穿而過,再以弧形下劈。

灰衣大漢隻覺一陣劇痛,右臂竟被一劍斷開,創口鮮血狂噴。

“落英谷,蔡昭。”女孩面沉如水。

灰衣大漢聲音顫:“你是蔡平殊的什人!”

“卑劣小人也配提她姓。”蔡昭持劍上前,蝶翼撲動般極快的左右分挑四下,將日輪擊開,最後一記平劍揮出,灰衣大漢的首級竟然直直飛瞭出去。

無頭屍首在上抽搐瞭幾下,最後不動瞭。

年幼時,蔡昭曾問姑姑,第一次殺人時怕不怕。

蔡平殊照例講瞭段往事。

她首殺之人是個不見經傳的草莽匪徒。若論本事,那人給魔教提鞋都不配,但兇殘猶有過之。

那年蔡平殊不到十四,正跟著周傢子弟一道趕赴尹岱所設的六派新秀大比,途徑一間山林中的農舍時,見到一對老夫婦正抱著小孫女的屍首痛哭。

細問才知,昨夜一匪徒回巢途中感到腹饑,於是闖入農舍索要吃喝。那片區本就匪巢遍佈,老夫婦哪敢不從,傾盡傢財,吃喝招待瞭匪徒。

誰知匪徒酒醉飯飽後看上瞭他們十三歲的小孫女,因小姑娘在劇痛中抓破瞭匪徒的皮肉,竟被凌|辱後一刀捅死。

蔡平殊憤難言,同的師兄弟都勸她給老夫婦留些銀子就算瞭,那處山林密集匪巢眾多,天曉得那小賊藏在哪裡,要給老夫婦報仇猶如大海撈針,是應尹老宗主之召,共同抵禦魔教要緊。

蔡平殊想不通,難道隻有魔教殺人才是作惡,尋常匪徒殘害無辜就不算瞭,於是她在大隊人馬前數日後留信出走,獨自溜瞭回去。

彼時她尚年少,有點輕微路癡,不知走瞭多少冤枉路,吃瞭多少苦頭,幾乎將半座山林移平,將盤踞在此的十座匪巢鬧的人仰馬翻叫苦連天,終於找到瞭那賊匪。

嚇壞瞭的寨主趕緊將那惹禍的屬下推瞭出,蔡平殊毫不猶豫的結果瞭那賊人狗命,順手掀翻瞭整座匪寨——早幹嘛去瞭,現在才人交出。

當然,她也錯過瞭那次北宸新秀大比。

蔡平殊本以為第一次殺人會害怕,誰知當她將那奸|殺弱女的賊人攔腰斬斷時,不但沒有絲毫驚懼,反覺十分快慰。

常寧將剩餘三人格殺,幾步趕至涼亭。

他見蔡昭呆呆出神,以為她是初次殺人後懼怕,連忙道:“怕怕,這裡離外門的廚房挺近,要不我陪你去喝碗安神湯?”

蔡昭看著上灰衣人的屍首,斷頸處猶自噗噗流血。

她搖搖頭,“我沒有怕。”

——“姑姑,投奔爹爹的那個人死瞭。上都破爛瞭,血流的一都是,娘救他不回瞭,我害怕啊。姑姑,你頭一回殺人真的不怕嗎?”

“不怕。”蔡平殊摸著小姑娘的頭,“鋤強扶弱,匡正天理,有何可懼。”

蔡昭這十二個字在心中默念瞭一遍。

此刻,她亦體會到瞭那種剪除惡賊之後的快慰。

時隔三年,她方才覺姑姑其並沒有離開,她將武功與勇留給瞭自己。

適才呼救的少年弟子因傷勢過重,是斷瞭。

常寧又探瞭探其餘幾具屍首的鼻息,搖搖頭。

他抬頭看見蔡昭神情鬱鬱,挑瞭個話頭,笑道:“你適才施展開,我方才覺你使的其不是劍法,而是刀法。呵呵,你瞞的倒緊。”

“彼此彼此。”蔡昭將長劍在灰衣屍首的衣裳上擦瞭擦,“我以前也以為常師兄對敵時慣用左手,今日才覺世兄慣使的其是右手吧。”

常寧神情不變,笑的越溫柔,“昭昭這話什意思呢。”

“沒什意思。”蔡昭抬頭一笑,“咱們相識至今不過十餘日,本就有許多不知道的方,也談不上瞞不瞞的。”

常寧見她神情輕松隨意,便也笑瞭下:“昭昭說的沒錯。”

打完機鋒,兩人不再耽擱,繼續前。

青闕宗占龐大,廣人稀。以暮微宮為界,演武場在暮微宮最北面,萬水千山崖在暮微宮最南面。兩人背向宮殿屋舍而,越往前去人就越少,除瞭沿途零星屍首,連灰衣人也不見蹤影瞭。

一路疾奔,踏葉落塵,常寧現蔡昭嘴角始終噙著一抹笑意,忍不住問:“你為何如此歡喜?”殺瞭個惡人也不至於樂成這樣吧。

蔡昭反問:“你知道二十多年前,尹岱老宗主曾辦過一次北宸新秀比武大會?”

這話題都岔到什方去瞭,常寧自詡思路清奇,此刻也摸不清女孩的意思。

“在那場比武中,周伯父與武元英脫穎而出,兩人不相上下。”蔡昭不知想到瞭什,笑的尤其開心,“不過致嫻姑姑說,其應是周伯父奪魁,他對陣武元英時留瞭手。”

“這是為何。”

蔡昭臉頰粉撲撲的,笑意明媚,“因為他看出尹老宗主想讓愛徒兼未女婿在大傢面前露臉。周伯父是謙謙君子,哪意思掠人風頭。唉,可惜邱人傑敗的快,他都沒想怎讓招比武就完瞭,於是周伯父隻在對陣武元英時巧妙讓瞭半招。”

常寧嗤嗤直笑,又問,“那你姑姑呢,莫非那時她武藝未成?”

蔡昭:“那回她有事耽擱瞭,沒去。”

“這件事讓你笑成這樣?”比那晚吃雞湯餛飩時笑的甜。

女孩梨渦微陷,耐心解釋,“不是因為這事高興,是我想到瞭姑姑高興。”

常寧勉強表示理解。

蔡昭頓瞭頓,又道,“隔瞭一年後,輪到初觀再辦北宸新秀比武大會時,姑姑就去瞭。”

常寧嗯瞭一聲:“就是那一回,你姑姑折斷瞭人傢鎮觀寶劍?”

“……沒錯。”

這是她十幾天前才從母親嘴裡知道的。

那年,剛滿十六歲的蔡平殊,左邊帶著苦口婆心憂憂民的常昊生,右邊帶著剛從懸空庵哄回的寧小楓,中間坐瞭個傻頭傻腦自卑內向的戚雲柯。

她想叫常昊生寬寬心,想叫寧小楓高興高興,想給戚雲柯鼓鼓勁,於是在比武時使出全力——其是她在外晃蕩瞭一年多後,不知自己的修為已遠勝六派同輩瞭。

最後,初觀的寶劍斷瞭,嫌隙也生下瞭。

寧小楓說,其蔡平殊後也不無懊悔,其武元英慷慨豪邁,人品正直,很是值得一交,為瞭這個鬧的大傢臉上都不看,著可惜。

……

兩人終於趕到萬水千山崖。

七架龐大的漆黑鏈箱佇立在崖邊,每個鏈箱都外方內圓,裡頭藏有巨大的鏈輪軸和強勁的玄鐵機括,隨時可收放鐵鎖鏈。

此時,七座鏈箱俱已射出瞭鐵鏈,但是也被解開鎖扣,鐵鏈垂入崖下深淵;鏈箱周圍是橫七豎八的守崖弟子的屍首,以及一部分灰衣人與外門弟子相鬥而死的屍首。

常寧寬袖飄動,飛躍到屍首旁檢查。他時或翻看灰衣人的屍首,時或蹲下檢查宗門弟子屍首上的傷處,蔡昭安靜的跟在他旁。

半刻鐘後,他得出結論:“有內賊。”

“你翻瞭半天屍首就看出這個?這我也知道。”

蔡昭嘆,“鐵鏈是從萬水千山崖出去的,又不是對岸的風雲頂射過的,搗鬼的自然是宗門裡的人。”簡直廢話。

“是不是哪個外門弟子被買通瞭啊,是今日上崖探望孩兒的傢人被冒充瞭?”她猜的漫無邊際——宗門內少說兩三百人,算上廚子花匠丫鬟仆從,內賊的范圍大瞭。

“奇怪,真奇怪。”常寧反而神情愈凝重。

蔡昭收起輕嘲:“到底怎瞭?”

“你看。”常寧點瞭上數具宗門弟子的屍首,“這個死於判官筆,這個死於分水峨眉刺,有這三個死於紫金錘——然而上躺著的魔教屍首中,並無使用這三種兵器的。”

蔡昭看瞭一遍:“那就是說,使用這三種兵器者殺人後即刻離去瞭。”

常寧點點頭,再點瞭上四五具灰衣人的屍首:“你再看這幾人。除瞭一個死於長劍,剩下四人都死於大悲手與金剛指——然而上的宗門弟子中,手上全無練過大悲手與金剛指的痕跡。”

大悲手與金剛指都是剛猛無比的外練功夫,是以凡練此功者,手掌和手指上必然會留有粗厚老繭。

蔡昭想瞭想:“可能是陳師伯和歐陽師伯,聽說他倆以前都是佛門子弟,俗後被尹老宗主招入門下的。”據樊興傢說,這兩人都與魔教有血海深仇,但珈藍寺門規森嚴,禁止寺僧為報私仇與魔教擅啟戰端,於是這兩位隻俗瞭。

常寧看瞭女孩一:“未必非得是佛門中人才能練大悲手與金剛指。”

他又道,“我的意思是,敵我兩方並非兩敗俱傷,而是兩方都有人全退出。應該是噼裡啪啦打瞭一陣,魔教賊子率先跑瞭,宗門弟子追瞭上去,上留下許多屍首。不過蹊蹺之處也就在這裡——”

“有話你就說吧,賣子瞭。”蔡昭想的頭痛,“落英谷風調雨順生意興隆,這種事我從未碰上過。”

“你看這幾具屍首,不是背後傷就是側面傷,而且劍都未出鞘,顯見是連手都不及就遭偷襲而死。”常寧離開這六七具屍首旁,往左走幾步,指著上,“再看這兩具屍首,雖是正面受創,但堪堪拔劍至一半,手肘都不及伸直,且死前神情驚愕難言——顯然是看見‘自己人’驟然難的緣故。”

蔡昭同意:“要一時間殺掉八守崖弟子,內賊恐怕不止一個。”

常寧點點頭,“迅速殺掉守崖弟子後,內賊立刻打開鏈箱倉,動機括箱,將鐵鏈射至對岸——想必當時風雲頂已為賊人控制。然而這玄鐵機括箱一旦動,就會出震天巨響,於是驚動瞭不遠處的巡守弟子……”

“動機括箱時聲音有那大?”蔡昭疑惑。

常寧:“你也將萬水千山崖想的簡單瞭。兩百年,魔教費盡周折都無法攻上崖,青闕宗自有過人之處。”

“從崖邊到暮微宮處處卡哨所,有弟子回巡邏。一處受襲,立刻出哨聲示警,然後各處援。”他指著上那拔劍一半就死去的弟子,脖子上果然掛有一枚銀哨。

“就算守崖弟子不及吹哨就被暗算,機括箱動時的巨響驚天動,七八裡內都能聽見,各隊巡守弟子隻要不是聾子,一樣能吹哨示警,然後整個宗門就都知道瞭。”

蔡昭忍不住小手貼那冰冷的玄鐵機括箱上,露出敬畏的神情。

轉念一想,她忽道,“不對。就算各處弟子聞訊趕,這個時候機括箱也已經動,賊人已經上瞭啊。”

常寧笑瞭下:“你從風雲頂到萬水千山崖,在鐵索上一共花瞭多少時間。”

蔡昭一怔,想起那晃晃悠悠的鐵索,有刺耳的鐵板刮擦聲,“我們一傢四口是坐馬車的,費瞭不少功夫。不過若是施展輕功,想必能快不少吧。”

“在鐵索上尋常走,約小半個時辰,若是輕功飛躍,能快一半。”常寧飛快道,“機括動,出巨響,一刻後賊人上崖——可是這會兒功夫,宗門弟子也已經趕到瞭。”

“況且一刻之內可以上崖的也隻有第一波人,就算七根鐵索齊開,一上七位高手,可若支援的弟子遠遠多於他們,隻需騰出一兩人,就可以打開機括箱中的鎖扣。鐵索立刻斷開,鐵索上的人就會全部落入深淵。”

蔡昭細細一想,真是如此,“有,他們若要施展輕功的話,彼此之間就不能離的近。鐵索那晃,人擠人的很容易掉下去。”

她舉一反三的估算起,“最先趕到的巡守弟子恰碰上第一波上崖的魔教賊人,賊人武藝高強,宗門弟子不敵。然而後續的宗門子弟陸續趕到…少說…”

她看向上亂七八糟的腳印,“少說也有四五十人。”青闕宗習慣七人編組,崖邊周圍巡守的至少七八組人。

“魔教賊人大約上二十個。”常寧也估算瞭下時間。

蔡昭繼續,“宗門子弟越越多,魔教賊人寡不敵眾,而且這時候機括箱的鎖扣已被打開,後面的魔教賊人也上不瞭。他們並不戀戰,而是力殺傷數宗門子弟後,脫往北面去瞭。”

以單人戰力而論,魔教賊人的武功顯然比宗門子弟強,攔是攔這些人不住的,於是大傢一面派人吹響號角向闔宗示警,一面緊緊追瞭上去。

“應該就是如此。”常寧道。

“可是那又如何?”蔡昭看向常寧,“我們推算這多,就算全是對的,那又如何。”——不趕緊馳援暮微宮,你丫個死毒瘡臉。

常寧似乎看出瞭女孩的焦急:“那問題瞭。魔教大費周折,隻為瞭將二十多人送上青闕宗?這二十多人能做什。上百宗門弟子一擁而上,踩也將他們踩死瞭。”

蔡昭也懵瞭,這她怎知道。

她頭痛的四處亂看,忽然指著上一具屍首道,“你說這人是受內賊暗算而死的?”

常寧一怔,答是,又問為何。

蔡昭驚愕道:“這,這是初觀的劍法啊。”

常寧大吃一驚,低頭去看——隻見這人從左胸被刺入長劍,然後從右後背貫穿而出,一擊斃命,“你確定?”

蔡昭用力點頭,指著這人的左胸道,“不信你撕開他的衣裳看看,劍尖刺入皮肉之處是不是有個半旋的傷痕。”

常寧撕開死屍的胸口處衣裳,果然如此。

蔡昭道:“這是初觀□□劍法第十三式‘回窗望月’,是第三代初觀掌門逍遙子所創的得意招數。姑姑跟我說過的,出劍時先矮一半,然後從下往上刺敵要害,因為要力向上,是以刺入皮肉時須得旋轉劍柄,才會留下這個彎彎的劍痕。”

常寧低頭再看,死屍頸上的銀哨邊隱隱留有唾液的痕跡,“這弟子見同門被害,於是先咬住銀哨再拔劍,打算一面吹哨一面抵禦……”

蔡昭懂瞭,接上他的話,“內賊怕這弟子在自己動機括箱之前就吹響銀哨,為免魔教賊子不及上崖,急切間使出瞭本門劍法,將人一劍殺死。”

常寧:“‘回窗望月’隻有初觀弟子會使?”

蔡昭背心涼:“應該是。姑姑也隻得其形,並不知道口訣心法。”

——宗門之內,會使初觀劍法的,隻有留在宗門內養傷的武剛武雄兄弟倆!

蔡昭頭大如鬥,“宗門弟子都認識他倆啊,為何不直接傳信示警?!”

常寧沉聲:“武傢兄弟應該是在動機括箱後立刻離去。見過他們的人都死瞭,後趕到的巡守弟子並沒見到他們。”

蔡昭慌亂的看向常寧

常寧會意,一扯起女孩向北飛奔而去。

《江湖夜雨十年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