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義治國,何必言利

以義治國,何必言利

【原文】

孟子見梁惠王1。王曰:「叟2!不員千里而來,亦將有以利吾國乎?」

孟子對曰:「王!何必曰利?亦3有仁義而已矣。王曰,『何以利吾國?』大夫曰,『何以利吾家?』土庶人4曰,『何以利吾身?』上下交征5利而國危矣。萬乘之國,弒6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國,弒其君者,必百乘之家7。萬取千焉,千取百焉,不為不多矣。苟8為後義而先利,不奪不饜9。未有仁而遺十其親者也,未有義而後其君者也。王亦曰仁義而已矣,何必曰利?」

【註釋】

1梁惠王:就是魏惠王(前400-前319),惠是他的謚號。公元前370年繼他父親魏武侯即位,即位後九年由舊都安邑(今山西夏縣北)遷都大梁(今河南開封西北),所以又叫梁惠王。2叟:老人。3亦:這裡是「只」的意思。4土庶人:土和庶人。庶人即老百姓。5交征:互相爭奪。征,齲6弒:下殺上,卑殺尊,臣殺君叫弒。7萬乘、千乘、百乘:古代用四匹馬拉的一輛兵車叫一乘,諸侯國的大小以兵車的多少來衡量。據劉向《戰國策。序》說,戰國末期的萬乘之國有韓、趙、魏(梁)、燕、齊、楚、秦七國,千乘之國有宋、衛、中山以及東周、西周。至於千乘、百乘之家的「家」,則是指擁有封邑的公卿大夫,公卿封邑大,有兵車千乘;大夫封邑小,有兵車百乘。8苟:如果。9饜(yan):滿足。遺:遺棄,拋棄。

【譯文】

孟子拜見梁惠王。梁惠王說:「老先生,你不遠千里而來,一定是有什麼對我的國家有利的高見吧?」

孟子回答說:「大王!何必說利呢?只要說仁義就行了。大王說『怎樣使我的國家有利?』大夫說,『怎樣使我的家庭有利?』一般人士和老百姓說,『怎樣使我自己有利?』結果是上上下下互相爭奪利益,國家就危險了啊!在一個擁有一萬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大夫;在一個擁有一千輛兵車的國家裡,殺害它國君的人,一定是擁有一百輛兵車的大夫。這些大夫在一萬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千輛,在一千輛兵車的國家中就擁有一百輛,他們的擁有不算不多。可是,如果把義放在後而把利擺在前,他們不奪得國君的地位是永遠不會滿足的。反過來說,從來沒有講「仁」的人卻拋棄父母的,從來也沒有講義的人卻不顧君王的。所以,大王只說仁義就行了,何必說利呢?」

【讀解】

是啊,何必一開口就說利呢?

孔子不是早就說過嗎?——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論語.裡仁》)

為人處世是這樣,治理國家也是這樣。

荀子認為,盛世重義,亂世重利。(《荀子.大略篇》)

司馬遷說自己讀孟子見梁惠王,常常感歎不已:利實在是天下大亂的原因啊!(《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所以,君子不言利。這的確是儒學傳統。

不過,朱熹《孟子集注》說的好:「君子不言利並不是完全不想利,只不過不唯利是圖而已。孟子之所以說的那麼堅決,是因為當時的人惟利是圖不知世上有「仁義」二字,所以拔本塞源而救其弊,此聖賢之心也。」

對於我們今天來說,利義齊飛,君子已不羞與言利,或者說,君子也要言利。但是不是也有必要多言「仁義」而「救其弊」呢?當然,的確也不可能只說仁義而不說利,這已不合乎我們今天的現實。應該是既說利也說義,或者,還是用聖人孔子的那句話來調節,叫做——

「見得思義。」(《論語.季氏》、《論語.子張》)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