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誠是立身之本

真誠是立身之本

【原文】

孟子曰:「居下位而不獲於上,民不可得而治也;獲於上有道:不信於友,弗獲於上矣;信於友有道:事親弗悅,弗信於友矣;悅親有道:反身不誠,不悅於親矣;誠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誠其親身矣。是故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至誠而不動者,未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

【譯文】

孟子說:「在下位的人,如果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就不可能治理好平民百姓。得到在上位的人信任有辦法:得不到朋友的信任就得不到在上位的人信任;得到朋友的信任有辦法:侍奉父母,不能夠使父母高興,就不能夠得到朋友的信任;使父母高興有辦法:自己不真誠就不能夠使父母高興;使自己真誠有辦法:不明白什麼是善就不能夠使自己真誠。所以,真誠是上天的原則,追求真誠是做人的原則。極端真誠而不能夠使人感動的,是沒有過的;不真誠是不能夠感動人的。」

【讀解】

這一章除了最後兩句外,幾乎與《中庸》第二十章裡面的一段文字完全相同。這說明《中庸》與「思孟學派」之間的密切關係。朱熹認為,子思受教於孔子的學生曾子,孟子又受教於子思,所以,是孟子「述《中庸》孔子之言」。但現代學者一般認為,應該是《中庸》取於《孟子》,而不是相反。

與《中庸》完全相同的內容還是強調「誠」的問題。我們已經知道,《中庸》裡有若干章都反覆強調了這個問題,而《大學》所提出的人生進修階梯,裡面非常重要的一級也是「誠意」的問題。由此可見,「誠」的確是儒學的核心觀念之一。以這裡與《中庸》相同的文字來看,由「明善」到「誠身」;由「誠身」到「悅親」;由「悅親」到「信於友」;由「信於友」到「獲於上」,直到「民不可得而治也」的反面,那就應該是「民可得而治矣」。實際上也就是《大學》所謂「修、齊、治、平」的序列,所以朱熹說這段文字「亦與《大學》相表裡,學者宜潛心焉。」(《孟子集注》卷七)一句話歸結起來,在儒家的學說裡,真誠的確是立身處世的根本所在,一個人如果沒有真誠,一切都無從談起。

所以,孟子最後說,「至誠而不動者,來之有也;不誠,未有能動者也。」所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也就是孟子這裡所說的意思了罷。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