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不為,而後有為

有所不為,而後有為

【原文】

孟子曰:「人有不為也,而後可以有為。」

【譯文】

孟子說:「人要有所不為,然後才能有所為。」

【讀解】

人生苦短,世事茫茫。能成大事者,貴在目標與行為的選擇。如果事無鉅細,事必躬親,必然陷入忙忙碌碌之中,成為碌碌無為的人。所以,一定要捨棄一些事不做,然後才能成就大事,有所作為。子夏說:「雖小道,必有可現者焉;致遠恐泥,是以君子不為也。」(《論語·子張》)正是孟子這裡的意思。總起來說,儒家所說的「不為」是為了「有為」,只不過是要有所選擇而為,與老莊清靜「無為」的思想不是一家人。

《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