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讀書心得

書上說。孔子是授予我們為人處世的大道理。莊子是教授我們如何生活的小道理。

人們大多數執迷於大道理。我們經常對自己說:人生活再世上就要努力,就要活的比別人好。即使再身心疲憊的時候,我們依然不放過自己。每日的辛勤我們都覺得是必須的。原來我也是這麼想的。在學校我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不在學校我依然每天跑圖書館學習看書。上班之後我朝九晚五,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給老闆看。結果是我們很累。


我們的心就像風箏一樣被束縛著。竟然渾然不覺。如果不看莊子的文章。我會一直以為這束縛理所當然。但莊子給了我一個不一樣的價值觀。在我看來就是豁達(記得小學的一個同學說是順其自然,現在才明白)

做人要豁達。不應當執迷於物質。莊子一生貧窮。但他卻有豐富的思想世界。再他看來。精神的貧困才是真正的貧困。一個人的心飛不高。那他就永遠走不出自己的世界。想想一個被束縛內心世界的人,他的生活會是多麼可悲。沒有追求,沒有自由,他的世界永遠是灰色的。


做人還要有一種境界。這種境界因人而異。每個人都是獨特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獨一無二的東西。我們需要挖掘自己的獨特再哪裡。明白自己的優勢再哪裡。這種自省是達到自己境界的基礎。只有瞭解自己才能夠深入剖析自己。發現問題的所在。通過一些內在外在的方法解決掉問題。如果我們不具備這種能力。那麼今後遇到問題我們就只能深陷其中。最後自己殺掉自己。


生活其實很簡單。就是讓自己的心飛翔。你知道你的心能夠飛到多遠嗎?如果你還局限再那裡,那麼就一把剪掉風箏線。掙脫束縛。讓心無限飛翔。

還會有更多的感觸,慢慢來。

春遊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

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沒有煩惱的事情纏繞我們想必是很多人的夢想。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心靈是一片淨土。但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不被世俗所打擾。六根清淨。心如止水。寵辱不驚呢?在莊子看來,這需要兩點。一個是智慧。一個是慈悲。

我們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價值觀,這讓我們每個人眼中的世界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世界在有的人眼中是美麗恬淡的。有的人眼中是骯髒污穢的。一個有智慧的人,他會學習如何看待這個世界。他用一種大胸襟,大境界審視世間萬物。達到與世界水乳交融的境界。在他的眼中,世界多大多遼闊,自己的內心就有多大多遼闊。再不堪的事物在他眼中也是美麗的。而一個沒有智慧的人,只能拘囿於自己狹小的世界。以一己之見看待世界萬物。重要的是,他的世界是靜止而非動態的。世界萬物,都要在動態中尋找平衡。用一句俗語就是與時俱進。一個與時代脫離的人就只能蜷縮在一隅,他的世界只有自己,所以他看待別人用的也是那雙落後的眼睛。

另外一點是慈悲。剛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很不能理解。在我看來慈悲早已遠離我們這個物質的世界。但一旦仔細冥想。是的。慈悲甚至比智慧更重要。如果我們拿一顆慈悲之心看待世間萬物,一切會變得美好可愛。就像那句詩一樣:春遊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春夏秋冬,美就在身邊。慈悲之心讓我們能夠欣賞花開,聆聽流水,能夠看見飛鳥掠過天際。朝陽躍上雲端。這樣的話,我們的心才是乾乾淨淨的。一旦失去慈悲,我們就會拿自己一雙被功利迷失的眼睛看待事物,用一顆功利的心去丈量事物的好壞,那麼一切也就失去了他們本來的面目。因為這個世界上,功利根本不值得追求。

莊子是一個值得深入探究的哲學家。還有感悟,慢慢來。

這篇文章是我對莊子理念最後一點小看法。

莊子強調“外化而內不化”。顧名思義,就是我們的外在應該順應時代,與他人好好相處。但再相處的同時,也要保持內心的原則。這樣的處世態度才能既不隔膜他人,也保留自己的一份執著。

我對這種觀點特別贊成。首先,我們是社會人,我們本身不能脫離社會單獨存在(我從不相信有真正的隱士),這就意味這我們要與他人相處交流。而這交流中就有很多處世的哲學了。莊子建議我們不要特立獨行,要觀察周圍的世界,要給自己一個合適的生存空間。一旦我們失去樂這個空間,我們內心即使有再多想法也就只能埋藏於心中。再我看來,與人交流相處是一件挺藝術的事情,要拿好分寸,不可張揚,又不可失樂自己的原則。每個人的原則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方法都不一樣。我們不能拿別人的方法硬套再自己身上。

第二,我們不能完全深陷於社會原則中,再社會的包圍中,我們應當保留心靈的純潔,堅持一份原有的夢想。千萬不可等到沒有機會的時候再重頭回憶起年輕時候的夢想。我覺得自己原來就是失去了內心的。過分看重社會對自己的看法。差點就忘記自己想要幹什麼樂。現在開始。讓心自由飛翔。

莊子感悟就寫到這裡吧。

《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