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對待上台與下台

正確對待上台與下台

【原文】

子張問日:「令尹子文1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日:「忠矣!」

【註釋】

1令尹子文:令尹,楚國的官名,相當於其他國家的宰相。子文,姓鬥,名豰於菟(gouwutu),字子文。根據《左傳》記載,子文於魯莊公三十年開始做令尹,到僖公二十三年讓位給子玉,其中相距28年,在這28年中幾次被罷免又被任命。

【譯文】

子張問道:「令尹子文三次上台就任令尹,沒有高興的樣子;三次被罷免,沒有怨憤的臉色。交接工作時,總是把自己任令尹的政事—一告知新任令尹的人。這個人怎麼樣呢?」孔子說:「忠臣啊!」

【讀解】

三次上台又三次下台,這就是所謂的宦海沉浮了罷?

可貴的是,三次上台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了不起,沒有「春風得意馬蹄疾」的感覺,所以沒有沾沾自喜。更可貴的是,三次下台並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委屈,沒有靠邊站的失落感,所以沒有怨氣沖天,一臉晦氣。

這種進退自如,就是《菜根譚》所謂「寵辱不驚,閒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風度。

那可真不是等閒之輩所能具有的風度啊!

廢除了幹部終身制以後,上台與下台的問題冷峻地擺在每個官員的面前。上台時不沾沾自喜還比較容易做到,下台時無動於衷可就難了啊!唐人寫詩說得好:「逢人都說休官好,林下何曾見一人!」雖然大家都知道「上台終有下台時」的道理,但正如爬山一樣,的確是「上山容易下山難」,上台容易下台難啊!更不用說在下台時還把工作中的一切都甘心情願、滿腔熱忱地交待給繼任了,除非是自己選定的接班人,可以繼續按照自己的意志辦事。

所以,令尹子文真是一個了不起的官員,能夠正確對待上台與下台,進退自如,寵辱不驚。而聖人僅以「忠」字相許,是不是評價低了一點呢?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