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批評的難得

自我批評的難得

【原文】

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1者也。」

【註釋】

1訟:責,責備。

【譯文】

孔子說:「算了吧!我沒有見到過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而作自我批評的人。」

【讀解】

不知孔子怎樣看待他的優等學生之一曾子,因為我們已經聽曾子說過他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話(《學而》)。

或許說是說,做是做,在孔子的眼裡,就連曾子也還是做的不夠好也未可知。

當然,這都是我們的猜測。

話說回來,自我批評本來也就是不容易做到,就像魏文帝曹丕在他那篇著名的《典論·論文》裡所說的那樣,人往往「暗於自見,謂己為賢」。只看到自己好的一方面,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或者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語言生動形象地描述的那樣:「馬克思主義的電筒只照別人,不照自己。」

看不到自己的缺點和錯誤還只是第一個層次上的問題。第二個層次上的問題是,看到了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但不願意正視,不願意作嚴肅認真的自我批評,或者,用孔子的話來說,不願意「自訟」—一自我訴訟,自己審判自己,這實際上牽涉到感情與理智的問題。就理智的冷靜分析和批判而言,人往往也會發現自己的缺點和錯誤,也認為應該自我批評並加以改正才好。但就感情的傾向而言,人總是習慣於自己原諒自己,自己為自己找出一些辯護詞,最後是自己做了自己的法官,作出「無罪釋放」的判決。抽煙、酗酒、睡懶覺、打麻將,所有這些不良嗜好之所以得以普及,都是人們對自己作出「無罪釋放」判決的結果。至於其他方面的種種問題,更加抽像,是非界線更加不清的問題,那就更是容易自我安慰,自我諒解,因而也就不可能「自訟』的了。

由此看來,聖人說他沒有見到過能夠發現自己的錯誤而作自我批評的人,也不是完全不著邊際的誇大之辭。

因為,自我批評的確是非常難得的啊!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