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完人?

什麼是完人?

【原文】

子路問成人1。子曰:“若臧武仲2之知,公綽3之不欲,卞莊子4之勇,冉求之藝,文5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6)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註釋】

1成人:等於說完人,完善的人。2臧武仲:魯國大夫臧孫紇,著名的聰明人。3公綽:魯國大夫孟公綽,孔子認為他清心寡慾,《史記·仲尼弟子列傳》說他是孔子所尊敬的人。4卞莊子:魯國卞邑大夫,以勇敢著稱。5文:文飾,修飾。(6)要:同“約”,窮困,困頓。

【譯文】

子路問什麼是完人。孔子說:“像臧武仲那樣的智慧,孟公綽那樣的不貪心,卞莊子那樣的勇敢,冉求那樣的多才多藝,再用禮樂加以修飾,也就可以稱為完人了。”又說:“現今的所謂完人又哪裡一定能如此呢?看見利益能想到是否合乎義,見到危難敢於獻身,久處困頓之中能夠不忘記平時的諾言,也就可以稱為完人了。”

【讀解】

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所以,聖人所論的完人也有相對性。

照通常的抽像的標準而言,完人是智、仁、勇、才藝兼備而又具有禮樂修養的人。但面對現實,這樣完美的人又哪裡能夠找得到呢?所以,孔子又退而求其次,提出了現實中所謂完人的標準。這個標準具有現實的針對性,具體而易於實踐。直到今天,也加可以用來檢驗我們周圍的人。比如說見利思義的問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利益成了最尖銳最突出的社會現象,是見利忘義、唯利是圖還是見利思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就成了檢驗一個人的試金石。又比如說見危授命的問題,在改革開放的形勢下,在各種各樣政策放寬的探索中,難免會遇到挫折,遇到阻礙,有時地會觸及到個人利益、個人的前途和命運。在危難的時候,我們是挺身而出,見危授命還是東推西卸,不承擔子,不負責任,這些都是檢驗一個人的標準。至於說在困頓中不忘平時的諾言,堅勞節操,堅持探索與追求,就更是我們在人生的程途上必不可免的了。誰能夠保證自己一生就一帆風順,不遇到困頓與挫折呢?關鍵是要有一顆不畏困頓,不怕挫折,勇於追求的心。所有這些,並不是說要你全部做到,成為一個完人,而是說我們可以用聖人關於完人的標準來衡量自己,在人生的程途上盡力做得好一點,使自己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如此而已,豈有他哉!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