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征伐自誰出?

禮樂征伐自誰出?

【原文】

孔子曰:“天下有道,則禮樂征伐(1)自天子出;天下無道,則禮樂征伐自諸侯出。自諸侯出,蓋十世希2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3執國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則庶人4不議。”

【註釋】

(1)禮樂征伐:指製作禮樂及發令征伐的權力。2希:同,‘稀,很少。3陪臣:大夫的家臣。4庶人:老百姓。

【譯文】

孔子說:“世道清明,那麼製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出自天子。世道混亂,那麼製作禮樂和發令征伐的權力都出自諸侯。出自諸侯,大約傳至十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出自大夫,傳至五代很少有不失去的;大夫的家臣操縱了國家的政令,傳至三代很少有’不失去的。世道清明,那麼政令就不會出自大夫。世道清明,那麼老百姓就不會議論政治。”

【讀解】

這一段既可當歷史讀,又可當歷史哲學讀,反映了孔子對於他所處的那個歷史時代的總結和看法。

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就是中央發號施令,各地執行,是一種正常的中央集權制統治,也是社會穩定的象徵之一。所以孔子把它,作為世道清明的體現。在孔子的眼中,西周的時代就是這樣一個時代。

“禮樂征伐自諸侯出就是中央失去了集權,已不能夠發號施令,或者說發號施令已不起作用。倒是各諸侯國,也就是各地方勢丸佔了上風,自行其是,既製作禮樂又發令征伐,把中央甩在一邊形同虛設。東周時代大致就是這個樣子。

至於說自大夫出,甚至自大夫的家臣出,那更是變亂的時代、變亂的國家了。孔子自己就生活在這樣一個時代(春秋末期)、這樣一個國家(魯國仲孫、叔孫、季孫三大夫操縱國政,甚至連季氏的家臣陽虎都操縱了魯國的國政)。一方面,政權從天子下移到諸侯,乃至於大夫、大夫的家臣,這是一個歷史的演變過程。另一方面,越演變節奏越快,鬥爭越尖銳激烈,所以,諸侯還可以傳十代,大夫就只能傳五代,到大夫的家臣,就更是只能傳三代甚至更短了。這也是一個規律。

孔子既看到了這種變化,也承認這種變化的客觀性,但就主觀思想和主張來說,他當然是反對這種變化的,所以他又說:“天下有道,則政不在大夫。”大夫當政,這豈不是名不正言不順嗎?更進一步,“天下有道,則庶人不議。”老百姓談論國政不是好事情,也不是個好兆頭。因為,大家如果生活得很自在,是絕不會去議論朝綱,指點江山的。而一旦到了大家議論紛紛時,即便你到處都貼了“莫談國事”的通告,也同樣是止不住的。止不住就會出問題,民怨鼎沸,政權易位,天下大亂的日子也就不遠了。

《論語解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