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講 36.佛門分宗的理由

 ·三十六·

佛門分宗的理由

佛法廣大精微,包羅萬象,所有入世出世一切諸法,皆在其範圍之內。揚眉瞬目,擔水劈柴,是極尋常的世法,然而若欲研究:何以有眉目水柴?何以會揚瞬擔劈?則非深入經藏,窮法相唯識之學,必不能提出一個所以然的圓滿答案。因此大至整個宇宙,小至一粒微塵,其性其相,其體其用,若不把佛法來說明,就永遠成為啞謎。

佛法傳到中國後,就分出許多宗來,倘若研究分宗的理由:第一、三藏教義,卷帙太多,不分門就難於研讀。第二、法法各異,有時其性質還極端相反,合之則兩俱不成,分之則各顯其用。第三、眾生根器不等,若欲對治習氣,勢須對症下藥,症既多端,則藥需分類。第四、為使系統清晰,便於傳承故,不得不化整為零,避繁求簡。第五、佛法廣大精深,若欲遍學,則壽命精神皆有限,勢必至一無所成,倘若一門深入,則下手及成功皆易。第六、歷代佛門大德,其所修證傳持之法,既各有不同,則其所根據以化導後進者亦異,由是各立門庭,勢所不免。這些皆是佛門分宗的理由。有人以為分宗是佛法的分裂,其實分宗乃是分工合作,譬如醫院裡,雖然分有內科眼耳等多科,然而惟有這樣,才能完成整個醫院的體系和工作。

佛法在印度時代,雖已規模大備,其間亦有類似宗派的傳承,例如無著、世親的弘揚唯識,龍樹、提婆的弘揚三論,迦葉、阿難的弘揚禪法,龍智、善無畏的弘揚密法等,然而皆無顯著的門庭標榜。逮至法雨西來,經過諸善知識,分析歸納的結果,乃先後成立了十三宗。即小乘的俱捨、成實二宗,大乘的律、禪、淨土、華嚴、天台、法相、三論、真言、地論、涅?、攝論等十一宗。其後則地論並於華嚴,涅?並於天台,攝論並於法相,由是大乘僅餘八宗,合小乘二宗,共為十宗,這便是中土佛法的輪廓。

圓覺經中,威德自在菩薩白佛言:“世尊!譬如大城,外有四門,隨方來者,非止一路,一切菩薩莊嚴佛國,及成菩提,非一方便。惟願世尊:廣為我等宣說一切方便漸次,並修行人,總有幾種?令此會菩薩,及末世眾生,求大乘者,速得開悟,遊戲如來大寂滅海。”這明明道著:佛法非止一門,修行有多方便,那麼,分宗是勢所必然。既然法法畢歸無上菩提,則各宗各派,亦如萬流趣於大海,所謂道並行而不相悖也。

【注】

!」.地論:為十地論的簡稱,是釋華嚴經第六會十地品之論,先曾立宗,及中唐華嚴宗大興,此宗遂併入而廢。

2.涅?:為依涅?經義,弘布佛性常住之宗,盛於六朝隋唐間,及天台宗興,以法華、涅?為主,此宗遂併入焉。

3.攝論:為弘布無著菩薩攝大乘論的宗教,盛於陳隋之間,然至法相宗興,此宗即無人傳述。

《佛學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