揠苗助長的故事、意思及成語解釋

從前宋國有一個農夫,他很關心自己種的莊稼,天天到地裡去看。他嫌自已田里的秧苗長得太慢,因此整天忡忡憂憂,琢磨怎樣才能讓禾苗快些長高。

一天,他靈機一動,終於想出了辦法。於是,他毫不猶豫地捲起褲管就往水田里跑,開始把禾苗一棵一棵地往上拔。一直拔到半晌午,弄得又累又餓。傍晚,農夫好不容易才完成他自以為聰明的傑作,得意洋洋地跑回家,迫不及待地告訴他太太說:“告訴你一件了不起的事,我今天想到一個好點子,讓咱們田里的稻苗長高了不少。”妻子忙問怎麼回事,他如此這般講了一遍。

他兒子聽到家裡的禾苗長高了,興奮地飛也似地跑到田里去看。這時,他發現稻苗是長高了,但是卻一棵棵低垂著,眼看著就要枯萎了。

——《孟子·公孫丑上》

【求解驛站】把苗拔起,以幫助其生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展規律,急於求成,反而壞事。揠,拔。

【活學活用】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都有它們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這些規律不以人們的意志為轉移。人們只能認識它,利用它,不能違背它,改變它。違反了客觀規律,光憑自己的主觀意願去辦事情,儘管用心是好的,但結果必然碰壁,把事情辦壞。我們應該以宋國這個農民為戒,在尊重客觀規律的基礎上,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

【妙語點撥】~只會導致事與願違。

【近義】欲速不達

【反義】循序漸進

《成語典故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