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蘭西母狼

英國人將愛德華二肚的妻子伊莎拜爾王后稱為「法蘭西母狼」,這帶有咒罵的成分,因為她殺死了自己的丈夫和他的弟弟,曾經給英同王室帶來嚴重的威脅,但究其原委,造成這次重大變故的主要責任者是愛德華二世本人,伊莎拜爾本性並不是一個狠毒凶殘的女人,她的行為是出於不得已。

伊莎拜爾是號稱「鐵國王」的法國君主菲利普第四的小女兒,是個很有主見的女人。法蘭西與英國王室之間是世代聯姻的,這當然是為了國家利益,是一種政治婚姻。

英皇愛德華二世是個平庸而又專橫的君主,更為醜惡的是他是個同性戀者,是個心理很不正常的人,在他的男寵小德斯旁塞的挑唆卜他虐待王后,欺侮她,冷落她——盡避王后已經給他生了4 個孩子。這一切,年幼的愛德華工千都看在眼中,他同情母親,憎惡父親。由於他年齡還小,無力與他父親對抗,但他心裡很清楚:自己是未來的英國國王,等到權杖傳到自己手中時,一定要除掉圍在父親身邊的那班壞人!鐵國王去世後,他的長於路易第十繼承了法國王位。可是,路易第十在位僅僅18 個月就被他弟弟普瓦梯埃伯爵的岳母用毒藥毒死了。他的遺腹子也險遭毒手。鐵國王的次子因此而登上王位,菲利普第五當了5 年國王后,也病死了,他身後沒有繼承人。因此,他的弟弟,也就是鐵國王的小兒子夏爾便接替了王位。

夏爾長相英俊,很像他們的父親,但智力低下,無力承擔統治一個王國的責任,他把治理國家的大權交給野心勃勃的叔叔瓦盧亞伯爵。這樣一來,貴族和王親國戚們都可以胡作非為了,他們不僅在法國的土地上興風作浪,也在法國與英國之間挑起事端。

英國國王只好讓他的妻子去法國與她的哥哥談判,以緩解糾紛。這對伊莎拜爾王后來說,是一個天賜良機,她帶著愛德華王子去了娘家,實際上她根本不想再回英國。

在法國宮廷裡,伊莎拜爾見到另一個英國來此避難的年輕人,這人就是羅吉爾·冒爾第梅勳爵。他出身於英國最古老的貴族之家,因與他的叔叔一起反叛愛德華二世,遭到鎮壓,做了俘虜,曾被關在倫敦塔裡。後來在王后和大主教的幫助下,逃了出來,到法國來尋求庇護。

伊莎拜爾見過冒爾第梅,早就對他產生過好感。現在同為落難人,兩人之間很快就產生了愛情。他們整天形影不離,沒有多久,宮廷內外都知道冒爾第梅是英國王后的情人了。

消息傳到愛德華二世那裡,他自然是異常憤怒,不用說,這是很丟他臉的,況且王后愛上的竟是帝國的叛賊!他連續寫了幾封信給王后和她的哥哥夏爾國王,信中威脅恫嚇。伊莎拜爾根本不予理睬;夏爾國王卻害怕了,他決定將妹妹和冒爾第梅勳爵遣送回國。

伊莎拜爾的表哥羅貝爾伯爵及時地將這一消息通知了他的表妹,並建議她帶著愛德華王子及冒爾第梅到君士但丁堡的拉丁帝國領土上去躲避一時。

拉丁帝國位於今天的比利時、荷蘭一帶,領地的主人紀堯姆伯爵也是法國王室的親戚,伯爵夫人是伊莎拜爾的堂姐妹。伯爵熱情地接待了英國工後,並表示願意盡最大力量幫助她擺脫目前的困境。這使得伊莎拜爾非常感激。

冒爾第梅勳爵從一位關心伊莎拜爾的巨商那兒借來了足夠組織一支1000 人騎兵隊伍的錢,準備出兵討伐英國。紀堯姆伯爵的弟弟埃諾伯爵帶著一支有兩千多步兵的軍隊來協同作戰。他們跨過海峽,與反對愛德華二世的英國貴族朗加斯特伯爵、諾爾福克伯爵的隊伍會合。同時,他們又得到幾位立場一致的主教的支持,有了充足的軍餉。連愛德華二世的弟弟肯特伯爵也加入了這支起義的隊伍。

愛德華二世聞訊驚慌異常,他知道對方來勢兇猛,便命令他的寵臣老德斯旁塞堅守佈雷斯托爾城堡,自己則逃到威爾上去招募軍隊。

冒爾第梅的軍隊幾乎沒有戰鬥就拿下佈雷斯托爾城堡,守城的官兵也不願與王后、王太子為敵,他們決定投降,並把老德斯旁塞捆起來交給起義軍。

朗加斯特伯爵提出:既然國王下落不明,那麼,就應該由愛德華王子執掌王權。於是,便召開國務會議,宣佈愛德華三世暫時代替他的父親執政。

愛德華三世還不滿14 歲,對宮廷裡發生的一切已經有了自己的看法,他育著與他的年齡不相稱的早熟的頭腦。執政後,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批准了對奸臣老德斯旁塞的判決,將他的腦袋砍了下來。

事過不久,又抓住了愛德華二世的另一位寵臣阿漢德怕爵。這個人是冒爾第梅的仇人,當初冒爾第梅被困時,他的財產全部被沒收,其中一大部分賜給了阿漢德,井頂替了他叔叔威爾士大法官的稱號。在冒爾第梅看來,這個人是死有餘辜。

處死阿漢德時,人們注意到,王后和冒爾第梅一直手位著手。

1326 年11 月,在愛德華王子過了他的14 歲生日以後,得到一個消息,他的父親已經在一個偏遠的修道院裡被朗加斯特伯爵捉住了。他的男寵小德斯旁塞跟他在一起。國王已破囚禁起來;小德斯旁塞則被押送到佈雷斯托爾城堡來了。

所有人的仇恨都集中在這位男寵的身上,他蠱惑國王,迫害王后,把國家搞得一團糟,砍他的頭都不足以洩憤。

小德斯旁塞終於被處極刑——凌遲,就是把他身上的肉一塊塊地割下來,開膛剖肚,掏出五臟六腑,都扔到火裡燒掉。

行刑的時候,愛德華王子、王后和冒爾第梅都到場臂看,還有成千上萬的老召」姓,鼓聲咚咚,一片歡呼,刑場氣氛極其熱烈,大快人心。

行刑的場面既殘忍,又刺激,老百姓發出歡騰的喧囂。伊莎拜爾王后也很興奮,她眼睛發亮,嘴微微張著,露出小而白的食肉動物的牙齒,指甲緊緊掐著冒爾第梅的手心。在這報仇的時刻,她目光專注,不漏掉一個細節,轉過身對冒爾第梅輕聲說:「我真遺憾愛德華不在這裡,讓他看看這場面多好!」

小德斯旁塞只是一開始尖叫了幾聲,之後就沒有知覺了。他的腦袋也被砍了下來,準備掛到倫敦橋頭去示眾。他的身體被剁成4 塊,分別送往除倫敦以外的4 個最大的城市示眾。

英國從上到下,包括教會都一致贊成廢黜國上,由年輕的愛德華王於繼位,廢黜愛德華二世的理由是:一是他昏庸無能,在位期間完全聽從小人擺佈。二是他嬉戲無度,有失尊嚴,荒怠柄務。三是他丟失了蘇格蘭、愛爾蘭及一部分阿奎但的領土。四是他將高級教士逮捕入獄,藐視教會權力。五是他將卓有功勳的臣屬逮捕流放,沒收財產井判死刑。六是他使王國財源枯竭,無可救藥,不能自拔。

可是,正當大家都認為愛德華王子已經是國王的時候,這位白面孔長睫毛的年輕人卻宣佈,除非他父親宣佈退位,同意他繼承王位,否則,他不會接受王冠!這一表態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王后、冒爾第梅和奧爾頓大主教都呆了,他們不能不對這個14 歲的孩子刮目相看。他居然考慮到要讓自己的政權具有合法性,不願當一個篡位者,也不願當一個任人擺佈的傀儡。

愛德華二世能願意捨棄他的王位嗎?幾乎不可能!這一來便有可能前功盡棄。王后和所有的人都很緊張。王子的態度很堅決,這就形成了一個僵局。

經過反覆緊張的磋商,決定由奧爾頓主教帶著幾位元老貴族,帶著王冠和王杖到凱尼爾沃斯的宮堡去勸說國王退位讓賢。

凱尼爾沃斯的城堡建在一座高山頂殷紅色的山崖上,是一座方形的建築,高聳入雲,像座神廟。國王被囚禁在這裡,由亨利怕爵負責看守。成為階下囚之後,他陡然衰老了許多,但他拒絕退位。溫切斯特的主教宣讀了國務會議致國王的信件,希望他順從天意民願,同意他的兒子繼承王位。他說:「各位爵爺,王冠在你們手中,你們愛怎麼辦就怎麼辦。可我決不同意退位!」 這時,奧爾頓大主教向前邁了一步,對他說:「陛下,英國老百姓不願讓您當國王,如果您堅持不肯讓您的兒子繼承王位,那麼老百姓完全有自由在全國的公侯當中選一位他們喜歡的人來當國王。這事,您最好再慎重考慮!」

主教的這幾句話打中了愛德華二世的要害,老百姓和國務會議會選誰呢?最有可能當選的自然是叛軍的首領冒爾第梅,他和伊莎拜爾的關係差不多已全國皆知。他當上國王,王后依然是工後。這樣一想,國王的臉色就成了蠟黃色,下巴不住地抖起來。

國王的堂弟亨利怕爵也在一旁勸說:「奧爾頓主教說得很對,為了咱們的國家,也為了我們家族能繼續當政,您應當退位。」

愛德華這時什麼也說不出了,他招手讓人把王冠拿近一些,彷彿要最後看一眼。然後,他就昏過去了。

當國王醒過來之後,哭著同意放棄王位,讓愛德華王子接替大英帝國的統治權。他吩咐侍衛長折斷他的王杖,這意味著.一個朝代的結束。

冒爾第梅也是個很有野心的人,他雖然控制著伊莎拜爾王后,在朝廷中有巨大的影響力,但他並不滿足。首先,愛德華二世還活在世上,這仍是他的心頭大患。為此,他軟硬兼施他說服王后把她的大夫除掉。

伊莎拜爾已經深陷情網不能自拔,她雖然於心不忍,但抵抗不住冒爾第梅的壓力,終於答應了。冒爾第梅給她出主意:給看守人員下達了一個帶有暗示性的命令,文字沒有標點,可作多種解釋。由冒爾第梅手下的人執行,把愛德華二世處死了,但又沒有任何痕跡。他們對外宣稱,前國王已暴病身亡。

愛德華三世畢竟還是個孩子,英國實際上是在冒爾第梅的統治下。在他流亡期間,英國老百姓曾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當他成為統治稈後,便逐漸暴露出貪得無厭、暴虐無道的本性,他不容忍任何人與他過不去,而且手段殘忍,更不用說自由公正和繁榮了。貴族和人民由失望發展到憎恨,暗地裡將伊莎拜爾王大後稱做「法蘭西母狼」,因為這一切都由她而引起的。

冒爾第梅佔據了王國四分之一的領土,自封為馬爾什伯爵,過著像國王一樣的生活。伊莎拜爾則完全聽從他擺佈,任其胡作非為。

1328 年10 月,冒爾第梅要求議會承認他為元老,他命令自己的衛隊帶著武裝守候在議會大廳的外面,實際上是威脅。王室最年長的元老亨利·德·朗卡斯特伯爵沒來出席這次會議。這位王叔和當年支持冒爾第梅的幾位貴族已形成一個反對同盟。

兩個月以後,亨利趁冒爾第梅和王太后都不在倫敦的時候,企岡組織一次武裝暴動,不料,沒等他們開始行動,冒爾第梅已經得到消息,搶先佔領了亨利的須地。這樣一來,反對派便不敢輕舉妄動了。

因為亨利是政務會議的第一元老,又是國王的監護人。冒爾第海暫時還不能對他下手,但事後不久,他就被作為特使派往法國,為國王的妹妹向菲利普第六的長子提親。

亨利一離開英國,原國王的同父異母弟弟旨特伯爵就成了反對派的頭領。

冒爾第梅開始行動了,他先派一個手下人裝扮成修土,帶著一封偽造的愛德華二世的信,找到肯特,告訴他,愛德華二世並沒有死,還活著。但目前他不能露面,他仍在囚禁之中。

開始,肯特伯爵還將信將疑,但後來終於落入圈套,他寫了一封回信給已故的國王,表示一定盡力營救他,並恢復他的王位。

不用說,這封信轉眼就落到冒爾第梅手中。

第二天,冒爾第梅在議會、國王和王太后面前公開宣讀了這封信。伊莎拜爾王太后悲痛地對年輕的國王說:「我的兒,我要求您趕快處置這個死敵。

他散佈謠言說您的父親還活著,目的是為了篡奪您的權力,這個人太陰險了,趕快下令懲罰這個叛賊吧!」

其實,冒爾第梅已經派人去逮捕肯特了。

肯特伯爵也被法庭判處了死刑。死到臨頭,他才知道中了冒爾第梅的詭計,悔恨莫及。

處死肯特伯爵是秘密進行的,年輕的國王並不知道這件事。愛德華三世已經17 歲了,已經比較成熟,他並不打算砍掉叔父的腦袋。得知這一消息,使他開始警醒,他要做一個強有力的國王,不願再受他的母后以及她的情失控制。他開始恨自己的母親,更恨冒爾第梅,他們合謀殺死了他的父親和叔父,再往下,很可能就會危及自己。

17 歲的國王下決心自己來解決這一切。他無論外貌還是性格,都很像他的外祖父——人稱「鐵國王」、「美男子」的法國國王菲利普第四,既無嗜好也沒有惡癖,他無疑將成為一位優秀而強有力的君主。

此後不久,國王在巡視諾丁漢的途中發現他的母親懷孕了,毫無疑問,她懷的冒爾第梅的孩子。這一發現使愛德華三世感到非常難堪,也促使他下決心採取行動。

他得到好友諾丁漢伯爵蒙大古的支持,召集了當地一幫年輕的勳爵和騎士,深夜,他們通過一條秘密的隧道,進入王太后和冒爾第梅下榻的宮堡裡。

王太后的房間門口有6 名執盾侍從擔任警衛,國王命令他們讓開,他們拒不聽命。顯然,他們都是冒爾第梅手下的人。於是發生了戰鬥。

國王這邊人多,很快就解除了這6 人的武裝。他們來到王太后臥室門前,愛德華國玉高聲喊道:「冒爾第梅勳爵,您出來!我是國王,來向您發佈命令。」

冒爾第梅沒有答話,只聽見拔劍出鞘的聲音。接著又聽見王太后在裡面叫喊。

國王又喊了一聲:「冒爾第梅,出來!」

仍沒有回答。

愛德華從他身邊一位年輕勳爵的手中抓過一把戰斧,用盡全力將那扇門劈開。

冒爾第梅穿著短褲和襯衣站在屋子中央,襯衣鈕扣還沒來得及扣上,手裡握著一把劍。濃眉底下,那雙眼睛發亮,灰白的頭髮亂蓬蓬的,臉上出現困獸般的神情。

伊莎拜爾站在他旁邊,穿著睡袍,淚流滿面,渾身顫抖,她走到愛德華跟前,哀求道:「好兒子,好兒子,饒了冒爾第梅吧!」

國王冷冷地對他的母親說:「他顧惜您的名譽了嗎?」

伊莎拜爾突然叫起來:「不要傷害他!別忘了,他是我們的好朋友,是他扶您登上王位的!」

年輕的同王說:「他為的不是我,是為他自己。他作惡太多,現在他必須付出代價!鎊位爵爺,把他抓起來。」他說著便推開母親。

冒爾第梅立刻被幾個人包圍在中間,戰斧和劍對著他。抵抗是毫無意義的,他只好丟下手中的劍。

天亮以前,冒爾第梅的親信黨羽也紛紛被捕,用囚車押解著回倫敦去。

冒爾第梅又被關進了倫敦塔,仍關在當年的那間牢房裡,這一次,沒有人再幫他逃脫了。

冒爾第梅也不想再越獄了。上次越獄時,他是反抗無道昏君的英雄。而此時,英國的老百姓都恨不得立刻把他殺了才痛快。他這人,天生一股傲氣,最大的權勢也曾經擁有過,一旦失去權勢,他就感到自己已經死了。無論如何,他的名字已經載入了這個帝國的史冊。當他得知自己被判處絞刑時,竟不動聲色。

行刑的那大是雨天,天氣已經很涼了。

冒爾第梅躺在囚車裡,衣服幾乎被剝光,只在腰上圍了一塊布。他的手腕和腳踝都綁在木條上。囚車後面跟著元帥和市長,還有議會代表和倫敦塔的警衛長。一隊全副武裝的士兵在前面汗路。

一路上全是看熱鬧的人,所到之處都是一片狂喊咒罵聲。冒爾第梅感到很悲傷,6 年前,無論他走到哪裡,聽到的都是熱情的歡呼,看到的都是友好的笑臉,而今,一切都顛倒過來了,他躺著看,那些人也是顛倒的,真是不可思議!囚車到了科蒙喀倫,犯人被解下車來,牧師上前給他作了懺悔,然後,他就被押上絞架的平台。冒爾第悔滿臉雨水,他向下面的人群裡掃視了一眼,沒有找到伊莎拜爾王大後。他的死並沒有大多的痛苦,當他的身體陡然懸在空中時,頸椎骨發出了斷裂聲,立刻就失去知覺。

這一天,伊莎拜爾王太后住在溫澤,她失去了情人,同時也失去了他們的孩子,雖然她不過才40 歲,已經像個老婦人了。

愛德華三世派人來通知他的母后,說聖誕節將與她一起歡度。

(華炳)

《皇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