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收復納爾瓦

在克里姆林宮的議政殿裡,彼得一世正焦急地等待著一個重要消息:趕快結束對土耳其的和約談判,建立起反瑞典聯盟。然後,他就立即下令進攻瑞典軍隊,收復波羅釣海沿岸的俄國領土,為自己正在興起的民族取得一個向外發展的出海口。

幾十盞蠟燭燈將議政殿照得如同白晝,從正面的牆上掛下來一幅歐洲地圖,圖上畫了許多五顏六色的標記。彼得面對地圖擰緊雙眉思索著,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死了,他沒有後嗣,即將引起一場王位繼承戰爭。為了瓜分西班牙王國在歐洲大陸的廣大殖民地,歐洲各列強正沉溺於備戰的狂熱中,分散了參與東北歐衝突的各方力量,這種形勢有利於俄國,彼得默默地念叨:

「要抓住時機,一定要抓住時機!」這時,一位侍臣來報告,結盟國波蘭的君主奧古斯特二世派專便來了。波得立刻召見。專使傳達了波蘭敦促俄國開始軍事行動的口信。彼得說:「如果今天得到與土耳其締結和約的消息,我明天就下令部隊進攻!」

1700 年8 月8 日,彼得終於收到了期待已久的報告,俄國與土耳其締結了為期30 年的和約。第二天,彼得下令俄軍立即行動。在長達數十俄裡的大道上,一萬輛大車滿載裝備、炮兵、糧食,開住前方,車隊首尾相連,浩浩蕩蕩。彼得本人也以炮兵連上尉軍官的身份編入部隊。

漸入秋季,綿綿秋雨下個不停,一堆堆深灰色的濃雲,低低地壓著大地,遮得天昏地暗。部隊踩著泥濘的道路艱難地前行。歷時一個多月,第一批俄軍十萬人才到達納爾瓦城下,其餘各團花了兩個月才基本集中。波得下令舉行圍攻,炮擊要塞,一連襲擊了兩個星期,火藥炮彈都用光了,卻毫無成效。

出乎意料的是,在俄軍行動的同時,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率領1.5 萬名大軍突然襲擊了哥本哈根,又以閃電般的速度來到納爾瓦,完成了結集計劃。彼得獲得敵人來臨的消息,立即把指揮權交給一個公爵,自己離開了納爾瓦。

戰鬥前夕下了一場大雪,地面的雪很厚,踩下去就陷下半尺深。陰暗的天空同雪海匯成一片,一切都看不見了。俄軍埋伏在戰壕裡不能動彈。瑞軍乘著茫茫大雪,悄悄摸到俄軍陣地前,發動了突然轟擊,俄軍亂作一團。一個軍官在慌亂中帶領俄軍騎兵強渡納爾河,瑞軍的炮火猛烈地壓過來,只見戰馬「咕咚、咕咚」地栽倒,騎兵從馬上滾落下來掉進河裡,損失一千餘人。

俄步兵沿著大橋逃跑,那橋在炮火的震撼下忽然塌了,許多士兵葬身河底。

深夜,戰場上寂靜下來。俄軍被迫開始了投降談判。談判商定俄軍有權攜帶除大炮外的全部槍支撤出納爾瓦地區,可是瑞典國王卻背信棄義,自食其言了,正當一隊隊俄軍沿著修復的大橋向納爾瓦河對岸撤退之際,瑞軍竟衝到被解除了武裝的士兵眼前,槍走他們的財物,俘虜了軍官。納爾瓦城下一役,俄軍一敗塗地,陣亡、溺斃和餓死達6000 之眾,炮兵連同130 多門各種火炮全部損失,高級軍官幾乎犧牲殆盡。

俄國被18 歲的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戰勝的消息成了歐洲人的笑柄。瑞典王宮中舉行了盛大的慶典,蠟燭輝煌地燃燒,銀器和玻璃器皿閃閃放光,太太小姐們的珠寶首飾和男人們的佩劍勳章也閃閃發光。當國王出現時,人們恭敬地致敬,唱起了讚美詩,奏起了典禮進行曲。然後,眾人齊聲高呼:「國王萬歲:」一位大臣手托一隻銀盤走上前,盤中紅色絨布上放著一枚金燦燦的徽章,這是瑞典人為嘲笑俄國沙皇而鑄造的。獎章的一面畫著波得站在大炮旁向納爾瓦開炮的圖案,寫著「彼得站著取暖」的題詞,另一面是彼得帶領俄國入逃離納爾瓦的圖案,沙皇棄甲丟盔,哭哭啼啼,題詞是:「逃之夭夭,哭聲哀哀。」國王看了爽聲大笑,參加慶典的人們也歡呼雀躍。在海牙,在維也納,在西歐各國的宮廷裡,俄國的威信一落千丈。瑞典大使親自拜訪各部大臣,說:「我們的國王到達納爾瓦之前兩天,沙皇彼得就嚇得屁滾尿流地離開軍隊跑回莫斯科去了..」

正當查理的陣營傳播著對俄國沙皇的種種嘲笑的時候,彼得並沒有在失敗面前垂頭喪氣。相反,各種考驗鍛煉了彼得的意志。他承認瑞典人戰勝了俄國人,這是勿庸爭辯的,但也使他清醒地看到了俄國的落後和軍隊戰鬥力的低下。一定要振作精神,臥薪嘗膽,重整旗鼓,非戰勝瑞典人不可。整個嚴冬季節,彼得是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莊園中度過的。這時戰場上比較寂靜,敵軍已經安營紮寨,以待來年春風後展開新的軍事行動。在那裡,彼得為三件掀心的亭而苦惱:到哪兒去弄錢?到哪兒去找人?如何去弄武器裝備來補充納爾瓦戰役中的損失?

一天晚上,彼得正為怎樣弄錢而苦思冥想。一個老臣走進屋來。彼得和他商量,想徵收各處修道院的金銀財寶來鑄造錢幣。但老臣聽了搖搖頭說。

「陛下,這會引起麻煩的呀,得另想辦法。」他領著彼得走進克里姆林宮一個秘密倉庫,那裡堆放著許多金銀器皿、小銀幣和荷蘭銀幣,彼得驚訝得睜大了眼睛。老臣向他講述這些寶藏的秘密,那是彼得的父親在世時,每次出征前所保存的。臨終時曾交代過,除非打仗時急需錢用,不得交給任何一個繼承人。彼得聽了激動得心砰砰直跳。

彼得傳令下去,加快造幣廠的機器運轉,開徵多種稅捐。不久之後,從城鄉徵集來許多新兵,但困難的是軍官的來源,雖然有一所培養軍官的航海學校,但遠水解不了近渴。彼得知道,招聘的外國軍官在納爾瓦一役中表現欠佳,但迫於形勢,不得不再次招聘外籍軍官。他向西歐諸國散發了招請外籍軍官來俄國服務的文告。為在短期內迅速恢復炮廠,彼得下令徵用教堂和修遭院的銅鐘,以解決鑄造銅炮時缺銅的困難。

在納爾瓦戰敗後兩個星期,彼得向他的將軍下令,要他們深入敵後,蠶食敵人。在給部隊送行時,彼得說:「兵員已經補齊,河流和池沼也凍結了,敵人不可能抓住你們了,再也不會有什麼借口了吧?」受命負此重任的捨烈麥捷夫將軍率領一支1.7 萬人的軍團,進攻瑞軍施利賓巴哈將軍的部隊,一舉殲滅了7000 之眾,相當於瑞典軍隊的一半。波得收到戰報後,驚喜地叫道: 「我們終於能揍瑞典佬啦!」他慷慨地賞賜打了勝仗的將士,授予捨烈麥捷夫一級勳章和元帥稱號。俄國軍隊的士氣開始上升,接下去又打了幾個漂亮仗。攻打傑爾普特要塞時,彼得親自督戰,他笑著對手下的軍官說:「我要在這裡給瑞典人開一桌炮火筵席。」幾十門大炮從傍晚一直吼到第二天早上九點,終於將要塞轟開了三個缺口,步兵蜂擁而進。俄軍一鼓作氣繳獲了五門大炮,又立即掉轉炮口,對準敵人轟擊,守敵已處於絕境。此刻,在工事裡的四個瑞軍鼓手「咚、咚、咚」地敲打著鼓,先後露出頭來試圖通知對方,守軍願意談判,可是他們急促的鼓聲被隆隆的炮聲淹沒了,俄軍沒有聽見,四個鼓手也一個接一個被打死了。直到號兵出來發投降信號,才使進攻停止下來。在談判中,波得忘不了瑞典國王在納爾瓦的暴行,但和查理十二世的奸詐相反,他對戰敗者表現了寬大為懷的騎士風度。瑞軍要塞司令懇求允許不受阻礙地撤出全部守軍及軍官、軍旗和武器,讓士兵、軍官及其眷屬帶足一個月的口糧。彼得基本恩准了,決定不收繳瑞軍軍官的佩劍,准允士兵保留三分之一的武器,帶上一個月的口糧,以及載運財物的大車,撤離要塞。

俄軍鳴放槍炮三次,匆匆地慶祝了攻打傑爾普特要塞的勝利後,波得坐上快艇,帶著繳獲的瑞軍國旗和軍旗,穿過楚德湖,趕向納爾瓦,要收復這座「老祖宗的城市」。守備納爾瓦城的司令就是曾經指揮攻克這座城的瑞典戈恩將軍。戈恩和他的國王查理一樣,仍然用老眼光看俄國軍隊。當俄軍集結城下時,戈恩滿不在乎地對手下軍官說:「放心好了,這是一支素質極差,不堪一擊的烏合之眾,送死來啦!」他派出信使送信給俄軍,用嘲諷的口吻提醒俄軍勿忘過去的失敗教訓。彼得一怒之下將這封傲慢的侮辱人的信向全軍宣讀,激起了全軍的同仇敵愾之氣,他要讓戈恩為目中無人付出血的代價。

收復納爾瓦的戰鬥開始了。彼得從傑爾普特和波得堡調來了八十多門大炮和臼炮,猛烈地襲擊敵軍,濃密的動盪的硝煙籠罩著納爾瓦城。炮擊一整夜,終因城防工事堅固未能打開缺口。彼得立刻召集幾名將軍研究對策,決定以巧計誘敵,」讓幾個團隊穿上瑞軍的服裝,向納爾瓦城迂迴推進,行軍路線正是守軍認為援軍到來的必由之路,乘著清晨一層薄霧和未散盡的硝煙,軍團隊到了城堡下,彼得指揮「瑞軍」和俄軍展開了一場假戰。槍炮聲傳到戈思耳裡,他用望遠鏡對戰場臂察了許久,看到的是「瑞軍」官兵的藍制服,「瑞軍」的黃白軍旗,沒有任何破綻。他以為援軍來到了納爾瓦,於是下令攻擊俄軍,接應自己人進城。城門打開,一隊隊守軍衝了出來,突然,前面的「瑞軍」和俄軍一齊把槍口對準出城的守軍開火,沒等一隊隊守軍回過神來,已被打得落花流水,一個個栽倒在地。戈恩發現中計,趕緊下令關閉城門,但為時已晚,只聽俄軍一片喊殺聲衝進了城。瑞軍拚死抵抗,終究無濟於事。俄軍被瑞軍的傲慢和抵抗所激怒了,衝進城後,亂砍亂殺,毫不留情。一個瑞軍丟下了手中的武器倉惶逃命,被追上一槍挑死,另一個瑞軍舉起了雙手,也中彈身亡。彼得為了制止這種過火行為,不得不抽出佩劍來對付自己的士兵。城堡被攻陷後,雙方仍在進行生死的搏鬥。直到大部分瑞軍流盡最後一滴血,戈恩才抓起一面軍旗,用拳頭使動擂出投降的鼓點信號。

彼得認為戈恩是這場流血事件的罪魁禍首,當戈恩舉著白旗帶領殘兵敗將丟下武器時,彼得大聲責問戈恩道:「你不應對眾多的戰死者負有罪責嗎?明知援軍無望,城堡無法保全,你為什麼還不舉白旗?」彼得氣憤地抽出彼鮮血染紅的佩劍,大聲說:

「你看看,這上面的鮮血不是瑞典人的,是俄國人的。是你的頑固不化把我們的士兵逼到了狂怒的地步,為了制止他們的瘋狂行動,我殺了我們自己的人!」波得越說越氣憤,照著戈恩的臉上狠狠地扇了兩個耳光。

首都莫斯科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在凱旋入城的隊伍中,戈恩將軍領著俘虜隊,隨後是一百五十九名軍官,還有俄繳獲的幾十門各種口徑的火炮,人們用驚訝和好奇的眼光望著這群瑞典俘虜。紅場上出現了各種娛樂場所,到處都搭起了木結構的大戲場,公共劇院演出了戰勝瑞典人的節目..

(吳剛)

《戰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