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人政治家艾森豪威爾

艾森豪威爾於1890年10月出生於美國得克薩斯州的一個貧寒家庭。21歲時考入西點軍校。軍校畢業後,艾森豪威爾被分配到第19步兵團服役,被授少尉軍銜。1917年4月被授上尉軍銜,在第57步兵團任職。同年9月,他被派往佐治亞洲的一個軍官訓練營任教官,期間受命組建美軍第一個坦克訓練營。他很有遠見地認識到,坦克和飛機一樣,在作戰中將起重要作用。由於工作出色,他受到了美國最高軍事當局的表彰,被升為中校。1921年1月,他被調派到巴拿馬,擔任馬拿馬運河區美軍蓋拉德兵營參謀。1925年8月至1928年6月間,艾森豪威爾先後入利文沃斯參謀學院和麥克奈爾陸軍大學深造。1929年11月,他調到首都華盛頓,在陸軍部助理部長辦公室工作。1930年秋至1939年12月,他擔任陸軍參謀長麥克阿瑟的助理,並隨麥克阿瑟去菲律賓組建軍隊。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美國加緊擴充兵員,軍隊由19萬增加到500多萬。艾森豪威爾也連獲提拔,先後擔任第15步兵團副團長、第3師參謀長、第9軍參謀長、第3集團軍參謀長。軍銜也由中校晉陞為準將。1941年12月珍珠港事件之後,美國對德日意宣戰。1942年2月,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美軍參謀部作戰處處長,升為少將,負責擬定歐洲盟軍聯合作戰計劃。

1942年6月,歐洲戰區盟軍司令部成立。經羅斯福總統和馬歇爾總參謀長反覆挑選,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司令並獲晉中將軍銜。同年8月,他擔任北非和地中海戰區盟國遠征軍總司令,負責籌劃和指揮在北非的代號為「火炬」的登陸行動。1942年11月8日,艾森豪威爾率領美英聯軍10萬人分三路在法屬北非殖民地登陸,分別佔領了阿爾及爾、奧蘭和摩洛哥。德軍敗退突尼斯。北非登陸的成功,為盟軍順利地完成北非戰局部署創造了有利條件。

艾森豪威爾一生的軍事生涯中鑄就了卓越的指揮藝術。他所指揮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大的登陸戰役諾曼底登陸,最成功地反映出其豐富的軍事指揮謀略意識。

1943年12月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盟軍最高統帥,指揮美、英、法等國的百萬聯軍。1944年春,盟軍制定了代號為「霸王行動」的登陸作戰計劃。為達到出奇制勝的目的,艾森豪威爾實施了代號「堅毅」的欺敵計劃。盟軍在諾曼底登陸準備階段採取了一系列偽裝欺騙措施,誘使德軍把注意力放在英格蘭東南的「巴頓軍團」,造成德軍高層對於未來登陸地點是加萊或是諾曼底等產生嚴重意見分歧。他原先選定6月5日發動登陸進攻,然而6月初風浪頗大,大多數將領主張延後行動。他權衡利弊,毅然決定利用6月6日這天天氣有短暫好轉的間隙展開攻擊行動。

1944年6月6日凌晨,盟軍向諾曼底發動登陸突擊,首批登陸部隊5個師頂著狂風惡浪,分別在5個登陸地段按時登陸。6月12日,盟軍已在正面80公里、縱深13—19公里的區域內建立了一個連成一片的鞏固登陸場所。這天,艾森豪威爾陪同前來視察的美軍總參謀長馬歇爾和英國國王乘驅逐艦登上奧馬哈灘頭陣地,馬歇爾稱讚艾森豪威爾的指揮藝術,並向羅斯福總統報告說:「艾森豪威爾和他手下的人冷靜而自信,以非凡的效率完成了無比巨大和複雜的任務。」

艾森豪威爾出身於著名的西點軍校,後來又曾在陸軍指揮參謀學校和陸軍大學深造。但是,直至太平洋戰爭爆發,他仍是個默默無聞的軍人。幸運的是,他長期在麥克阿瑟和馬歇爾手下作參謀工作,得到了他們的賞識。1942年6月,在馬歇爾的舉薦下,艾森豪威爾被任命為歐洲美軍最高司令。在此之前,他從未實地指揮過作戰。然而,他就任後的第一次重大使命——指揮美英聯軍北非登陸之戰卻馬到成功,證明了馬歇爾慧眼獨具。艾森豪威爾也因此聲名鵲起。

艾森豪威爾屬下的英國將領不少都具有比他豐富的戰場指揮經驗,同時他還要同一個喜歡直接干預戰場指揮的英國首相丘吉爾打交道,這給他帶來了相當的困難。然而他恰當地處理了同英國人的合作關係,又成功地保持了作為聯軍統帥的權威。人們說,他獲得成功的秘訣首先在於他是位兼具政治家眼光的軍人。

諾曼底登陸戰的勝利,使艾森豪威爾的聲譽達到頂峰。作為歐洲盟軍最高統帥,他把注意力集中到戰略性的問題上。他樂於聽取鎊種意見,謙恭有禮,但在原則問題上絕不讓步,他堅持英國戰略空軍必須在他的控制之下;當其部下對於是否按計劃使用空降部隊發生動搖時,他毅然下令執行原定計劃;在1944年底聯軍打進德國後,他頂住了丘吉爾的壓力,堅持不同蘇聯紅軍爭占柏林。正是由於指揮得當,諾曼底登陸作戰及其後的一系列進展取得了輝煌勝利。

歐戰結束前夕,他被授予美國的最高軍銜五星上將,與其恩師麥克阿瑟和馬歇爾同領殊榮。當他從歐洲戰場凱旋回到美國時,受到了萬人空巷的歡迎。在1945年8月訪問蘇聯時,他作為第一個外國人被邀請到列寧墓上的檢閱台,同斯大林站在一起,觀看蘇聯體育節表演。

《世界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