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國文學的始祖普希金

1820年3月的一天,在皇宮裡,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正在大發雷霆:「應該把他流放到西伯利亞去!他弄得俄羅斯到處都是煽動性的詩,所有的青年都在背誦它們。」「這個人太放肆了,竟敢寫詩咒罵皇帝,應該送他去服苦役。」一個貴族隨聲附和。

「陛下,他還算是個孩子呢,還不懂事,只要稍稍懲罰他一下就行了。先讓他吃點苦頭,將來他手中的筆也許對陛下有用呢。」宮廷詩人傑爾查為之求情。

「那好,就把他流放到南方去,沒有我的允許,不准他回彼得堡。」

這個引起沙皇震怒的人到底是誰呢?他就是普希金!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他奠定了俄國文學的基礎,他在多種文學領域——抒情詩、敘事詩、詩劇、小說、散文、童話等都取得了傑出的成績,為後代的作家提供了典範。所以,他被稱為「俄羅斯文學之父」、「偉大的俄國人民詩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

普希金出身貴族家庭,從小受到良好的文學教養。1811年,普希金進入貴族子弟學校皇村中學學習,年僅12歲就開始了文學創作生涯。1815年,在中學考試中他朗誦了自己創作的「皇村回憶」,表現出了卓越的詩歌寫作才能,特別是他詩作韻文的優美和精巧得到了廣泛的讚賞。在皇村中學學習時,受到當時愛國思潮和進步思想的影響,結交了一些未來的十二月黨人(俄國的貴族革命家)為朋友,畢業後到彼得堡進外交部任職。在此期間寫出了《自由頌》、《致恰達耶夫》等政治抒情詩,歌頌自由、進步,反對封建農奴制,抨擊暴君專制,表現了開明貴族的理想。普希金的詩受到廣大人民的熱愛,人們秘密地傳抄著,對當時的革命者曾產生過巨大影響。他因此觸怒了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於1820年被流放到了高加索。

普希金在南俄流放期間,創作了許多抒情詩和浪漫主義的敘事詩,如「高加索的俘虜」、「強盜兄弟」、「巴赫切莎拉伊的淚泉」等。從這一時期起,普希金詩作中前輩詩人的影響逐漸消失,完全展示了自己獨特的風格。這時的普希金已被公認為當時第一流的俄羅斯詩人和19世紀20年代俄羅斯浪漫主義的、熱愛自由的一代人的領袖人物。

被流放到高加索不久,沙皇又以他的無神論思想為借口,把他幽禁在他母親的領地米哈伊夫斯克村。這期間,他創作了近百首詩歌,完成了長詩《茨岡》和歷史悲劇《鮑裡斯戈都諾夫》。後者描寫沙皇鮑裡斯戈都諾夫和冒名為皇太子的修道士格利戈裡之間爭奪皇位的鬥爭。最後格利戈裡取得了勝利,貴族攫取了人民的勝利果實,人民只有以沉默反抗。高爾基認為「鮑裡斯戈都諾夫是俄羅斯最好的歷史劇,是普希金創作中現實主義的勝利」。

1825年,十二月黨人起義失敗後,沙皇為了拉攏普希金,把他贖回莫斯科,企圖使他成為宮廷詩人。終因普希金的進步思想和創作活動與統治階級利益格格不入,引起了沙皇宮廷貴族集團的仇視。1837年,在沙皇及其黨羽策劃的決鬥中,普希金受重傷而死。臨死前最後一句話是:「這個世界容不得我活下去。」

回到莫斯科以後的這段時期,普希金的創作達到了高峰,其間幾乎每部作品都在俄國文學史上有著崇高的地位。1830年,普希金完成了自1823年就開始創作的長篇詩體小說《葉甫根尼·奧涅金》。這是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是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第一部典範作品,也是普希金由浪漫主義轉向現實主義的第一部作品。主人公奧涅金代表了與作者同時代的貴族進步知識分子:厭惡紙醉金迷的上流社會的空虛無聊,不願同流合污,卻又擺脫不了偏見,找不到新的生活,只能周旋於各種複雜的情感之中;想有所作為,卻又遠離人民,生活和事業最終一事無成。在這部作品中,普希金全景式地展示了當時的俄國社會,刻畫了各階層人物的心理;奧涅金的典型形象反映了十二月黨人起義以前俄羅斯貴族知識分子的精神狀態。小說被別林斯基稱作是「俄羅斯生活的百科全書和最富於人民性的作品」,在俄羅斯文學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詩人38年的短暫一生給俄國文學,也給世界文學寶庫留下了豐厚的、無可替代的遺產。除800多首抒情詩以及長篇敘事詩外,普希金還有小說、戲劇及其他各種文學論著。普希金熱愛生活,詩中洋溢著朝氣,充滿樂觀。他的詩還生動地描寫了俄羅斯的大自然。在他看來,「自然是一幅生動的畫,充滿了難言的、然而是沉默的美」。這種美,在「冬之路」等多篇短詩及長詩「葉甫根尼·奧涅金」中都有大量的展現。詩人對自然的描繪手法,也從早期的浪漫主義轉為後期的現實主義。屠格涅夫稱普希金「創立了我們的詩歌語言和我們的文學語言」;高爾基稱他為「世界上極偉大的藝術家」,是「一切開端的開端」;別林斯基則認為他是「俄羅斯第一位詩人和藝術家」。

普希金天才的傑作,激發了多少俄羅斯音樂家的創作激情和靈感。以普希金詩篇作腳本的歌劇《葉甫根尼·奧涅金》、《鮑裡斯戈都諾夫》、《黑桃皇后》、《魯斯蘭與柳德米拉》等等,無一不是偉大的音樂作品。普希金的抒情詩被譜上曲,成了膾炙人口的藝術歌曲。普希金的詩還被改編成芭蕾舞,人們通過舞者的身體語言領略到詩作的無盡魅力。

《世界名人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