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快遞也賺錢

免費是一張王牌,打好了能收到奇效。

免費快遞

80後的王淼是山東人,因為娶了一個成都妹子,後來就把家搬到了成都。在成都,王淼開了一家進口零食網店。

2011年底的一天,王淼要發貨給一個顧客,於是撥通了快遞的電話。然而左等右等,卻總不見快遞人員的身影,電話催了好幾次,才見到那個匆忙奔來的快遞員,憋了一肚子火的王淼忍不住埋怨了幾句,沒想到這個快遞員也牛,回了句:“你不知道年關到了,所有快遞都忙不過來啊?”

確實也是,每到節假日或是年關,快遞都有一個“節日綜合症”,許多快遞都寄不出去或是延期送到,這說明快遞行業大有可為,正思謀轉型的王淼心裡開始活躍起來。

思考再三,他選定了免費快遞的點子。

模式賺錢

這個點子是王淼從郵局的DM廣告中得到的啟示。

他訂了一份《成都晚報》,經常在報紙中夾有很多商家的廣告,諸如開業、優惠、打折、促銷的信息。王淼從這裡受到觸發:快遞免費送到個人或公司,而自己就從商家的廣告費中來賺錢。

2012年6月初,王淼成立了一個“快蝸牛”快遞公司,向社會廣而告之:配送範圍在三環內的快件,一律實行免費送件。

不用說,“快蝸牛”一炮而紅。

但是,很快免費快遞的“後遺症”就顯現了:一是電話太多,需要快遞的物品太多,而“快蝸牛”畢竟人手有限,於是有些快件就接不了,這個時候打來電話的顧客就不滿意了,說你們的“免費快遞”是騙人的東西;二是有些人不僅僅快遞文件,將一個冰箱也委託他們派送,這已經是物流公司的範疇了,“快蝸牛”送不了,又挨了一頓“責罵”。

暫時歇業

2012年8月,“快蝸牛”不得不暫時宣告“歇業”,王淼需要一點時間來反思自己的經營。沉下心來後,王淼慢慢地找到了方法:一是堅定三環路以內的快遞,逢件必送,對顧客有承諾,要有良好的信譽;二是將送件條款作了小小的調整,每單首重1千克內完全免費,續重2元/千克,這樣可以控制物品的重量。

“快蝸牛”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成都市的網店,這些網店能有個免費的快遞,當然是合作愉快了,就這樣,“快蝸牛”將近千家網店牢牢地抓住了。

時機成熟

瞅準時機後,王淼開始尋求商家廣告了。在一次次的拒絕後,王淼醍醐灌頂般清醒過來:免費快遞需要找準市場定位,也必須做到精確投放。

2012年9月,成都一家美容店同意在王淼的免費快遞業務中投放DM廣告,但合約裡有一個條款:必須將3000份廣告精確投放到3000個白領女性的手中。

第一單生意,王淼可是打起了十二萬分的精神。有簽名,有圖片,還有電話回訪,3000份DM廣告的精確投放,讓那家美容公司放心了,也讓“快蝸牛”的免費快遞廣告名聲大噪。

很快,一家嬰兒奶粉品牌找到了“快蝸牛”,他們希望準確投放到有3歲孩子的家庭之內。這看上去是個艱巨的任務,王淼和他的員工卻輕而易舉地完成了。“快蝸牛”的員工在派送快件的時候,對每一個客戶都進行一份客戶調查,其中一項內容就是家庭成員,因為這是免費的快遞服務,所以客戶們都樂意接受快遞員的調查,就這樣,“快蝸牛”自己的客戶中,誰家裡有嬰兒就一目瞭然了。同時,通過快件的派發,也能掌握到相關的信息,比如給購買紙尿褲、嬰幼用品的客戶送上一份奶粉DM廣告,保準不會錯。

精準的投放讓客戶收到了良好的廣告效果,比如這家奶粉品牌,和“快蝸牛”合作一個多月後,銷量就提升了1個點。一次次有針對性的投放,每一次精確的“有的放矢”,讓客戶們嘗到了甜頭,而王淼的回頭客也就越來越多。

雖然目前盈利不多,但對免費快遞的新模式,王淼依然充滿了信心。

《成功創業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