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縣找護衛

知縣找護衛

有個叫陳春的,在科舉道路上耗盡了大半生心血,到四十二歲才考中了進士,被任命為萬河縣知縣。消息傳來,賀喜的人接踵而至,可是當事人陳春卻手腳冰涼。

原來,十年前,陳春也住在萬河縣,與鄰居童家產生了矛盾,而且越來越深,最後發展到不共戴天,真刀真槍幹了一仗。後來陳家使了陰招,打死了童家的兩個人,只得舉家連夜逃離了萬河縣。要知道童家是開武館的,老爺童祝瑤更是武功高強,一個頂仨。他發過狠話,說:只要陳家人敢踏進萬河縣一步,必殺無疑。這讓陳春哪裡還敢去上任呢?

但朝廷的任命也不敢違抗,怎麼辦呢?陳春拖了幾天,眼看拖不下去,只得上了路。這天到了三岔口,往右便是萬河縣,到底去還是不去,陳春左右為難。

正在這時候,從右邊的路上來了一個人,他走路歪歪扭扭,跌跌撞撞,好容易走到了陳春一行人跟前。陳春見他全身是血,身上披著一張狼皮,左手還提著一把刀子,不由吃驚地問:「你,你被狼咬了?」

那人張開半閉的眼睛看了陳春一眼,把刀和狼皮扔到他面前,說:「你、你、你瞎眼了啊?明明是我、我把狼打死了,還說我、我、我被狼咬了!」

那人嘴巴一張,一股酒味撲面而來。陳春摀住鼻子,仔細打量來人,見他雖然身上都是血,但並沒有受傷,顯然都是狼的血;站立不穩,那是因為喝醉了。陳春驚異地問:「你喝得這麼醉,還能打死狼?」

「我、我是酒俠,喝了酒我才、才有力氣,越喝酒越有力氣。打、打狼算什麼?」那人一副桀驁不馴的樣子。

陳春摸摸狼皮尚有餘溫,看來剛打死不久,就叫那人帶他去看打狼的地方,那人也不拒絕,歪歪扭扭走在前面。眾人翻過了一座山坳,便看到了,現場一片狼藉,被剝了皮的狼還在地上。陳春心裡一陣激動,剛才路上就在想,如果有這麼一個人給自己當護衛,還怕什麼仇家呢?他問對方姓啥叫啥,那人好不耐煩:「怎麼那麼嗦,人家都叫我酒大俠!」

陳春趕緊亮明身份,最後問:「你願意跟我一起去上任嗎?」

旁邊的隨從都一起慫恿著:「快答應呀,跟著老爺吃香喝辣的。」

酒大俠這才知道對方是臨縣的縣太爺,不過他也不緊張,口齒不清地說:「可以是可以,但我必須喝酒才有力氣,不喝酒什麼也做不成。」

這是小問題,陳春當即點頭答應:「行!你盡避喝酒,要多少我供你多少!」

於是,陳春帶上酒大俠赴任去了。到了萬河縣,陳春立規矩,追查積案,結交豪強,忙得不亦樂乎。一個多月後,他的仇家童祝瑤得知消息,在一個晚上找上門來,他大叫:「陳春,你給我滾出來!」

這一個多月來,陳春一直被人前呼後擁的,一時間還沒反應過來,他拉開門一看,當時嚇得面無人色,急忙對正在喝酒的酒大俠說:「快出去!他找上門來了!」

酒大俠拿上一壺酒歪歪扭扭地開門走了出去。陳春不敢跟著出去,只能趕緊關上門,然後耳朵貼在門上聽動靜。

再說那童祝瑤見走出來一個醉鬼,便疑疑惑惑盯著他看。酒大俠好容易站穩了,轉過身來看著童祝瑤。童祝瑤問:「你是……」

酒大俠也不搭話,拿著酒壺向童祝瑤打去。童祝瑤猝不及防,趕緊用手去擋,殊不知壺裡的酒是擋不住的,一下潑到了他的臉上。童祝瑤眼睛被酒辣得睜不開,怕對手又使陰招,忙捂著眼跌跌撞撞地跑開了。

聽不到聲音了,陳春才敢打開門,一邊東張西望,一邊走出來。酒大俠手舞足蹈,迎面走來,和陳春撞了個滿懷,「撲通」倒在地上了。

陳春也不計較,連忙把他拉起來,欣喜地問:「你把他打跑了?」

「他、他……他算什麼?我只、只、只一下,他就擋不住,跑了!」

陳春大喜過望,從此更加放心,也更加厚待酒大俠。過了幾天,陳春赴宴回家,走到半路,突然童祝瑤從一塊大石頭上跳下來,二話不說,舉刀就向陳春的轎子奔過來。陳春嚇得大叫酒大俠,酒大俠提著酒,打著飽嗝從轎子後面走出來,看到了童祝瑤,拿起酒壺就往他臉上砸。童祝瑤手裡的刀一橫,向酒壺斬去,只聽「噹」的一聲,酒壺被打碎,碎片飛濺。

巧的是,其中兩塊碎片,正好飛到童祝瑤臉上,他痛得大叫,連忙回頭跑了。

陳春見酒大俠武藝高強,高興得哈哈大笑,覺得從此再也不怕任何人了。

那天,閒來無事,陳春陪著酒大俠喝酒,喝著喝著,陳春就問酒大俠的武功是跟誰學的。這天,酒大俠是難得清醒一回,他對陳春說:「我沒武功,我好怕呀,我要回去了!」

陳春嚇了一大跳:「你、你說什麼?」

酒大俠繼續說:「我其實就是一個酒鬼,不喝酒就活不下去,我跟你來,就是為了有酒喝。」

陳春怔了一怔,好一會兒才明白了他的意思,吃驚得後背心直冒冷汗,但他又有些不解,問:「我親眼看到你兩次打敗了童祝瑤,而且你不是還打死過狼嗎?」

酒大俠見躲不過去,就把那事說了:其實,那天酒大俠提著酒壺在山裡走,突然一隻狼從側面撲來,他都快嚇死了,下意識地拿酒壺去擋狼的嘴,狼嘴一張,連壺帶酒吞了進去,狼先是被辣得不知如何是好,然後很快就醉倒了。酒大俠撿了個便宜,殺了狼,就這樣被陳春誤以為是英雄了。

陳春酒都嚇醒了,一想到童祝瑤隨時都可能來找自己的麻煩,他再也待不下去了,連夜收拾東西跑了,保命要緊,知縣這芝麻官不當也罷!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