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對聯故事

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北宋傑出文學家。他少年得志,不免有些飄飄然。曾書一聯貼於門上:識遍天下字,讀盡人間書。正當他洋洋得意時,被路經此地的某翁難住,頓時滿面通紅,羞愧萬分,忙施禮認錯,並立即將原聯上下句前各加兩字變作: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

蘇軾對聯故事蘇軾在杭州做了三年知府,政績顯著,奉旨回京供職。恰逢遼邦所派使臣出句要宋人答對,上聯是:三光日月星;此聯看似簡單,實不易對。出句的數字恰與後面的事物相符,而對句所選數字對應事物都會多於三或少於三。還是蘇軾有辦法,巧妙對上:四詩風雅頌。

該對聯妙在「四詩」只有「風雅頌」三個名稱,因為《詩經》中有「大雅」、「小雅」,合稱為「雅」。加之「國風」、「頌詩」共四部分,故《詩經》亦稱「四詩」。對句妙語天成,遼使佩服至極。

蘇氏兄妹對聯故事

蘇軾與小妹、黃庭堅一日賞畫,見上面題聯有趣:輕風細柳,淡月梅花。看是四字聯,中間卻空一字,小妹建議為中間加字作「腰」,成為五言聯句。蘇軾文思最快,立即響應,填字使之成為: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黃庭堅接對: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則填: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縱觀三人對聯,小妹最妙:「扶」字不僅寫出風的輕柔和柳的纖弱,而且寫出了風與柳的親暱之態,因而更形象生動;「失」字也較「隱」字貼切,既強調了月光的皎,又兼顧梅花的潔,突出了兩者融為一色的景象,更加吻合貼切。

蘇氏對聯故事

蘇軾朋友甚多,其中有個詩僧佛印。這人雖是出家人,卻頓頓不避酒肉。這日,佛印煎了魚下酒,正巧蘇軾登門來訪。佛印急忙把魚藏在大磬之下。蘇軾早已聞到魚香,進門不見,心生一計,故意說:向陽門第春常在。佛印對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舊句深感詫異,順口便說:「誰不知下句是:積善人家慶有餘。」

話音剛落,蘇軾大笑:「既然磬(慶)裡有魚(余),那就積點善,拿出一道吃吧。」

一次,蘇軾與弟蘇轍去見佛印。三人結伴同游,佛印即興出句:無山得似巫山好。關鍵在「無」、「巫」諧音。蘇軾對上:何葉能如荷葉圓。蘇轍聽了,對兄長說:以「何荷」對「無巫」的諧音,固然不錯,但改作這樣是否更好些,就是——何水能如河水清

佛印與蘇軾聽了,表示贊同,以「水」對「山」,好在對仗更加工穩。不過,出對句都有些偏執。

蘇軾兄妹對聯故事

蘇軾曾兩次到杭州任地方官,浚湖築堤,頗有政績。他寫過不少盛讚西湖的詩篇,其中一首這樣寫道:「西湖天下景,游者無愚賢,深淺隨所得,誰能識其全?」

相傳蘇軾與其父蘇洵及小妹,就有過一次:「深淺隨所得」的撰聯比賽。這日,他們來到五雲山之西的雲棲。此地因五彩雲霞飛集停佇而名,向以清涼幽靜、花香醉人著稱。「雲棲竹徑」為西湖十八景之一。蘇洵見此美景,要大家各作一聯,並限定收尾之字為「冷」和「香」。蘇軾思維敏捷,當下說道:拂石生來夜帶冷,踏花歸去馬蹄香。蘇小妹也不甘示弱,說:叫月杜鵑喉舌冷,宿花蝴蝶夢魂香。

蘇洵聽了,連連搖頭說:句子都還不錯,就是與此間景致離得太遠了些。你們聽我的——水自石邊流出冷,風從花裡過來香。

蘇軾和小妹不得不歎服,直誇此聯是神來之筆。

《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