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舍出來的大師

1871年8月30日,祖輩皆務農的歐內斯特·盧瑟福出生了。盧瑟福兄弟姐妹一共12人,他排行老四。心靈手巧的父親,樂觀向上、勤勞樸實的母親,成為盧瑟福的榜樣。

大自然是美麗的,農村的生活是艱苦的。12個兄弟姐妹的生計,全靠父母的勞作來維持。

盧瑟福的父親做過車輪工匠、木工和農民,他不停地勞動,再加上母親作小學教師的收入,要養活這麼一大家子,真是非常吃力。

盧瑟福和兄弟姐妹從小就知道生活的艱難,沒有什麼人教育,他們都知道要想生活得好一點,得靠自己動手、動腦去創造,要踏踏實實地做事。春天耕地、播種,秋天收割莊稼,都是全家出動,每一個成員都要分擔一些責任。盧瑟福通常都去幹農場上的一些雜務活,像劈柴、擠牛奶等。全家人在勞動中互相幫助,團結協作,很少發生爭吵。勞動成果作為全家收穫的一部分,誰也不會據為己有。盧瑟福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成長起來,養成了相互協作、尊重別人的良好品質。

後來盧瑟福成名之後,他的這種品質仍然保留。他被科學界譽為「從來沒有樹立過一個敵人,也從來沒有失去過一個朋友」的人。作為一個偉大的導師,在他的助手和學生中,先後獲得諾貝爾獎的竟多達11人。

俄羅斯物理學家、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卡皮查,曾在盧瑟福領導下工作了14年。1937年,盧瑟福去世時,卡皮查萬分悲痛。他在一篇悼念的文章中寫道:「盧瑟福不僅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而且也是一位偉大的導師,在他的實驗室培養出如此眾多的傑出物理學家,恐怕沒有一位同時代的科學家能與盧瑟福相比。科學史告訴我們,一位傑出的科學家不一定是位偉人,而一位偉大的導師則必須是偉人。」

這位偉人的偉大品格,就是在新西蘭的農舍中培育出來的。

【大視角】

借用玻爾的話說,「盧瑟福在我們的追求研究領域中的進步時的那種寬闊的胸懷和強烈的興趣,永遠對人是一種巨大的鼓舞……」而其前提,依舊只是從小養成的協作習慣,以及追求不懈的言行風格。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