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深湛之思」

二百六十餘年前,春節即將來臨的一天,江南徽州府西六十里外一個名叫忠義裡的鄉村,有戶普通人家,年輕的夫婦喜得貴子。孩子的相貌儀表,都惹人高興,惟使人大惑不解的是,一年、兩年過去了,一直到十歲,他也不能說話。後來,他卻成了赫赫有名的大學者。

戴震,字慎修,又字東原,安徽休寧隆胺(今屬屯溪)人,生於雍正元年十二月四日(1724年)。因家境貧寒,他的父親戴弁不甘心永遠過著這種動盪奔波、仰人鼻息的生活,便把希望寄托在兒子身上。因此,盡避年年經濟拮据,戴弁節衣縮食,還是把兒子送進私塾。

十歲的戴震進了私塾,心中有說不出的高興。他在艱險困苦的逆境中成長,因而格外珍惜學習生活。他既聰明,又肯用苦功夫,過目成誦,每天讀幾千字的書還不想休息。然而他最大的特點,在於學習時「好深湛之思」,善於發現問題,想得深入細緻。遇有疑問,非刨根究底問個水落石出不可。

有一次,私塾老師給他講授朱熹的《大學章句》,講到「右經一章,蓋孔子一言而曾子述之,其傳十章則曾子之意而門人記之」時,年僅十歲的戴震覺得有些不解,便問道:「老師,怎麼知道這是孔子的話,而由曾子講述的呢?又怎麼知道這是曾子的意思,卻是由他們的學生記載的呢?」塾師一本正經地說:「朱熹的註解就是這樣說的。」「朱熹是哪朝人?」「宋朝人。」「孔子、曾子呢?」「周朝人。」「那麼,周朝與宋朝相距多少年呢?」「將近兩千年了。」「既然如此,朱熹怎麼知道是這樣的呢?」戴震幼稚的小臉上充滿了疑惑,塾師一下子就被問住了,一時竟想不出用什麼適當的話來回答。他笑著摸摸戴震的頭說:「你真是個會動腦筋的孩子!」

從此,老師對這個好學的孩子刮目相看,逢人便說:「此非常兒也。」

【大視角】

思維的惰性,在於一旦遭遇所謂公理、定理、規則或事實,立即予以承認。行為的惰性,在於一旦觸及習慣、定勢、觀念或技藝,立即予以逃避。

《教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