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德宗道章第四:懂得權變與操控的基本原則

世事如棋局般簡單,又如棋局般複雜。所以無論做人還是成事,懂點權變和操控之術是不多餘的,這一方面有助於我們更好地達到目標;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地避免災禍纏身。誠如黃石公所言,在運用權變和操控之術的時候一定要遵循它的基本原則:本德宗道——以德為本,以道為宗。

1.正確地運用智慧、謀略

【原典】

夫志心篤行之術。長莫長於博謀。

【張氏注曰】

謀之欲博。

【王氏點評】

道、德、仁、智存於心;禮、義、廉、恥用於外;人能志心篤行,乃立身成名之本。如伊尹為殷朝大相,受先帝遺詔,輔佐幼主太甲為是。太甲不行仁政,伊尹臨朝攝政,將太甲放之桐宮三載,修德行政,改悔舊過;伊尹集眾大臣,復立太甲為君,乃行仁道。以此盡忠行政賢明良相,古今少有人;若志誠正心,立國全身之良法。君不仁德、聖明,難以正國、安民;臣無善策、良謀,不能立功行政。齊家、治國無謀不成。攻城破敵,有謀必勝,必有機變。臨事謀設,若有機變、謀略,可以為師長。

【譯釋】

在做人做事的過程中,最大的智慧莫過於對謀略的正確運用了。

所謂「先謀後事者昌,先事後謀著亡」,在事前就做好謀劃,在做事的過程中又能恰如其分滴水不漏地運用,這就是高人。

解讀

謀略的運用重在不顯山不露水

老子在其《道德經》中特別讚賞這樣一類人:「上德若谷,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即在平日裡很少「顯山露水」、搶風光,這類人表面看上去很不顯眼,然而他們卻能在暗中默默地將事情完成,絲毫不張揚。能做到不顯山不露水,並且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這是對謀略家們最基本的要求。

做事太張揚,雖然能夠顯得自己高人一頭,然而卻能引來眾多人的妒忌,讓別人也更關注自己的一舉一動(確切地說是更關注我們的失誤),這樣就會給日後自己的工作帶來眾多的壓力和不便。

清朝皇帝雍正也曾這樣認為:「但不必露出行跡。稍有不密,更不若明而行之。」雍正不但是嘴上這麼說,在他的執政生涯中也是如此做的。

在雍正皇帝之前,歷代王朝都以宰相統轄六部,權力過重,使皇帝的權威受到了一定影響,如果一個君王有手腕駕馭全局,使宰相為我所用,這當然很好。但如果統領軍隊的宰相超權行事,時間一長便很容易與皇帝、大臣們產生隔膜和分歧,容易給國家添亂子、造麻煩。

在雍正即位之初,雖然掌管著國家的最高權力,但舉凡軍國大政,都需經過集體討論,最後由皇帝宣佈執行,不能隨心所欲自行其是;權力受到了制約,皇位受到了挑戰。雍正設置軍機處,正是把自己推向了權力的金字塔頂端。簡單地說,就是皇帝統治軍機處,軍機處又統治百官。

軍機處還有一種職能,即充當最高統治者的秘書的角色,類似於情報局,有很強的保密性。軍機處的由來,是在雍正七年(1729年)六月清政府平息準噶爾叛亂時產生的。雍正密授四位大臣統領有關軍需事務,嚴守軍報、軍餉等軍事機密,以致二年有餘而不被外界熟知,保持了工作的高效運轉和戰鬥的最終勝利。

雍正對軍機處管理得特別嚴密。他對軍政大臣的要求也極為嚴格,要求他們時刻同自己保持聯繫,並留在皇帝最近的地方,以便隨時召入宮中應付突發事件。軍機處也會像飄移的帳篷一樣隨皇帝的行止而不斷改變。皇帝走到哪裡,「軍機處」就設在哪裡,類似於我們現在的現場辦公。雍正對工作、對百官的一些看法,以便察言觀色,去偽存真地選用人才。在當今,雍正的這些創造,已經滲透到我們的日常工作當中,並產生了不可低估的社會價值。

雍正的第二大特點是對軍機處的印信管理得非常嚴密。印信是機構的符號和象徵,是出門辦事的護身符和通行證。軍機處的印信由禮部負責鑄造,並將其藏於軍機處以外的地方,派專人負責管理。當需用印信時,必須報告皇上給予批准,然後才能由軍機大臣憑牌開啟印信,在眾人的監視下使用,以便起到相互制約的作用。

設立「軍機處」達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以前每辦一件事情,或者有關的奏折,要經過各個部門的周轉,才能夠送達皇上。其中如扯皮、推諉、拖沓的官場陋習使辦事效率極為低下,保密性能也差,皇上的口諭無法貫穿始終。而自從設立軍機處以來,啟動軍機大臣,擺脫了官僚機構的獨斷專行,使雍正的口諭可以暢通無阻地到達每一個職能機構,從而把國家大權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裡。

設立「軍機處」,將「生殺之權,操之自朕」的雍正推向了封建專制權力的頂峰。「軍機處」由於在皇上的直接監視下開展工作,所以處處謹小慎微,自知自律,奉公守法,樹立了一種清廉的官場形象。「軍機處」的設置,保證了中央集權的順利實施,維持了社會的相對穩定和統一,避免了社會的動亂和民族的分裂,推動了社會的繁榮和發展,具有一定的社會積極意義。

無論在雍正的正史和野史的記載中,雍正帝都是一個喜歡在秘密行事的皇帝,然而這也正是他高明、智慧的一面,故而在他死後的乾隆年間,才會出現康乾盛世的局面。

無論是做人還是處世,若想取得最大限度的成功,首先不要過分暴露自己的意圖和能力。唯有這樣,事情辦起來才不會出現眾多人為的障礙和束縛,辦起事來就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我們將會受到許多意想不到環節的人為阻撓,事情辦起來就很難成功了。

2.忍辱方能身安

【原典】

安莫安於忍辱。

【張氏注曰】

至道曠夷,何辱之有。

【王氏點評】

心量不寬,難容於眾;小事不忍,必生大患。凡人齊家,其間能忍、能耐,和美六親;治國時分,能忍、能耐,上下無相怨。如能忍廉頗之辱,得全賢義之名。呂布不捨侯成之怨,後有喪國亡身之危。心能忍辱,身必能安;若不忍耐,必有辱身之患。

【譯釋】

要想做到平安無事,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忍辱負重了。

大凡有人的地方,就會有矛盾。世界這麼小,你不碰我,我還會碰你,關鍵是如何看待,如何處理。得饒人處且饒人,相逢一笑泯恩仇。一張笑臉,一句誠懇的道歉,就能化干戈為玉帛,冰釋前嫌,何必為區區小事而斤斤計較、耿耿於懷呢?

沒有爬不過去的山,也沒有蹚不過去的河。忍一時的委屈,可以保全大家的寧靜、和諧,並不損失什麼,反而還會贏得一個更為寬闊的心靈空間。何樂而不為呢?

解讀

小不忍則亂大謀

「小不忍則亂大謀」,這句話在民間極為流行,甚至成為一些人用以告誡自己的座右銘。的確,這句話包含有智慧的因素,有志向、有理想的人,不會斤斤計較個人得失,更不應在小事上糾纏不清,而應有廣闊的胸襟,遠大的抱負。只有如此,才能成就大事,從而達到自己的目標。

那麼,到底要忍什麼?

蘇軾在《留侯論》中說:「忍小忿面就大謀。」這是忍匹夫之勇,以免莽撞闖禍而敗壞大事。

忍小利而圖大業。這是「毋見小利。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忍辱負重。勾踐忍不得會稽之恥,怎能臥薪嘗膽,興越滅吳?韓信受不得胯下之辱,哪能做得了淮陰侯?

因此,在中國傳統的觀念裡,忍耐也是一種美德。這一觀點儘管與現代這種競爭社會不合拍,但是,很多學者已經發現,中國傳統文化裡有些東西並沒有過時,相反,其中的學問博大精深,如果運用於現代人的生活,必將使人們受益匪淺。其中,忍耐就大有學問,忍耐包括很多種。當與人發生矛盾的時候,忍耐可以化干戈為玉帛,這種忍耐無疑是一種大智慧。

唐代著名高僧寒山問拾得和尚:「今有人侮我,冷笑我,藐視目我,毀我傷我,嫌我傷我,嫌我恨我,則奈何?」拾得和尚說:「子但忍受之,依他,讓他,敬他,避他,苦苦耐他,裝聾作啞,漠然置他,冷眼觀之,看他如何結局?」這種忍耐裡透著的是智慧和勇氣。

人生不可能總是風調雨順,當遇到不如意、不痛快,甚至是災難時,一個人的忍耐力往往就能發揮出奇制勝的作用。很多時候,因為小地方忍不住,而害了大事,這是得不償失的。

三國時,諸葛亮輔佐劉備在祁山攻打司馬懿,可司馬懿就是不出來應戰。諸葛亮用盡了一切手段,極盡所能地侮辱司馬懿,但司馬懿對諸葛亮的侮辱總是置之不理。總之,司馬懿就是不出來與諸葛亮交鋒。等到諸葛亮的糧食吃完了,不得不退兵回蜀國,戰爭就這樣結束了。諸葛亮六次出兵祁山,每次都是無功而返。司馬懿之所以不戰而勝,就是因為一個「忍」。

與別人發生誤會時的忍耐,那只是一時的容忍,比較容易做到。難得的是在漫長時間裡,忍受著各種各樣的折磨,而只為實現心中的理想。這種忍耐力是難能可貴的,但也是做人最應該擁有的一種能力。

非洲一位總統問鄧小平同志有什麼好經驗,他就說了兩個字:「忍耐。」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忍耐不是目的,是一種策略,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忍耐。人們常說,「忍」字頭上一把刀。這把刀,讓你痛,也會讓你痛定思痛;這把刀,可以削平你的銳氣,也可以雕琢出你的勇氣。

有人說,忍耐就是一種妥協。其實,妥協不是簡單地讓步,而是在知己知彼的基礎上達成一種共識。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妥協都不僅僅為了「家和萬事興」、「安定團結」,而且還隱藏著一種堅持,這種堅持實際上就是一種堅定的決心。

大庭廣眾之中,眾目睽睽之下,如果互相謾罵攻擊,不僅有傷風化,使你斯文掃地,還破壞了社會的文明形象。當然,有時要做到忍,也的確不易。雖然忍耐是讓人痛苦的,但結果卻是甜蜜的。因此,遇事要冷靜,要先考慮一下後果,本著息事寧人的態度去化解矛盾,我們就不至於為了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而糾纏不清,更不會使矛盾升級擴大。

人,貴在能屈能伸。伸,很容易,但屈就很難了,這需要有非凡的忍耐力才行。只要這個人真正有智慧,有才幹,不管他忍耐多久,終究會有出頭之日,而且他的忍耐力反而會更加富有魅力和內涵。人生很多時候都需要忍耐,忍耐誤解,忍耐寂寞,忍耐貧窮,忍耐失敗。持久的忍耐力體現著一個人能屈能伸的胸懷。人生總有低谷,有巔峰。只有那些在低谷中還能坦然處之的人,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走過低谷,前面就是海闊的天空。回過頭來,那些在低谷裡忍耐的日子,那些在苦難中掙扎的日子,那些在寂寞裡執著的日子,都會顯得彌足珍貴。

忍耐,這是一種寶貴的人生財富!

3.做事之前先修德

【原典】

先莫先於修德。

【張氏注曰】

外以成物,內以成己,此修德也。

【王氏點評】

齊家、治國,必先修養德行。盡忠行孝,遵仁守義,擇善從公,此是德行賢人。

【譯釋】

無論做人做事,但凡有所成就,首先應該做的是修養自己的德行,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個道德高尚的人。

成功的標準不止一個,成功的路也不止一條。但要到達成功的終點,就必須有良好的德行修養。古人說:有德有才是聖人,有德無才是君子,無德有才是小人,無德無才是愚人。那些無德有才之人走了狗屎運也有可能一不小心收穫些小成就,但那是不可能長久的,最終,他們會因為自己作惡多端而付出代價。

佛家說「境由心生」,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想成功,首先要在心裡做個「聖人」,要修煉聖人的德行,然後才能在社會上取得成就。

解讀

做大事者品格培養是中心課題

古代人敬重有「德」的之人,尤其是孔子提出的「仁、義、禮、智、信」這五點「德」。良好的品格能帶來持久而成功的人際關係。不管是下屬,還是合作者,都會把人品作為考察這個領導者的重要標準。

任何一個領導者都應該把品格培養當作自己的中心課題。因為,領導是無法超越來自品格上的限制。很多有傑出才幹的領導者,在取得某種層次的成就後就突然崩潰了,這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都與人品有關。那些在事業上有高度成就,卻在品格上有缺陷的人,常會在成功的壓力下遭遇突然的失敗,像「紅塔」集團的褚時建,「伊利」乳業集團的鄭懷玉都是在金錢面前敗下陣來。

品格不是靠嘴說出來的,而是用行動做出來的。領導的品格和所作所為是不可分割的。如果一個領導者的心思和行動經常不一致,那麼,他的品格當然就可能隱藏著不為人知的疑點,也就不能獲得別人對他的信任了。

企業家馮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大意是說:他去香港,和李嘉誠先生吃了一次飯,感觸非常大。「李先生76歲,是華人世界的財富狀元,也是大陸商人的偶像。大家可以想像,這樣的人會怎麼樣?一般偉大的人物都會等大家到來坐好,然後才會緩緩過來,講幾句話,如果要吃飯,他一定是坐在主桌,有個名簽,我們企業界20多人中相對偉大的人會坐在他邊上,其餘人坐在其他桌,飯還沒有吃完,李先生就應該走了。如果他是這樣,我們也不會怪他,因為他是偉大的人。

但是令我非常感動的是,我們進到電梯口,開電梯門的時候,李先生在門口等我們,然後給我們發名片,這已經出乎我們意料——就是李先生的身家和地位已經不用名片了!但是他像做小買賣一樣給我們發名片。發名片後我們一個人抽了一個簽,這個簽就是一個號,就是我們照相站的位置,是隨便抽的。我當時想為什麼照相還要抽籤,後來才知道,這是用心良苦,為了大家都舒服,否則怎麼站呢?

抽號照相後又抽個號,說是吃飯的位置,又為大家舒服,最後讓李先生說幾句話,他說也沒有什麼講的,主要是和大家見面,後來大家鼓掌讓他講,他就說我把生活當中的一些體會與大家分享吧。然後看著幾個外賓,用英語講了幾句,又用粵語講了幾句,把全場的人都照顧到了。他講的是『建立自我,追求無我』,就是讓自己強大起來要建立自我,追求無我,把自己融入到生活和社會當中,不要給大家壓力,讓大家感覺不到你的存在,來接納你、喜歡你、歡迎你。之後,我們就吃飯。我抽到的號正好是挨著他隔一個人的位子,我以為可以就近聊天了,但吃了一會兒,李先生起來了,說抱歉我要到那個桌子坐一會兒。後來,我發現他們安排李先生在每一個桌子坐15分鐘,總共4桌,每桌都只坐15分鐘,正好一小時。臨走的時候他說一定要與大家告別握手,每個人都要握到,包括邊上的服務人員,然後又把大家送到電梯口,直到電梯關上才走。」

儘管事情看起來有些瑣碎,但誰都能感覺到李嘉誠先生偉大的品格,也正是這種優秀的品格才使他坐到華人首富的位置上。

任何一個組織想要成功,組織的領導者必須樹立起正確的行為規範和優秀的品格,並使之成為組織文化的一部分,當這種文化深入到組織的每個角落時,組織成員自然會被這種文化所感染,那又何愁領導不好這個組織呢?

也許有人覺得,有些人道德品質不好,個人修養難以恭維,身邊不是同樣有許多朋友嗎?其實這種所謂「朋友」並非真朋友,而是「偽朋友」。別人與他交往不是衝著他的人品人格去的,而是奔著他的權勢去的,是為了相互利用以達到個人目的,充其量只是「勢利之交」。一旦其喪失了權力地位,沒有了利用價值,那些所謂的「摯友」也就會棄他而去。所以說,要想收穫真正的友誼,擁有真正的朋友,最終要靠良好的個人思想道德修養,只有用高尚道德修養贏得的友誼和感情才是真誠的,才會歷久彌堅。

4.心誠好善一生常樂

【原典】

樂莫樂於好善,神莫神於至誠。

【張氏注曰】

無所不通之謂神。人之神與天地參,而不能神於天地者,以其不至誠也。

【王氏點評】

疏遠奸邪,勿為惡事;親近忠良,擇善而行。子胥治國,惟善為寶;東平王治家,為善最樂。心若公正,身不行惡;人能去惡從善,永遠無害終身之樂。復次,志誠於天地,常行恭敬之心;志誠於君王,當以竭力盡忠。志誠於父母,朝暮謹身行孝;志誠於朋友,必須謙讓。如此志誠,自然心合神明。

【譯釋】

人生最大的快樂莫過於樂善好施,最明智的生活之道莫過於誠心待人。

善良是人性光輝中最美麗、最暖人的一縷。沒有善良、沒有人與人之間真正發自肺腑的溫暖與關愛,就不可能有精神上的富有。我們居住的星球,猶如一艘漂泊於驚濤駭浪中的航船,團結對於全人類的生存是至關重要的,為了人類未來的航船不至於在驚濤駭浪中顛覆,使我們成為「地球之舟」合格的船員,我們應該成為勇敢的、堅定的人,更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三字經》講道:「人之初,性本善。」由此可見,人生來都是善良的,只是由於後天環境的影響,有些人不得已而誤入歧途,直至後來變得十分凶殘。不管怎麼說,我們應該做一個善良的人,真誠待人,與人為善,善終有善報。

解讀

用恩惠換取恩惠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每天都面臨著天堂或地獄的生活。當我們懂得付出、幫助、愛、分享,我們就生活在天堂;若只為自己,自私自利,損人利己,實質就等於生活在地獄裡。地獄和天堂就在自己的心裡。幫助別人的時候,同時也就是在幫助自己。

有一個人想看看地獄和天堂的差別。他先來到地獄,地獄的人正在吃飯,但奇怪的是,一個個面黃肌瘦,餓得嗷嗷直叫。原來他們使用的筷子有一米多長,雖然爭先恐後夾著食物往各自嘴裡送,但因筷子比手長,誰也吃不著。

「地獄真悲慘啊!」這個人想。

然後,他又來到天堂。天堂的人也在吃飯,一個個紅光滿面,充滿歡聲笑語。原來,天堂的人使用的也是一米多長的筷子,不同之處在於——他們在互相喂對方!

天堂和地獄擁有同樣的食物,相同的食具,相同的環境,但結果卻大不相同!天堂與地獄的天壤之別,僅在於做人的「一念」之差;因心態不同,就造成了極不相同的結果。

1977年的《嚮導》雜誌報道了一則故事:

有一個人遭遇暴風雪,迷失了方向。由於他的穿著裝備無法抵禦暴風雪,以致手腳開始僵硬。他知道自己時間不多了。

結果他遇到了一個和他遭遇相同的人,幾乎凍死在路邊。他立刻脫下濕手套,跪在那人身邊,按摩他的手腳,那人漸漸地有了反應。最後兩人合力找到了避難處。他救別人其實也救了自己。他原本手腳僵硬麻木,就是因為替對方按摩而緩了過來。

西晉時,廷尉顧榮應邀赴宴。席間上來一道烤肉,侍者在布菜時,直嚥口水。顧榮心中不忍,就把自己的那一份讓給了侍者。同桌的人笑他有點呆氣,他卻認為,整天看著烤肉卻吃不到,是很難受的,因而對自己的做法毫無悔意。

此後過了許多年,西晉發生了「八王之亂」。宗室汝南王司馬冏、楚王司馬瑋、趙王司馬倫、齊王司馬同、長沙王司馬顒、成都王司馬穎、河澗王司馬頗、東海王司馬越八王為爭權奪利而相互廝殺,國家一片混亂,民不聊生。這時遠在邊陲的匈奴首領劉淵發現了上天賜予的大好時機,派兵東下,滅掉了西晉。

這場災難發生在永嘉年間(307~312年),後來,「永嘉」一詞就成了一個傷心的象徵。永嘉年間的確令人心傷,異族的入侵,引起漢民族極大的恐慌,人們紛紛拋家捨業,扶老攜幼地加入向南方逃亡的難民隊伍。相比之下,長江以南的東南地區成了一片樂土。滔滔江水隔開了燃燒於江北廣大土地上的戰火,北方難民也紛紛奔南而去。

顧榮本是江南吳人,自然毫不猶豫地率領全家加入逃亡的難民之中。世道混亂,兵匪橫行,逃亡的路上自是險象環生。但顧榮每每身處危急之時,總有人來捨命相救。渡過長江之後,顧榮找到救命恩人表示感謝。問起來歷,原來這人就是當年那個接受烤肉的侍者。這令顧榮感慨不已。

愛默生曾說:「此生最美妙的報償就是,凡真心幫助他人的人,沒有不幫助自己的。」這真是一句大實話。

現實生活中,有些人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的信條。他們的自私本性暴露無遺,他們一味地希望能「人人為我」,卻不願去踐行「我為人人」這個前提條件。結果呢,必然導致他們在社會中沒有安全感和關愛感。其實,假如人人都能夠心懷他人,互相信任,互相幫助,即使它的前提是功利性的,那麼最終也會惠及自身的。因為處在一個好環境之中,遠比處於一個惡劣環境中能得到更多的精神、物質上的雙重實惠。

5.看透事物的本質

【原典】

明莫明於體物。

【張氏注曰】

《記》雲︰「清明在躬,志氣如神。」如是,則萬物之來,其能逃吾之照乎!

【王氏點評】

行善、為惡在於心,意識是明,非出乎聰明。賢能之人,先可照鑒自己心上是非、善惡。若能分辨自己所行,善惡明白,然後可以體察、辨明世間成敗、興衰之道理。復次,謹身節用,常足有餘;所有衣食,量家之有無,隨豐儉用。若能守分,不貪、不奪,自然身清名潔。

【譯釋】

若說明智,莫過於明辨事物的是非,看透事物的本質。

如果被事物的表面所迷惑,就有可能把握不準是非,看不透禍福得失,以至於像沒頭蒼蠅似的恣意妄為,那麼結果肯定是自尋煩惱,自找苦吃。

老子有句話說得好: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沖,其用無窮。意思是說:最完美的事物看起來好像總是殘缺不全的,但它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永遠不可忽視。最完美、最充盈的東西,看起來好像空洞無物不真實,但它的價值是不可限量、無窮無盡的。

老子的智慧就在這裡,他總能以獨到的眼光看到事物的本來面目。事物的價值取決於它的本質,如果我們的目光只停留於表面,必然會錯過許多值得我們去擁有、去抓住的東西。

解讀

不要被得失、禍福的表面所迷惑

在老子的眼裡,世間沒有任何事物是絕對的、孤立存在的,同一個事物也都會以不同的面目呈現出來,就看你用什麼樣的眼光去對待。天堂或許就在地獄的隔壁,苦難也可成為一筆寶貴的財富,表面上看起來是禍,沒準轉瞬間就成了福。

古時,塞外有一個老翁不小心丟了一匹馬,鄰居們都認為是件壞事,替他惋惜。塞翁卻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眾人聽了之後大笑,認為塞翁丟馬後急瘋了。幾天以後,塞翁丟的馬又自己跑了回來,而且還帶回來一匹馬。鄰居們見了都非常羨慕,紛紛前來祝賀這件從天而降的大好事。塞翁卻板著臉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壞事呢?」大家聽了又哈哈大笑,都認為塞翁是被好事樂瘋了,連好事壞事都分不出來。果然不出所料,過了幾天,塞翁的兒子騎新來的馬去玩,一不小心把腿摔斷了。眾人都勸塞翁不要太難過,塞翁卻笑著說:「你們怎麼知道這不是件好事呢?」鄰居們都糊塗了,不知塞翁是什麼意思。事過不久,發生戰爭,所有身體好的年輕人都被拉去當了兵,派到最危險的第一線去打仗,而塞翁的兒子因為腿摔斷了未被徵用,在家鄉過著安定幸福的生活。

這就是老子的《道德經》所宣揚的辯證思想。基於這種辯證關係,我們可以明白,即使是表面看起來很吃虧的事,也會帶來意想不到的好處。生活中此類事常見,有時看似吃虧的事反而是獲得更大利益的前提和資本。

生活中的聰明人善於從吃虧當中學到智慧。「吃虧是福」也是一種哲理,其前提有兩個,一個是「知足」,另一個就是「安分」。「知足」則會對一切都感到滿意,對所得到的一切充滿感激之情;「安分」則使人從來不奢望那些根本就不可能得到的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的東西。沒有妄想,也就不會有邪念。表面上看,「吃虧是福」以及「知足」、「安分」會有不思進取之嫌,但是,這些思想確實能夠教導人們成為對自己有清醒認識的人。

人非聖賢,誰都無法拋開七情六慾,但是,要成就大業,在選擇面前,就得分清輕重緩急,放眼長遠,把握事物本來的發展方向。我國歷史上劉邦與項羽在稱雄爭霸、建立功業上就表現出了不同的態度,也得到了不同的結果。蘇東坡在評判楚漢之爭時就說,項羽之所以會敗,就因為他不能忍,不願意吃虧,白白浪費自己百戰百勝的勇猛;漢高祖劉邦之所以能勝就在於他能忍,懂得吃虧,養精蓄銳,等待時機,直攻項羽弊端,最後奪取勝利。

兩王平日的為人處世之不同自不待說,楚漢戰爭中,劉邦的實力遠不如項羽,當項羽聽說劉邦已先入關時,怒火沖天,決心要將劉邦的兵力消滅掉。當時項羽40萬兵馬駐紮在鴻門,劉邦10萬兵馬駐紮在灞上,雙方只隔40里,兵力懸殊,劉邦危在旦夕。在這種情況下,劉邦先是請張良陪同去見項羽的叔叔項伯,再三表示自己沒有反對項羽的意思,並與之結成兒女親家,請項伯在項羽面前說句好話。然後,第二天一早,又帶著隨從、拿著禮物到鴻門去拜見項羽,低聲下氣地賠禮道歉,化解了項羽的怨氣,緩和了他們之間的關係。表面上看,劉邦忍氣吞聲,項羽掙足了面子,實際上劉邦以小忍換來自己和軍隊的安全,贏得了發展和壯大力量的時間。劉邦對不利條件的隱忍,面對暫時失利的堅韌不拔,反映了他對敵鬥爭的謀略,也體現了他巨大的心理承受能力。

劉邦正是把眼光放遠,靠著吃一些眼前虧的技巧,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有人說劉邦是一忍得天下,相信這種智慧不是有勇無謀的人可以修煉成的。

這就是老子辯證的眼光,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眼前的虧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日後的福。

6.知足是福多欲是苦

【原典】

吉莫吉於知足,苦莫苦於多願。

【張氏注曰】

知足之吉,吉之又吉。聖人之道,泊然無慾。其於物也,來則應之,去則無系,未嘗有願也。古之多願者,莫如秦皇、漢武。國則願富,兵則願疆;功則願高,名則願貴;宮室則願華麗,姬嬪則願美艷;四夷則願服,神仙則願致。然而,國愈貧,兵愈弱;功愈卑,名愈鈍;卒至於所求不獲而遺恨狼狽者,多願之所苦也。夫治國者,固不可多願。至於賢人養身之方,所守其可以不約乎!

【王氏點評】

好狂圖者,必傷其身;能知足者,不遭禍患。死生由命,富貴在天。若知足,有吉慶之福,無凶憂之禍。心所貪愛,不得其物;意在所謀,不遂其願。二件不能稱意,自苦於心。

【譯釋】

知足者可保一生平安,知足者幸福常伴左右。人世間的痛苦多半是由慾望太多而不知道及時地遏制引起的。

我們常說:知足者常樂。這不僅僅是一句諺語,也是一種值得所有人銘記在心的人生態度。只可惜很多人只是把這句話掛在嘴邊而已,所謂「知足」總是被無情的物質主義浪潮所淹沒。

解讀

隨遇而安天地寬

人應當能夠承受物質生活對人的身心所產生的影響。現實中的「俗人」往往因窮困而潦倒,但聰明的智者,卻能隨遇而安或窮益志堅,不受任何影響地充分享受人生,並且能做出一番不平凡的事業來。

蘇東坡對人生的曠達態度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

宋神宗熙寧七年秋天,蘇東坡由杭州通判被調任密州知州。我國自古就有「上有天堂,下有蘇杭」的說法,北宋時期杭州早已是繁華富足、交通便利的好地方。密州屬古魯地,交通、居處、環境都沒法兒和杭州相比。

蘇東坡說他剛到密州的時候,連年收成不好,到處都是盜賊,吃的東西十分欠缺,蘇東坡及其家人還時常以枸杞、菊花等野菜做口糧。人們都認為蘇東坡先生過得肯定不快活。

誰知蘇東坡在這裡過了一年後,長胖了,甚至過去的白頭髮有的也變黑了。這奧妙在哪裡呢?蘇東坡說:「我很喜歡這裡淳厚的民風,而這裡的官員百姓也都樂於接受我的管理。於是我有閒情自己整理花園,清掃庭院,修整破漏的房屋;在我家園子的北面,有一個舊亭台,稍加修補後,我時常登高望遠,放任自己的思緒,做無窮遐想。往南面眺望,是馬耳山和常山,隱隱約約,若近若遠,大概是有隱君子吧!向東看是盧山,這裡是秦時的隱士盧敖得道成仙的地方;往西望是穆陵關,隱隱約約像城郭一樣,師尚父、齊桓公這些古人好像都還存在;向北可俯瞰濰水河,想起淮陰侯韓信過去在這裡的輝煌業績,又想到他的悲慘命運,不免慨然歎息。這個亭台既高又安靜,夏天涼爽,冬天暖和,一年四季,早早晚晚,我時常登臨這個地方。自己摘園子裡的蔬菜瓜果,捕池塘裡的魚兒,釀高粱酒,煮糙米飯吃,真是樂在其中。」

其實,一個人的思想,一旦昇華到追求崇高理想上去,能夠放寬心境,不為物累,心地無私、無慾,隨時隨地去享受人生,也就苦亦樂、窮亦樂、困亦樂、危亦樂了!這是沒有身歷其境的人所難以理解的。真正有修養、高品位的人,他們活得快樂,但所樂也並非那種貧苦生活,而是一種不受物役的「知天」「樂天」的精神境界。

7.做不到心平氣和就會痛苦和悲傷

【原典】

悲莫悲於精散,病莫病於無常。

【張氏注曰】

道之所生之謂一,純一之謂精,精之所發之謂神。其潛於無也,則無生無死,無先無後,無陰無陽,無動無靜。其捨於神也,則為明、為哲、為智、為識。血氣之品,無不稟受。正用之,則聚而不散;邪用之,則散而不聚。目淫於色,則精散於色矣;耳淫於聲,則精散於聲矣。口淫於味,則精散於味矣;鼻淫於臭,則精散於臭矣。散之不已,豈能久乎?天地所以能長久者,以其有常也;人而無常,不其病乎?

【王氏點評】

心者,身之主;精者,人之本。心若昏亂,身不能安;精若耗散,神不能清。心若昏亂,身不能清爽;精神耗散,憂悲災患自然而生。萬物有成敗之理,人生有興衰之數;若不隨時保養,必生患病。人之有生,必當有死。天理循環,世間萬物豈能免於無常?

【譯釋】

世間最令人悲傷和痛苦的事莫過於心煩意亂、精神渙散,最大的病患莫過於內心不平靜而導致喜怒無常。

我們的痛苦煩惱似乎永遠也沒有盡頭,一下成功,一下失敗,時而悲傷,時而喜樂;在生活裡我們東突西竄,越陷越深,找不到一條出路。而黃石公告訴我們,道就是道,不生不滅,慾望太多的人就無法看透迷茫的前途,而平心靜氣者,卻能夠靈敏活潑地勇往直前,這才合乎天地所具有的德行。

解讀

慾望太多內心就難以平靜

有一則寓言:

有位書生準備進京趕考,路過魚塘時正巧漁夫釣了一條大魚。便問漁夫是如何釣到大魚的。漁夫得意地說,這當然需要一些技巧。「當我發現它時,我就決心要釣到它。但剛開始,因魚餌太小,它根本不理我。於是,我就把魚餌換成一隻小乳豬,沒想到這方法果然奏效,沒一會兒,大魚就上鉤了。」

書生聽後,感歎地說:「魚啊,魚啊,塘裡小魚小蝦這麼多,讓你一輩子都吃不完,你卻擋不住誘惑,偏要去吃漁夫送上門的大餌,可說是因貪慾而死啊!」

慾望與生俱來。生命開始之時,慾望隨之誕生。餓了要吃飯,冷了要穿衣,這是人的本能。僅從生命科學而言,人類綿延生息不絕,可以說慾望是生命的動力。生命停止,慾望則消失。同時,人的慾望的滿足,又是生命消耗的過程。

從某種意義上講,有效地節制慾望,是構建和昇華生命,延伸和拓展生命長度的必由之路。

這就不得不讓我們想起了性情淡泊、道法自然的莊子。

有一天,秋高氣爽,太陽已爬在半空,莊子還長臥未醒。忽然,門外車馬滾滾,喧囂非凡,隨後有人輕輕叩門。

原來是楚威王久仰莊周大名,欲將他招進宮中,輔佐自己完成雄霸天下的事業。

楚威王便派了幾位大夫充當使者,抬著豬羊美酒,攜帶黃金千兩,駕著駟馬高車,鄭重其事地來請莊周去楚國當卿相。

半個時辰過後,莊子才睡眼惺忪開門出來。

使者拱手作揖,說明來意,呈上禮單。

不料莊子連禮單瞟也不瞟一眼,仰天大笑,說了一套令眾使者大跌眼鏡的話:

「免了!千金是重利,卿相是尊位,請轉告威王,感謝他的厚愛。」

「諸位難道沒有看見過君王祭祀天地時充作犧牲的那頭牛嗎?想當初,它在田野裡自由自在;一旦作為祭品被選入宮中,給予很好的照料,生活條件是好多了,可是這牛想不當祭品,還有可能嗎?還來得及嗎?」

「去朝廷做官,與這頭牛有什麼差別呢?天下的君主,在他勢單力孤、天下未定時,往往招攬海內英才,禮賢下士。一旦奪得天下,便為所欲為,視民如草芥,視功臣為敵手,真所謂『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你們說,去做官又有什麼好結果?放著大自然的清風明月、荷色菊香不去觀賞消受,偏偏費盡心機去爭名奪利,豈不是太無聊了嗎?」

使者見莊子對於世情功名的洞察如此深刻,也不好再說什麼,只得怏怏告退。

其中一位使者還如臨當頭一棒,看破數十年做官迷夢,決定回朝後上奏威王告老還鄉。

莊周仍然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登山臨水,笑傲煙霞,尋訪故跡,契合自然,抒發感情,盤膝靜坐,冥思苦想,在貧窮中享受人生的快樂和尊嚴。

老子說得好:「見欲而止為德。」邪生於無禁,欲生於無度。清代陳伯崖寫的對聯中有這樣一句「人到無求品自高」。筆者很贊成這一觀點。這裡說的「無求」,不是對學問的漫不經心和對事業的不求進取,而是告誡人們要擺脫功名利祿的羈絆和低級趣味的困擾,去迎接新的、高尚的事業。

有所不求才能有所求,無求與自強是不可分割的。這正是這句對聯所反映的辯證法思想。人生在世,不能離開名利等。但對這些身外之物,必須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保持一定的警覺。一個人只有拋開私心雜念,砸掉套在腳上的鐐銬,心地才能寬闊,步履才能輕鬆,才能卓有成效地幹一番事業。

提倡「人到無求品自高」,不是讓人們去過那種清貧的生活,而是為了清除社會上的腐敗現象,以使那些追名逐利者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思想道德上的純潔。

內心的踏實來自於長久努力奮鬥的沉澱。慾望是無止境的,人們為滿足慾望想出了許多手段,賭博、詐騙、搶劫,還有出賣靈魂肉體。慾望滿足的結果並非能心靜。

無慾則靜,多數人不能做到如出家高僧。在這樣一個商品經濟社會裡,清心寡慾也變得很難。付出不圖回報,但必有回報,儘管並非得如所付。盡心盡力地勞動也許不能暴富,總比出賣靈魂肉體來得踏實。

人在心理上追求個一定的平衡,慾望過少缺乏動力,慾望太多心煩意亂,你所要做的就是把握你的心,不要讓多餘的不著邊際的欲心雜念擾亂你生命的腳步。

8.切不可貪圖不義之富貴

【原典】

短莫短於苟得,幽莫幽於貪鄙。

【張氏注曰】

以不義得之,必以不義失之;未有苟得而能長也。以身殉物,過莫甚焉。

【王氏點評】

貧賤人之所嫌,富貴人之所好。賢人君子不取非義之財,不為非理之事;強取不義之財,安身養命豈能長久?!美玉、黃金,人之所重;世間萬物,各有其主,倚力、恃勢,心生貪愛,利己損人,巧計狂圖,是為幽暗。

【譯釋】

人生最淺薄最無恥的事,莫過於通過見不得人的手段取得不義之功名利祿,最大的幽險莫過於貪得無厭、不知羞鄙。

貪圖私利,是人的本性;避害趨利,是人的本能。這是無可厚非的。雖自私自利,避害趨利,但並不危害社會、危害他人,實不足為奇。為吃穿而奔波,為富裕而奮鬥,為地位而努力,為改變環境而拚搏,只要手段正當,沒有危害他人,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世界上總有那麼萬分之一二的惡人、壞人、貪官、污吏,他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圖,而是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無惡不作,危害他人,危害社會。這樣的人是可恥之人,他們的所作所為可恥至極。

解讀

不義之富貴於我如浮雲

子曰:「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孔子說:「吃粗糧,喝白水,彎起胳膊當枕頭,這其中也充滿生活的樂趣。用不義的手段取得富貴,對我來說,就像天上的浮雲一樣。」

孔子的這句名言,影響甚巨,不僅內化成了有道君子的人格精神,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方法和策略。這在西漢名臣疏廣的治家方略中可見一斑。

疏廣,字仲翁,西漢東海蘭陵(今山東棗莊東南)人。他博覽多通,尤精《春秋》,先在家鄉開館授課。由於學問淵深,四方學者不遠千里而至。朝廷得知後,徵調他去都城長安,任以博士太中大夫。公元前71年,宣帝拜請他充當東宮皇太子的老師,為太子少傅,不久轉遷為太子太傅。他的侄兒疏受,也以才華過人被征為太子家令,旋又升為太子少傅。從此,叔侄二人名顯當朝,極受榮寵。

疏廣是一位識大體、知進退的人。他對太子的輔導極其認真,教之以《論語》、《孝經》,曉之以禮義廉恥,希望太子日後擔當起治國平天下的重任。當太子十二歲時,他以年老體衰為由,奏請朝廷辭官回家。臨行前,宣帝賞賜黃金二十斤,皇太子贈以黃金五十斤。其他公卿大臣,也分別饋送財物,並特意在京城的東郭門外設宴為他餞行。站在大道兩旁觀看的人們,見送行的車子便有數百輛,都感歎地稱他為「賢大夫」。疏廣真可謂是傢俬豐足、榮歸故里。

但是,說也奇怪,疏廣回到家鄉以後,竟絕口不提購置良田美宅。而是將所得財物賑濟鄉黨宗族,宴請過去的故舊親朋。不僅如此,他還幾次詢問余剩錢財的數目,意思是要把這些財物都花得一文不剩。疏廣的兒孫們很著急,可又不敢言語,只好私下請了幾個平時與疏廣要好的老人,希望他們能勸說疏廣,及時建造房舍和購買田地,使子孫後代也有個依靠。幾位老人覺得這些意見是對的,便在相聚時從中規勸疏廣,要他多為兒孫們著想,置辦家產。

疏廣笑著說:「你們以為我是個老糊塗,不把子孫後代的事情惦掛在心嗎?我的想法是:家裡本來還有房舍和土地,只要子孫們勤勞節儉,努力經營,精打細算,維持普通人家的穿衣吃飯是不成問題的。」老人們還疑惑不解,疏廣接著說:「如果現在忙於為子孫後代買地蓋房,子孫們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愁吃,不愁穿,反而會使兒孫們懶惰懈怠,不求上進。一個人要是腰纏萬貫,家中富足,賢能的容易喪失志向,愚笨的則變得更加蠢陋。再說,錢多了還容易招人怨恨,我過去忙於國事,對子孫的教育不夠,如今不為兒孫們置辦產業,正是希望他們能夠自力更生,克勤克儉,這也是愛護和教育兒孫的一個辦法啊!」老人們終於被說服,再也不為他的子孫們去說情了。

疏廣對待子孫後代,務在勞其筋骨,苦其心志,以使他們成為好逸惡勞的紈褲子弟,同時也使他們自覺地遠離「不義」的富貴,表面看來似乎不近情理,但其用心是何其良苦,又何其明智!

人生在世,難免沉沉浮浮,時起時落,關鍵的是,倘若能夠領悟生活的真諦,享受一點一滴的生活所給予的快樂,就可以瞭解人生的意義所在。雖然,任何人都不喜歡或滿足於吃粗糧、喝白水,但相對於用不義的卑劣手段去攫取所謂的「富貴」,君子則寧願安貧樂道,以此來換取良心上的輕鬆和精神上的舒暢。

9.傲慢自大者容易變成孤家寡人

【原典】

孤莫孤於自恃。

【張氏注曰】

桀紂自恃其才,智伯自恃其疆,項羽自恃其勇,高莽自恃其智,元載、盧杞自恃其狡。自恃,則氣驕於外而善不入耳;不聞善則孤而無助,及其敗,天下爭從而亡之。

【王氏點評】

自逞己能,不為善政,良言傍若無知,所行恣情縱意,倚著些小聰明,終無德行,必是傲慢於人。人說好言,執蔽不肯聽從;好言語不聽,好事不為,雖有千金、萬眾,不能信用,則如獨行一般,智寡身孤,德殘自恃。

【譯釋】

自恃有才,就狂妄傲物,目空一切,這樣的人最容易成為孤家寡人。

世間的才子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恃才傲物。多喝了點墨水就以為可以王侯將相了,就以為天下無敵了,並且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和善意的忠告,一意孤行。黃石公的意思是,這樣的人不僅孤陋寡聞,也只能以孤芳自賞、孤苦伶仃收場。

解讀

自以為是貽誤大事

現在有些人,經常自以為是,對周圍人的批評根本聽不進,認為別人是在侮辱自己,或者瞧不起自己,或者明明知道錯了也不改正,這和歷史上扁鵲見的蔡桓公很相似。

戰國時候,齊國有一個神醫名叫秦越人。因為他治病的本領特別高,人們都管他叫「扁鵲」(傳說扁鵲是上古時代一位有名的醫生)。他原來的名字,反倒沒有多少人知道了。

有一天,扁鵲去看蔡桓公。他瞧了瞧蔡桓公的臉色,說:「您有病,病在皮膚裡,要是不早治,恐怕要加重起來的。」

蔡桓公聽了,很不高興地說:「別瞎說,我什麼病也沒有!」扁鵲走了以後,蔡桓公笑著對左右的官員說:「醫生總是喜歡挑毛病,明明你沒有病,他偏說你有病,好顯示他的醫術高明!」

過了五天,扁鵲又去看蔡桓公。他看了看蔡桓公的臉色,說:「您的病已經發展到肌肉裡去了,再不治,會更加厲害的!」蔡桓公沒有理他,他只好走了。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看蔡桓公。他皺著眉頭對蔡桓公說:「您的病已經蔓延到腸胃裡去了,再不治,就危險啦!」蔡桓公還是不理他,他只好又走了。

又過了五天,扁鵲又去看蔡桓公。這回他一見蔡桓公,扭頭就走。桓公覺得挺奇怪,馬上派人把他追回來,問他:「為什麼這一回你一句話不說就走呢?」

扁鵲回答說:「病在皮膚裡,用熱水一焐,就可以治好;病在肌肉裡,扎扎針,就可以治好;病在腸胃裡,吃幾副湯藥,也可以治好;病在骨髓裡,那就難辦了。現在,大王的病已經深入到骨髓裡去了,您想治,我也沒有辦法了!」蔡桓公聽了,還是不大相信,只是笑了笑,就叫扁鵲走了。

又過了五天,蔡桓公果然渾身骨頭痛。這時候,他才相信扁鵲的話是對的,可是已經晚了。過了幾天,蔡桓公就死了。

後來,人們從這個故事中得出了一句成語,叫作「諱疾忌醫」,意思是說:明明有病還不肯承認,不願意醫治。用來說明一個人有了過錯,別人給他指出來,他還不承認,只落得自己沒有好結果。

然而,與此相反的是,歷史上有些人不僅虛心接受別人的意見,而且還經常自我監督,自我批評。

明代有個叫高汝白的人,他中了進士以後,曾培養他的叔父寫信督促他說:「你儘管考中了進士,我並不為此高興,反而因此擔憂。此後你可能會逐漸放鬆對自己的要求,所以我希望你每天將自己的行為舉止用筆記在本子上,然後寄給我。」高汝白歎息著給叔父回信說:「我一直在您老身邊長大,難道您還不瞭解我,而擔心我會放縱自己?」過後他試著問了一個伴隨在他身邊的老家的人,自己有沒有改變。老家的人說:「比起往日是逐漸有所不同。」他這才開始警覺起來,於是,用一個本子把自己每天的言行記錄下來,進行檢查,發現自己的缺點多得寫不完。他很害怕,從此激勵自己努力學習,修養品德,逐漸地改掉本子上記錄的缺點,後來,高汝白成為一個著名的品行高尚的人,官至提學(主管教育的官吏)。

清朝有一位叫徐文靖的人,也是用類似的方法督促自己每天朝好的方面努力。徐文靖倣傚古人:用兩個瓶子分別放置黃豆和黑豆,每當做了一件好事時,他便念道:「說了一句好話,做了一件好事。」於是投進一粒黃豆。要是辦壞了一件事,便投進一粒黑豆。開始是黃豆少,黑豆多,日積月累,豆子已黃黑各半,久而久之,黃的就多於黑的了。

能夠做到胸懷坦蕩地接受別人指出的錯誤和正確的批評,並且有意識地來約束自己,自覺地達到自己制定的標準,一步一個腳印,持之以恆地照這樣做,做人做事就會達到圓滿的境界。而諱疾忌醫,到頭來只會貽誤大事。

10.用人切忌疑心太重

【原典】

危莫危於任疑。

【張氏注曰】

漢疑韓信而任之,而信幾叛;唐疑李懷光而任之,而懷光遂逆。

【王氏點評】

上疑於下,必無重用之心;下懼於上,事不能行其政;心既疑人,勾當休委。若是委用,心不相托;上下相疑,事業難成,猶有危亡之患。

【譯釋】

最危險的事莫過於任用人才的時候卻存有疑心。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是古人留給後人的一句良言。然而話說回來,用人者又有多少完全不疑的呢?可以說,很少有人能真正放心地把事關自己前途的重要工作交與他人去做。三國時的馬謖因在攻打孟獲之時向諸葛亮提出了「攻心」之策,從而贏得了諸葛亮的信任。但後來再派馬謖鎮守街亭之時,諸葛亮還是派了王平作為馬謖的助手。王平名為助手,實為諸葛亮的眼線,他要隨時將馬謖的用兵情況向諸葛亮匯報。諸葛亮用人尚且如此小心謹慎,更何況不如他的後人呢?

解讀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實際上,「用人不疑」仔細分析起來應該包含兩方面的內容:第一是真的知人而不疑,由於太瞭解一個人了,所以不必懷疑;第二是以不疑的態度或表現去對待下屬。事實上,任何一位管理者,在用人的過程中,很少能夠做到真正的不疑,他們始終都在觀察手下的人才,時刻抱一份警惕之心,一旦發現員工有不軌行為或動向,立即先發制人。但用人不疑還是有它的用武之地的,它可以顯示出管理者對下屬的信任,從而提高其工作的熱情。因此,管理者在這個問題上,盡量朝著不疑人的方向努力,讓對方知道你不聽信讒言,不亂生懷疑,讓他本人和周圍的人覺得你「用人不疑」就可以了。

馮異是劉秀手下的一員大將,他不僅英勇善戰,而且忠心耿耿,品德高尚。當劉秀轉戰河北時,屢遭困厄。一次行軍在饒陽德倫河一帶,彈盡糧絕,飢寒交迫,是馮異送上僅有的豆粥麥飯,才使劉秀擺脫困境;還是他首先建議劉秀稱帝的。後來,各將領每每相聚各自誇耀功勞時,他總是獨避大樹之下。因此,人們稱他為「大樹將軍」。

馮異長期轉戰於河北、關中,深得民心,成為劉秀政權的西北屏障。這自然招致了同僚的嫉妒,一個名叫宋嵩的使臣先後四次上書詆毀馮異,說他控制關中,擅殺官吏,威權至重,萬民歸心,當地百姓都稱他為「咸陽王」,且有反叛的跡象。

馮異對自己久握兵權,遠離朝廷,也不大自安,恐被劉秀猜忌,於是一再上書,請求回到洛陽。劉秀對馮異雖然也不大放心,可西北地區卻又實在少不了馮異這樣一個人,也就只能暫時維持現狀。

一次,馮異率軍征討外虜,領軍幾十萬所向披靡,聲名遠揚,震動朝野內外。得勝回朝後,劉秀召見眾將,對軍功顯赫的將領都一一進行加官晉爵、賜田封賞,唯獨對大將軍無封無賞。滿朝文武百官無不迷惑,對此議論紛紛。

劉秀對這些議論並不理睬,等了幾天即下召命讓馮異率眾將仍回西北駐守。一路上,馮異心中思緒如麻,翻江倒海,不知皇上心中何意,心想:如果皇上不信自己,嫌自己軍權太重,那麼我已必死無疑了!可是他卻又派自己回西北駐守統領重軍,說明還是相信自己的嘛!但是,自己手下眾將都有封賞,而對自己卻提都不提,這讓我以後如何領導眾將呢?……我乃朝廷第一大將,與皇上是患難之交,生死兄弟,執掌重兵,他劉家江山有一半是我打的,皇上的命還是我救的呢,沒有我馮異,有他劉秀的今天嗎?像我這樣的功臣估計皇上輕易也不敢動。

馮異剛回到西北軍中大帳,皇上派的使者竟隨後趕到了,馮異納悶:剛從京師回來,有多少事說不了,還有什麼事呢?使者交給馮異一隻盒子,眾將不解,都不知道裡面裝的是什麼。馮異打開一看,全是信件,再一閱讀內容,全是馮異在率兵出征期間,朝廷內宋嵩等臣寫給皇帝的奏章,說馮異擁兵自重,控制關中,亂殺權重,企圖造反。直看得馮異汗流浹背、長吁短歎。

馮異心想,皇上沒有聽信別人的話,不但沒殺我,又把這些信交給我,繼續讓我統兵,看來還是信任我的,還有什麼比皇上的信任更高的賞賜呢?以後得好好幹呀。於是,馮異連忙上書自陳忠心。劉秀回書道:「將軍之於我,從公義上講是君臣,從私患上講如父子兄弟,我還會對你猜忌嗎?你又何必擔心呢?」

劉秀真是馭人有術、手腕高明。他的這種處理方式,既可解釋為對馮異深信不疑,又能暗示朝廷早有準備,既是拉攏又是震懾,一箭雙鵰。

事實上,劉秀當時也在心裡猜測,馮異到底是不是反叛呢?但劉秀的高明之處就在於,他能夠靜下心來,表現出對馮異十二分的信任,在事情沒有搞清楚之前,永遠對部下抱有誠意。何況,劉秀深知,在當時的情況下,即使馮異真的反了,自己不但拿他沒辦法,而且還可能有亡國的危險。與其這樣,還不如讓馮異覺得自己信任他,或許事情就不會那麼糟了。後來的結果表明,劉秀的決定是正確的。

當然,「表面上」的用人不疑需要運用一套隱蔽的監督手段,這樣才會在員工充分感到你的信任、熱情百倍地去工作的同時又不敢輕舉妄動。

11.自私自利招致敗局

【原典】

敗莫敗於多私。

【張氏注曰】

賞不以功,罰不以罪;喜佞惡直,黨親遠疏;小則結匹夫之怨,大則激天下之怒,此多私之所敗也。

【王氏點評】

不行公正之事,貪愛不義之財;欺公枉法,私求財利。後有累己、敗身之禍。

【譯釋】

很多失敗的事其根源就在於當事人的自私自利。

人的自私本性決定了人的行為,大多數人所作所為必然是從自己的利益出發。但一部分人因權勢或際遇而覺得自己可以無所顧忌地去追逐私利,進而走向驕奢,以致最終因私心無度而引火燒身;但有一些堪稱君子的人,無論何時都能自律有度。他們不僅一生平安順達,而且還能夠創建功業,留下美名。

解讀

私慾太盛者逃不過敗身之禍

齊襄公二十八年,齊國的權臣慶封到吳國,聚集他的家族居住下來,聚斂財物比原來更富有。當時的子服惠伯對叔孫穆子說:「上天大概是讓淫邪的人發財,這回慶封是又富了。」穆子說:「善人發財叫作賞,淫邪的人發財叫作禍患,上天將要使他遭殃。」昭公四年,慶封被楚國人殺了。以前他的父親慶克曾誣陷鮑莊,當時慶封謀劃攻打子雅、子尾,事情被發現後,子尾刺殺了慶封的兒子捨,慶封逃到吳國。這裡說的子雅、子尾是齊國的公子。同一年,齊國崔姓叛亂,子雅等公子都失散了,等到慶氏滅亡後,齊王又召回了這些公子,他們都回到各自的領地。亂事結束後齊王賞給晏子邶殿的60個鄉邑,他不接受。

子尾說:「富有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你為什麼偏偏不要呢?」晏子回答說:「慶氏的城市多得能夠滿足他的慾望,而他還貪而不忍,所以滅亡了;我的城池不足以滿足自己過分的慾望。不要邶殿並不是拒絕富有,而是怕失去富貴。而且富貴就像布帛有邊幅,應該有所控制,使它不致落失人手。」這是說富人不能隨意增加財富,否則將自取滅亡。

人富了,就容易產生驕橫之心,富而不驕的人,天下很少有,富者要忍富,不能因比別人富,去欺壓別人。

對於貧寒清苦的生活,有些人以為苦,而不少名士、隱士則有他們獨到的見解,從中也可以看到他們把忍受清貧的生活當成一種修身養性,戰勝人性中貪慾的一種方法。他們不以此為苦,反以此為樂。

與之相反,讓自己人性中最陰暗的一面不加抑制地放縱的人,往往都像慶封一樣,最終身敗名裂。但偏偏這樣的人層出不窮。

東漢外戚梁冀,官至大將軍,掌權20年。他強佔無數民田,洛陽近郊,到處都有他的花園和別墅。後來被抄家時,家財達30多億,相當於那時全國一年租稅收入的一半。另一個大宦官侯覽,前後霸佔民宅380所。他的住宅,「高樓池苑,堂閣相望」,雕樑畫棟,類似皇宮。西晉大臣石崇和國舅王愷斗富。王愷用麥糖洗鍋,石崇就用白蠟當柴燒。王愷用紫色絲綢做成長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織錦花緞做出更華麗的步障50里。結果,梁冀、石崇、侯覽都在「八王之亂」中被處死了。

四川人安重霸,在簡州做刺史,貪得無厭,不知滿足。州里有個姓鄧的油客,家中富有,愛好下棋。安重霸想貪他的財物,就把姓鄧的傳來下棋。只許他站著下,每次落一子,就要他退到窗口邊,等安重霸思考好了,再讓他過來,這樣一天也沒下幾十個子。這樣姓鄧的站立得又餓又累,疲倦不堪。第二天再傳他去下棋。有人對他說:「太守本意不是下棋,你為何不送東西給他?」於是姓鄧的送上三個金錠以後,再不叫他去下棋了。這種人的行為看起來讓人覺得好笑,不可思議,但他們的結果往往「不好笑」,也往往在人們的意料之中。安重霸最後身首異處、他所聚斂的家財一分也沒帶走。這種放縱私慾,聚斂財富,恃權驕奢的人,其實是在進行一場人生的冒險遊戲。最終於人於己,皆為不利,並且沒有任何積極的意義。

「人是自私的動物」,這句話沒錯。任何人都必須承認自己和他人的自私性,也必須承認為自己謀求利益的合理合法性。但這些都必須是有限度的,在古代,「度」是人性容忍的底線,在今天,「度」就是法律的範圍。否則,一旦人的私慾決堤氾濫,以致侵害到別人,甚至嚴重觸犯法度,那麼,必然會遭到怨恨和懲處。古往今來因私慾太盛而招致禍患的例子,不勝枚舉。這種教訓是值得人們在現實中引以為戒的。

《素書全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