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義章第五:用錯方法會陷自己於被動境地

「義」不僅是一個人修養的內在體現,在黃石公看來,更是一種做人做事的方法和準則。那麼,怎樣去做才算「義」呢?最基本的一點就是:在達到自己目的的同時,絕對不能給他人帶來傷害,無論是精神上的還是肉體上的。如果用了錯誤的方式去做事,違背了「義」的準則,那麼結果就會使自己陷於被動的境地。

1.對下屬也要留一手

【原典】

以明示下者暗。

【張氏注曰】

聖賢之道,內明外晦。惟,不足於明者,以明示下,乃其所以也。

【王氏點評】

才學雖高,不能修於德行;逞己聰明,恣意行於奸狡,能責人之小過,不改自己之狂為,豈不暗者哉?

【譯釋】

在部下面前顯示高明,一定會遭到愚弄。

「話到嘴邊留半句,不可全拋一片心」,為人處世如此,對待下屬也是如此,不要讓他們過早地知道自己有多麼強大,要懂得隱藏。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其原因就是因為鋒芒過露。他認為「強大處下」,而「柔弱處上」——為人處世應該善於隱匿自己的鋒芒,才能讓自己永遠不居「下風」。

能成大事的人在做一件大事之前,都將真實的自己置身於暗處(將才能、智慧隱藏起來),為了觀察明亮處其他人的行動,自己保持靜默從而細心觀察別人的動作。這樣所有人的內外情形就都真實地展現在自己眼前,這件事自然能成。

解讀

隱藏實力以圖一鳴驚人

古代就有許多人深知隱藏實力的處世做事之道。楚莊王的「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舉動,正是悟透了這一智慧而為的。

春秋戰國時期,楚莊王即位伊始,便受到內外的矚目,因為他的祖父、父親兩代國王都很有作為。楚國上下希望他能繼承父、祖遺志,開疆拓土,使楚國更加強盛;而鄰近的小國則是戰戰兢兢,危不自安,甚至連中原的大國秦、晉也都密切注意楚國的動向。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楚莊王即位後,根本不理國政,每日裡不是在宮中聽音樂,飲美酒,與妃妾們尋歡作樂,便是率領衛士於深山大澤打獵,一副標準的荒淫無度的國王形象。

楚國的大臣們自然不甘心楚國前兩代國王奮鬥的成果就此毀滅,紛紛入宮勸諫,楚莊王置之不理,我行我素。後來聽得煩了,乾脆在王宮外立一道牌子,上寫:敢入諫者死。嚴令之下,楚國的大臣們大概覺得還是保命要緊,真的沒人敢再勸諫了。

楚莊王日以繼夜,荒淫不已,一連持續了三年。國王不理朝政,下面自然亂作一團:權臣們藉機樹黨爭權,諂諛小人們則逢迎拍馬,撈取官職,貪官們更是渾水摸魚,中飽私囊。楚國的政治一下子陷入了混亂無序的狀態,而忠臣賢良只有扼腕歎息的份兒了。

楚國的大夫伍舉實在忍不住了。他決定入宮進諫,不過他也不願意拿自己的頭往刀刃上撞,於是想出了一個巧妙的方法。

他入宮見到楚王時,楚莊王正左摟鄭姬,右擁越女,一邊喝著美酒,一邊聽樂師們奏樂。見到伍舉,楚莊王問道:「大夫是想喝美酒,還是要聽音樂?」

伍舉笑道:「臣既不想喝酒,也不想聽音樂,而是聽人們說大王智慧過人,所以想請大王猜個謎語。」

楚莊王知道伍舉是要藉機進諫,但既然伍舉沒明說,自己也不點破。伍舉便說道:「在楚國的一座高山上,停落一隻大鳥,它羽毛五彩繽紛,異常華麗,可是三年來它既不鳴叫,也不飛走,臣實在不明白其中的原因。」

楚莊王沉思片刻,說道:「這不是一隻平凡的鳥,它三年不鳴,是在積蓄自己的力量;三年不飛,是等待看清方向。這隻鳥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你去吧,你的意思我都明白了。」

伍舉聽完楚莊王的解釋後異常興奮,他出宮後告訴自己的好友,同是楚國大夫的蘇從,他說國王是很有頭腦的人,他是在等待時機,而絕不是一個沉溺酒色的荒淫君主,看來楚國還是大有希望。

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不但沒有絲毫改變,反而更加荒淫無度,蘇從感到受了騙,他全無顧忌,捨身直闖王宮,直言進諫:「您身為國王,不理國政,只知道享受聲色犬馬之樂,卻不知道樂在眼前,憂在不遠,不久就會民眾叛於內,敵國攻於外,楚國離滅亡不遠了。」

楚莊王勃然大怒,拔出長劍,指著蘇從的鼻尖,厲聲叱道:「大夫不知道寡人的禁令嗎?難道你不怕死嗎?」

蘇從凜然正色道:「假如我的死能讓君王悔悟,能讓楚國富強,我的死就是值得的。」

楚莊王看了蘇從半晌,忽然扔下長劍,雙手抱住蘇從,感慨道:「我等的就是大夫這樣忠於國家,不怕死的棟樑。」他揮手斥退歌男舞女,與蘇從談論起楚國的政務了。蘇從這才驚異地發現:國王對國家上下瞭解得比自己還要多。

楚莊王隨後發佈一系列政令,把那些權臣政客、諂諛小人、貪官和不稱職的官員該殺的殺,該罷職的罷職;把那些包括伍舉、蘇從在內的忠於國家、有才能、剛直不阿的人提拔上來。一番調整重組後,楚國的政治從貪濁混亂變得清明而富有活力。

楚莊王待國內基礎鞏固後,不僅繼續開疆拓土,平定了周圍附屬小國的背叛,而且挺進中原,奪得了霸主地位,成為歷史上著名的「春秋五霸」之一。

楚莊王即位時,楚國的情況表面上看來不錯,但實際上卻有隱憂——在當時,國內權臣奪利,小人充斥,群臣良莠不齊,忠奸難辨。他就故意收斂自己的鋒芒,將真實的自己隱匿起來,裝扮成一個荒淫君主的形象,這樣不僅解除了周圍國家對自己的戒心,更消除了群臣的顧忌,讓他們盡情施展自己的手段,露出自己的廬山真面目。在苦等三年,摸清了所有的情況後,猝然施展霹靂手段,將楚國政治振刷一新,這才是真正的人生智慧。

將自己藏起來,並非讓我們一聲不響默默無聞。而是讓自己在這種不被關注的情況下,去發現那些隱藏在表面現象之中的本質問題,然後再實行具體的措施,達到「一鳴驚人」的效果。這就是一種「柔弱處上」的人生哲學。

2.知錯就改迷途知返

【原典】

有過不知者蔽,迷而不返者惑。

【張氏注曰】

聖人無過可知;賢人之過,造形而悟;有過不知,其愚蔽甚矣!迷於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於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於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無迷,惑者自迷之矣!

【王氏點評】

不行仁義,及為邪惡之非;身有大過,不能自知而不改。如隋煬帝不仁無道,殺壞忠良,苦害萬民為是,執迷心意不省,天下荒亂,身喪國亡之患。日月雖明,雲霧遮而不見;君子雖賢,物慾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無所知。若不點檢自己所行之善惡,鑒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亂、迷惑。

【譯釋】

有過錯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會受到蒙蔽,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的人,一定是神志惑亂。

孔子在處理過失和改過的關係方面,強調改過,他把道德修養過程也看作是改過遷善的過程。孔子說:「丘有幸,苟有過,人必知之。」他承認自己犯有過錯,並認為過錯被別人所瞭解,是自己的有幸。他反對有人對過錯採取不承認的態度,「小人之過也必文」,文過飾非,把過錯掩蓋起來,這是不對的。他還說,「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認為君子的過錯,好比日蝕和月蝕;他有過錯,人人都看得見,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過則勿憚改」的要求,還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過錯,也要正確對待別人的過錯,要容許別人犯錯誤,對別人過去的錯誤採取諒解的態度。孔子提出的「既往不咎」,就是對已經過去的事不要責備了,著重看現在的表現。

黃石公要人知過、改過的思想,涉及人犯錯誤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對待自己的錯誤和改正錯誤的問題,還涉及如何對待別人的批評和如何對待別人的錯誤的問題,這些思想與經驗,對我們今天仍有啟發意義。

解讀

犯錯不要緊只要能改過

我們經常會犯一些低級錯誤,我們也常常因此失去很多寶貴的東西。但我們可以抽出時間總結過去,只是不要再追悔過去,因為眼前的路還是要走的。

陶淵明說:「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我們今天覺得昨天犯了錯誤,說明在錯誤的道路上走得還不算遠,一切都還來得及。如果到快要進棺材時才發現自己錯了,只能用自己的經歷去警示後人了。如果有錯而不去改正,就如孔子所說:「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每個人都會犯錯誤,人就是在犯錯誤和不斷改正錯誤的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對錯誤的理解和認識不同,對待錯誤的態度也會不同,當然結果也會大相逕庭。普通人會犯錯誤,受人尊敬的君子也會犯錯誤,但千萬不要用新的錯誤去掩蓋舊的錯誤。

伴隨人生的很多事情要有序地、平行運行,如學習、工作、戀愛、結婚、養育子女、贍養老人、結交朋友、幫助親友,還有為社會盡應盡的義務等。每一項事情在人生中都有一個合理的時間和空間,人有時候犯錯誤就是將這些問題弄錯了順序、用錯了時間和空間。一般意義上的錯誤就是越位和錯位,更大意義上的錯誤就是把事情的比例搞錯了。有些重要的事情既不能錯位也不能越位,如果你在應當學習的時間談戀愛,你是越位;如果你在結婚以後再去談情說愛你一定是錯位。例如,在該學習的時候去談戀愛本是一般性的錯誤,如果你用90%的精力去學習,用10%去談情說愛,還不至於妨礙你今後的發展,反過來,用90%的精力去談情說愛,用10%去學習,你肯定就犯了大錯誤。

世上沒有不犯錯誤的人,工作中也會出現這樣的缺點或那樣的問題,這是在所難免的,畢竟「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即便是聖人也會有犯錯誤的時候。因此一個人有這樣的不足或那樣的錯誤,是正常的,這些並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沒有意識到,又沒有人及時指出,犯錯還不知道;可怕的是諱疾忌醫,不認真解決問題,而是遮掩問題。事實上,人們往往最疏於防範的是「小惡」,一些錯誤言行在微小、萌芽狀態時不易被人重視,結果從量變到質變,「問題不大」的錯誤使人越滑越遠,「小洞不補,大洞吃苦」,致使積重難返,深陷泥潭而不能自拔。

3.謹防禍從口出

【原典】

以言取怨者禍。

【張氏注曰】

行而言之,則機在我,而禍在人;言而不行,則機在人,而禍在我。

【王氏點評】

守法奉公,理合自宜;職居官位,名正言順。合諫不諫,合說不說,難以成功。若事不幹己,別人善惡休議論;不合說,若強說,招惹怨怪,必傷其身。

【譯釋】

出言不遜而招致怨恨,其給自己帶來的禍害也是在所難免的。

語言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沒有語言,也就沒有人類的發展。人們在交往中,沒有語言做橋樑,就無法溝通,也就一事無成。但是語言能成事,也能壞事,所以古人認為凡事少說為妙。不是不說話,而是該說的要說,不該說的不說,要考慮好了再說,否則一言有失,即釀大禍。忍言慎語,首先便是要戒傷人的惡語,荀子說:「傷人之言,深於矛戟。」意思是說,傷害別人的語言,比用尖銳的長矛和戰戟刺傷人的肉體還要厲害。戒傷人之惡言,是改善人際關係,與別人和睦相處的重要法則。

解讀

說話莫傷人心

說話傷人心莫過於當眾揭人短。

短處,人人都有,有的可能自己心裡也很清楚,可是由別人嘴裡說出來就讓人不舒服。俗話說:打人不打臉,罵人不揭短。沒有一個人願意讓別人攻擊自己的短處。若不分青紅皂白,一味說對方的短處,很容易引發唇槍舌劍,兩敗俱傷。

「當著矬子不說矮話」,是告誡人們在說話時不要傷他人自尊的意思。人生在世,各有所長,各有所短。若以己之長,較人之短,則會目中無人;若以己之短,較人之長,則會失去自信。這也是說話時尤其要注意的一點。

4.令出如山執法必嚴

【原典】

令與心乖者廢,後令繆前者毀。

【張氏注曰】

心以出令,令以心行。號令不一,心無信而事毀棄矣!

【王氏點評】

掌兵領眾,治國安民,施設威權,出一時之號令。口出之言,心不隨行,人不委信,難成大事,後必廢亡。號令行於威權,賞罰明於功罪,號令既定,眾皆信懼,賞罰從公,無不悅服。所行號令,前後不一,自相違毀,人不聽信,功業難成。

【譯釋】

頒布法令不可隨心所欲,號令不一,後令與前令自相矛盾,讓下屬無所適從,這樣下去,事業會荒廢,已有的成就也會毀掉。

法,律也,范也,乃指人們社會活動的行為準則。峻法,即指法律的嚴厲,法律的威嚴。治國不能不講法,人人遵紀守法是實現國泰民安的重要基礎。

梁啟超在總結歷史的經驗後指出:「立法善者,中人之性可以賢,中人之才可以智。不善者反是,塞其耳目使之愚,縛其手足而驅之為不肖,故一旦有事,而無一人可以為用也。」也就是說,立法完善與否,直接影響官吏和百姓的素質,進而影響到國運的興衰。

法是統一天下人行動的準繩,是維護社會公正和安定的工具,所以,一國之君在執法時,也應該是「我喜可抑,我忿可窒,我法不可離也。骨肉可刑,親戚可滅,至法不可闕也。」意思是:個人的喜好,怨恨可以抑制、平息,而國家的大法不可背離。骨肉可以處罰,親戚可以誅滅,但國家大法不可損害。

解讀

下令不可隨意 執行一定嚴格

立法的好壞,執行的好壞,與當政者是有密切關係的。

如果有好的法律但不能得到貫徹執行,那與無法也是一樣的。法律的作用,不只是懲處那些已經犯罪的人,同時對未犯罪者也是一種預防和教育。嚴於執法體現了法律的正義和威嚴,而預防和教育則體現了法律的仁德。「有法必依,違法必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難在哪裡?一是權與法的關係難以擺正,二是情與法的矛盾難以處理。這兩個問題是實行法的兩隻「攔路虎」。只要狠心處理違法者,法律是不難得到貫徹執行的。

宋太宗時期,有個叫陳利用的人,倚仗其是皇帝的紅人,胡作非為,殺人害命。宰相趙普不顧皇帝的講情、干預,硬是將陳利用處死。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女婿犯罪以後,被朱元璋賜死。從以上兩例看出,在實行法治的過程中,盡責執法是絕不可含糊的。

商場如戰場,管企業也如同治軍。治軍講究為將者一言九鼎,讓士兵感到軍令如山,沒有討價還價的餘地,這才是一個大將所應有的魄力。在企業中,管理者就是將軍,一定要拿出將軍的魄力去向員工傳達自己的意識,做到下令不隨便,令出要如山。

在企業管理中,需要注意的是,該命令時不可猶豫,而不該命令時也不能隨便下令。作為一名領導,最忌諱的就是濫發命令。隨意施令將會大大損害你的領導威信。這也是命令,那也是命令,不分青紅皂白,不辨明暗是非,結果只會使你的屬下產生反感,他們就會把你的命令看輕,甚至不屑一顧,不遵照執行,如此,你的威信就一落千丈。

現代的西方電影當中就時常出現隨意濫發命令的老闆形象。他們那些不假思索的粗魯做法,給很多的人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響。有些管理者覺得那樣很氣派,所以就競相模仿,結果可想而知,誤入歧途。

有這樣一種說法:領導權越大,地位越高的人,越是不會隨意地發號施令。情況可能就是這樣的,因為大領導們知道自己命令的重要性,是不可濫施的,而有些職權並不是很大的小領導們,好像是為了過足領導的癮,到處亂髮命令,指揮別人做這做那,要求別人遵照執行,在他所領導的小範圍內出盡了風頭。這樣的領導是「兔子尾巴長不了」,不會得到下屬的尊敬的。

作為一名管理者,如果習慣於隨意濫下命令,那將會造成許多不好的後果。只會使用命令來領導別人的人,絕不會成為一名傑出的管理者。這種隨便濫用命令的管理者將會失去屬下的民心,得不到屬下的支持和擁護,注定會失敗。

當你下達命令之後,可能還會有些人故意不聽號令,他們或許是性情乖戾的員工,或者是與你同期進企業的同事,也可能是比你年長的員工。這時,不管是什麼人,你都必須毫不猶豫地拿他「開刀」,否則有令不行將是常有的事!

另外,在工作中也要注意,總有一些員工心懷叵測,在你下命令時故意裝作不明不白。對付這些人,你必須始終抱著一個原則:令出如山,不可動搖!只有這樣,你才能在下屬當中樹立起領導應有的絕對權威!

當然,在現實生活中,並非一切都很順利,有些時候也會遇到阻礙而無法達到預期的工作目標。比如,沒有按你的命令達到預期的營業額,經費超出預算,拿不到預約的原料,無法在約定期限內交貨,無法回收成本,等等;或許你也可能聽過員工的埋怨:「這很難辦呢!」「請再多寬限幾天。」「我已經盡力了。」處理此類問題的基本原則是,你不可輕易地與員工妥協。雖然達成目標並非易事,然而若每次皆延遲進度,重新修正,最後任務的內容就變得含糊不清。此時你需要堅定地重複你的命令,並大聲地激勵對方:「不要淨說些喪氣的話,努力去做看看!」

在這樣鼓勵與責備共存的命令面前,大多數員工都會奉命行事,並在工作中發揮最大的潛力,讓你的命令真正地得到貫徹實施。對於那些拒不從令的員工,你只能動用「軍法」處置,記住,他們挑戰的不僅僅是你的命令,更是你的權威。

5.樹立權威是一門大學問

【原典】

怒而無威者犯。

【張氏注曰】

文王不大聲以色,四國畏之。故孔子曰:不怒而威於斧鉞。

【王氏點評】

心若公正,其怒無私,事不輕為,其為難犯。為官之人,掌管法度、綱紀,不合喜休喜,不合怒休怒,喜怒不常,心無主宰;威權不立,人無懼怕之心,雖怒無威,終須違犯。

【譯釋】

只知道發怒,而不知道如何樹立權威,一定會受到下屬的侵犯。這種做法違反了管人用人最基本的法則。

領導與下屬之間是一種權力差別的關係,權力是維繫這種關係的基礎。對於領導與下屬來說,權力也是一個敏感的問題。權力就意味著權威,領導必須樹立這種權威,下屬也得在這個權威籠罩下的空間中支配自己的各項活動。這就形成了一個矛盾,其焦點在領導與下屬間移動,而支配權在領導一方。所以,為了更有效地運用權力,對於權威的理解和樹立是很關鍵的。

解讀

樹立權威不全在「威」

員工最喜歡什麼樣的管理者?從人之常性角度而言,當然是那些平易近人、心慈手軟的上司,或者是關心員工需求、秉公辦事的領導。

員工工作時的自由度很高,到領錢的時候又收穫頗豐,這樣的頭兒誰不喜歡?但客觀地說,管理者不是幼兒園的阿姨,不能僅僅去討員工的歡心,更重要的是,要為企業創效益,這才是管理者最大的職責。如果你一味地求慈尋義,只會寵出員工們的怠慢之心,致使整個企業人浮於事,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又從何談起?有句古語叫作「慈不掌兵,義不守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孫子兵法》有言:「厚而不能使,愛而不能令,亂而不能治,譬如驕子,不可用也。」可見,掌兵不是不能有仁愛之心,而是不宜仁慈過度。如果當嚴不嚴、心慈手軟,姑息遷就、失之於寬,乃至「不能使」、「不能令」,當然就不能掌兵。

《左傳》記載:孫武去見吳王闔閭,與他談論帶兵打仗之事,說得頭頭是道。吳王心想,「紙上談兵管什麼用,讓我來考考他。」便出了個難題,讓孫武替他訓練姬妃宮女。孫武挑選了一百個宮女,讓吳王的兩個寵姬擔任隊長。

孫武將列隊練兵的要領講得清清楚楚,但正式喊口令時,這些女人笑作一堆,亂作一團,誰也不聽他的。孫武再次講解了要領,並要兩個隊長以身作則。但他一喊口令,宮女們還是滿不在乎,兩個當隊長的寵姬更是笑彎了腰。孫武嚴厲地說道,「這裡是演武場,不是王宮;你們現在是軍人,不是宮女;我的口令就是軍令,不是玩笑。你們不按口令訓練,兩個隊長帶頭不聽指揮,這就是公然違反軍法,理當斬首!」說完,便叫武士將兩個寵姬殺了。

場上頓時肅靜,宮女們嚇得都不敢出聲,當孫武再喊口令時,她們步調整齊,動作規範,真正成了訓練有素的軍人。

在企業中,孫武所遇到的這種情況也屢見不鮮。管理者也應該像孫武一樣,用一些有力的手段來壓住企業自由散漫的風氣,讓員工對你的權威不敢小視,這樣才能有效地管好員工,管好企業。

6.用人者不可當眾辱人

【原典】

好眾辱人者殃,戮辱所任者危。

【張氏注曰】

己欲沽直名而置人於有過之地,取殃之道也!

【王氏點評】

言雖忠直傷人主,怨事不幹己,多管有怪;不干自己勾當,他人閒事休管。逞著聰明,口能舌辯,倫人善惡,說人過失,揭人短處,對眾羞辱;心生怪怨,人若怪怨,恐傷人之禍殃。

【譯釋】

喜歡當眾責備侮辱他人的人早晚要遭殃,苛求責難委以重任的人更加危險。

用人之道最忌諱的是激起下屬的怨恨,而有些不高明的領導者卻偏偏喜歡在這個問題上和下屬過不去,動不動就當眾指責他們,有一點小過錯就大做文章,這樣的領導者遲早要遭殃的。

解讀

少一些斥責多一些寬容

孔子說:「凡事多責備自己而少責備別人,就可以避開怨恨了。」做人要寬容一點,要允許別人犯錯誤,寬容自會得回報。尤其是做領導的,如果能寬恕下屬的一些小錯誤,下屬往往會加倍努力,做得更好,並尋找機會證明自己的能力。

春秋時,楚莊王有一次和群臣宴飲,當時是晚上,大殿裡點著燈,正當大家喝得酣暢之際,突然一陣風把燈燭吹滅了。這時,莊王身邊的美姬「啊」地叫了一聲,莊王問:「怎麼回事啊?」美姬對莊王說:「大王,剛才有人非禮我。那人趁著燭滅,牽拉我的衣襟。我扯斷了他帽子上的系纓,現在還拿著,趕快點燈,抓住這個斷纓的人。」

莊王聽了,說:「是我賞賜大家喝酒,酒喝多了,有人難免會做些出格的事,沒啥大不了的。」於是命令左右的人說:「今天大家和我一起喝酒,如果不扯斷系纓,說明他沒有盡興。」群臣一百多人馬上都扯斷了系纓而熱情高昂地飲酒,盡歡而散。

過了三年,楚國與晉國打仗,有一位將軍常常衝在前邊,勇猛無敵。戰鬥勝利後,莊王感到驚奇,忍不住問他:「我平時對你並沒有特別的恩惠,你打仗時為何這樣賣力呢?」他回答說:「我就是那天夜裡被扯斷了系纓的人。」

還有一個故事。春秋時秦穆公的一匹良馬被岐下三百多個鄉下人偷著宰殺吃了。秦國的官吏捕捉到他們,打算嚴加懲處。秦穆公說:「我不能因為一匹牲畜就使三百多人受到傷害。聽說吃了良馬肉,如果不喝酒,對身體會有害。賞他們酒喝,然後全放了吧。」

後來,秦國和晉國在韓原交戰。這三百多人聞訊後都奔赴戰場幫助秦軍。正巧穆公的戰車陷入重圍,形勢十分險惡。這些鄉下人便高舉武器,爭先恐後地衝上去與晉軍死戰,以報答穆公的食馬之德。晉軍的包圍被衝散,穆公終於脫險。

漢代的丙吉任丞相時,他的一個駕車小吏喜歡飲酒,有一次他隨丙吉外出,竟然醉得吐在丙吉的車上。丙吉屬下的主吏報告說,應該把這種人攆走。丙吉聽到這種意見後說:「如果以喝醉酒的過失就把人攆出去,那麼讓這樣的人到何處安身?暫且容忍他這一次的過失吧,畢竟只是把車上的墊子弄髒了而已。」

這個駕車小吏來自邊疆,對邊塞在緊急情況下的報警事務比較熟悉。他有一天外出,正好遇見驛站的騎兵手持紅白兩色的袋子飛馳而來,便知道是邊郡報警的公文到了。到了城中,這個駕車小吏就尾隨著驛站騎兵到公車署(漢代京都負責接待臣民上書、徵召和邊郡使者入朝的機構)打探詳情,瞭解到敵虜入侵雲中、代郡兩地,急忙回來求見丙吉,向他報告了有關情況,並且說:「恐怕敵虜所入侵地區的地方官員因年邁病弱,反應不靈,不能勝任軍事行動了。建議您預先瞭解一下有關官吏的檔案材料,以備皇上詢問。」丙吉認為他講得很有道理,就讓管檔案的官吏把有關材料詳細報來。

不久,皇上下詔召見丞相和御史,詢問敵虜入侵地區的主管官員的情況。丙吉一一做了回答。而御史大夫陡然之間不知詳情,無法應對,因此受到皇上的斥責。丙吉顯得非常忠於職守,時時詳察邊地軍政情形,實際上這是得益於駕車小吏!

容忍他人的過失,對方會以自己的一技之長來感謝;而責備只會讓人徒增怨恨。被寬容者往往把感恩之情壓在心底,一旦能讓其發揮長處時,他必定竭盡所能地報答。由此看來,那些刻意尋求他人過錯、動輒對人大聲責罵的人,豈不是太愚蠢了嗎?

關於立身處世的道理,自古以來的聖賢都認為,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嚴以律己,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修養水平;寬以待人,則不但可以贏得尊敬和友誼,還能盡量不得罪人,不為將來埋下隱患。凡事多為別人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從而不對犯了可原諒的錯的人責備,既能使對方知錯而改,又會對你心懷感激,欲以回報。這實在是一種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7.對你所敬仰之人不可怠慢

【原典】

慢其所敬者凶。

【張氏注曰】

以長幼而言,則齒也;以朝廷而言,則爵也;以賢愚而言,則德也。三者皆可敬,而外敬則齒也、爵也,內敬則德也。

【王氏點評】

心生喜慶,常行敬重之禮;意若憎嫌,必有疏慢之情。常恭敬事上,怠慢之後,必有疑怪之心。聰明之人,見怠慢模樣,疑怪動靜,便可迴避,免遭凶險之禍。

【譯釋】

聰明者絕不會怠慢身邊的人,特別是自己有所敬仰的人,因為他們知道,這樣做於己於人都沒有什麼好處。

逢廟燒香,見佛磕頭,這是在古代很流行的處世準則。一方面,這是出於禮數,出於自己德行的修養;另一方面,因為你不知道哪片雲彩會下雨,萬一冒犯了深藏不露的人,那麼你就等著後悔去吧。

解讀

領導者要時時給別人以「禮賢下士」的感覺

三國時代人才輩出。人們談論三國時常說:「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佔了天時;孫權雄踞江東,佔了地利;劉備既無天時也無地利,靠的是人和。」

確實如此。論個人才幹,劉備並非一流人物。他的才能極其平常,但卻成就了一番大事業。他靠的不是個人才幹,而是得益於眾多的成名人物聚集在他周圍,如諸葛亮、龐統、徐庶、關羽、張飛、趙雲、馬超、黃忠等。劉備靠這些人的力量而崛起並雄霸一方,建立了蜀國,成為了千古風流人物。

「遠得人心,近得民望」,是劉備成功的一個重要方面。他所表現出來的個人品德具有非凡的感召力,如果沒有這種潛在的道德形象與道德感染力,劉備不可能創立蜀國。

劉備善於知人,能夠禮賢下士,對人才能推心置腹,始終信任。這是他能夠團結眾多人才的重要保證。

劉備在遇到諸葛亮之前,一直屈身守分,以待天進。他自打參加鎮壓黃巾軍以來,一直沒有自己固定的地盤,沒有多少兵力,更沒有政治勢力,總是輾轉於他人門下,先後跟從公孫贊、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人,四處奔波勞碌,一無所成。

劉備暫依劉表時,得遇司馬徽。司馬徽問劉備:「吾久聞明公大名,何故至今猶落魄不偶耶?」劉備說:「命途多蹇,所以至此。」司馬徽說:「不是這樣。只是因為將軍左右不得其人。」隨後,司馬徽向劉備舉薦諸葛亮。於是劉備決定親自去請。

劉備同關羽、張飛來到隆中,直奔臥龍崗,找到幾間茅房。劉備下馬敲門,一位小書僮出來答話。劉備說:「劉備前來拜見臥龍先生。」小書僮說:「先生不在家,一早就出門了。」劉備問:「往哪兒了?」小書僮說:「蹤跡不定,我不知道他上哪兒。」劉備再問:「什麼時候回來?」小書僮不耐煩了:「我不知道。」劉備只得請小書僮轉告諸葛亮,率關、張離開臥龍崗。

幾天後,劉備派人打聽到諸葛亮已回,便決定再次拜訪。這天寒風刺骨,下著大雪。張飛不耐煩了,不願意去見諸葛亮。劉備耐心解釋:「我正要讓諸葛亮和天下眾人知道我慇勤之心。」三人頂風冒雪,來到臥龍崗,可惜諸葛亮外出會友去了。劉備只得怏怏而返。

又過了些日子,劉備決定三訪諸葛亮,關羽、張飛反對,劉備耐心解釋,他們才同意一起去拜訪諸葛亮。

諸葛亮被劉備的誠意所打動,迎接劉備進屋,詢問劉備多次來訪的意圖。劉備說:「漢朝衰敗,奸臣竊取政權。我不自量力,但只想為天下伸張正義,完成統一大業,恢復漢朝統治。過去我因智謀短淺,無所成就。希望你啟迪我,籌劃大業。」諸葛亮隨即說出也具有決定歷史進程的一段話。他首先分析了曹操和孫權的情況。接著,他又分析荊州劉表和益州劉璋的情況。最後,他又針對劉備說:「你是皇帝的後代,信義揚於天下,你可以借助這些優勢廣泛招集眾多的賢人名士,要思賢如渴,如果你能佔據荊州、益州,在要地設防、西和諸戎、南撫彝、越,外結孫權、內修政治,一旦局勢變化,你可命令一位上將率領荊州的部隊向宛城進軍,你親自率大軍出秦川,到那時,百姓誰不攜食捧酒迎接你呢?如果真能這樣,統一全國的大業就能成功。衰敗的漢朝就可以復興了。這就是我為你謀劃的計策,望你採納。」一席話說得劉備茅塞頓開。諸葛亮這一番話確立了三分天下的定勢,確立了劉備的政治前景與綱領。

劉備得諸葛亮就似魚兒得水。從此,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博望燒屯、火燒新野、屢敗曹操、舌戰群儒、聯孫抗曹、取得赤壁大捷、奠定三國鼎立局勢……為蜀國立下汗馬功勞。劉備也從此始終敬愛信任諸葛亮,臨死前,把太子劉禪托付給諸葛亮。

可以說,在極大程度上,劉備禮賢下士的做法,無形之中起到了一種「形象」的作用。如果劉備不禮賢下士,不三顧茅廬,不請出諸葛亮,不但四處奔勞、一無所成,空餘惆悵悲歎,而且後來也不會有那麼多人才投到他的門下。

管人的最終目的是要把事情做好,為此,應該把各有所長的賢能人士請到自己的身邊,給各種各樣的賢才能人以必要的尊重,要能放下自己的架子,以謙卑的姿態為這些人「服務」。一旦你禮賢下士的高大形象樹立起來,你所感召的不僅是這一個對象,還有得知此事的其他賢才。這樣,把事業做大做強也就有了保證。

8.明辨忠奸善惡

【原典】

貌合心離者孤,親讒遠忠者亡。

【張氏注曰】

讒者,善揣摩人主之意而中之;而忠者,推逆人主之過而諫之。讒者合意多悅,而忠者逆意多怨;此子胥殺而吳亡,屈原放而楚滅是也。

【王氏點評】

賞罰不分功罪,用人不擇賢愚;相會其間,雖有恭敬模樣,終無內敬之心。私意於人,必起離怨;身孤力寡,不相扶助,事難成就。親近奸邪,其國昏亂;遠離忠良,不能成事。如楚平王,聽信費無忌讒言,納子妻無祥公主為後,不聽上大夫伍奢苦諫,縱意狂為。親近奸邪,疏遠忠良,必有喪國、亡家之患。

【譯釋】

表面上對你恭恭敬敬,而私底下卻對你懷恨在心,這些人對你來說是很危險的。如果你不明忠奸,親近這些表裡不一的小人,卻遠離甚至殘害真正忠於你的人,那麼,結果很有可能就是滅亡。

親讒遠忠帶來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這樣的教訓也是舉不勝舉。可很多領導者仍然會犯這樣的錯誤,多少小人仍然逍遙自在,多少有能力又忠心耿耿的仁人義士卻不得好下場,這樣的領導者是不會有善終的。

解讀

任用忠臣一定要堅定不移

忠臣往往被讒言所害,比如大家熟知的岳飛毀於秦檜之手,這是最高領導者的愚昧,也是其無法挽回的損失。在這裡,我們不想說秦檜是多麼無恥,因為已經說得太多了。我們只想告誡領導者們,多學習那些英明的當權者,在任用賢良之人時,一定要堅定不移,不要被讒言左右,不要再讓悲劇重演。

戰國時期,魏國國君魏文侯準備發兵攻打中山國(地在今河北唐縣、定縣一帶)。有人向魏王推薦一位名叫樂羊的人,說他文武雙全,領兵有方。可是也有人說樂羊的兒子樂舒正在中山國做大官,恐樂羊不肯下手。後來,魏文侯瞭解到樂羊曾拒絕兒子奉中山國君之命發出的邀請,並勸兒子「棄暗投明」。於是,魏文侯決定啟用樂羊,讓他帶兵征伐中山國。樂羊率兵攻擊中山國的都城,而後圍而不攻。

幾個月過去了,魏國的大臣們議論紛紛,可魏文侯充耳不聞,只是不斷派人去慰問樂羊。又過了一個月,樂羊見時機成熟了便下令攻城,一舉成功。樂羊帶兵凱旋,魏王親自為他接風洗塵。宴會之後,魏王送給樂羊一隻箱子,讓其帶回家再打開。樂羊回家後打開箱子,見裡面全是在攻打中山國期間一些大臣誹謗自己的奏章。樂羊十分感動,從此君臣之間更加相互信任了。

可以說,在魏文侯決定啟用並授予樂羊兵權之後,在樂羊久圍中山國都城而不攻、許多大臣煽風點火的情況下也曾經起過疑心。但是他卻能夠分析利害,用謹慎的思維判斷並打消了心中的顧慮、一如既往地支持樂羊。因此帶來了積極的結果——不僅收穫了中山國,更重要的是贏得了樂羊這樣一位有才能之人的心。

當然,現代歷史上也不乏這樣的人,美國前總統尼克松就是其中一個。

尼克松沒有當上總統之前曾經與洛克菲勒兩次競爭共和黨總統候選人,在提名的角逐中,基辛格都是全力支持洛克菲勒而公開反對尼克松的。但是當尼克松當選總統後,不計前嫌、任人唯賢,提名基辛格擔任國家安全顧問這一要職,基辛格成為其得力助手。為打開中美關係的大門,基辛格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也是尼克松這個名字,永遠地留在了中國的歷史記憶之中。

9.貪戀女色使人昏庸

【原典】

近色遠賢者昏,女謁公行者亂。

【張氏注曰】

如太平公主,韋庶人之禍是也。

【王氏點評】

重色輕賢,必有傷危之患;好奢縱慾,難免敗亡之亂。如紂王寵妲己,不重忠良,苦虐(雪楷義)萬民。賢臣比干、箕子、微子,數次苦諫不肯;聽信怪恨諫說,比干剖腹、剜心,箕子入宮為奴,微子佯狂於市。損害忠良,疏遠賢相,為事昏迷不改,致使國亡。后妃之親,不可加於權勢;內外相連,不行公正。如漢平帝,權勢歸於王莽,國事不委大臣。王莽乃平帝之皇丈,倚勢挾權,謀害忠良,殺君篡位,侵奪天下。此為女謁公行者,招禍亂之患。

【譯釋】

貪戀女色而遠離賢明之人,是極其愚昏的行為,讓女人參與朝政更是禍亂的根源。

自古紅顏多禍水,其禍並不在於女色本身,而在於當權者對女色的貪戀。貪念一起,則利令智昏,找不著北,遂即任由人擺佈,結果江山難保,更要搭上身家性命。大道理誰都明白,關鍵就看當事者在面臨誘惑時怎麼做了。

解讀

色不可貪 貪者必敗

明朝的大政治家張居正,在他所著的《權謀殘卷》中說:近色而遠賢臣,智者所不為也。

貪色之徒多是碌碌無為之愚蠢之輩,忠奸不分,庸賢不辨,凡能討自己歡心,奉送美色者就重用之,除此之外一切都不重要。這樣的人江山難保,事業也不會長久。

明武宗朱厚照,是明孝宗的長子,生性荒淫好色。在職期間,他曾讓宦官依照京師店舖在宮中設店,讓太監扮作老闆、百姓,武宗則扮作富商,在其中取樂。碰到爭議就叫宦官充當市正調解。在酒店中又有所謂當壚婦,供武宗淫樂。他還在西華門側修建享樂用的豹房,日夜居於其中,命教坊樂工陪侍左右,縱情享樂。此後,武宗連宮殿也不去了。那些教坊樂工因此得到皇帝的寵幸,不可一世。

明武宗十分信任武將江彬,開始是由於江彬作戰英勇。

在一次平定反叛的戰鬥中,江彬中了三箭,有一箭是從耳朵後面穿出,但江彬拔出箭來,繼續戰鬥。

而江彬為了進一步得到皇帝的喜歡,就刻意讓武宗微服出訪。當然這樣做的目的不是要讓皇帝瞭解民間疾苦,而是引他到教坊尋歡作樂。

武宗從小長在深宮,宮裡規矩太多,一直覺得沒有意思。現在到了民間,感到真是風情萬種,就沉迷其中,哪裡還顧得上朝政。

江彬對皇帝說:

「宣府樂工中,有很多美女。不如到那裡走走,既可以瞭解邊境的情況,還可以尋尋開心,何必悶在深宮中。」

皇帝聽了很高興。他們就微服遠行經昌平,到居庸關,傳令開關。巡關御史張欽拒不奉命,持寶劍坐在關門下,說:

「敢言開關者斬。」

武宗不得已,只好返回昌平。幾天後,張欽出巡白羊口,武宗急忙下令,讓谷大用代替張欽,乘機出關,九月間到達宣府。

他們如同魚入大海,每天出入教坊,和女人們混在一起。江彬在宣府為武宗營建鎮國府第,將豹房所儲珍寶和巡遊途中收取的婦女納入府中。武宗每次夜行,看見高屋大房,就馳入索取宴飲,或搜取美女。武宗日夜在府第淫樂,稱為「家裡」。

延綏總兵馬昂被罷了官,聽說皇帝來了,就把一個妹妹獻給了武宗。這個妹妹不光長得漂亮,還會唱歌,騎馬射箭也樣樣精通。武宗十分高興。有個叫畢春的官員,妻子很美,懷了孕,還是被馬昂帶著江彬奪了來,皇帝一見著迷,馬上就封馬昂為右都督。武宗變得越來越荒淫了。一天,他到馬昂的家中,要馬昂把妾獻給他,馬昂沒有答應,武宗就大怒而起。馬昂害怕了,就巴結太監張忠進,請他斡旋,把自己的妾杜氏獻了出來,又獻上美女四人,皇帝這才轉怒為喜,升了馬昂的官。

太原晉府樂工楊騰的妻子,是樂師劉良的女兒,姣美善歌,武宗見了,十分喜歡,就把她帶回了宮中,稱「美人」,飲食起居一定和她在一起。左右有的觸怒皇上,都來托劉女,一笑而解。連江彬這樣的親信大臣,也稱她為「劉娘娘」。

皇太后死的時候,武宗前去拜祭,江彬一路上搶了不少女人,竟然裝了幾十車,跟隨皇帝,供他淫樂。

靠著和皇帝的這層關係,江彬在朝中氣焰熏天,沒有人能動得了他。後來由於這個昏庸的皇帝貪婪成性,社會矛盾激化,激起民眾大規模的反抗,爆發了劉六、劉七農民起義;統治集團內部,朱宸濠起兵反叛,加速了明王朝的衰落。

武宗在位十六年,只活了三十一歲。

若不是因為江彬這樣的寵臣兼知己,明武宗的下場就可能不會這麼糟糕。但歷史不會重演,好色寵奸之人永遠不會有好的下場。因為有天理在上,因為有民心做鏡,所以不要對美色有任何貪婪非分之想,貪之則悔恨終生。

10.私心重者不可委以重任

【原典】

私人以官者浮。

【張氏注曰】

淺浮者,不足以勝名器,如牛仙客為宰相之類是也。

【王氏點評】

心裡愛喜的人,多賞則物不可任;於官位委用之時,誤國廢事,虛浮不重,事業難成。

【譯釋】

自私自利的淺浮之輩是不足以被委以重任的。

老子在《道德經》中這樣說過:「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他認為凡事都不能為了私利私慾而去刻意追求,而應該遵循自然法則而為,否則即便我們去刻意求私,也必不能得到滿意的結果。

解讀

私心一定要加以約束

古語說:「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一個人有私心是在所難免的。有的時候,你的私利或許不會妨礙他人,但在大多數情況下,對私利的無盡追逐會有害於他人,遭怨也就難免了。爭取合適的私利是可以理解的,但一定要以「義」為準則,不僅要滿足自己適度的生存要求,還要顧及他人的存在。對大多數人來說,完全拋棄私利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完完全全、毫無顧忌、不擇手段地追逐私利也是很不可取的。

世間之人,從古至今,從中到外,十之八九都存在一定程度的私心,只有十之一二除外,這除外的人,就成了偉人、巨人、善人,流芳百世,永垂不朽。那十之八九的人,就成為世間過客,一晃即過,成為速朽。

人的自私自利,是人的本性;人的避害趨利,是人的本能。這是無可厚非的。自私自利,避害趨利,並不危害社會,危害他人,甚或還有利於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為吃穿而奔波,為富裕而奮鬥,為地位而努力,為改變環境而拚搏,為改變命運而賣命,只要手段正當,沒有危害他人,有何不可?

可怕的是,世界之上,總有那麼萬分之一二的惡人、壞人、貪官、污吏,他們不是一般意義上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圖,而是橫行鄉里,魚肉百姓,無惡不作,危害他人,危害社會。

追逐個人利益也是人類得以生存的主要基礎之一。孔子並不反對這個觀點,他的理想社會並不是由禁慾主義者組成。但是,孔子也敏銳地看出,如果每個人都以一己私利為基點來行事,就會產生災難性的惡果。正是在此意義上,孔子主張:「依照私利而行的人,必定會多受埋怨和怨恨。」

人生來有嚮往幸福、追求富貴的權利,而為了自己的權利去侵犯他人的權利就變成了罪惡。人性中有一種惡就叫作貪婪,而這貪婪就是自私自利的源泉。

因為這種自私自利,他們把他人的一切踏在了腳下,作為通向利益的橋。迫害、謀殺、誣陷……為了這種目的,他們幾乎不擇手段。

由此可見,雖然自私自利是人的原罪之一,應得到寬恕,但也必須加以約束。它是一種動物本能,和其他動物慾一樣,如果走了極端,失了平衡,就會產生與造物目的相反的效果,反而給自身帶來毀滅。載舟之水亦可覆舟。

11.名不副實、傲氣沖天者必無善終

【原典】

凌下取勝者侵,名不勝實者耗。

【張氏注曰】

陸贄曰:「名近於虛,於教為重;利近於實,於義為輕。」然則,實者所以致名,名者所以符實。名實相資,則不耗匱矣。

【王氏點評】

恃己之勇,妄取強勝之名;輕欺於人,必受凶危之害。心量不寬,事業難成;功利自取,人心不伏。霸王不用賢能,倚自強能之勢,贏了漢王七十二陣,後中韓信埋伏之計,敗於九里山前,喪於烏江岸上。此是強勢相爭,凌下取勝,反受侵奪之患。心實奸狡,假仁義而取虛名;內務貪饕,外恭勤而惑於眾。朦朧上下,釣譽沽名;雖有名祿,不能久遠;名不勝實,後必敗亡。

【譯釋】

靠欺負弱者取勝不會有好名聲,名不副實、驕矜傲慢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老子的「不自矜,故長」,就是告誡人們一定要戒除傲氣,才能進步、成功。

傲氣,一是盛氣凌人,傲慢自負,自我感覺良好,也許某一方面高人一等,優人一招,先人一步,或者並無過人之處,只是虛張聲勢,故弄玄虛罷了。不管屬於哪一種類型的都是過高地評價自己,蔑視別人,習慣仰面朝天,居高臨下,盛氣凌人,若問此人為何這般德性,是自負,自以為了不起,自高自大,盈氣於內,形態於表,大有老子天下第一的氣勢,不可一世的表現用來傲視別人。因此,傲氣會使人陷入困境,進而導致失敗,這方面的教訓簡直太多,也太深刻了。

解讀

一個「傲」字可毀掉一生英明

楊修為什麼會招來殺身之禍?還不是他自恃才高、傲氣太盛,他的傲氣惹惱了曹操,日積月累,最終因「雞肋」命喪黃泉。

闖王李自成率大軍馳騁疆場,轉戰東西,其氣勢之浩大如排山倒海,不可遏止,可為什麼最終也會慘遭失敗呢?還不是因為傲氣。闖王率大軍進駐北京城後,張燈結綵,天天過年,結果傲氣磨鈍了起義軍的銳氣,使起義功敗垂成,給後人留下了無盡的遺憾。

有傲氣的人大都從個人著眼,一切從個人出發,張揚自己無視他人,以一己之私傲視萬物於腳下,這時的傲氣就成為羈絆個人發展、破壞群體關係的一劑毒藥,它所導致的是一種唯我獨尊、目空一切、自高自大的自戀情結,同時相行而生的是一種排斥他人、拒絕合作、蔑視群體、崇尚個人的排他情結,從而形成一種自戀自娛的狹隘的個人空間。

與此同時,自傲也是令人失敗的根源所在。《三國演義》中的《關雲長大意失荊州》一節與其說是關羽大意還不如說是關羽的自傲更確切。

呂蒙正是抓住了關羽的這個「傲」,才故意稱病讓陸遜頂替位置迷惑關羽的。結果關羽果然中計,撤走了防守東吳一方的兵馬、降低了對東吳兵馬的預防,才使得呂蒙偷襲成功,丟掉了賴以保身的荊州,落了個敗走麥城、兵敗被殺的悲慘結局。

意大利哲學家阿奎那將「驕傲」列為人的七宗罪之首,而毛澤東同志也曾專門撰文強調中國共產黨人需「戒驕戒躁」,都是從一定意義上說明驕傲的思想萬萬要不得。因此,我們也只有遵循老子「不自矜,故長」的智慧,摒除傲氣,才能使自己進步,在人生的舞台上更加成功。

國畫大師徐悲鴻先生曾有句名言:「人不可有傲氣,但不能無傲骨。」前半句很明確地告誡了我們:人不可恃才傲物、孤芳自賞——看自己一朵花,看別人豆腐渣,而應該尊重別人,不要認為別人都不如自己,那樣根本無法提高自己,只能在自傲自負中一天天墮落下去。

12.厚己薄人不得人心

【原典】

略己而責人者不治,自厚而薄人者棄廢。

【張氏注曰】

聖人常善救人而無棄人;常善救物而無棄物。自厚者,自滿也。非仲尼所謂:「躬自厚之厚也。」自厚而薄人,則人才將棄廢矣。

【王氏點評】

功歸自己,罪責他人;上無公正之明,下無信、懼之意。贊己不能為能,毀人之善為不善。功歸自己,眾不能治;罪責於人,事業難成。功名自取,財利己用;疏慢賢能,不任忠良,事豈能行?如呂布受困於下邳,謀將陳宮諫曰:「外有大兵,內無糧草;黃河泛漲,倘若城陷,如之奈何?」呂布言曰:「吾馬力負千斤過水如過平地,與妻貂蟬同騎渡河有何憂哉?」側有手將侯成聽言之後,盜呂布馬投於關公軍士,皆散呂布被曹操所擒斬於白門。此是只顧自己,不顧眾人,不能成功,後有喪國,敗身之患。

【譯釋】

事情失敗了只知道責備他人而不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這樣的人厚己薄人,不得人心,是不足以擔當重任的。

有了功勞全是自己的,有什麼過失全是別人的,這樣的領導沒有哪個下屬會喜歡。長此以往,大家都會離其而去,就算他有再大的本事,孤家寡人,孤軍奮戰,還能成就什麼事業?

解讀

巧用「罪己術」可有效收攬人心

領導者主動承認錯誤、承擔責任是明智而勇敢的表現,這樣做不但能融洽人際關係、創造和諧氛圍,而且能提高自己的威望、增進下屬的信任。當然,只簡單地被動認錯還不夠,最好能進行一定的自我批評,適時地採取一些「罪己」措施。

「罪己術」是古代帝王通過怪罪和責罰自己以取悅民眾,從而達到緩和矛盾,凝聚人心的一種管人權謀術。它折射出我國古代政治文化傳統的特點。

罪己的最常見的形式是「罪己詔」。「罪己詔」是古代帝王反省罪己的御用文書。論其起源,當從禹、湯開始。此後,周成王、秦穆公、漢武帝、唐德宗、宋徽宗、清世祖,都曾經頒發過罪己詔。罪己詔大多是在階級矛盾異常尖銳、國家處在危難之時頒發的,目的是消除民怨、籠絡民心,具有一定的欺騙性。但是,其中也在一定程度上包含著帝王對自身過錯和失敗的反省懺悔。因此,我們還是可以從中得到一點啟示:「禹、湯罪己,其興也勃焉;桀、紂罪人,其亡也忽焉。」

像古代的一些帝王學習,向公眾發佈「罪己詔」的企業家也不在少數。

2006年6月底,TCL掌舵人李東生發表了《鷹的重生》一文。以鷹的自我蛻變作類比,闡述TCL集團要通過新一輪的創新浴火重生的決心。1997年,瀋陽飛龍總裁姜偉公開發表了《總裁的20大失誤》,反思自己以及企業管理層的錯誤,將認錯進行得轟轟烈烈。

當然,罪己術的運用形式不僅僅限於所謂的「罪己詔」,採取靈活一點的方式,可以起到同樣的作用,既維護了紀律,又使得自己不受懲罰。

建安三年,曹操率兵東征。此時正是農曆五月,麥子收割季節。由於連年戰火,許多田地都荒蕪了。曹操正行軍時,隨著一陣陣輕風,飄來了一股股新麥的清香。原來,在隊伍的前面出現了一大片黃澄澄的麥地。農夫們正忙著收割。

一看到糧食,曹操頓時產生了一種特殊的感情。他想,老百姓們辛辛苦苦大半年,眼看果實到手,倘若這大片莊稼被我的人馬一路踏過,多麼可惜啊,自己的軍隊在老百姓心中也會留下不好的印象。戰爭時期,人心向背和糧草都十分重要!於是,曹操立刻傳令:「凡是踩踏麥田者,罪當斬首!」傳令兵立即將曹操的命令傳達三軍。

全軍上下,人人都小心翼翼,因為他們深知曹操的為人,不要因為踩踏一撮麥子而丟失了性命。所以,士兵們行走時,都離麥田遠遠的,騎兵們害怕馬一時失蹄狂奔亂竄,也都紛紛下馬,用手牽著馬走。隊伍在麥田邊緩緩地向前移動著。

正在忙於收割的黎民百姓們,對這支紀律嚴明、秋毫無犯的軍隊投去了感激的目光。不少人說道:「老天保佑你打勝仗!老天保佑曹將軍!」

曹操見到這種場面,內心裡不亞於打了一個大勝仗那樣高興。他坐在馬背上,被眼前的場面所陶醉,想不到一句號令,就贏來了老百姓對他這麼高的讚譽。

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湊巧,正當曹操得意忘形之時,「嗖」的一聲,一隻大野兔從麥田里竄了出來,穿過路面,跑到了另一塊田里。曹操此時正坐在馬背上得意,他的馬匹被這麼一驚,猶如脫了韁的野馬,一下子竄進麥田幾丈遠,差點把曹操給摔下馬來。等到曹操回過神來勒緊韁繩時,一大片莊稼已被踩壞了。

面對眼前這一意外的突發事件,大家都驚呆了。曹操雖然久經沙場,但面對此景也一時無措。曹操感到事情很是棘手,於是,大聲地說:「我定的軍規,我自己違犯了,請主簿(秘書)給我定罪吧!」

曹操,反應真是敏捷,他明明知道自己犯了死罪,但他卻不說,而是讓主簿去解這道難題,把球扔給了下屬。這樣,他就可以為自己的解脫找一個台階。

主簿聽了曹操的話後,心有靈犀一點通,便大聲對曹操及大家說道:「依照《春秋》之義,為尊得諱,法不加重。將軍不必介意此等小事。」旁邊的一些軍士也跟著附和道:「主簿說得對。」

曹操聽了,心裡當然十分舒服,但他還是一本正經地說:「軍令是我制定的,怎麼能被我自己破壞呢?」接著,又像是自言自語地感歎道:「唉,誰讓我是主帥呢!我一死,也就沒人帶你們去打仗了,皇上那裡也交不了差呀!」眾人忙說:「是呀,是呀,請將軍以社稷為重啊!」

曹操見大家已經徹底地倒向他了,便說:「這樣吧,我割下自己的頭發來代替我的頭顱吧!」於是,拔劍割下一綹頭髮,交給傳令兵告示三軍。

這次事件,也是「權術之王」的一次精彩表演。曹操並不假借客觀原因為自己開脫,而是用自己之發來嚴明軍紀,以達到使民心歸服的目的。這樣的權謀術無論從主觀意圖看,還是從客觀效果看,都是好的,也強化了曹操「言必信,行必果」且嚴於律己的主帥形象。曹操這樣做,既維護了他制定的軍令,同時又給老百姓及下屬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還保住了他的腦袋,可謂一石三鳥。

我們從曹操身上可以學到,領導要維護自己的形象就必須堅持原則,即做領導的首先要遵紀守法;如有意外情況發生則需在不破壞原則的前提下,靈活地去處理。

13.別因為一點過失就徹底否定人的才能

【原典】

以過棄功者損。

【張氏注曰】

措置失宜,群情隔息;阿諛並進私徇並行。

【王氏點評】

曾立功業,委之重權;勿以責於小過,恐有惟失;撫之以政,切莫棄於大功,以小棄大。否則,驗功恕過,則可求其小過而棄大功,人心不服,必損其身。

【譯釋】

曾經功勳卓著,因為一次小小的過失,就把所有的功業都抹去,從此棄之不用,這是在以小棄大,必導致人心不服,是用人的大忌。

尚賢用賢是我們優秀的民族傳統。孔子的治國方略是「先有司,赦小過,舉賢才。」

「赦小過」,就是寬容別人的小過失,以換取人心,體現胸襟,實施感恩。但對待小過不是視而不見,而是間接提醒卻不深究。部屬犯了錯,既要讓其知道你能明察,又讓他感激你不計較的恩德,不失為治病救人之舉。

「赦小過」的主要作用就在於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當然,這也包括那些曾經犯過錯誤但願意改正的人。俗話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如果你事事求全責備,就好像眼睛裡揉沙子那樣,緊抓住別人的缺點和錯誤不放,下屬一定會認為你心胸狹窄。因此,做領導的一定要原諒部下的小過失。

解讀

任用人才必須不拘一格

管仲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治國賢才,他本是齊桓公的對手公子小白的師傅。但齊桓公不計前嫌仍然重用管仲,終於把齊國治理得強盛起來。管仲的到來,使得齊桓公十分注重有才幹的人,他深知人才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他想,齊國只有一個管仲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有更多像管仲這樣的人才才行。

一個領導者如果真心求賢,就必須有誠意,禮賢下士,以寬廣的胸懷接納人才,不管他以前做過什麼。

劉備三請諸葛亮出山相助就足以讓一些現代的領導者傚法。諸葛亮胸懷偉略,臥居隆中,聲明遠播。劉備和曹操幾乎同時聽說了諸葛亮的大名。據野史記載,曹操比劉備更早一步來請諸葛亮,但最後卻是劉備得償所願,而曹操卻失之交臂,其原因就是:劉備能夠禮賢下士,三顧茅廬,而曹操卻只派出莽將夏侯以勢相逼,以禍相脅。

曹操幕下謀士如雲,猛將如雨,但最終也沒有在其有生之年一統天下;劉備將寡兵微,地少人稀,卻能維持局面幾十年而不倒,其主要差別就在於:曹操心胸狹窄,生性多疑,不能公平地任用人才,他手下幾乎都是曹氏家族和夏氏家族的人;劉備一直能平等地對待和恰當地使用荊襄、巴蜀兩大集團中的精英分子。

清末名臣曾國藩頗具容人之量,很會用人所長。其幕府之中,人才濟濟,文武兼備。當時,李鴻章是一個好喝懶做之徒,幾乎所有的人都對他深惡痛絕,必欲驅之而後快。但唯有曾國藩獨具慧眼,充分發揮了他的才能。李鴻章眼光敏銳,見地深刻,看問題常能一針見血。曾國藩啟用他後,一方面時加責罵,挫其傲氣;一方面則法外開恩,還往往主動去和他討論戰略戰術。曾國藩的一番苦心,終於造就了一個近代史上的大人物。

還有左宗棠,他是「大清王朝」的「中興三傑」之一。左宗棠雖然很有才華,但他為人非常傲慢,曾經因此而得罪了很多人。曾國藩愛才心切,執意栽培他,總是給他最大的發展空間,使他有機會從浙江、福建一直打到新疆、甘肅,最終成為一代名臣。

清世宗說:「赦小過,舉賢才,為政之體當如是也。」又說:「知識短淺之過,朕自然寬恕,加之教訓,但必須知過必改……」意思是,「赦小過,舉賢才」是為政的主要方面之一,由於知識缺乏而犯的過失,自然會受到寬恕,只是要加以教育訓導,使之知過就改。也就是說,對於犯小過的人,「宜教而勿逐」。不僅要赦免一個人的小過,而且要幫助教育他改正,這才是真正愛護人才的做法。

在使用人才時,要識大體、看主流,苛求小過,有時無異於打擊人的積極性,而「赦小過」,實質上是一種最起碼的激勵方式,是對一個人社會價值的最根本的肯定和認可。

14.別讓問題出在內部

【原典】

群下外異者淪。

【張氏注曰】

人人異心,求不淪亡,不可得也。

【王氏點評】

君以名祿進其人,臣以忠正報其主。有才不加其官,能守誠者,不賜其祿;恩德愛於外權,怨結於內;群下心離,必然敗亂。

【譯釋】

部下人心渙散,同床異夢,甚至鉤心鬥角、自相殘殺,這樣的局面不淪亡才怪。

成就一番偉業,其根基就在於大家同心同德,協力並進,這樣才能化零為整,爆發出強大的戰鬥力。如果在對手攻擊之前,自己內部先出了問題,內訌四起,互不信任,這無疑是自殺的行為,最後還不是便宜了對手?

解讀

攘外必先安內

孫權在整個《三國演義》之中可謂是一個最低調的霸主,然而他並非平庸的霸主。他的管理才能絲毫不亞於足智多謀的曹操,甚至要強於沒有諸葛亮撐腰的劉備。只是由於他的低調,沒有過多地被人們所重視,才會被人們誤認為他一生僅靠著:「內問張昭、外問周瑜」而活著。

只要我們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孫權其實是一位管理學的高手。尤其是在處理甘寧與凌統的內部矛盾問題上的態度及方法。

起初,孫權繼承了父、兄的基業之後,為了獨佔長江沿岸的地理優勢,於是率兵到江夏去搶黃祖的地盤兒。結果事與願違,不但沒有成功,部將凌操也被黃祖手下的甘寧射死了。

後來,當孫權聽說甘寧因與黃祖發生矛盾,欲投奔自己又恐江東記舊日之恨,猶豫不決之時,孫權主動將甘寧招至了帳下,並對他說:「興霸來此,大獲我心,豈有記恨之理?」於是甘寧受到了重用,甘寧也在破黃祖的戰役中立了大功。

事隔多年,凌操的兒子凌統也效力在孫權營中,常常想向甘寧報殺父之仇。在一次宴會上,他拔劍直砍甘寧,二人刀槍相對,孫權急忙勸住,並耐心地對凌統講:「今既為一家人,豈可復理舊仇?萬事皆看吾面。」孫權自知這件事並不簡單,於是又做了人事調動:一是安排甘寧領兵去夏口鎮守,以避凌統;二是加封凌統為都尉,以慰其心。這才使內部安定了下來。

然而當孫權決定要合兵圍攻曹操的皖城時,甘寧與凌統又在陣前發生衝突,孫權聞訊顧不得危險,急忙騎馬前去勸解,二人矛盾才得以暫時平定。

而後在一次出戰中,凌統因馬傷跌落地下,在曹將即將刺殺他的關鍵時刻,吳軍陣中發出一箭射傷曹將,救了凌統性命。凌統回陣拜謝孫權。孫權則抓住關鍵時刻說出了這樣一句話:「放箭救你者,甘寧也。」凌統聞知此訊,遂與甘寧結為生死之交。此後的數次聯手也是勝多敗少,為孫權能夠穩守江東立下了無數戰功。

試想,倘若孫權不說這句話,甘寧是永遠也不會說的,因為他知道即便是自己說了,凌統也不會領自己的情。而此時孫權站出來化解矛盾是最合適不過的了,這一個矛盾的化解,可以說孫權心頭就少了一塊兒心病,而凌統與甘寧的威力也能發揮出來了(一個不用總惦記報仇,另一個也不用總惦記被報復了),正好驗證了「攘外必先安內」這句話。

宋朝趙普在給宋太宗的奏折上提出了這句話——「中國既安,群夷自服。是故夫欲攘外者,必先安內。」其實這句話,對於一個家庭、一個企業來說,都是有其現實意義的——內部因素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只有解決好它,才能將問題徹底解決。

倘若家庭中的成員都能夠相敬如賓、互相體諒,這個家庭肯定是和諧的;企業中如果沒有過多的「內耗」,這個企業也必定是壯大的。從這方面理解,「攘外必先安內」才是正確的。

零售帝國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能夠利用有效的溝通很好地處理企業內部員工的衝突,發揮他們的潛在力量。

在沃爾頓看來,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莫過於企業成員之間的溝通。沃爾頓總是不遺餘力地與員工進行溝通——他會對各個地方的沃爾瑪連鎖店進行不定期的視察,並與員工們保持溝通。這使他成為深受大家敬愛的領導,同時這也使他獲得了大量的第一手信息。一方面,他通過溝通發現問題,同時也乘此機會挖掘人才。

他常在視察完某家店面之後,給業務執行副總經理打電話說:「讓某某人去管一家商店吧,他能勝任。」業務經理若是對此人的經驗等方面表示出一些疑慮,沃爾頓就會說:「給他一家商店吧,讓我們瞧瞧他怎麼做。」因為在溝通中他已經瞭解了這個人的能力。

沃爾頓也絕不能容忍班子成員不尊重普通員工。如果在與員工的溝通中得知有這種現象,在經過調查確認之後,沃爾頓就會立即召集領導班子開會解決這種問題。因此,有效溝通對沃爾瑪公司的發展產生積極的效應。

沃爾瑪解決內部矛盾的方法是溝通,而孫權解決內部矛盾的方法卻是不失時機地調解。不管他們運用的方法如何,總之他們的目的是一樣的,那就是通過安定「內部」達到發展自己的目的。不可否認的是,倘若他們不能很好地處理內部問題,內部矛盾所產生的內耗就足以將他們擊垮。

15.人才不可用而不任

【原典】

既用不任者疏。

【張氏注曰】

用賢不任,則失士心。此管仲所謂:「害霸也。」

【王氏點評】

用人輔國行政,必與賞罰、威權;有職無權,不能立功、行政。用而不任,難以掌法、施行;事不能行,言不能進,自然上下相疏。

【譯釋】

名義上是任用賢才,但是把他們招來以後卻不予重用,這樣做的後果很有可能是眾叛親離。

身為掌權者,在用人的問題上應該明白,對於那些良才賢士,要麼不用,要用就要盡其所能,讓他們充分施展才華。在決策的過程中,即使有些人的意見或建議和自己相衝突,也不能在不加考慮的情況下斷然否定。給他們創造一個寬鬆的環境,讓他們隨時都能參與到決策管理中來,這才是用人的王道。

解讀

優秀的領導應該學會積極採納下屬的意見

聽不到意見,領導者就難以盡職。某些人不明白這個道理,對於別人提出的意見總是步步設防,似乎接受意見就是承認自己無知,暴露自己的不足。還有些更為武斷的管理人員則乾脆「拒忠告於門外」。在做出任何答覆時都擺出一副傲慢的神態,似乎自己無所不知。如果你斗膽對他們提出意見,他們會搖頭、皺眉並打斷你。

但當組織機構有所變動,或者更高一級的領導上任時,那些抵制忠告的管理人員通常會遭到應得的懲罰。

在實際工作中,領導和下屬也會發生意見相左,如果領導能夠正確面對下屬的反對意見,從諫如流,坦率針對意見與下屬進行溝通,那麼,不管最後的結果誰對誰錯,領導獲得的利益無疑是最大的。

領導與下屬間的異議往往是針對一個問題,下屬發表了意見,而領導不同意;或者是領導發表的意見,下屬不同意。至於誰的意見最終是正確的,自有實踐來檢驗。但是,在溝通過程中,領導必須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因為如果你不能接受下屬的反對意見,就會得到一個不從諫如流的評價,如果你無條件地接受意見,你也會給下屬留下一個沒有主見的印象,不但失去了自己的威信,而且再也無法得到下屬的尊重。因此,如何面對下屬的反對意見,你還要三思後行。

正確地面對下屬的意見,領導的心態調整最重要,下屬絕對不是針對你個人提出意見的,他肯定是抱著對工作、企業負責的精神,儘管由於客觀原因,他的意見不一定正確,但是他的勇氣非常值得讚許。你只要想到這些,就絕對不會有反對的意見了。

對於下屬首先發表意見的,領導比較好處理,因為下屬首先暴露了他的觀點,主動權已經回到了領導手中,你可以選擇提問的方式,選擇他意見的弱點或漏洞追問下去,也許沒過多久,下屬就主動放棄自己的觀點,這時,你可以提出自己的觀點,下屬就非常容易接受了。

對於領導首先提出自己的觀點,下屬不同意的情況,領導就處於比較被動的地位,這時你千萬不可引導下屬圍繞你的觀點進行辯論,如果你思考不嚴密,或者準備不是非常充分,你的回答中一旦出現漏洞,你將會威信掃地,最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觀點。所以,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將產生問題爭議的焦點集中在對方的觀點上,要對方發表自己的見解,針對對方的弱點盤問下去,爭辯的結果一定可以水落石出。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下屬的意見非常嚴謹,你又一時不能駁倒對方,那麼不必急於對問題做出一個結論,你可以給自己留下迴旋的餘地,回答說:「你的觀點很好,我們需要繼續討論」,「你拿出一個文字的意見,咱們可以更方便地加以討論」。之後再另尋時間進行討論,也為你保全了面子。

但是,領導應該對下屬的意見進行積極考慮,多從下屬的角度考慮問題,雖然最終的決定權在於你,但你一定不能因為面子的問題缺乏認錯的勇氣,最終喪失了企業的利益。當自己的意見經過實踐檢驗是錯誤的,你不要害怕承認自己的錯誤,尤其是在下屬面前,更不能指責下屬沒有堅持自己的主見。這樣做的結果不但不會挽回你的面子,而且更加暴露了你的面子心態。因為錯誤本身已經是最好的證明了,已經使你的威望下降了,這時如果你能主動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且對上次提出意見的下屬給予表揚或獎勵,或許你的威信還可以重新建立起來。

16.輕諾寡信必招人怨恨

【原典】

行賞吝色者沮,多許少與者怨,既迎而拒者乖。

【張氏注曰】

色有靳吝,有功者沮,項羽之刓印是也。失其本望,劉璋迎劉備而反拒之者是也。

【王氏點評】

嘉言美色,撫感其勞;高名重爵,勸賞其功。賞人其間,口無知感之言,面有怪恨之怒。然加以厚爵,終無喜樂之心,必起怨離之志。心不誠實,人無敬信之意;言語虛詐,必招怪恨之怨。歡喜其間,多許人之財物,後悔慳吝;卻行少與,返招怪恨;再後言語,人不聽信。

【譯釋】

行賞的時候吝嗇錢財,必會招致下屬的不滿。許諾得多,兌現得少,必讓人怨恨。表面上歡迎,私底下拒之千里,這樣的人乖張不可信。

為了激勵下屬的士氣,慷慨許諾,可是一到論功行賞的時候,卻出爾反爾、一毛不拔,對原先的許諾概不兌現,這樣一來,手下的人必然感到沮喪。項羽失敗的原因就在這裡,他的將領屢建戰功,可是他把刻好的印拿在手裡轉來轉去,磨得稜角都沒了,也捨不得給人;後來人才全傷心地跑到劉邦那裡去了,自己落了個烏江自刎的下場。

老子說: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隨便作出承諾的領導者,必然很難保持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的,往往會遇到很多困難。無論對任何一件事許諾的時候,都必須慎重地掂量:無論大的許諾、小的許諾、眼前的許諾、將來的許諾,都是這樣。因為輕率地許諾,你就要面對失信的風險,而失信恰恰是御人之道的最大忌諱。

解讀

不要輕易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努力兌現

作出許諾之前,首先得掂量它對人有無意義,價值幾何,凡對人沒有意義和價值的許諾,你決不可發出。其次,你得掂量有無時間、精力和才能實現你的諾言,如果沒有足夠把握時你決不可作出許諾。你還得多方估計,實現你的許諾是否還需要其他條件的輔助,你是否具備那些條件,凡沒有把握實現時,你最好不要作出許諾。

當然,如果你嫌這樣太瞻前顧後,太謹小慎微,不妨作出一些大膽的許諾。只是你在作出許諾的同時,必須告訴對方可能出現的各種麻煩和不能實現的可能性,亦即不要把話說得太絕對,以讓人家事先有思想準備,一旦未能實現,不至於過分地對你失去信任。

在感覺自己做不到時,最好不要輕率地向別人許諾,這樣做的好處是:別人只能表示遺憾,並不會認為你說話不算數,因而不會對你產生不信任感;在很多情況下,事情和形勢已經變化了,你做不到但並沒有許諾,事後你也不會受窘。

在你已經許諾了以後,你就應該認真地對待,努力地去實現它。

一個小小的承諾,比如「我今晚9點鐘回家」。在你完全可以做到的情況下決不要掉以輕心,你已許諾9點鐘回家,這時你的同事邀你出去玩,時間可能要拖到10點,你該怎樣做呢?應該婉言謝絕朋友的好意相邀,按時回家。

雖然這是一件小事,但它足以讓你誠實的形象光芒閃爍。

你在許諾時如果未留任何餘地,那就想方設法地實現它,也不要尋找任何不能兌現的理由。說話未能做到,許諾未能兌現,即使你把理由說得頭頭是道,極為充分,人們也不會十分相信的,也許口頭上暫時理解你、寬恕你,可是內心深處無疑萌發了一絲不信任你的念頭。若第二次、第三次仍然如此,對方再也不會諒解你、相信你了,你便失去了信譽。

三國時吳國大夫魯肅在諸葛孔明的如簧之舌煽動下,一時錯亂,輕率地許諾作保把荊州借給了劉備。豈知這一許諾,使得東吳傷透了腦筋。圍繞荊州,吳蜀你爭我奪,東吳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氣死了周瑜,為難了魯肅。

輕諾別人,不僅會給自己帶來不守信的聲譽,更會招致許多麻煩。而且有時還會嚴重地傷害別人。

甘茂在秦國為相,秦王卻偏愛公孫衍。秦王有一次對公孫衍說:「我準備讓你做相國。」

甘茂手下的官吏在路上聽到這個消息後,就去稟告甘茂。甘茂因此進宮拜見秦王說:「大王得了賢相,斗膽給大王賀喜。」

秦王說:「我把國家托付給你,哪裡又得到賢相呢?」甘茂說:「大王將要立公孫衍為相。」

秦王說:「你從哪裡聽來的?」

甘茂回答說:「公孫衍告訴我的。」

秦王窘迫非常,於是就驅逐了公孫衍。

秦王輕諾公孫衍,事後又不兌現自己的諾言,結果成了失信於人的君主,同時也傷害了一直忠心耿耿的良臣甘茂。要做到不輕諾,除了要有自知之明之外,還必須養成對客觀情況做比較深入和細緻瞭解的習慣。要做到謹慎許諾,一旦許諾,就要做到。這樣才能成為守信、誠實、靠得住的人。

《左傳》記載,晉文公時,晉軍圍攻原這個地方,在圍攻之前,晉文公讓軍隊準備三天的糧食,並宣佈:「如果三天攻城不下,就要退兵。」

三天過去了,原地守軍仍不投降,晉文公便命令撤退。這時,從城中逃出來的人說:「城裡的人再過一天就要投降了。」

晉文公旁邊的人也勸說道:「我們再堅持一天吧!」

晉文公說:「信義,是國家的財富,是保護百姓的法寶。得到了原而失去了信,我們以後還能向百姓承諾什麼呢?我可不願做這種得不償失的蠢事。」

晉軍退兵後,原的守軍和百姓便紛紛議論道:「文公是這樣講究信義的人,我們為什麼不投降呢?」於是打開城門,向晉軍投降。

晉文公憑著信義,獲得了不戰而勝的戰果。

三國時,孔明在祁山佈陣與魏軍作戰。長期的拉鋸戰,使士兵疲憊不堪,孔明為了休養兵力,安排每次把五分之一的士兵送返蜀地。

戰爭越來越激烈。一些將領為兵力不足而感到不安,便向孔明進言說:「魏軍的兵力遠遠超過我們的估計,以現在的兵力來看,恐怕難以獲勝,懇請將這次返鄉的士兵延緩一個月遣送,以確保兵力。」孔明說:「我率軍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凡是與部下約好的事情必定要遵守。」

於是,依然如期遣返。士兵們聽到這個消息後,都自動返回戰場,英勇作戰,結果大敗敵軍。

在這次戰爭中,孔明憑著信義,喚起了士兵的勇氣和鬥志,取得了勝利。

所以,為自己的每一個諾言負責,看似迂腐、愚笨,但其收益遠大於付出。言出必行、一諾千金的良好習慣,能使你在困難的時候得到真正的幫助,會使你在孤獨的時候感受到友情的溫暖,因為你信守諾言,你的誠實可靠的形象推銷了自己,你便會在生意上、婚姻上、家庭上獲得成功。從這一點上說,為諾言負責的人是一個真正的人生智者與贏家。

一旦失信於人,你也就丟失了為人的起碼品質。所以不要輕易許諾,要知道你的許諾價值千金。

17.誠心施捨不要期望報答

【原典】

薄施厚望者不報。

【張氏注曰】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覆之、載之,含之、育之,豈責其報也。

【王氏點評】

恩未結於人心,財利不散於眾。雖有所賜,微少、輕薄,不能厚恩、深惠,人無報效之心。

【譯釋】

給予別人很少,卻希望得到厚報的一定會大失所望。

老子曾說過一段話,大意是:施恩不要心裡老想著讓人報答,接受了別人的恩惠卻要時時記在心上,這樣才會少煩惱,少恩怨。許多人怨恨人情淡薄,好心不得好報,甚至做了好事反而成了冤家,原因就在於做了點好事,就天天盼望著人家報答,否則就怨恨不已,惡言惡語。他們不明白,施而不報是常情,薄施厚望則有失天理。

《素書全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