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節

  院子裡靜悄悄的,沒有一絲聲音。蕭曉白愣了一下,瞬間變了臉色,光光幾腳,踹開了院門,飛快的朝屋子跑去。
  「哎,那個什麼同志,你等我叫人起來開門啊,這樣多不好看。」老村長看到蕭曉白的粗魯舉動,一下子慌了手腳,想要來拉蕭曉白,卻被小朱給攔住了。
  「老村長,你就跟在後面做個見證吧,要是等會還想吃早飯,就別跟進來了。」小朱這麼一說,老村長似乎也明白了什麼,半張著嘴,哆嗦了半天也沒說出一句話來。
  房門是木質的對扇門,裡面被鎖得死死的,蕭曉白也沒心情再去想其他方法,依然是抬腳猛踹,不大工夫,把門閂給踹斷了。房門一打開,迎面撲來一股帶著鐵銹味兒的腥氣,蕭曉白的身體猛的哆嗦了一下,隨後站直了身體,正了正身上的警服,慢慢的走進了屋裡。
  血腥味兒是從西邊的臥室傳來的,蕭曉白掀開了門簾,走了進去。正對著房門的是一張小床,看長度和寬度,很像是給半大孩子用的。床上蓋著一床嶄新的被子,不過看上去有些大,比床寬出不少來,被子裡鼓囊囊的。
  蕭曉白走了過去,輕輕地掀開了被子。李曉玉側著身躺在床上,蜷縮著身體,像一個熟睡的嬰兒一般。蕭曉白慢慢的伸出了兩根手指,按在了她頸部的動脈處,片刻之後,又拿開了。
  定了定神,蕭曉白朝靠著北牆的大床走去,大床上同樣蓋著一床棉被,但是從情形看,似乎是兩個人。蕭曉白來到了床前,輕輕地掀開被子,一對五十多歲的老人穿著秋衣平躺在一起,他們的胸前各插著一把尖刀。
第二十五章 愛恨交織
  這一天,天南市刑警支隊的警員們忙了個底朝天,鳳來鎮的山廟村昨夜有三人死於非命,而且這個案與天南市的旅店連環殺人案有著莫大的關係,領導已經下達了死命令,全員出動,盡快處理這起案件。作為警隊的法醫,老李和吳艷萍自然也在此列。
  上午十時許,老李和吳艷萍乘坐越野吉普趕到了山廟村。李曉玉家的小院外,擠滿了前來圍觀的村民,鳳來鎮派出所的幹警正在維持現場秩序,小錢和董麗兩人也在人群中忙碌,卻不見蕭曉白本人。
  「小蕭呢?這個案子不是他一直在跟麼?這種關鍵時候,他跑哪裡去了?」老李向小錢問道。
  「蕭隊和豬頭去東邊的寺裡去了,電話信號不是太好,我聽不太清,他也沒多說。」小錢撓了撓頭,回答道,他也不明白蕭曉白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去東寺了?這個案子關和尚什麼事?」老李也有些迷糊了。
  東寺就在山廟村向東十多里的一座山頂上,東寺是鳳來鎮人的叫法,它的大名叫做遠山寺。遠山寺已經存在了幾百年了,在舊時香火十分鼎盛,建國後一直處於荒廢狀態,這幾年又漸漸興盛起來。不過都是臨市的人去得較多,天南市的人倒是很少去,主要是因為交通太不方便——它坐落在丘陵地帶最東的邊緣,靠近東邊的下沙市。
  遠山寺,大殿。
  大殿中煙霧繚繞,一群善男信女正端坐在蒲團上,聽主持大師講解《佛說五王經》。
  「……今粗為汝等略說八苦。何謂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恩愛別苦。所求不得苦。怨憎會苦。憂悲惱苦。是為八苦也。此處經文所說的八苦,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五陰熾盛苦。這八苦,是俗世中眾生都會經歷的。所謂生苦,是指……」主持大師正要細講八苦,一個聲音忽然傳來,打斷了他的講經。
  「大師,您說人生八苦俗世眾生都要品嚐,皈依我佛即可解脫。我想請問,如果有一個人,她所愛的人即是她所恨的人,不得不會,不可別離,終生求一份心安而不得,夜夜求一份公平而不得,又該如何解脫?」蕭曉白站在大殿的門口,雙手合十道。他的身後,站著滿臉疲憊的小朱。
  聽到他的話,端坐在蒲團上的主持手不由得鬆了開來,手中的念珠失手落地。半響之後,主持低聲宣佛號:「阿彌陀佛。該來的終須要來,李施主想必已經往生極樂。諸位居士,今日講經到此為止,兩位請隨我來。」
  後院禪房中,主持端坐佛床上,面前擺著一個木盒。「兩位施主,李施主交代貧僧保管的東西就在這裡面了,你們可以拿去了。」
  「大師,您能不能告訴我您是如何認識李曉玉的?她為什麼要將這些東西交給您保管?」蕭曉白直視著主持問道。
  「阿彌陀佛。那是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李施主那時候還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她幾乎每個週末都會到山上來,不論風雨,不論寒暑。她每次來,都會坐在大殿上盯著佛祖出神,一坐就是一整天,默默地來,默默地去。寺裡的僧人問她她也不說話,只是搖頭。直到有一天,我在講經時,講到人生八苦,她突然開口問我。」說到這裡,主持停了下來,閉上眼睛,嘴唇喃喃蠕動,低聲的頌著佛號。
  「大師,她問了什麼?」蕭曉白似乎已經猜到了什麼。
  「李施主當時所問,與蕭施主在大殿中所問一摸一樣,李施主也交代過,假如某一天有陌生人向我問起這個問題,就將她交給我的盒子交給問話之人。」主持說到這裡,頓了頓繼續道:「她當日問我時,還是一個不到十歲的小姑娘,我到現在還記得她那時的眼神,那種悲傷和絕望,是不該出現在一個小女孩眼中的。在那之後,她開始跟人講話,大多時間都在問我佛經故事,她的悟性相當好,很多機鋒都是一點即破,但是我看得出,她一直放不下心頭的執念。我曾經問過她,既然有慧根,為什麼看不透,放不下?她回答我,身在塵緣糾葛中,如何跳出塵緣去?這種情況一致維持到她上完初中,之後她就很少來寺裡了。三年前,她突然又出現了,在大殿坐了整整一天,然後就把這個盒子交給了我。她說她找到了解脫的辦法,卻再也不能面對佛祖,以後不會再來了,這可能是她此生最後一次朝佛。我當時已有明悟,只是沒想到,一切會來的那麼快。」
  李曉玉留下的木盒裡,裝著一張光盤,記錄著她自己拍下的一段影像。在這段影像中,她講述了自己所承受的巨大苦痛。
  李曉玉原本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至少童年的她是這麼認為的,有愛自己的爸爸和媽媽。直到二十六年前,家中發生了一場巨大的變故,那一年,爸爸出門做生意的時候,經常會有一個叔叔到自己家裡來,當爸爸回家那天晚上,她聽到了爸爸媽媽關在房間裡吵架的聲音。在不久後的一個晚上,她夜裡起床,看到了媽媽和叔叔用尖刀殺死了爸爸,將屍首埋在了屋後。再後來,那個叔叔就成為了她的爸爸,一家人也搬到了山廟村居住。
  從那時起,她就開始生活在苦痛之中,她很愛自己的母親,又痛恨她殺死爸爸;她想殺死「叔叔」來報復,但又不忍再傷害母親的感情;她想報案還父親一個公平,但是又怕母親會因此被判死刑。在愛與恨的糾結中,她試圖通過宗教來尋找心中的安寧,但是卻總是找不到答案,靜坐在佛祖面前時,她似乎能找到那份寧靜,但是只要回到家,看到那張讓自己愛恨交織的臉,她的心就忍不住糾結、滴血。
  從高中起,她開始有意識的遠離自己的家庭,離開家的這段時間,她覺得自己淡忘了這些苦痛,直到參加工作。
  參加工作後,她很快的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因為工作的性質,她接觸到了更多關於感情的背叛和欺詐。多年前的陰影再次襲來,她再一次陷入了苦痛之中,從那時起,心中有個聲音開始響起,不停地告訴她去懲罰這些出軌者。
  終於,她利用自己聲音的天賦催眠了第一對偷情者,並殺死了他們。那一刻,她覺得整個身心都得到了解放。理智告訴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違法的,但是她卻控制不了自己,只好將這一切錄下來,交給了遠山寺的主持保管。
  三天後,淡水心理診所。
  「詳細的情況大概就是這樣,你怎麼看?」蕭曉白喝了一口茶,輕輕地說道。
  「李曉玉在發現自己暴露後,選擇回到家中,殺死自己的母親和母親的情夫,我覺得這不是她臨時起意,從她殺死第一對受害者時,她已經做好了這樣的打算。她謀殺這些出軌者,就是為了尋求一種扭曲的平衡,而她潛意識中想殺死的,就是她的母親和母親的情夫,為她父親討回公道。殺死母親之後,她選擇使用大劑量安定劑自殺,也是為了尋找情感上的解脫。你說她死在與母親同一個屋子的小床上,假如我沒推斷錯誤的話,她是想在最後的時刻,依偎在母親身邊,但是因為愛恨交織,她又不願躺在母親身旁死去,只能選擇這種折中的辦法,既不遠離,也不靠近。」
  「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吾之所愛即所憎,吾之所憎即所愛,一生所求求不得。愛恨交織,情何以堪。」蕭曉白輕聲說完這些話,就起身離開了診所,只留下劉黎盯著桌子上冒著熱氣的茶杯發呆。
後記
  太久時間沒有書寫文字了,一時之間生疏了很多。在準備開新卷的時候,才發現這一卷忘記了寫後記,於是補一篇在這裡。
  這個女連環殺人案,從這本書的開始一直拖到現在,終於將它結束。說實在的,我不是很滿意。我想表達的人性和寫出來的文字,相差了太遠距離。在我的腦海裡,這個案子是反映人性的扭曲、情感中的愛與恨的,是一個悲傷的故事。這其中,有醜惡,也有最真摯的情感;正是因為醜惡與美好的共存,才能更好的反應真實的人性。在這個案子中,我並沒有想批判誰,其實在我看來,李曉玉更值得同情與可憐,她生活在扭曲的情感中,整整二十多年,她所遭受的折磨,遠遠要大於其他人。
  心苦,才是真的苦。
  很可惜,我的文字並沒有很好的傳達這一切。
  我很想從二十年前寫起,將李曉玉的一生寫下,當一個還在天真爛漫年齡的小姑娘,端坐在佛祖面前,苦苦追尋一個答案時,她的眼中除了淚,恐怕只剩下絕望。寫完這個案子的那天晚上,我忽然夢到了李曉玉,她雖然只是我筆下的一個虛擬人物,卻在夢中與我對話,她看著我,平靜的問了我一句:你走出來了麼?
  早晨起床時,才發現自己的眼角都是淚痕。
  沒有經歷過愛恨糾纏折磨的人,是不知道那種感覺的。當你深愛的一切背叛你,你會恨不得走向極端,但是面對對方時,卻根本不忍心傷害對方,那種苦,會讓人痛到發狂。
  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此三苦,為心苦。
  我曾經苦苦糾纏,苦苦掙扎,在汶川地震那一天,我忽然醒悟,生命是如此的脆弱,與其活在痛苦中,不如放開過去,懷抱未來。從那天起,雖然我心中依然有痛,但已不如當初那麼撕心裂肺。
  今天,在這裡,謹以此文祭奠我那段難以忘懷的歲月。
【第十卷 再見蕭郎】
  揮一揮手,再見蕭郎。
前言
  這是本書的最後一卷了,在添加分卷的時候,我面對屏幕呆坐了近半個小時,也不知道該如何填寫這一卷的簡介。
  這個故事早已在我腦海裡反覆上演了不知多少次,我甚至想過結局的每一個細節,每一句台詞,但是真正到了面對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不知該說些什麼。
《替死者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