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名臣寇准如何將蕭太后收拾得服服帖帖

宋無良將,卻是良相輩出,寇准即其一。寇準能奠定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地位,僅憑一件事就足夠了。景德元年九月,大遼國承天太后(蕭綽,史稱蕭太后)與遼聖宗親率二十萬大軍南下。遼軍攻打威虜軍、順安軍、北平寨、保州等城池均告失利,死傷數萬。於是改變策略,繞道迂迴,直驅大宋都城開封。大宋自雍熙北伐失利以來,便患上了「恐遼症」,君臣不敢輕言邊事。此次遼軍起傾國之師氣勢洶洶而來,宋真宗趙恆一下子沒了主意。

當時,參知政事王欽若是江南人,私下建議真宗移駐金陵(請幸金陵);簽署樞密院事(相當於樞密院副使)陳堯叟是蜀人,建議真宗遷往成都;第一宰相畢世安是真宗擔任開封府尹時的老部下,人很正直但是沒主見。真宗當廷徵求第二宰相寇准的意見。寇准心知王欽若、陳堯叟在搞鬼,故意裝作不知,言道:「誰為陛下出此下策?其罪當斬!如今天子神武,將帥協和,如果御駕親征,敵軍自當退去。不然,則出奇兵打亂其部署,堅守城池使敵疲憊。如此以逸待勞,我軍穩操勝券。如果逃往江南、蜀地,必定導致人心渙散。敵軍乘勢而入,大宋朝天下難保!」在寇准的勸說下,真宗打消了南逃的想法。

澶淵之戰,宋真宗將宋軍指揮權完全交予寇准,給予他充分信任。寇准鎮定自若,運籌指揮,屢敗遼軍,迫使蕭太后遣使求和。《澶淵之盟》以「歲幣」買和平,自古以來為士大夫所詬病。但是不可否認,盟約以後,大宋朝贏得了長期的和平時期,人民得以休養生息。我們完全有理由說,如果按照王欽若、陳堯叟等人的意見,宋朝至少將喪失黃河以北的土地,南渡偏安將提早120多年。從這個角度講,寇准不愧為大宋朝的社稷之臣,功在千秋,利在百姓。但是這個難得的社稷之臣,竟然因個人性格的缺憾,屢遭貶斥,最終潦倒客死他鄉。那麼智勇雙全的寇老西兒究竟有什麼性格缺憾呢?

其一、恃才傲物,四面樹敵。寇准以才智過人而出名,《宋史.寇准傳》記載,「准少英邁,通《春秋三傳》。年十九,舉進士。」十九歲就中了進士,受到皇帝賞識,可謂少年得志。年輕的寇准仕途一帆風順,由地方官一路升至京官,先後從事過諫官、史官、財政等方面的工作,端拱二年二十八歲時,已經做到了樞密直學士(從三品,相當與現代的副部級官員)的高官。淳化五年九月,宋太宗任命寇准為參知政事(從一品,副宰相),此時他僅僅三十三歲。

正是因為才高,辦事能力超強,養成了寇准恃才傲物、目中無人的性格。他為人處事率性、輕狂,好爭一時之短長,往往因此四面樹敵。至道二年九月,宋太宗在南郊祭祀天地。按例,參與的官員都應該進秩晉級。時任參知政事的寇准處事不公,將自己的親信故舊優先安排在中書省和御史台等要害部門。而對自己不喜歡、不瞭解的官員,則退序安排晉級(素所喜者多得台省清要官,所惡不及知者退序進之),引起虞部員外郎馮拯、廣東轉運使康戩等人的不滿。二人先後向宋太宗控告寇准擅權、用人不公,並牽連到執政大臣呂端、張洎、李昌齡等人。呂端時為宰相,與寇准私交甚厚,宋太宗責問呂端,呂端回答:「寇准性格剛強任性,我們不願與他爭執,恐傷國體,」一再謝罪。而寇準則不思己過,對太宗喋喋不休,一味地為自己辯解。宋太宗很不高興,言道:「鼠雀尚知人意,況人乎?」一怒將其降為給事中(正五品,連降七級),出知鄧州。寇准為了幾個人的利益,得罪了一大批文武大臣。這是寇准第一次被貶外放。

王欽若是個奸邪之徒,靠投機取巧、迎合上意而得寵,寇准很看不起他。澶淵之戰前,王欽若曾私下建議真宗逃往金陵。真宗徵求寇准意見時,寇准明知是王在搗鬼,卻裝作不知,要求真宗將獻計之人斬首。過後,又藉故將其外放(出判大名府),二人嫌隙越來越深。澶淵結盟後,寇准地位如日中天,而王欽若卻在真宗面前屢進讒言,歪曲事實,挑撥離間。景德三年,寇准貶為刑部尚書(從二品),出知陝州。這是寇准第二次被貶。

丁謂比寇准小五歲,也是少年成名,在同齡人中算得上是出類拔萃。寇准與丁謂原先私交不錯,曾經向宰相李沆推薦丁謂。李沆看不起丁的為人,說:「像這樣的人,論才幹確是有才。但觀其為人,能讓他高居人上嗎?」寇準則說:「像丁謂這種人,你怎麼可能長期壓制,使他久居人下呢?」李沆說:「日後你後悔的時候,會想起我說的話的。」天禧三年寇准三度拜相,舉薦丁謂擔任參知政事。那時丁謂對寇准很尊敬,一日大家在中書省吃飯,寇准不小心把湯汁沾到鬍鬚上,丁謂忙上前小心翼翼給他拂去。寇准笑著說:「參政是國家重臣,竟然給上司捋鬍須啊!」這本是玩笑話,但是對高級官員來講卻是很侮辱人格的。丁謂由此對寇准懷恨在心,從此朋友變成冤家對頭。後來丁謂勾結對寇准不滿的劉皇后、曹利用、錢惟演等人,想方設法尋找他的把柄,並利用宋真宗多病神志不清之機,將他罷職趕出京城。

其二、重名好譽,授人以柄。按說寇准在治國安邦方面,是有大智慧的。但是他偏偏在許多事情上犯矯情,特別看重虛名,好邀買人心。前宰相呂蒙正曾說寇准「輕脫好取聲譽,好取人情以求虛譽」。好朋友王旦說他「好人懷惠,又欲人畏威……此其短也」。就連宋真宗也指責他「多許人官,已為己恩」。這些人都不是寇准的政敵,且都很看重他的才幹。但是連他們都這樣認為,寇准的處境真的是很危險的。

《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