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為何死得這麼快 因小老婆嚷著要當妃子

話說1916年「洪憲帝制」鬧劇中,袁世凱自己的家人也很不配合,影響極壞。

這不,洪憲王朝開張還沒兩天,袁世凱的弟弟袁世彤、妹妹袁書貞居然登報聲明與袁皇上脫離兄弟、兄妹關係,令袁世凱哭笑不得。

袁世彤是袁世凱的六弟,他老人家雖然一直在老家操持家務,從來沒有出來做過官,但這個弟弟卻很關心政治,時不時寫信給老兄,指斥他這個不對,那個無理。

這回,老兄要做皇帝了,袁世彤非但沒有高興,反而大罵袁世凱是「清室之逆臣、袁家之不肖子孫」。

為此,袁世彤還在家里拉起一支二十來人的「討袁軍」,並號稱「勤王」,要為清室討伐袁世凱這個賊臣。

得知這個消息後,袁皇上自然不能讓他胡鬧,隨後便令地方警察局將他們給鎮壓下去了。

至於袁書貞,她早年嫁給原山東巡撫張汝梅之子為妻,本來和袁世凱的關係很不錯,兩家人還在逢年過節的時候經常走動,並常有書信往來,饋送更是不斷。

這一次,因為袁世凱要復辟帝制,袁書貞寫信給兄長,稱:

「袁、張二姓,世受清恩。兄長代清為民國總統,還可以說是民主。如今又要稱帝,到時如何去見地下的隆裕太后?你雖假托民意,但以妹視之,其實就是叛逆罷了!」

就連袁世凱自己家裡,也沒有太平日子。

在偽《順天時報》露餡後,太子袁克定總覺得父親已經不再信任自己而打算改立其他弟弟,於是他還想要來個「玄武門之變」,把他的假想敵老二和老六一併幹掉;

而新華宮裡的那些姨太太們,還成天在那裡為封「妃」啊「嬪」而吵鬧不休,惹得老袁暴跳如雷。

據說,後宮開始是這樣安排的,正室於夫人為皇后自然沒有話說,姨太太們則有子的封為「妃」,無子的封為「嬪」,一些陪侍多年而無子的姨太太就鬧起來了。

在宣佈退位前,袁世凱先派人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老友徐世昌和段祺瑞,並讓徐世昌出任國務卿,段祺瑞出任參謀總長,以幫他解脫困境。

袁世凱本以為自己廢除了帝制,又將老朋友請出來維持局面,按理應該可以混過去了,但西南各省仍舊不依不饒,非要袁世凱就地下野。

從清末的「非袁不可」到如今的「非去袁不可」,不過區區數年,竟然已是天壤之別。

首任內閣總理、在朝鮮便跟隨袁世凱的原部下唐紹儀在電報中斥責說:

「撤銷帝制之令,而仍居總統之位,在執事(即袁世凱)之意,以為可敷衍了事,第在天下人視之,鹹以為廉恥喪盡,為自來中外歷史所無」;

具有多年流亡經歷的康有為則建議袁世凱「速攜家眷,游於海外」,若「早行一日,國民可早安一日」;

蔡鍔、唐繼堯、梁啟超等人也紛紛要求袁世凱潔身引退,抗議聲浪真是接二連三,應接不暇。

只要袁世凱霸佔這總統位置不下來,這全國各地的「勸退、迫退、乞退乃至斥退」的函電便日夜不絕的不斷湧來,比原來擁帝時的規模還要多上幾倍。

至於那些帝制派的嘍囉們,什麼「六君子」,什麼「十三太保」,大都是些上不得檯面的東西。這下,也就溜的溜,跑的跑,沒走的也早已是鴉雀無聲。只剩下袁世凱這麼個孤家寡人,衰病殘年,苟延殘喘。

在這種情況下,原本以為憑自己的老資格可以力挽危局的徐世昌也是焦頭爛額,最後只能知難而退,掛冠而去。

4月22日,段祺瑞接替徐世昌出任國務總理,組建新內閣。段祺瑞重掌大權後,情形就有點類似當年袁世凱逼宮了,只不過當年的袁世凱已經換成了今日的段祺瑞。

當段祺瑞準備任命自己的心腹徐樹錚為國務院秘書長時,袁世凱以「總理是軍人,秘書長不宜再是軍人」加以反對。

事後,段祺瑞十分生氣,他把煙斗狠狠的摜在桌上,厲聲道:「今日還是如此!」

至於另外一個股肱干將馮國璋,這時也沒有閒著,他仿照當年清帝退位的優待條件也給老袁量身定做了一個:

一、往事不追;二、公權不褫奪;三、私產不沒收;四、居住自由;五、全國人民予以應有之尊敬;六、民國政府每年給予歲費十萬元。

這個優待條件,基本上代表了北洋系的意見,畢竟袁世凱是他們的老領導,做事情不好做得太絕,中國人還是講人情味的嘛!

據說袁世凱看到這個優待條件後,雖然心裡很不舒服,但還是表示接受。

但可惜的是,袁世凱終於頂不住了,稱王稱帝非但沒有幫助他破除家族魔咒,反而加速了他的死亡。

據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回憶說,在1916年的元宵節,正當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元宵的時候,六、八、九三個姨太太為了「妃」、「嬪」的名分在袁世凱面前大聲爭吵。

袁世凱見後,長歎了一口氣,說:「你們不要再鬧了!你們都要回彰德去,等著送我的靈柩一塊兒回去吧!」說完,袁世凱便起身回辦公室了。

當時,護國戰爭已經爆發,袁世凱整日憂心忡忡,精神不振,在被家裡這麼一鬧後,袁世凱從那天開始便飯量減少,慢慢就懨懨成病了。

在各方要求總統退位的聲浪中,袁世凱方寸已亂,退位心有不甘,接著開戰又有所不能,弄到最後,心力憔悴,他的身體也垮了。

到了5月的最後幾天,袁世凱已經不能辦公;6月5日,袁世凱一度休克昏迷;

延至6月6日的凌晨6點,袁世凱終於放棄了對命運的抗爭,一命歸西。(原文來自今日頭條)

《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