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靠「黃巾起義」發家的劉備真實戰功如何

正史中對於劉備在這段歷史中的貢獻是這樣介紹的:黃巾起義,率領部隊剿滅有功,得拜安喜縣縣尉。客觀的來講,劉備是有戰功的,但相比起曹操和孫堅,他的功勞也是很小的。因為這段時期,劉備的軍事水平還很一般,獨立作戰少,就算有,也是敗仗多,勝仗少。一起看看網友是怎麼分析的。

眾所周知,劉備和曹操、孫堅一樣都是靠鎮壓後漢末年爆發的「黃巾起義」發家的。只不過在這場對農民起義的對抗中,劉備不像曹操、孫堅戰功赫赫,迅速崛起,而是默默無聞,徘徊在亂世之中。《三國誌;蜀志;先主傳》記載:劉備在「黃巾起義」爆發後,帶領自己日後的主要將領關羽、張飛加入了校尉鄒靖的朝廷武裝,「討黃巾賊有功,除安喜尉。」至於劉備在戰鬥中有什麼突出的表現,史料語焉不詳,不過以劉備當時的情況判斷,只是隨校尉鄒靖等人一起作戰,並非率領一支獨立的屬於自己的隊伍,也就很難有機會表現出他在軍事指揮上的能力。倒是在《三國誌;蜀志;先主傳》注引《典略》中記載了劉備一生中的首次失利:「平原劉子平知備有武勇,時張純反叛,青州被詔,遣從事將兵討純,過平原,子平薦備於從事,遂與相隨,遇賊於野,備中創陽死,賊去後,故人以車載之,得免。後以軍功,為中山安喜尉。」如果不是劉備靈機一動,詐死逃脫,險些三國的歷史就要改寫了。

不過這也是劉備作為隨從出征,也不能作為評判其軍事能力的依據。不久在隨同都尉毌丘毅到丹楊募兵期間,在下邳遇賊,劉備「力戰有功,除為下密丞。復去官。後為高唐尉,遷為令。」不過好景不長,在擔任高唐令期間,劉備「為賊所破」,落荒而逃,只得往奔中郎將公孫瓚。在高唐的這一段經歷,可能是劉備首次獨立率軍作戰。按後漢的官制,縣令手下設武職司馬,在當時混亂的局勢中,縣級政府多擁有少量的軍隊。也就是說這一仗極有可能是劉備第一次獨立指揮軍隊作戰。雖然史料中缺乏「賊」的數量記載,但劉備被打的亡歸公孫,多少也能說明劉備的首次獨立作戰是失敗的;劉備投靠公孫瓚後,公孫瓚「使與青州刺史田楷以拒冀州牧袁紹。數有戰功,試守平原令,後領平原相。」(在這期間,《三國誌;蜀志;先主傳》注引《英雄記》中還有一段記載:「靈帝末年,備嘗在京師,後與曹公俱還沛國,募召合眾。會靈帝崩,天下大亂,備亦起軍從討董卓。」不過從字面意思來理解,劉備似乎根本沒有什麼戰功可言,也沒有獨立的隊伍存在)。

《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