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珍視鬍子 謝靈運須垂至地 張居正須長至腹

當下人們對於時尚和潮流的追求,除了標新立異的服飾,花心思最多的便是髮型了。對於鬍鬚,並不是那麼在意。為了顯出年輕態,基本上鮮有人蓄須。而古人則不然,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他們對鬍鬚可謂珍視有加。

比如《三國》、《水滸》,大人物首次亮相,作者總忘不了描述他們的鬍鬚,用抽像的文字區別個體相貌差異,非得借重鬍鬚不可。那麼,古人鬍鬚到底有多長?

明人謝肇淛在其所著《五雜俎》中,略舉了幾個例子:「崔琰須長四尺,王育、劉淵皆三尺,淵子曜長至五尺。謝靈運須垂至地,關羽、胡天淵須皆數尺。國朝石亨、張敬修,須皆過膝。」這些名人鬍鬚的長度,謝肇淛又是從哪兒知道的呢?

先說與謝肇淛同朝的兩位長鬚大人物。張敬修是萬曆首輔張居正的兒子,萬曆十二年(1584)因家被抄於獄中自縊身亡。而謝肇淛自萬曆六年(1578)起,隨父親居福州讀書。自是無緣得見禮部主事張敬修,對張氏的相貌,只能是從別人處聞知了。而石亨於明英宗天順四年(1460)被誅,謝肇淛則於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出生於錢塘。自然,對於其「須過膝」的相貌,要麼得自傳聞,要麼得自書中所記載。

其餘七人的鬍鬚長度,謝肇淛應是從正史中獲知的。《三國誌·崔琰傳》記載:「琰聲姿高暢,眉目舒朗,須長四尺,甚有威重。」興兵滅晉稱帝的劉淵,《晉書·劉元海傳》稱其「姿儀魁偉,身長八尺四寸,須長三尺餘,當心有赤毫毛三根,長三尺六寸」。劉淵,字元海。《晉書》修於唐代,史官因其姓名犯唐高祖李淵之諱,「故稱字焉」。而劉淵的族子劉曜,《晉書》本傳則雲其「身長九尺三寸,垂手過膝,生而眉白,目有赤光,鬚髯不過百餘根,而皆長五尺三寸」。

張敬修的父親、大名鼎鼎的張居正,鬍鬚長得也很有特點。《明史·張居正傳》載:「居正為人,頎面秀眉目,須長至腹。」

《張居正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