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漢九江王英布關心個人待遇 戰略上輸劉邦一籌

(薛公)對曰:「(英)布,故驪山之徒也,自致萬乘之主,此皆為身,不顧後、為百姓萬世慮者也,故曰出下計。」

《資治通鑒》卷十二

公元前196年,九江王英布起兵反劉邦。導致此次兵變的直接原因就是韓信和彭越的死,這韓信、英布和彭越是「同功一體 」,漢高祖劉邦清算功臣,殺了韓和彭,英布自然有危機感,兔死狐悲,狗急跳牆,英布為自保,不得不發動叛亂。

英布是一代名將,而且深得項羽行軍佈陣的真傳,他此舉引起西漢朝廷上下的極大震動,劉邦也沒多少主意。

這時候有個戰國時期楚國的退休令尹,名叫薛公的,通過漢大臣滕公向劉邦獻策,說英布不足慮。他列舉了英布可能會採取的上、中、下三策,然後拍胸脯說:英布這小子肯定會用下策。

劉邦說:「英布是何等精明的人物,怎麼會採取下策呢?」薛公就從英布的個人遭遇和出身去分析問題,他說:英布是個什麼貨色?不過是當年給秦皇修驪山墓的亡命之徒而已,沒多少眼光。他之所以能發達,能夠和皇帝成為戰友,不是因為有遠大眼光,只是敢玩命,不怕死,這人做事不計後果,不會為將來和老百姓著想,只關心個人的出路,這種心態妨礙了他的決策,終究只會採取自保的下策,陛下您就「安枕而臥」吧。

薛公這人確實識貨。英布雖然是英雄,但是那種只看個人待遇的英雄。當年他站在項羽一邊,受了劉邦謀士隨何的誘惑,去見劉邦。劉邦故意對他無禮,傷他自尊。他正在後悔的時候,劉邦又給英布高官厚祿,讓英布與他同樣的待遇,這小子的臉立馬又變回來了,大喜過望。說白了,他就這點出息。因此薛公就敢於小看他,預言他會敗。

一個人敢豁出去幹事業,不能說明他有眼光,或許他只是為了個人前途而敢玩命而已,一旦面臨義與利的選擇,他就智商直線下降。英布就是這類人。

果然如薛公所料,英布採取下策,被劉邦大敗。不過,劉邦也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他被流矢射中,輝煌的一生也就斷送在這支箭上面了。

《劉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