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唐明皇 史上最亂的四大「扒灰門」事件

清人王有光所著《吳下諺聯》解釋這兩個詞,關於扒灰是這樣說的:過去有座廟香火特盛,附近住戶就偷偷跑去扒取香爐中錫箔紙錢的灰,從中淘出錫來賣錢,扒灰為的是偷錫,所以用來隱指偷媳。在民間這種行為屬亂倫,是喪盡人間天良的不恥行為,令人憎惡。然而,皇帝作為一國之君,擁有三宮六院七十二妃,成千上萬的粉黛佳麗,

為何也會出現皇帝扒灰之類的事呢?本文旨在揭示,一段又一段鮮為人知而又為人所恥的宮禁秘事。

衛宣公霸娶父妾又扒灰。

西周文王有許多兒子,其中與後來的武王同胞的兄弟被分封到現在的河南與山東交界處的地方,這個國家叫衛國。衛國的國君衛莊公生有二子,長子衛桓公,次子衛宣公。

衛宣公還是公子時,他的君父衛莊公在60歲這一年從夷國娶了個年輕漂亮的妃子,這妃子取名叫夷姜。夷姜不僅漂亮且年輕,比宣公還小好幾歲。宣公游手好閒,常到後宮裡去廝混。

來者不善,善者不來。宣公到夷姜宮寢來請安,使夷姜思緒萬千:這比自己還大的兒子,孝敬自己比孝敬父親還勤,此乃有悖人之常情。深思之下,心中猜中八九,同時,夷姜還發現這兒子慇勤過度時,臉總是一陣紅一陣白的,相對而坐老不開口,夷姜再三催促後,宣公終於開口:君父六十歲娶了您,可他不久要下世,讓母受淒涼,真叫孩兒心酸!說罷衛宣公向夷姜靠近,夷姜並不躲閃,也不迴避。宣公含糊其詞地叫她媽媽,她卻清楚響亮地叫他兒子。這時,衛宣公要發洩獸慾,夷姜就逼著他先叫衛莊公為哥哥,宣公不肯,夷姜道:這有什麼難堪的呢?你能把母親當作妃子戲弄,叫你的君父為表兄總可以吧!人跟野獸沒有兩樣,為了情慾,有權有勢的君王和公子有什麼事幹不出來呢?終於,衛宣公貼著夷姜的耳畔先叫父親為哥哥,接著一聲聲地叫夷姜為媽媽。自此,每當夷姜伴著這野獸兒子一同偷情時,就先逼著衛宣公叫衛莊公為哥哥。

不久,這母子同居生下一兒,取名叫汲子。夷姜又逼著衛宣公叫汲子為弟弟。衛宣公就這麼不知羞恥地既叫衛莊公為哥哥,又叫汲子為弟弟。後來,怕事情洩露,就把汲子委託給民間的一個叫右公子職的收養。

衛莊公娶夷姜為妾後不幾年就去世了,於是由長子衛桓公即位。此時,衛國的太后按自己的愛好,把自己的侄女,也就是蔡國的一位美女,迎娶給衛宣公為妻,叫邢妃。可衛宣公心中裝著夷姜,因而一直不與邢妃同床共寢,這個無辜的蔡國美女,在衛國直到病死還一直是處女。

十多年後,衛桓公因宮廷內部的爭權奪利而亡,衛宣公由衛太后一手扶持坐上了國君的寶座。衛宣公一即位,就立他後母夷姜為合法的夫人,還正式把汲子接進宮。這事把衛太后給活活氣死了。這一來,衛宣公沒有了衛太后的管制,彷彿一頭脫了韁繩卸掉口罩的野牛,他更肆意地放縱自己,淫縱不檢。

宣公剛登基時,夷姜便糾纏他,立汲子為太子。後來宣公的兒子漸漸增多,衛宣公發現汲子很是普通,不合乎他的心意,國家大業難以繼承,於是開始不信任他也不喜歡他。在汲子15歲時,宣公在夷姜的催促下為他們的兒子張羅喜事。

恰好,衛宣公此時應邀出訪齊國,齊國國君要把公主嫁給衛宣公的太子,兩國聯姻,以便抵禦外侮。齊國公主在齊國齋戒完畢後啟程衛國,衛宣公發現這個齊國的公主簡直是天仙一般,於是動了淫心。此後,宮中原有的皇后妃嬪通通倍受冷落。美麗的齊國公主本來應該是太子的妻子,是他的兒媳婦,誰知這一來倒成了衛宣公自己的寵妃。

衛宣公奪了兒子的妻子為自己的寵妃後,取名為宣姜。之後與宣姜接連又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公子壽,一個叫公子朔。因為汲子早已被立為太子,又因衛宣公越來越不喜歡他,於是加緊向夷姜和汲子進行迫害。夷姜終於徹底明白了衛宣公的邪佞。夷姜想:我要出離這糞溷之地。於是便毅然上梁自縊,表示她出離獸穴。

衛宣公見夷姜死,就與宣姜買通社會上的殺手暗害汲子,公子壽知道內情後,想替代汲子去死,結果雙雙死於衛宣公買通的殺手的刀下。這樣公子朔被立為太子,公子朔後來也知道了衛宣公與母親宣薑是公媳關係。三個月後,太子朔突然宣佈衛宣公得暴病而卒,自己搖身一變成了衛慧公。至此,衛宣公既霸父妾又扒灰的醜事畫上句號,而他喪盡天良亂倫又扒灰的經過卻載入了史冊。

唐玄宗的扒灰寵愛在一身。唐玄宗李隆基(685-762),號稱唐明皇,有兒子30人,女兒29人,孫子幾百人。由此可以想像他後宮的嬪妃之盛。除了人們熟知的王皇后、武惠妃、楊貴妃外,還有劉華妃、趙麗妃、楊貴嬪、錢妃、皇甫德儀、劉才人、高婕妤、郭順儀、柳婕妤、鍾美人、虞美人、閻才人、王美人、陳才人、鄭才人、武賢儀等舉不勝舉。唐開元二十四年(736),太子李瑛死去不到八個月,這年的12月,武惠妃也死了,從此玄宗常常悶悶不樂。這一方面因唐玄宗是一個很專情的人,武惠妃和他做了二十多年的恩愛夫妻,在武惠妃死後他非常想念她;另一方面因為玄宗雖已過了五十歲,但是仍然好色,而且眼光非常高,宮中雖有數以萬計的佳麗,可是沒有一個能讓他看上眼,他認為誰也不能和武惠妃相比。同時,他讓高力士四處為他選美。高力士物色了很多美女,但玄宗都不滿意,高力士不得不把眼光轉向外宮,終於在壽王的妃子中找到了楊玉環這個絕代佳人。

楊玉環生於開元七年(719),祖籍弘農華陰(今陝西),後遷居蒲州永樂(今山東永濟)。她出生於成都,當時父母都在蜀州,父親楊玄琰擔任蜀州司戶。不久,父親去世,她只好寄養在叔父楊玄璬家,從小在洛陽長大。楊玉環長得如花似玉,從小便能歌善舞,通曉音律,又嫻熟各種樂器。開元二十三年(735),她被選為玄宗第十八子壽王李瑁的妃子,那年她正好17歲。

壽王李瑁是武惠妃的兒子,原來玄宗對他很寵愛,想立他為太子,後來武惠妃死了,他很快便失寵了。開元二十六年六月,根據高力士的推長而立的主張,玄宗立忠王李璵為皇太子。在後來的幾年裡,壽王處境非常尷尬。高力士選中壽王妃,也是因為此時把壽王妃召入內宮,不會引起風波與麻煩的緣故。當然,另一個原因則是因為楊玉環天下無雙的花容月貌,當時姿色冠代,風度舉止都冠絕一代。實際上,唐玄宗原來也見過楊玉環,也讚美過她的含章秀出,只不過當時武惠妃還在世,他沒有什麼雜念,經過近三年精神上的孤獨和感情上的空虛,當提及姿色冠代的楊玉環時,玄宗也想起了她,並相當高興,毅然決定要高力士把她召入宮來。

為了把壽王妃弄進宮來,高力士找到壽王的親姐姐咸宜公主。咸宜公主雖然和以前一樣得到父皇的疼愛,但與母親武惠妃在世時的情況已今非昔比。武惠妃在世時,她可以隨便進出內宮,現在,這項規定雖然還沒有被廢除,但她已不敢使用這一特權了。高力士來後,委婉地談了一些往事,提到以前三位皇子的死,又提到武惠妃逝世之後,皇帝一直高興不起來。他又說,皇帝自武惠妃去世後,行樂自然很少,但在玉真觀遇到壽王妃時,卻破例擂了一次鼓。聽到這句話,咸宜公主立刻明白是怎麼回事了。咸宜公主找到了弟弟,坦率地把高力士拜訪的事說了,壽王當時就像遭到了雷擊一般,全身顫抖,說不出話來。

壽王的情緒非常激動,雖然三位兄弟的死讓他感到害怕,但是,他和楊玉環夫妻恩愛,他不能容忍這件事情發生。他平時的理性與利害觀念,此時已經不復存在了,氣憤地說:不行,我不能允許這樣的事發生。父皇怎麼能做出如此不合倫常的事來!但是,雖作為皇帝的兒子卻沒有權力的他,除了完全服從父王之命外,沒有第二條路可走,他最後只有獻出自己的妻子以盡孝道。

為了能夠與楊玉環相會,玄宗在一次宴會中提出讓自己的妹妹玉真公主來照顧壽王妃楊玉環,讓楊玉環搬到玉真觀住一段日子。但是壽王妃在玉真公主的驪山道觀停留不到半個時辰,就從後面進了內苑,在那裡等待著壽王妃的就是大唐皇帝,壽王妃的公公唐玄宗李隆基。

唐玄宗在華清宮(今陝西臨潼華清池)召見壽王妃楊玉環,但見她肌態豐艷,骨肉婷勻,眉不描而黛,發不漆而青,頰不脂而紅,唇不塗而朱,果然傾國傾城,誠如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所描寫的那樣: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從未見過這樣美的女人,簡直是仙女臨凡,無與倫比。他喜得心跳血湧,意蕩神搖。他命她坐下,問其技藝。她回答說通曉音律,隨後吹起玉笛,清音繚繞,逸韻悠揚。李隆基再以自己創作的《霓裳羽衣曲》示之,她略看一遍,即度入新聲,且歌且舞,歌如鶯啼,舞如飛天。唐玄宗聽得癡了,看得醉了,當夜留下這個兒媳同宿,極盡男女之歡。是時,唐玄宗51歲,楊玉環17歲。唐玄宗在驪山溫泉別宮陪壽王妃楊玉環住了18天,然後回到長安。這次驪山相會,對楊玉環來說,是驚憂,還是歡樂,就連她自己也說不清楚;但對這51歲的唐玄宗來說,這無疑是心靈的解脫,青春的再現,他已經完全為她傾倒。

公公強佔兒媳,實在是件醜聞,有悖於倫理。為了能與楊玉環朝夕相處,玄宗命楊玉環自己上表,請求度為女道士,並給予其宮中女官的職位,號稱太真,正式與壽王李瑁離異,住進了太真宮。楊玉環擅長歌舞、通曉音樂,又聰明過人,善於迎合玄宗的心意,得以受寵,宮中稱她為娘子,禮儀與皇后相同。

做了五年地下夫妻後,唐玄宗開始想名正言順地把楊玉環娶回宮中,當然,還得先把壽王李瑁的心安撫好。楊玉環被奪走,給他留下感情上的創傷,同時也埋下了一顆不定時的炸彈。

幸好壽王的脾氣不怎麼暴躁,不敢發洩不滿,才得以免遭禍患。他的異母兄太子瑛、光王琚、鄂王瑤都是因對父王生怨言而引起被賜死的。壽王身處一種隨時可能出現的危險之中,他只有擺出一副恭敬孝順的樣子讓玄宗放心。為了安撫壽王,玄宗便為他另選了一位妃子,那就是左衛勳二府右郎將軍韋昭訓的二女兒。當然,壽王也深知這是狗尾續貂,無奈只得忍氣吞聲。天寶四年,皇上下詔冊封韋昭訓二女兒為壽王妃。為壽王冊封韋妃的日子選在立楊貴妃前的11天。因為隨著時光的流逝,在東都冊封楊貴妃這件事或許淡忘了,感覺好像壽王此時才娶了一位王妃。不過,幾年之後,壽王李瑁及其家人從世間蒸發,是死是活無人知曉,這成為一個永遠不解之謎,直至今日。

天寶四年(745)八月初六,唐玄宗在剛過完61歲大壽的時候,就把冊立楊玉環的詔書公佈於天下,這年楊玉環22歲。從制度上說,貴妃的地位僅次於皇后,但此時玄宗的皇后王氏早已去世了,宮中沒有皇后,楊玉環當時的地位,實際就是六宮之主。

自此,唐玄宗李隆基縱情聲色,日夜尋歡,無所顧忌;楊玉環曲意逢迎,爭愛受寵,無憂無慮。《長恨歌》寫道:雲鬢花顏金步搖,芙蓉帳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承歡侍宴無閒暇,春從春遊夜專夜。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

唐玄宗對楊貴妃的寵愛有增無減。一次在興慶宮沉香亭觀賞牡丹花,還召來詩仙李白即興作詞,李白略加思索,揮毫寫下三首《清平調詞》,曰:

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

一枝紅艷露凝香,雲雨巫山枉斷腸。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名花傾國兩相歡,長得君王帶笑看。

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

一千多年來,史學家們對唐玄宗有褒有貶,說他是個半明半昏的皇帝,開創了開元盛世,也導致了天寶之亂,如果是站在歷史的後來而評論先期:可以說,安史之亂的導火索是唐玄宗生活奢侈放蕩,扒灰納兒媳楊玉環為貴妃而引發的,並非《新唐書玄宗紀贊》所言:嗚呼,女子禍於人者甚矣楊玉環只是個有過失的宮廷婦女,說到底是被扒灰的受害者,充當了封建皇朝由治到亂、由盛變衰的可悲犧牲品。

《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