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曾寫四十字論文唐玄宗未重視引安史之亂

公元752年,四十歲的杜甫寫了一系列軍事題材的詩歌:《前出塞》,總計九首。這個時期還是大唐王朝的生長期,伴隨著生長期的,是大唐王朝在軍事上的擴張期,大家的預估大多是樂觀的。杜甫卻對唐玄宗的軍事路線不太認同,《前出塞》第六首表達自己的軍事觀點,這是一篇能超越唐朝當下,甚至超越幾個世紀的軍事論文,四十個字,好像四十支犀利的箭,在理論上射得準,射得透。

這篇微型軍事論文的重點落在武器裝備運用、戰術打擊重點和殺傷力三個層面上。在武器裝備上,選弓,要選弓背強有力的,選箭,要選箭桿長的,例如李世民特製的大羽長桿箭,比普通弓箭要大一倍。唯有這樣,才能保證打擊力度和射程。

如此優質的武器,是用來大面積殺傷敵人嗎?非也,而是用來實施針對敵方的「斬首行動」。武器不是用來殺人的,而是用來瓦解戰鬥力的,射掉敵方戰馬,敵人雖然未死,但戰鬥力瓦解了;擒拿敵方首領,雖然沒有大面積殲滅敵軍,但已瓦解敵方指揮系統。

武器越精製,打擊越到位,就越能準確地瓦解敵方戰鬥力,殺傷面就不必擴大,因此杜甫提出「殺人亦有限」,「豈在多殺傷」。這不只是人道主義的慈憫,也是一種高明的戰略。打仗,講究的是達到戰略目標,而不是講究殺死殺傷多少人。

例如1943年夏季的蘇德庫爾斯克戰役,如果從殺傷敵人而言,德軍似乎佔了點便宜。當時公佈的數據是德軍死傷60萬,損失坦克900多輛,而蘇軍則死傷80多萬,損失坦克6000多輛。戰時公佈的數據往往有注水嫌疑,而冷戰後根據美國華盛頓特區國家檔案館的一份有關德SS裝甲軍的秘密文件披露,德軍SS裝甲軍的坦克損失可能不過48輛!而蘇軍方面,光是181坦克團就全軍覆滅。

從數據來看,德軍在「殺傷敵人」方面似乎佔了優勢,甚至當時有德軍將領樂觀地認為德軍在蘇聯的戰略攻勢已經勝利完成。可如果跳開庫爾斯克這個點來觀察,整個戰略面上,德軍卻失敗了,蘇軍戰鬥力還在成長,它在重大傷亡的基礎上繼續推進;德軍卻是在大量殺傷敵軍的基礎上收縮戰線,戰鬥力已不可再生,況且盟軍已在西西里登陸………

戰術上的「多殺傷」,卻換來戰略上的失敗,何其微妙!杜甫軍事思想的高明之處就在這裡:用最精良的武器,達到最精確的戰略目標,不糾結於殺傷敵軍的數量,不在戰略目標上做不切實際的膨脹,一切以保護主權和民族生存利益為基準,「列國自有疆」。這篇微型軍事論文的發表,沒有引起任何重視,三年後,安史之亂爆發。

《李隆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