袈裟下的權謀者:黑衣宰相助朱棣登上皇位第一人

他生自醫家,卻偏愛謀略;他不為生活所迫,卻自幼出家;他既入空門,卻不安青燈古佛;他不輔洪武、建文,卻偏助燕王;他未受十年寒窗苦,卻主編《永樂大典》。有人說他是奸僧是陰謀家,有人說他是政治家是軍事家;但不管怎麼樣,他都是大明歷史上的一位不可不說的人物,他就是明成祖朱棣的黑衣宰相,他的名字叫姚廣孝。公元1335年,姚廣孝出生,他們家世代行醫,祖父、父親都是當地的相間郎中,姚廣孝出生的時候,家道已經中落,生活雖然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

姚廣孝從小就受到了較好的家庭教育,擅長吟詩作畫,也學到了一些儒家的經典。但姚廣孝讀書,與許多人大不相同:他既不想應試做官,也不想像前輩們那樣行醫生為生,而是一心想成就一番驚天動地的大事業。14歲時,姚廣孝開始把自己的主要精力和興趣轉向佛學;17歲時,他在杭州的妙智庵出家為僧,法名道衍,又以「逃虛子」自稱,當時人稱他為道衍和尚。 皈依佛門的姚廣孝四海為家,他曾拜元末著名道士席應真為師,學習《易經》、方術,尤其對排兵佈陣、用兵伐謀感興趣;他向遇庵大師學習內外典籍之學,對佛、儒二家進行對比研究;他與當時的著名文學家、思想家宋濂、高啟等人結為詩文好友,文學修養也大大提高……在學佛訪友、詩文酬和中,姚廣孝的政治思想逐漸成熟。

叩缽吟詩,高談闊論,這確實不像安分的出家人,倒像個胸懷大志的書生。然而此時的姚廣孝恃才傲物,以才氣自負,常常深藏不露,不與世俗人交往。在元末亂世,他的聰明才智並不為太多人熟悉。 明朝建國後,姚廣孝看到天下漸漸太平,輔佐朱元璋建立蓋世偉業已沒什麼可能,想著自己空有滿腹經綸卻沒有施展機會,有時難免心灰意冷。直到有一天,一位相面大師的一句話,讓胸懷大志的姚廣孝再次點燃了內心的激情。 這一天,姚廣孝正和好友在河南嵩山少林寺談經論道,恰巧碰到了當時最有名望的相面大師袁珙。袁珙一看到姚廣孝,就大為驚訝:「現在天下已經太平了,怎麼還會有相貌如此奇異的僧人?你看這一雙三角眼詭異非凡,面似一隻生病的老虎,骨子裡卻透出一股殺氣,這肯定是一位精於權謀的高人,將來一定能建立千秋偉業。」姚廣孝聽後,不但不生氣,反而一陣竊喜。他連忙拉住袁珙的手,並引為至交。

洪武十五年(1382年),已經47歲的姚廣孝終於覓得機緣。這一年,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皇后不幸病逝,朱元璋在天下廣尋高僧,分配給各個皇子,讓高僧們在眾藩王的封國裡修寺誦經,為馬皇后祈福。姚廣孝受人推薦,也在應徵之列。當朱元璋安排這批高僧與眾藩王見面時,姚廣孝一下就相中了被封燕王的四皇子朱棣。 姚廣孝看到燕王朱棣相貌堂堂,氣宇軒昂,最具帝王相,便自薦跟隨朱棣。朱棣見姚廣孝三角眼,體態臃腫,反倒有些不情願要他。姚廣孝走到朱棣面前,悄悄地對朱棣說:「貧僧若能為殿下所用,定能為您奉上白帽子。」朱棣感覺和尚話裡有話,「王」帶「白」帽不就是「皇」嗎?於是便把他拉到內室詳談。姚廣孝縱論古今,分析時局,鞭辟入理。朱棣聽得連連稱是,當即向朱元璋請求把姚廣孝許給自己。

此後不久,姚廣孝便隨燕王來到北平(後改為北京),名義上住持慶壽寺,實際上經常出入燕王府,成為燕王最重要的謀士和心腹。 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逝,將皇位傳給孫子朱允(建文皇帝)。姚廣孝感覺機會來了。他想方設法幫朱棣樹立信心,慫恿他盡快起兵奪取皇位。 朱棣有意起兵,但仍猶豫不決,畢竟建文帝是正統皇帝,是光明正大的繼承來的,叛亂逆上可是大逆不道的事,再說也無必勝信心。這時姚廣孝立陳時勢對比,使朱棣打消了顧慮。姚廣孝負責幫朱棣做軍事準備,打造兵器,操練將士。由於打造兵器會發出鏗鏘的響聲,將士操練也容易引人注意,姚廣孝便在燕王府開鑿了地下室,上面建有房屋,周圍修築厚牆,並在城牆四周埋下大大小小的缸甕來消除噪聲。他還讓人在燕王府內飼養雞鴨鵝,想用這些家禽的叫聲遮掩打造兵器和士兵操練的聲音。

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燕王以「清君側」為名舉兵,這場戰役歷史上稱為「靖難之役」。姚廣孝奉命留守北京,但整個戰爭的戰略戰術都是由他謀劃的。建文二年,朱棣率大軍圍攻濟南,酣戰三個月沒有攻下。姚廣孝馬上派人給朱棣送信,建議他暫停戰爭搬師北平。姚廣孝認為,朱棣與朱允的帝位之爭,與普通百姓、甚至眾大臣並沒有太大的關係,關鍵是對京師南京的爭奪。因此,他建議朱棣輕車簡從,繞開大中城市,直撲南京,只要拿下南京,就大功告成了。正如姚廣孝所料,南京攻克之後,朱棣就順利登上了皇帝寶座,大明江山輕而易舉地落在了朱棣的手裡。可以說,如果沒有姚廣孝「直入京師」的建議,以朱棣的兵力,靖難之役很可能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到那個時候,鹿死誰手,難以預料!

雖然姚廣孝並沒有親臨戰場與朱棣出生入死,但由於他在起兵謀劃、戰略戰術中的重要作用,朱棣認為「靖難之役」的首功非姚廣孝莫屬。但當他勞心勞力的做成了這件天下第一大事之後,姚廣孝卻謝絕了所有的賞賜。永樂二年(1404),朱棣授官給道衍,任命他為資善大夫,太子少師(正二品),並且正式恢復他原先的名字——姚廣孝。此後姚廣孝的行為開始變得怪異起來,朱棣讓他留頭髮還俗,他不幹,分給他房子,還送給他兩個女人做老婆,他不要。這位天下第一謀士每天住在和尚廟裡,白天換上制服(官服)上朝,晚上回廟裡就換上休閒服(僧服)。

他不但不要官,也不要錢,在回家探親時,他把朱棣賞賜給他的金銀財寶都送給自己的同族。 我們不禁要問,他到底為什麼要這樣做?在我看來,姚廣孝這樣做的原因有兩個,其一,他是個聰明人,像他這樣的智謀之人,如果過於放肆,朱棣是一定容不下他的。功高震主這句話始終被他牢牢的記在心裡。其二、他與其他人不同,他造反的目的就是造反。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問到,你為什麼要讀書?一般而言這個問題的答案都是建設祖國,為國爭光之類,而在人們的心中,讀書的真正目的大多是為了陞官、發財,為了滿足自己的各種慾望。但事實告訴我們,為了名利去做一件事情也許可以獲得動力和成功,但要成就大的事業,需要的是另一種決心和回答——為了讀書而讀書。

朱棣即位後,耿耿於懷的就是,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從侄兒手裡奪走了江山。他既擔心失蹤的侄兒有一天會帶著軍隊打回北京,也怕自己的弟弟們會倣傚自己,再發動一次靖難之役。 於是朱棣上台後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修改洪武和建文兩朝的實錄,即政府檔案和官方文書,意在表明:當年燕王智勇雙全,戰功赫赫,太祖在世時就有意立自己做皇位繼承人。這是在為自己的登基尋找借口。75歲高齡的姚廣孝負責監修這項工程,這件事耗時七年之久,直到姚廣孝去世才告完成。

姚廣孝還主持修纂了中國歷史上最大、最早的一部百科全書——《永樂大典》。在和平建國年代,姚廣孝充分展示了他淵博的學識,給後人留下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姚廣孝還監製了「永樂大鐘」,至今仍懸掛於北京大鐘寺,以其蒼涼渾厚的聲音為人們祈福。 永樂十六年(1418年),積勞成疾的姚廣孝病情危重,已經無法下床行走了。朱棣得到消息,連夜趕到他居住的慶壽寺,兩人又一次促膝長談。不久,姚廣孝去世,終年84歲。朱棣下令「綴朝」兩日,尊重姚廣孝的意願,仍以僧禮下葬。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圍繞在皇帝身邊,有頭有臉有發言權,使帝王言聽計從者,大有人在。但伴君如伴虎,最後能夠得到好下場者,就比較罕見了。姚廣孝這樣一個不官不民、亦官亦民的和尚,作為皇帝的賓客,運籌帷幄,出謀劃策,位及人臣,倚重中樞,最後能夠善始善終,實在是極為奇特的例子。

《明成祖朱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