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王一怒:康熙將藩王吳三桂五馬分屍分發各省

清聖祖仁皇帝愛新覺羅·玄燁(穆麟德:Hiowan Yei,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 ,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即康熙帝,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後第二位皇帝。年號康熙:康,安寧;熙,興盛--取萬民康寧、天下熙盛的意思。蒙古人稱為恩赫阿木古朗汗(Enkh Amgahan)或阿木古朗汗(蒙語「平和寧靜」之意,為漢語「康熙」的意譯)。他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是中國歷史上在位時間最長的皇帝。他是中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捍衛者,奠定了清朝興盛的根基,開創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謚號合天弘運文武睿哲恭儉寬裕孝敬誠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如果憎恨一個人到了極點,就會想出各種殘忍的辦法對付他,尤其是誰惹了萬人之上的皇帝。皇帝是九五之尊,想辦誰就辦誰,其實不是」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真是的是你不死皇帝也會想出狠招把你弄死。歷史上用最恨的招的人莫過於康熙對待吳三桂。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正月十九,玄燁諭令,將吳三桂骸骨分發各省。這種發洩仇恨的奇特做法,堪稱首創。對於死了四年之久的吳三桂,康熙竟如此地氣急敗壞、恨之入骨,因為這位皇帝差一點栽倒在吳三桂手下。吳三桂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漢奸之一,但是,康熙有相當一段時期,被這個吳三桂逼到牆根,康熙說什麼也沒想到侷促在雲南一隅的吳三桂,居然揮師北上,來勢兇猛。雖然,康熙最後險勝了。

吳三桂死時已七十四歲,這年玄燁剛二十五歲,兩人相差四十九,康熙有足夠的時間等到吳三桂自然死亡樹倒猢猻散。何必打八年仗,生靈塗炭,滿目瘡痍?然而,年輕氣盛的他,等不及。康熙非常自信:朕八歲登基。十四歲親政。十六歲就不動聲色地拿下輔臣鰲拜,獨掌朝政大權。那麼,朕二十歲了,還不撤除三藩,以去心腹之患,更待何時?

然而,康熙高估了自己,他以為能把擁有至高權力,如四輔臣,如鰲拜等統統拿下,吳三桂豈在話下?可他沒有仔細思量,鰲拜之流固然在朝廷裡有黨羽,有耳目,可都在陛下的視線之內,掌控之中呀!而吳三桂卻遠在南疆,鞭長莫及,何況那是有地盤,有軍隊的實力派!現在,你一紙諭令,要他和他的部屬,撤出經營了十年之久的雲南、貴州,再去駐防山海關,再去拓荒墾邊,分明是激其生變,促其反叛。

結果,這場仗,打了八年,吳三桂差不多打下了長江以南的半壁江山,這其間,雙方進行過六次殊死決戰,吳軍勝四,清軍勝二,吳三桂是佔上風的。幾年的仗打下來,吳的總兵力為清軍的兩倍,無論數量和質量上,玄燁都不是吳的對手。因此,如果不是吳三桂病死,戰爭未必很快結束。既然戰爭還要進行下去,那麼,他被吳三桂打敗的可能是存在的。所以說,玄燁的贏,贏得有些忐忑。

《康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