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東北人民繼續進行武裝抗俄鬥爭

東北三省雖然被沙俄侵佔了,但是廣大人民群眾並沒有被侵略軍的婬威所屈服。他們紛紛組織起來,在北起大小興安嶺,南至黃海、渤海之濱的廣闊地域內,進行「御俄寇,復國土」的武裝鬥爭。八國聯軍統帥瓦德西在給德皇的報告中說:「俄國佔領滿洲一事,曾遇不少困難」。中國東北地區「常有武裝完備之騎兵數百成群,襲擊俄軍,使其坐臥不寧」。1在東北三省中,吉林省的群眾武裝抗俄組織聲勢最大。力主投降議和的吉林將軍長順曾奏稱:吉林省鎊處「土匪」四起,「聚集大股」,「負嵎自固,往往俄兵前往剿捕,亦屢多挫失」。1

在吉林抗俄群眾武裝中,規模較大者有三支:一是以劉永和(綽號劉單子或劉彈子)為首的忠義軍;一是以王和達、董教敏為首的義和團餘部及農民軍;一是以楊玉麟(又稱楊毓林)為首的鎮東軍。劉永和原籍山東,獵戶出身,早年在吉林琿春一帶投身「綠林」,因槍法出眾,成為首領。1900年7月,他率部協助琿春副都統英聯所部清軍在琿春一帶抗擊俄軍。琿春失守後,他率部西走,沿途吸收了一部分被打散的清軍兵弁,後在磨盤山(今盤石)一帶繼續抗擊俄兵。11月,劉永和率部進攻朝陽鎮(今輝南),擊敗前往鎮壓的清軍海龍總管依凌阿部,進入通化縣境,並於12月攻克通化縣城。王和達是貧苦農民,董教敏是通化縣的老道,他們率領的隊伍活動於海龍、通化交界一帶的山區。楊玉麟是盛京省扒平人,先在長順收編的清軍鎮東營唐殿榮部任幫帶,唐被部下刺死後,楊被推舉為該部首領。楊即以鎮東軍官軍名義進入朝陽和海龍,後因部下不願「受官家約束」,便獨立活動於附近各地。1901年1月下旬,上述三支抗俄義軍以及被吸收的地方團練李貴春部,在海龍實行聯合,統稱忠義軍,劉永和被推舉為總統,統率全軍。忠義軍基本沿用綠營編制,總統以下有幫統、統領、營官、幫帶、哨長等。與劉永和兄弟相稱的劉秉和(綽號黑劉)為幫統,王和達、董教敏、李貴春、楊玉麟等為統領,各統率數營。忠義軍共編有四十營,擁眾數萬。

除民眾抗俄武裝外,還有晉昌、壽長率領的清軍萬餘人,在奉天失陷以後,於法庫門等地繼續堅持抗俄鬥爭。

忠義軍有力地打擊了沙俄侵略者。他們利用通化、海龍一帶的有利地形,時而蔭蔽於深山密林之中,時而出現於交通要道之間,或聲東擊西,或據險設伏,打得敵人暈頭轉向,惶恐萬狀。忠義軍英勇抗俄的行動,進一步激發了人民群眾的鬥志。遼東各地群眾抗俄組織紛紛打起忠義軍的旗號,進行武裝鬥爭,以致連盛京省辟員也不知虛實,認為忠義軍有「二十萬,非飾詞也」1。

當時,俄軍駐盛京省的司令部設於奉天故宮內,並在遼陽、奉天一帶駐有重兵。為了加強與吉林俄軍的聯繫,在奉、吉之間設有傳遞哨多處,有七十餘名哥薩克騎兵往來聯絡。此外,在鐵嶺設有四個哨所,每天派出軍官偵察隊,偵察忠義軍的行動。

為了瓦解抗俄力量,沙俄侵略者勾結投降派長順、增祺等人,進行種種陰謀活動。長順等以「背叛朝旨」、「擁兵自衛」、「貪功肇釁」等罪名,多次奏參晉昌。當時,清廷以慈禧、李鴻章為代表的投降派,正在京師向主戰大臣問罪,故將晉昌開缺查辦,將其所統清軍交投降派清銳接統。這樣,俄軍得以集中力量鎮壓忠義軍。

1901年4月中旬,俄軍分路向忠義軍發動進攻:由吉林伊通發兵進攻海龍的楊玉麟部;由奉天發兵進攻通化的劉永和部。

楊玉麟部聞俄軍來犯,為避敵鋒芒,主動撤離海龍,於大圍場與前往鎮壓的敵軍遭遇,因寡不敵眾,復退至昌圖,後又轉入蒙古境內。楊玉麟率部撤離海龍縣後,李貴春、董教敏於5月初出敵不意地率兩千餘人衝入海龍縣西南的山城鎮,在十天左右的時間內三進三出,繳獲俄軍屯積的軍糧二十餘車,並搗毀官衙,燒掉糧冊,嚴懲了與俄軍勾結的奸商。

通化地區的忠義軍劉永和部,在俄軍進犯時,採取避敵銳氣,攻其必救的戰法,以主力繞至敵後,直搗新賓堡(今新賓北),重創該處俄軍,隨後直逼興京(今新賓)。興京是清太祖努爾哈赤建立的後金的第一個都城。城西的永陵,是清廷祖先的陵寢所在地,由興京副都統靈熙率兵護衛。靈熙得知忠義軍將至,向增祺告急,無恥地要求俄軍出兵,幫助保護清廷祖先的墳墓1。增祺聞訊後,增派營官劉振發所部前往協守,附近的俄軍亦馳往助戰。4月19—20日,忠義軍在興京附近同俄軍、清軍激戰兩日。俄軍死傷慘重,乃將進攻通化撲空的部隊調回援救興京。劉永和等鑒於軍火不繼,而通化的威脅又已解除,遂主動將部隊撤回通化一帶。

忠義軍轉回通化後,進行了新的部署:由劉永和、董教敏率大部分隊伍先就地休整,製造軍械,籌集糧餉,然後乘虛出擊;由王和達、李貴春率一支隊伍駐守山城鎮,準備阻擊企圖從奉天、吉林再度來犯之敵;由鄭蘭亭(綽號老君爐)率一支騎兵,向鳳城挺進。至6月21日止,忠義軍連克懷仁(今桓仁)、太平哨、寬甸、鳳城、安東(今丹東)等城鎮,收復了盛京省東部、吉林省南部大片領土。此外,劉永和還率領忠義軍主力,聯絡附近百餘里的各支義軍圍攻海龍。各路義軍彼此支援,互相配合,一時威震吉林、盛京兩剩

忠義軍的節節勝利,使沙俄侵略者及其走狗長順之流坐臥不安。在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再電令下,阿列克謝也夫於6、7月間派遣大隊人馬,圍攻通化、海龍、鳳城等地的忠義軍。同時,派遣叛徒、密探潛入忠義軍中,進行挑撥離間,分化瓦解。長順等人還號召地主豪紳舉辦團練,配合俄軍的「圍剿」,並陰謀收買忠義軍中的動搖分子。

忠義軍利用通化、海龍、鳳城一帶的有利地形,採取適合自身特點的戰術與敵人周旋。在敵人猛撲過來時,先將隊伍撤至深山密林中,爾後晝伏夜出,襲擊敵軍,勝則乘勢追擊,敗則退據深山;對俄軍大部隊,「不與力戰」,「只於雲陰月黑之夜劫營」,「用善槍者近敵營,伏暗中狙擊,別以他卒鳴槍誘之,俄軍出則狙擊之」;若俄軍「伏匿不動」,則「俟其懈,出其不意擊之」;若「自料不敵,則蛇行引退」。1忠義軍實行這一套靈活的打法,不斷地消耗敵人兵力,有效地保存了自己的力量,使俄軍的「圍剿」落空,且受創甚巨。

敵人的武力「圍剿」,並沒有把忠義軍打垮,但敵人的招撫伎倆,卻取得了效果。忠義軍的成員,除了農民、獵戶、築路民工、礦工、伐木工人、小商販以外,還有大量的清軍潰卒游勇和地方鄉勇富戶、地痞惡棍等,趁忠義軍勢力發展之際,混跡其中,以致成分相當複雜。而忠義軍的領導人劉永和等,不但毫無警惕,反而以此「自詡其眾」,「以虛聲相炫耀」。在這些人中,雖然有一部分人具有不同程度的反帝愛國熱忱,但對清王朝的認識卻很模糊。劉永和本人對清廷也抱有幻想,一度幾乎接受招撫。所以,在物資匱乏、鬥爭環境艱苦或形勢不利的情況下,有些人極易被拉攏收買,倒戈背叛。如投機商人林成岱,曾為清軍哨官,在自稱忠義軍後,四次攻克新賓堡,但不久便被俄軍收降,改編為「花膀子隊」,充當了鎮壓忠義軍的鷹犬。此外,李貴春在通化被叛徒刺殺,劉永和的得力助手、忠義軍幫統劉秉和在懷仁被俘犧牲,使忠義軍的力量日益削弱,以致劉永和、楊玉麟等主要領導人再次動搖,於1901年冬先後與長順接洽受撫事宜,結果被俄軍劫持到伯力。不久,俄軍又將劉永和解回琿春,利用他的名義收繳其部下的槍械,瓦解忠義軍。1901年冬,忠義軍的抗俄鬥爭便基本上失敗了。

忠義軍的鬥爭雖然失敗了,但是東北人民的反帝愛國鬥爭仍在繼續進行。沙俄侵略者雖然可以在東北三省的統治者中找到忠實於自己的走狗,但是卻逃脫不了人民的懲罰。正是由於東北三省人民的英勇鬥爭,以及其它帝國主義出於自己的侵略目的,反對沙俄獨吞中國的東北,才迫使它在1902年4月8日,同清政府簽訂了《中俄收交東三省條約》。條約規定,俄軍於十八個月內分三批撤出東北三剩於是,沙俄企圖把我國東北三省變成「黃俄羅斯」的夢想終於未能實現。

《中國近代戰爭史》